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摘

洛克的啟蒙教育觀:什么導致了人類之間的巨大差別?

孩子是至關(guān)重要的。他們被給予了新的特殊關(guān)注,因為他們將成為更美好的明天的旗手,這美好的未來對進步主義思想來說是極為可親的。

孩子是至關(guān)重要的。他們被給予了新的特殊關(guān)注,因為他們將成為更美好的明天的旗手,這美好的未來對進步主義思想來說是極為可親的。并且,人們對孩子的態(tài)度也正經(jīng)歷著巨大變化。主流基督教教義被福音派教育家漢娜·摩爾簡括為:嬰兒不就是“這樣一種存在嗎?他們生而帶有一種墮落本性與邪惡傾向,而對之加以糾正正是教育的偉大目標”。與這種原罪教義相符的——在《圣經(jīng)》中,孩子不打不成器——粗暴甚至殘忍的育子習俗一直被鼓吹和實踐著。

常被原罪論予以合理化闡釋的傳統(tǒng)教養(yǎng)方式是嚴酷的——它不僅是窮人的教養(yǎng)方式——且不管是在家里、學校還是工作場所,鞭笞對于年輕人來說都是司空見慣,在廣泛的菲爾默意義上(Filmerian sense),未成年人就是其父母或者監(jiān)護人的財產(chǎn)。一些歷史學家進一步提出,前工業(yè)化社會甚至不存在一個特有的兒童觀念,孩子完全被視為小大人(Lilliputian adults):那么有什么理由特別對待他們的狀況呢?

但是到1780年,由于將孩子視為邪惡罪人的強硬觀點遭到啟蒙人士挑戰(zhàn),摩爾小姐陷入不利境地。啟蒙人士相信人性是可改良的并且期望著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他們認為,如果沒有關(guān)于兒童的新式模范和對教育潛能的恢宏視野,就不會有進步。同其他許多問題一樣,洛克抓住了關(guān)鍵。

“我們所見的人中,”洛克在《教育漫話》(1693)中斷言,“十個里有九個,他們之所以成為好人或壞人,成為有用之才或無能之輩,都是因為所受的教育。正是教育導致了人類之間的巨大差別?!比欢陆掏街械膰栏裰髁x者對教育能否真正培養(yǎng)年輕人的美德表示懷疑——惡念太過于根深蒂固,僅采用凡人的方式難以矯正過來——相比之下,洛克則將幼童的心靈比作“白紙或者石蠟,可以依照人們的喜好把他鑄成或塑成任意的樣式”——盡管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依據(jù)喜好”的問題,因為父母并不是他們子女的擁有者(正如菲爾默所言),而是受托人,被上帝要求將他們的孩子撫養(yǎng)成理智的、負責的基督徒。

洛克

洛克

洛克并未對幼童的天真無邪作理想化解釋——感性來得稍遲,而兒童崇拜(child worship)是從浪漫主義才開始的。他確實認為人性是可塑的:因為幼兒在生下來后處于未定的狀態(tài),并多多少少是相同的,所以廣義而言,他們未來的心性將取決于他們所受到的教育。很多事物都是由此開端。教育不能僅限于學校:它不是關(guān)于知識的學習,而是對生活的體認,是一種對性格、習慣和行為的培育。他提醒說,讀者或許會感到驚訝,因為他對于書籍談?wù)摰脴O少:但是本本主義不是關(guān)鍵所在。重要的是要以恰當?shù)乃季S習慣規(guī)訓心智,以便塑造良好性情。運用了《人類理解論》中的經(jīng)驗主義認識論,洛克堅持認為,應(yīng)該拋卻迂腐的經(jīng)院哲學和荒謬的童話故事——這類作品“用完全無用的東西來填充他們的頭腦”——應(yīng)該培訓孩子用他們的觀察力來了解身邊的世界。令人頭暈眼花的幻想必須服從可靠的理性,洛克尤其警示父母防止傭人拿“幽靈和鬼怪……骷髏和血淋淋的骨頭這樣的觀念”來嚇唬孩子。他認為,一旦這種“使人煩惱憂愁的思想……進入孩子幼稚的心靈”,可能就不會“再出來了”,從而使他們“在以后的生活中對它們所造成的陰影感到恐懼”。

體罰與縱容的來回往復,通常會導致少年兒童任性、易怒,他們會喪失自控力。但是,這種自控又是極為重要的。對于這種“抑制他們欲望的本領(lǐng)”來說,鼓勵與榜樣是極為重要的。指導者的教導絕不能帶有威嚇和強迫,而應(yīng)當訴諸理性,使他們心甘情愿。針對更高級的官能——大腦而非臀部——教育應(yīng)當使用心理學手段達成,通過贊揚、責備、尊重以及羞愧感,逐步培養(yǎng)紀律觀念和樹立人格。洛克沒有忽視健康問題,這對于一名醫(yī)生而言是合適的。他認為:“多數(shù)孩子的體質(zhì),都是由于嬌慣而被寵壞,或者至少是被損害了。”孩子應(yīng)該多游泳,甚至冬天也要堅持每天用冷水洗腳——鞋子“透氣透水”,就更好了。女孩應(yīng)當穿寬松的衣服:“胸部發(fā)育不良,短促的呼吸及口氣,患病的肺臟,以及佝僂,這些都是僵硬的連衣裙上身和緊縮的衣服所導致的自然的、近乎常見的結(jié)果?!?/p>

飲食應(yīng)以簡單為宜,進餐無需固定在某個時間——不要迎合口腹之欲——而排泄則須按時。便秘“是一種小病,我有特別的理由予以探究”,洛克發(fā)現(xiàn)幼兒能夠被訓練在早餐后直接如廁。過度溺愛是不好的,“因為如果幼童心里想要葡萄或者糖球就一定可以得到……那么等他長大成人,想要美酒和女人時,怎么就一定不能得到滿足呢”?他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美德”,而這取決于“對滿足不受理性支配的欲望的自我否決能力”,同時他宣稱,應(yīng)當使孩子“從孩提時代起,便不帶熱望地成長”。然而,嚴厲是一回事;暴虐則是另外一回事:“奴隸般的約束”會導致“卑屈的性格”。獎賞和懲罰不應(yīng)當采取物質(zhì)的形式,而應(yīng)當示以“尊重與羞恥”。如果父母用害怕和畏懼在孩子面前樹立了的最初權(quán)威,那么愛和友誼便要緊隨其后。因此,洛克懷抱著并不理想化的看法:孩子在統(tǒng)轄支配中感到喜悅,而父母則必須區(qū)分“本性需求”與“幻想需求”——后者絕不應(yīng)給予滿足。

從積極方面說,天賦應(yīng)當予以激發(fā)。死記硬背的學習是沒用的,重要的是有好奇心。洛克并不完全寄希望于盧梭的通過實踐而發(fā)現(xiàn)、通過犯錯而學習的信念,但他當然反對那種給年輕的頭腦灌輸死板知識的做法:孩子們必須保持著樂于接受、渴望學習的狀態(tài)。盡管洛克對教養(yǎng)和舉止遠非漠不關(guān)心,但與后來的切斯德菲爾德勛爵不同,他所關(guān)注的不是文明的虛飾,而是能履行基督徒義務(wù)的有責任感的理性之人的發(fā)展。由于認為女孩與男孩一樣具有理性能力,他前瞻性地預料到在對兩性的教育上“不會存在很大差異”。

洛克的觀點顯示出了巨大影響力 ——早在 1728年,錢伯斯的《百科全書》便介紹道:“洛克先生卓越的教育論著被每個人所知?!彼姆种齻€世紀過后,《教育漫話》至少發(fā)行過 25種英語版本、16種法語版本、3種德語版本、6種意大利語版本、1種瑞典語版本以及2種荷蘭語版本。他忠實的追隨者以撒·華滋認為,洛克的政府理論與教育理論共同“為真正的自由奠定了基礎(chǔ),為公正約束年輕人與年長者定下了規(guī)則”。詹姆斯·塔爾博特( James Talbott)對洛克的觀點表示 贊同,他呼吁慈善學校的建立者要對幼兒加以特別關(guān)注,因為他們的思維像“白紙或者光滑的石蠟……能夠承載任何印記”, 約翰·克拉克的《論文法學校的青年教育》(Essay upon the Education of Youth in Grammar-Schools, 1720)同樣贊同洛克的心理學教育方式:他認為關(guān)于這一話題唯一“值得精讀”的書,是“洛克先生的”。諸如此類贊同洛克理論的論述俯拾皆是。的確,教育學變得風行一時: 1762—1800年間,英格蘭竟刊發(fā)了 200多篇教育學論文。

洛克極大地影響了啟蒙時期的教育學家。如前所述,輝格派的凱瑟琳·麥考萊回應(yīng)了他的觀點,主張無性別區(qū)分的教育。她呼吁家長們拒絕“那種女性教育應(yīng)當與男性教育截然相反的荒謬觀念”——他們應(yīng)該為男女兩性提供相同的教育?!白屇愕暮⒆右煌邮芙逃?;讓他們享受相同的運動和學習;使他們在監(jiān)護者的持續(xù)管照下,享受所有那些因純真而無害的自由,在后者之中本性將頗感欣喜。”

作為一個堅定的愛國者,她反對以襁褓緊緊包裹嬰兒,認為它是法國習俗。 哺育孩子應(yīng)當用水果、雞蛋、蔬菜和少量肉食 ——“對于人的味覺來說,肉的味道不是自然的?!碧怯胁涣甲饔茫ㄗ匀粡奈聪胍獎儕Z我們的牙齒);“溫熱的烈酒、暖和的床鋪和加熱的睡前飲品”過時了,冷水洗浴和“吃苦耐勞的習慣”時興起來。母親們不應(yīng)過度打扮幼兒,絕不要讓女孩穿胸衣,也不要讓她們穿鞋襪。不可用兒語跟他們講話。莫大的諷刺是,母乳哺育也遭到她的否定:怎么可能期望“一位嫻雅女士”僅僅為了“用有益健康的食物喂養(yǎng)她的孩子”,而放棄“她所有的娛樂活動”?

其他教育家在稱贊洛克的同時,也在其理論中添加了自己的觀點,尤其在 1762年盧梭的《愛彌兒》問世之后。月亮社成員兼創(chuàng)建者理查德·洛弗爾·埃奇沃思回憶說:“1785年……我產(chǎn)生了一個強烈的愿望,要用盧梭的方法教育我的兒子。”不過這次嘗試被證明是一場災(zāi)難。小迪克(可預見地)變得難以管制?!霸趯Υ业暮⒆拥男撵`與性格方面,我發(fā)現(xiàn)自己陷入了困境,”這位父親不得不承認,“敦促他做任何他不愿做的事都是困難的”——甚至這位日內(nèi)瓦的大師見到這些結(jié)果時,也提出批評。然而,盧梭影響的痕跡仍然保留在埃奇沃思與女兒瑪利亞·埃奇沃思合著的意義深遠的作品《實踐教育》(1798)中,它強調(diào)通過實踐而學習,并推進技術(shù)的、科學的以及實際的指導——就廣泛意義而言,教育便是“實驗性的”。

與洛克一樣,埃奇沃思父女認為,幼童應(yīng)當被視為一種理性存在,“被贊同性地引導著走向獨立思考,激起他們的興趣以在智力的發(fā)展中獲得快樂”。應(yīng)當鼓勵孩子自由談?wù)摵托袆?;游戲?yīng)能訓練孩子的機敏性,玩具當是具有啟發(fā)意義且注重實踐的,并且要用贊同來控制注意力。記憶的訓練應(yīng)當通過“有條理的聯(lián)想”而不是采取填鴨的方式,老師也要鼓勵孩子“歸納自己的想法,并將自己的觀察結(jié)果和原理付諸實踐”。理想的“學?!睂且粋€建在莊園上的家庭,里面還有寵物和家畜。

對于埃奇沃思父女而言,一切名副其實的教育都必須依賴真實的——即洛克式的——心理學。他們認為,課本知識的學習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才能的發(fā)展及理智方面與道德方面的判斷力的成熟。一切都不要靠運氣;學習氛圍一定要細心營造,并與負責監(jiān)管的仆人溝通,以免孩子沾染“愚蠢而粗俗的癖性”?!?/p>

(本文節(jié)選自《創(chuàng)造現(xiàn)代世界:英國啟蒙運動鉤沉》,[英]羅伊·波特,戈登·馬特爾著,李源、張恒杰、李上譯,劉北成校,商務(wù)印書館2022年2月出版)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