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萬籟·中國聲景設計展”在200米高空的南京金鷹美術館舉行,展覽通過跨越學科與媒介的作品,讓觀眾體驗和思考感知世界的基本媒介——聲音,對由聲景所串聯(lián)的世界產(chǎn)生更多了解。金鷹美術館也旨在通過此次展覽,呈現(xiàn)南京城市更多樣的圖景,為本土的文化實驗與藝術行動注入更多能量?!拔覀儾邉澚诉@個展覽,期望是可以持續(xù)開展的,即邀請各個門類的設計中創(chuàng)新性的運用聲音媒介的作品,”策展人魯安東對澎湃新聞說道。
展覽的名稱“萬籟”意指聲景的宇宙。策展人、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教授、聲學媒體實驗室主任魯安東介紹道,“聲音構成了未來科技與人文之間的一座可能的橋梁,而設計則為這座橋梁提供了關鍵的藍圖?!贝舜握褂[的參展作品涵蓋范圍從宇宙空間的音信、山谷巨構的鳴響到城市檐下的低語。它們將共同呈現(xiàn)聲景設計這一前沿設計領域的無限可能,及其帶來的對傳統(tǒng)設計形式、思維和工具的挑戰(zhàn)。
“萬籟”展覽現(xiàn)場,圖片由金鷹美術館提供
“聲音是一種媒介,背后是人的一種生理機能,不管科技如何發(fā)展,聲音幾乎都是一種不可替代的元媒介。未來科技與人文不應只是抽象的關系,而是具體地精確到身體的,因此聲音必然會成為其中重要的橋梁之一。”魯安東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說道。世界訴諸聽覺而被體驗到的風景即為聲景,它是一種聲音意義上的風景。不同于視覺意義上的風景,聲景更加帶有內向性,指向人的內心世界與審美體驗。聲景設計需要建筑學、景觀學、藝術學、設計學、傳播學、生命科學、認知科學、材料科學、人工智能等相關學科的交叉,并且需要來自設計、工程、藝術和科學領域的專家之間的協(xié)同。
“萬籟”展覽現(xiàn)場,圖片由金鷹美術館提供
本次展覽匯集了來自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南京藝術學院等高校的研究團隊和LanD Studio、朱育帆工作室、向聲葵聽覺空間設計工作室、OPEN建筑事務所、南京聲音地圖小組等設計團隊,也得到了中國聲學學會建筑聲學分會、蘇州國際聲學產(chǎn)業(yè)技術研究院等專業(yè)組織機構的支持。參展作品跨越了建筑設計、城市設計、景觀設計、公共設計、音樂科技、公共藝術等聲景設計類別,連接著諸多學科領域。
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魯安東表示,“萬籟”展覽的契機是源于在蘇州常熟“聲谷”創(chuàng)辦的聲學媒體實驗室,“簡單來說是借鑒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模式,開展科技、人文與藝術設計的深度交叉。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項目,包括‘萬籟’藝術家駐地計劃等等,目標都是讓聲音科技成為藝術設計的內核與驅動力?!濒敯矕|說道,“因此我們策劃了這個展覽,期望是可以持續(xù)開展的,即邀請各個門類的設計中創(chuàng)新性的運用聲音媒介的作品,放在一起展示,突破常規(guī)的設計門類分野,互相啟發(fā)?!?/p>
《宇宙八音盒》-邱藝蕓、李子晉、師丹青、崔楚宜、劉兆蕤、楊大衛(wèi)、陳冰冰、張嘉偉
在展覽中,由邱藝蕓、師丹青、李子晉及團隊聯(lián)合創(chuàng)作的作品《宇宙八音盒—Cosmusica》是一件“實現(xiàn)人與宇宙在聲音層面上實時互動”的新樂器,通過將宇宙各方向的波數(shù)據(jù)轉化為人可以感知的聲音形態(tài),它旨在讓觀眾具有看到和聽見宇宙交響曲的能力。由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朱育帆帶領團隊創(chuàng)作的《一幡風順》聲景裝置位于九寨溝口的林卡(園林)內,是九寨溝震后修復的一部分。它將陡峭山崖夾出的溝底周圍隱藏著的自然運動顯現(xiàn)為天籟與人籟交匯的聲景,契合了藏族宗教空間的自然主義傳統(tǒng),也為受傷的土地和心靈帶來慰藉。
《山谷音樂廳》片段(01:59)
山谷音樂廳
來自李虎與黃文菁創(chuàng)始的OPEN建筑事務所的作品《山谷音樂廳》通過巨幅影像,將身處山谷自然環(huán)境的建筑再現(xiàn)于展廳。
山谷音樂廳位于距北京市區(qū)約兩小時車程的河北承德金山嶺,如同一塊來自遠古的巨石,降落在可遠眺長城的山谷底部。這是一座由聲音出發(fā)、由內而外雕刻而成的建筑,建筑師希望人們可以“看到”聲音的形狀,或者“聽到”寂靜的聲響。建筑包含一個半室外音樂廳、幾處面向山谷的觀景平臺、一個朝向草坡的室外舞臺和音樂家工作室等少量室內空間。音樂廳中朝向天空和山巒的開洞,不僅是建筑的——將光線和風景一道引入空間中,更是聲學的——它們承載著了吸聲的作用,其大小和形狀經(jīng)過嚴謹?shù)穆晫W計算,與折疊的混凝土表面形成的反聲面一起,為演出呈現(xiàn)最佳的音響效果。
《檐下耳語》竇平平
“傾聽”并不局限于宇宙之大、自然之盛,它同樣可以發(fā)生在城市的街頭巷尾,沾染著煙火氣息。展覽中,LanD Studio創(chuàng)始人竇平平用作品《檐下耳語》展示了南京世界文學之都的“聲景”基礎設施設計。在散布于城市中的“文學屋檐”下小憩,文學之聲如同耳畔低語,起身離開,聲音便隨之消失。這些“文學屋檐”點綴著一條條不同主題的文學小路,同時也是線上多媒體內容與線下文學場所的交互錨點。
《秦淮音河24小時》片段
《秦淮音河24小時》-南京聲音地圖小組
在展覽的結束,來自南京聲音地圖小組的作品《秦淮音河24小時》以貫穿了南京不同城區(qū)與時代的城市母親河——秦淮河為敘事主線,將空間上的秦淮河流域與時間上的南京市民24小時生活相對映,形成一次漫游河上、夜入長江的聽覺旅行。
與上述“體驗型”作品平行的,還有兩件“思辨型”作品,它們更加關注聲景設計在觀念和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在《聆聽的方法》這一作品中,由聲音藝術家殷漪與建筑師莊慎聯(lián)合創(chuàng)建的向聲葵聽覺空間設計工作室用三個研究型設計項目,系統(tǒng)地探索了從聽覺和聲音的維度進行空間營造的工作方法。而抵達出口之前,觀眾會穿過由策展人魯安東與聲音藝術家殷漪合作設計的《三聲庭》,傾聽三個聲音對聽覺的未來意義的發(fā)問——從“世界以聲音之形顯現(xiàn)于我之前”到“創(chuàng)造聲、賦形聲、想象聲”,再到“我聽故我在”。聲的演化是走向無限的創(chuàng)造還是對人主體的重構?這是策展人通過《三聲庭》留給觀眾思考的問題。
《三聲庭》片段
魯安東殷漪合作《三聲庭》
“‘我聽故我在’當然是在致敬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但也是想探討數(shù)字時代的聲音媒介。”魯安東在采訪中對于自己的這件作品解釋道,“聲音具有一種生理性特征,它指向人的意識。在‘聽見’的那一刻,在‘聽’著的那個我也被喚醒了。因此在數(shù)字時代日益強大的沉浸與交互體驗中,‘聽’具有一種讓自我意識凸顯的可能性,在無邊無際的虛擬世界中,在某個時間,‘我’與這個世界的關系得到鎖定?!贝送猓@件作品也包含了建筑師與當代藝術家的合作。在魯安東看來,“建筑這個學科的核心是塑造人與其環(huán)境生存條件之間的穩(wěn)定的、支持性的和整合性的關系。當代藝術對建筑的啟示在于幫助其理解生存條件,并且發(fā)現(xiàn)人應對的可能性。從這點來看,藝術像是不斷重回的起點,而建筑則是將其轉化為對社會、日常和未來的常規(guī)化行動。”
“萬籟”展覽現(xiàn)場,圖片由金鷹美術館提供
在此次聲景設計展中,有不少參展者是建筑專業(yè)背景出身,事實上,無形的聲音在空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霸谥袊奈幕瘋鹘y(tǒng)里,建筑所要塑造的一直是‘有我’的場域,現(xiàn)代理論家通常稱之為意境。因此,對聲音的運用與對實體元素甚至對文學元素的運用,難以完全區(qū)分,也沒必要準確區(qū)分?!濒敯矕|對澎湃新聞說道,“當然,建筑專業(yè)背景的設計者在聲音運用方面有某種相似性,他們或許會不自覺地塑造一種以聲音為特征的空間場域,例如李虎+黃文菁作品中洞穴般的空腔,或者竇平平作品中的作為微小聲場的‘屋檐下’。我想建筑師特別應該探索的是‘聲音空間’的新類型?!?/p>
展覽將持續(xù)至2022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