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游戲》中那個男人婆布蕾妮?虞姬?
我不是在騙你。
司馬遷在《史記》中給虞姬筆墨,不過三五筆。那個濃情蜜意、忠心貞烈的虞姬,是后人一筆筆填滿的。
司馬遷筆下,虞姬還不是虞姬,只是名叫“虞”的“美人”。太史公筆下有毒,虞姬和項羽的關系是如此這般:“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nbsp;
虞姬在項羽的眼中,與馬等量齊觀,但當時還算古早,又兵荒馬亂,戰(zhàn)馬升值得厲害,便不好評價為對虞姬的侮辱。從職業(yè)軍人的角度,或許還應點贊。至于現代風流文人,仍以“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自況,那實在等而下之,不足道。
但也看不出項羽對虞姬有多少感情?!俺P覐摹?,在戰(zhàn)事頻繁的軍營里,究竟多大程度是項羽為了緩解軍事緊張帶來的壓力而為,司馬遷沒說。
不妨做個對比吧,漢高祖劉邦,那是公認厚臉皮的老流氓,連親爹的命都可以不當回事。但就是劉邦,也不至于把自己老婆呂雉和馬相提并論。劉邦不愛馬,愛人。
和很多被異化了人生的古代女子一樣,虞姬的生命是在她死后才逐漸生發(fā)的。
說“死后”,因司馬遷介紹虞姬出場,卻沒交代結局。項羽死了,虞姬卻不知所終。
但據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所引《楚漢春秋》虞姬酬和霸王之歌:“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辈幌牖畹囊馑迹胺Q露骨。
安徽靈璧縣城(古垓下)東十五里有虞姬墓,早至宋代。更早,自唐時,在濠州定遠,也有虞姬墓。傳說虞美人曾隨霸王自垓下潰圍,渡淮水,至定遠才自刎。
宋范成大有《虞姬墓》詩云:“劉項家人總可憐,英雄無策庇嬋娟。戚姬葬處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北绕饎畹呐?,如戚夫人,虞姬身后還算不錯。能如此,都因虞姬之死,實在能滿足后世人太多的想象和寄托。
司馬遷身受腐刑,憤懣郁結,為文常悲情流溢。霸王別姬一段,就是一個悲劇英雄的好劇本。只因簡略,也給后人留下了足夠演義空間。
最開始,還與“貞節(jié)”無關。蘇軾《虞姬墓》云:“帳下佳人拭淚痕,門前壯士氣如云。蒼皇不負君王意,獨有虞姬與鄭君。”此詩是蘇軾《濠州七絕》組詩之一。項羽西楚霸王,一時雄杰,帳下良將謀士無數,最終多數叛離。蘇軾此詩,代表了當時多數人的想法,主要是虞姬在項羽眾叛親離時,還能陪他最后一程。至于是否受辱,目的是否為保持貞節(jié),倒不以為意。
但隨著理學大盛,“忠君”思維很快就轉向“貞節(jié)”思維。明抄本《漢公卿衣錦還鄉(xiāng)》雜劇中,虞姬自殺前言:“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钍琼椉胰耍朗琼椉夜??!?/p>
楚漢時的虞姬不會存有過重的貞節(jié)之念,深受理學侵染的文人就未必。他們甚至探討了美人之節(jié)得不到后世旌表的原因:“恐為漢軍追及而不得清白?!?/p>
雞賊心思,太猥瑣了些。無怪那么多后世的女權主義者鳴不平,覺得虞姬是被男權社會糟蹋命運的典型。其中以張愛玲的《霸王別姬》為最。此文純在虞姬的視角:“啊,假如他成功了的話,她得到些什么呢?她將得到一個‘貴人’的封號,她將得到一個終身監(jiān)禁的處分?!庇谑恰八苎杆俚匕研〉冻槌隽饲?,只一刺,就深深地刺進了她的胸膛……項羽把耳朵湊到她的顫動的唇邊,他聽見她在說一句他聽不懂的話:‘我比較喜歡那樣的收梢’”。
其實大可以不必做如此想,虞姬的命運也并不一定像表面看起來那么全無氣力。
虞姬酬和霸王之歌前一句是“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边@是在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之后的酬和。不覺得古怪嗎?在正常情況下,當項羽心神大亂時,虞姬首先應該做的,是安穩(wěn)住這個男人的心,哪有這樣直接唱出戰(zhàn)略結論性質的“漢兵已略地”的道理?這不是要徹底摧垮項羽的士氣嗎?
果真如此,只有兩種可能,要么虞姬愛項羽,愛到喪失理性;要么恨之入骨,不惜“吾與汝偕亡”。
都會相信前者吧。
其實還有一個答案。在民間傳說中,項羽驅除暴君,以賣藝為生的上虞虞姑娘,父母被狗官兒子打死,于是投奔項羽。項羽要試試虞姑娘的武藝,她就在一座山頭上拉起自己的頭發(fā),奮身跳到另一山頭上。她又坐在盆里,連盆帶人掇過門檻。項羽帶她去打秦二世。虞姑娘打仗勇猛,項羽很喜歡,就收她為妃,大家都叫她虞姬娘娘。
虞姬還不是一般的女英雄,項羽的叱咤風云似乎也全是因為有了她。浙江省湖州民間故事,傳說項羽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原因,正是有虞姬騎白馬在前沖鋒陷陣。結果韓信派五百裸體兵突然向虞姬沖去,羞得虞姬只好停止了沖鋒,并拔劍自刎。壩( 霸) 是由泥( 虞) 筑成的,泥沒有了,壩豈能不塌(作者注:湖州方言“泥”與“虞”同音)?項羽一敗再敗,直至自刎。
就像平平常常結伴做生意的夫妻。直到那一天,項羽疲憊不堪,斗志皆無,苦笑,望著曾經給他帶來幸運的虞姬說:“現在你還拔著自己頭發(fā)往上跳不啦?”
而那個可能與《冰與火之歌》中女漢子“塔斯的布蕾妮”相若的虞姬,說:“最多一起戰(zhàn)死沙場吧。”
這個結局,沒啥情調,卻很像真的,是另一種悲情,“我比較喜歡那樣的收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