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云岡石窟中的樹:翠影扶疏,自然相和

早春二月,也是植樹佳季。在云岡石窟的雕刻中,除了有佛造像與飛天外,亦有山林樹木、翠影扶疏。云岡石窟雕刻中的圣樹多與釋迦牟尼人生的經歷密切相關。

早春二月,也是植樹佳季。在云岡石窟的雕刻中,除了有佛造像與飛天外,亦有山林樹木、翠影扶疏。

云岡石窟雕刻中的圣樹多與釋迦牟尼人生的經歷密切相關。他誕生于藍毗尼花園的菩提樹下,在閻浮樹下思維悟道,涅槃于拘尸那羅城的娑羅樹下等。本文用圖文的形式展現云岡石窟中雕刻中的圣樹。

上面這兩幅圖表示的是悉達多太子降生的場面,摩耶夫人懷妊月將滿,按照婦女在娘家分娩的印度習俗,途徑藍毗尼花園,夫人走到一顆高大的無憂樹前停下來,夫人不覺抬手撫摸樹枝,太子從夫人的右腋下誕生。圖中的樹表現的就是藍毗尼園中的無憂樹,在《大正大藏經》中記載:“十月滿足,于二月八日初出時,夫人見彼園中。有一大樹,名曰無憂。花色香鮮,枝葉茂盛。即舉右手,欲牽摘之。菩薩漸漸從右脅出?!睒湎抡Q生的場面還見于32-3、41窟等。

上圖的畫面見于第6窟中心塔柱下層中心龕的側面,在二菩薩合掌并立禮敬的畫面旁邊,樹葉呈圓形,枝繁葉茂,為示意性的表現手法,樹下坐一逆發(fā)形人,面部朝外,身體健碩,右手撫胸,右腿橫向彎曲,左肘置于膝上,左腿作豎向彎曲。菩薩將神母胎后,世間出現了三十二種瑞應,“樹身現身”為三十二瑞應之象征表現之一。瑞應為天降的各種祥兆。

上圖的畫面見于第7窟明窗東壁上層,有一顆枝繁葉茂的圣樹,樹枝沿著明窗的壁面向上攀巖,刻畫的淋漓盡致,樹下有一坐禪比丘,比丘帶帽修行,靠近比丘的樹枝上懸掛一個比丘喝水用的瓶子。

上圖的畫面見于第6窟主室南壁西部,靠近洞窟窟門口,為本行故事“入山求道”中的畫面,畫面為山巒樹間,一人在山間苦行修禪,一人頭朝西在山間站立,此時樹木共有三株,中間的樹木較為茂盛。也為圓形樹葉,兩側樹木的枝葉較為稀疏,在最西側的樹木冠上棲息一張開翅膀的鳥。這是太子在山中觀察仙人的苦修生活,并探求苦修的目的。“修此苦修,為欲生天”

上圖畫面見于第6窟主室南壁,為本行故事中“問詢仙人”中的畫面,緊鄰“入山求道”的畫面,太子尋訪阿羅邏仙人,精進修行。在東面上層,樹旁一人盤坐、一人胡跪坐,似在交談,然后前面那兩人向西行走。此時樹木的刻畫較為簡略,樹上有三朵四瓣形花朵。

樹下思維圖像,畫面見于第10窟前室西壁上層、第32-12、33-3等窟,閻浮樹下,樹枝彎曲為太子遮陽,菩薩半跏思維坐,一手托腮作冥思狀。太子在樹下悟道“觀諸眾生,更相吞食,甚可傷愍?!?nbsp;

第38窟東壁下層有兩株音樂樹,有四重枝葉,樹葉呈波浪形,波浪底各坐一位演奏樂器的樂伎,旁邊還有一或兩個伎樂天,伎樂天手中所持樂器可辨認的有阮咸、箜篌、箏、篳篥、排簫、橫笛、胡笳、笙、海螺、細腰鼓、擔鼓、羯鼓等樂器,皆呈演奏狀。《妙法蓮花經·藥王本事品》記:“七寶為臺,一樹一臺,諸寶臺上,各有百億諸天,作天伎樂,歌嘆于佛,以為供養(yǎng)”。這是北魏工匠根據當世的伎樂人形象刻畫出的西方凈土中諸天伎樂在七寶樹上奏樂供養(yǎng)的情景。

第38窟西壁下層同樣有兩株,西壁的樹形,樹枝呈斜直線形狀,枝頭也有一樂伎人物,可辨認的樂伎手持篳篥和橫笛各一個?!斗鹫f無量壽經》記載:“七寶諸樹,周遍世界……清風時發(fā),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

在云岡石窟樹木刻畫較為精彩的還有第5窟門拱上方兩側的樹木。禪定佛中間的樹木枝繁葉茂。云岡石窟還有表現釋迦牟尼在娑羅樹下涅槃的場景,在第11窟西壁圓拱龕龕基的下方。

余論:

云岡石窟中的圣樹,樹葉基本為圓形,也有幾株為桃形,云岡石窟中的樹葉與桑奇大塔中的樹葉有相近之處,圖1為圓形樹葉,圖2為桃形樹葉。云岡石窟中的圣樹與桑奇大塔中的圣樹表達不盡相同,比如云岡石窟中的樹葉基本不遮擋樹枝,但桑奇大塔中的樹葉比較密集??梢娫茖呤涞牡窨淘诶^承的基礎上不乏大膽的創(chuàng)新。

公元前1世紀桑奇大塔“成道圖”(揚之水、李志仁:《“讀圖:在桑奇(三)”》,《紫禁城》,2012年,第113頁

公元前1世紀桑奇大塔“成道圖”(揚之水、李志仁:《“讀圖:在桑奇(三)”》,《紫禁城》,2012年,第113頁


公元前1世紀桑奇大塔“尼拘律園說法圖”(揚之水、李志仁:《“讀圖:在桑奇(六)”》,《紫禁城》,2012年,第112頁

公元前1世紀桑奇大塔“尼拘律園說法圖”(揚之水、李志仁:《“讀圖:在桑奇(六)”》,《紫禁城》,2012年,第112頁

云岡石窟中樹的形狀與高句麗墓葬壁畫中的樹木形狀有相近之處,云岡石窟中樹下思維中的樹木與高句麗墓葬壁畫(1)圖中的樹木有類同之處。而第5窟門拱兩側禪定坐佛上的大樹的形狀與高句麗墓葬壁畫(2)圖有相近之處。《魏書》記載,太延元年(435),“丙午,高麗、鄯善國并遣使朝獻”。此后太延年間(435—439)、獻文帝時期(466-470)、孝文帝時期(471-499),高句麗多次向北魏遣使。可見云岡石窟中的樹木展現了高句麗與北魏友好交往的見證。

(本文轉載自云岡石窟官微。)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