《NARA:奈良美智和他的旅行記錄》
奈良美智的背影恭敬地走入一道窄門,一座咖啡館模樣的小屋里,席地而坐的粉絲們紛紛站立起來,他在雀躍的歡呼聲中打他們面前經(jīng)過,徑直走上只高出地面一個臺階的舞臺。他轉了個身,才在凳子上坐了下來,露出了帶著羞澀笑容的臉。女主持坐在旁邊另一張小凳子上,先用韓語讀了一張紙條,一個來自讀者的問題,奈良先生為什么不結婚呢?又打開一張紙條,自己先笑了起來,奈良先生打算什么時候結婚呢?人群里爆發(fā)出少女面對偶像時的哄笑聲。第三張紙條是一個七歲的小女孩何賽寫的,她問奈良先生畫畫的靈感從哪里來呢?還有反面——奈良先生的笑容終于可以收起來,像等著一道判決——主持人翻過紙條:悲傷時我想喊你的名字。奈良先生似乎“喔”了一聲,低頭掩住了臉。(《NARA:奈良美智和他的旅行記錄》)
2000年開始,奈良美智在世界各地巡回展覽,也許,隨后的幾年中,他筆下那些眼神含著不屑、憤怒,手握麥克風或騎著坐便器的大頭女孩,都被我們當作自畫像,設置為社交賬號的頭像?!禢ARA:奈良美智和他的旅行記錄》追蹤記錄了這一時期各地的粉絲見面,直到2006年與graf合作展覽“A TO Z”的全部籌備過程,并于2007年公映。那時我們把“悲傷時我想喊你的名字”替換成個簽,流連在他周圍的世界藝術市場和與企圖藝術家聯(lián)名創(chuàng)作的環(huán)境里,與此同時,他自己卻不在這個世界里?,F(xiàn)實中的奈良先生也許正將手放在粘土上,“不加思考隨便亂捏”。
先是為了逃開定型的邀約而開始與其他藝術家合作,結束和graf合作展覽后,奈良美智又同時感受到了合作的樂趣和自我迷失的不安?!盁o論如何都要讓手動起來”,對奈良美智來說是很重要的事。和空白的畫布不同,黏土是既有的,只要把手放上去,形狀就會發(fā)生變化。奈良美智后來的展覽中也包括不少陶藝和雕塑作品,不論它們作為藝術作品獲得了怎樣的評價,至少它們影響了同一工作室的不少藝術家,他們也開始創(chuàng)作大型的陶藝作品。但他接受藝術家駐留項目“陶藝之森”的邀請,懷著的卻是修行的心情。雙手帶動了緩慢開始的精神復健,無意識的觸摸行動漸漸也有了思考的參與?!按蠹疑硖幫粋€空間卻各自與土相對進行創(chuàng)作的場景”治愈了奈良美智,他又可以“獨自煩惱著進行創(chuàng)作”了。加上陶藝的燒制完全依賴火的狀態(tài),他無法接受不好的成品被銷毀,又不喜歡添加釉藥獲得的既定的感覺,很快奈良美智決定回到繪畫的世界,自己掌控作品的全部。(《始于空無一物的世界》)
當奈良美智談論掌控,不只是作品的好壞,還有更大的野心。他刻意漏涂顏色,刻意選擇薄涂,讓人們能夠看到下面的底色,能通過畫面看出繪畫過程。以此將繪畫作品與畫面區(qū)分開來,用繪畫作品傳達印刷品無法傳達的東西?!禢ARA:奈良美智和他的旅行記錄》也紀錄了一幅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他故意跳過畫草圖這一步,而我們哪怕見證著畫里的女孩一步步顯影,也無法推測出她最終成像時的樣子。
繪畫不順利時,奈良美智會煩惱,順利時他又刻意破壞,讓自己煩惱起來。這樣的煩惱能幫他找回新手狀態(tài)。 “NEVER FORGET YOUR BEGINNER’S SPIRIT!” 為了踐行這一點,奈良美智的學生時代比大多數(shù)人更綿長。
2000年也是他結束德國留學生活的那年。他并不留戀十二年德國生活本身,但學生時代滋養(yǎng)和儲存的創(chuàng)作欲,令他難以忘懷。奈良美智幸運地經(jīng)歷了科隆和杜塞爾多夫在藝術上最后的黃金時期,在著名雕塑家、攝影師周圍被培養(yǎng)起來,并因為校內展示而開始獲得不斷的參展邀請。但旅居生活的尾聲、被整理出版的《奈良手記》,充滿了“不要再沉溺于這樣的自己了!” “不要放棄!絕對!” “Like a rolling stone! 根本沒時間長青苔這種東西呢!” 這樣的戰(zhàn)斗雞湯;紀錄著小紙上畫出的好作品令他快樂起來,大幅畫完成后感覺又不夠好,這樣瑣碎起伏的心情?;赝麜r,“應該要再畫一幅!比起挑戰(zhàn)不可能的事,更重要的是以200%的努力去做100%能做到的事”的自我激勵——更像他為增強現(xiàn)實感而設立的錨點。夢是必然要發(fā)生的,是今天要做的事,明天要實現(xiàn)的東西。他把決心刻在第一次在德國畫出的畫里,在完成的女孩畫面下寫上“push me harder 2000”。
不僅在面對自然產(chǎn)生的焦慮,也在對抗舒適感催生的危機。回顧奈良美智的《半生》,饒有趣味的竟然是這些反高光的逃離時刻,感謝它們,奈良美智沒有落入熱血追夢的窠臼,人生中每一次繞的遠路,都殊途同歸地將他引回繪畫的明燈下,照亮他身處何處:不是要像巨匠那樣將自己的人生全數(shù)奉獻給美術,是在創(chuàng)作中明白自己在認真對待的究竟是什么。他真切流露著對自由繪畫的每一日的貪婪,這貪婪成為他持續(xù)創(chuàng)作的內驅力,也維持著他在取得商業(yè)成功時,對守衛(wèi)藝術純粹性的、接近“動物性的防衛(wèi)本能”。
畫冊《用小刀劃開》
熱愛搖滾樂、組過樂團的奈良美智沒有成為一個職業(yè)音樂人,因為無法源源不斷地創(chuàng)作專輯,但可以明確的是,源源不斷地作畫就可以?!芭銮梢岳L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內在”,“美術更符合我的天性”,當他的作品折射出與他內心世界的一致——甚至發(fā)生在紐約地鐵涂鴉而被捕這樣的軼事——我們深深信服,他將繪畫作為認真思考人生的契機和一種恒常的生活方式,也被他超越作品本身的生活方式所滲透。“超越空虛,自由地生活吧!”“即使所有人都可以接受這樣的生活,也不會所有人生來就認為生活就該是這個樣子?!?奈良美智在洛杉磯與村上隆一起生活了3個月,這期間的手繪作品集結成畫冊《用小刀劃開》。他呵護著情緒低落的火種,在憤怒里灼燒而產(chǎn)生的真實感,即私人又普世。Miwako Tezuka發(fā)現(xiàn)許多追隨搖滾明星的年輕人成為了奈良美智的粉絲,他們從他身上獲得了追求自我的勇氣。
Miwako Tezuka是奈良美智回顧展NOBODY'S FOOL(2010,紐約)的策展人,NOBODY'S FOOL是奈良美智很喜歡的美國白人靈魂歌手Den Penn的一首歌,這場展覽將“音樂”策劃為展覽的主題之一,企圖發(fā)現(xiàn)音樂和他作品之間的聯(lián)系,進而發(fā)現(xiàn)作品所反映出的“孤獨”和“反叛”,并用它們一同構成了展覽的三部分。
裝置藝術小房屋也出現(xiàn)在那場展覽中,潛意識中,這間與奈良美智學生宿舍相仿的小屋,是給他帶去最大安全感和舒適感的角落。但當時小屋是上鎖的,或用木板把門封起來,觀眾只能以從窗口窺探的方式介入他的作品。奈良美智在變得柔和與開放之前,必須先確認對方的態(tài)度。初到德國時受限語言,奈良美智面對著一個狹隘又沉重的世界。但他發(fā)現(xiàn)這些陌生遙遠的朋友,可以只依靠自己的畫來理解自己。何賽沒有要求媽媽帶她去看奈良美智,沒有每天翻他的畫冊,只是在見面活動結束后,終于坦白想做一名藝術家。奈良美智將工作室墻上的手繪換成了何賽送的畫,見面活動結束后,對同事“真不錯啊”的感嘆,只說了一句,最了解我的竟然是那個七歲的小女孩。個展“我不介意你忘了我”舉辦前,在“Happy Hour”奈良美智官方粉絲網(wǎng)站募集手工娃娃,一開始奈良美智并不在意,沒想到最后征集到的娃娃,多得組成了“ I don't mind if you forget me”這一行個展標題。于是他給每個娃娃的作者都寄去了一張手寫明信片。這個展覽標題其實是在說,你和我都不會彼此忘記。(《小星星通信》)
2020年,和孩子們在一起的奈良美智頭發(fā)已經(jīng)花白了,一時竟無法將他與過去出版作品中那個卷發(fā)青年的奈良美智重合起來。讀者與作者本人之間的時差鴻溝令人有些感傷。除非是面對面,我們與任何一個他人都無法同步。所有關于他的影像、作品、采訪、手記,連結的都只能是此刻的我們和過去某個時刻的他。哪怕是他自己翻閱,也已是當年生活的旁觀者。狄迪恩認為人應該偶爾回訪自己,免得過去的自己突然造訪,措手不及。奈良美智也不愿舍棄與從前的聯(lián)系,想回到過去,就出門旅行。在旅途中遇到自己為享有今天而被交換出去的不可見的東西。哪怕是異國他鄉(xiāng)的阿富汗,他也能認出放養(yǎng)的山羊、稍顯破敗的倉庫,這些小時候見過的景象?!缎⌒切峭ㄐ拧芬灾芯€裁開上半頁照片和下半頁文字,隨意翻閱組合的方式收錄了2002年攝于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的照片。2015年與石川直樹合作的攝影展則展出了他們一起去薩哈林島、青森、北海道的照片:人和樹木在黃色土地上投下的影子,孩子直視鏡頭的雙眼,還有“一到冬天樹葉就落光了,下雪之后是一片漫無邊際的白”。對奈良美智來說理所當然的風景,空無一物的白色和似乎在白色覆蓋下存在著的、滋生于他溫暖想像中的、各式各樣的東西。它們奠定了他作品孤獨而不寂寥的風格,也是他自我和創(chuàng)作的源頭。在為了與記憶相會的行程中,又形成新的記憶,彼此連結不斷累積,組成了時至今日的某個人。這也許是和從前的奈良美智相會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