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王鷗行以詩憶母
“罷了。/時有待母。/我們怕是忘了,停尸房位于人居的中心。/我的語言說,現(xiàn)在我只能閉上眼想它,愛是愛親(yêu)。/弱點對應的也是愛親。/你表達你所想時你的言語也隨之改變。/有人說它是祈禱,我說看你的嘴巴。/玫,當媽媽推著鎖進尸袋,我低低地說,我們一起離開這。/你養(yǎng)的植物要蔫死了。/罷了還是罷了。/時或待母,我站在墓碑前說,有生,可笑。”日前,越南裔作家王鷗行(Ocean Vuong)出版了新作《時有待母》(Time is a Mother),這是時下世界文壇最耀眼的作者的第二部詩集。此前,王鷗行出版了詩集《夜空與疤口》(Night Sky with Exit Wounds),以及自傳小說《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On Earth We're Briefly Gorgeous)。
《時有待母》聚焦于母親的離世,同時兼有他的生活,以及對詩歌、同性戀身份的省思。王鷗行的寫作始終根植于他的生活,和所見所思,鮮少有形而上的成分,然而追隨他的筆端,一種情思、一種感念、一種沉頓,也漸漸匯聚。王鷗行的詩行總是被刻意地成為幾個部分,他讓兩個單詞和幾個音節(jié)構(gòu)成一個鮮明的音節(jié)簇。他每次讀自己的詩時,就像是重新開始讀它一樣,很輕,很有愛意。在很多意義上,王鷗行的詩歌和當代中國青年詩歌是相似的,他們都是個人生活史的呈現(xiàn),都很自我,都充滿幻想。
王鷗行與母親
2019年,他的母親洪玫去世。生前,母親遲遲不肯去醫(yī)院做詳細的診斷,直到王鷗行出面干預,結(jié)果出乎意料,她患上了乳腺癌。母親并不是刻板印象的虎媽形象。生前母親在美甲店工作,從事這項工作,手要穩(wěn),身體要專注于美,服務于人,混雜著汗水,混雜著“抱歉”。工作需要一絲不茍,王鷗行就沒有這份耐心。在工作期間,母親長期吸入導致癌癥的美甲化學藥劑。在去世前的最后幾個月,母親找回了這些美,它們曾經(jīng)不屬于她。屬于她的是,布洛芬、發(fā)夾、棉球、甲苯溶劑、口紅、生日賀卡、銼刀、褪黑素、止痛墊、郁金香、圍巾、骨灰盒、冬季大衣。
王鷗行開始理解悲傷,他認為悲傷是這代人內(nèi)在的基礎(chǔ),悲傷已經(jīng)嵌入社會、集體、個人和社區(qū)之中。他的叔叔自殺去世。他從小就目睹了很多朋友由于阿片類藥物而去世,“抹除于地圖,一小小點”。他的初戀情人崔佛死于海洛因加吩坦尼過量。他的老師也死于毒品及其連鎖反應,連葬禮都沒有。
“我從未想過要著作等身,只想在作品里保存這些活生生被排除的身體。”王鷗行在《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中寫道?!洞松阄医远虝籂N爛》處理了他的家庭故事,祖國遺事。在其中,王鷗行采用了樸素的語言,規(guī)避了其他風險,以使那些他或許從未經(jīng)歷和認真編織的創(chuàng)傷保持在它原有的狀態(tài)。王鷗行給外祖母蘭拔白發(fā),蕭然四壁忽而戰(zhàn)事大亂、人猴共舞、鬼酒行街。外祖母坐好窗前,就著天光,開始說故事?!靶」罚椰F(xiàn)在要講的這個保證讓你大吃一驚,準備好了?你究竟有沒有興趣聽我說???有。好。因為我從不說謊。”王鷗行感受到這是怪物到來的時候,怪物一直都在,但此刻更加抒情。怪物聽命于身體,而不是內(nèi)心,怪物是“一種混合的信號,一座燈塔:既是庇蔭,也是警告。”母親患上了創(chuàng)傷后壓力癥候群,時而在王鷗行身上施加暴力,王鷗行留在家中勸止母親不要沉溺在暴力中。種種可以回到《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的書前引文,“但是讓我再以我的生命為基礎(chǔ),用我的文字建這一小方地,看看,能不能再給你一個中心,好嗎?”
王鷗行
王鷗行出生于越南西貢,幼年隨家人經(jīng)菲律賓抵達美國,他的父親在登陸后不久就拋棄了家人。王鷗行的外祖父是赴越作戰(zhàn)的美國兵,外祖母逃離婚姻后不幸淪為娼妓,母親出生后就被送進了孤兒院,識字不多的她終其一生都苦于創(chuàng)傷后壓力癥候群,婚后又面臨丈夫家暴?!耙粋€美國兵干了一個越南農(nóng)姑。我媽就存在了。我就存在了。炸彈就沒有了=無家=沒有我。Yikes”,他在此前的詩歌中寫道。在《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中,他對母親說,“我寫作以走近你媽媽,而每一個字母都落到比你更遠的位置?!薄洞松?,你我皆短暫燦爛》最后,王鷗行引用了胡阮安的名句,“唱歌(sing)的過去式不是唱了(singed)”。
王鷗行的寫作并不像人們所想的那么順利,他有某種閱讀障礙,他到11歲才學會識字。15歲的某一天,王鷗行闖入圖書館,從書架上抽出了佛教書籍,仿佛為自己的苦難找到了救贖之術(shù),其中還有他會毫不掩飾的“逃避”“逃亡”“安全”,這對于同性戀身份的他來說大概是最重要的事之一。他的寫作一向進展緩慢,他花了八年時間完成了《夜空與疤口》,花了五年時間完成了《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
(部分譯文參考:《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王鷗行/著,何穎怡/譯,時報文化)
墨西哥最偉大的在世詩人霍梅羅·阿里德吉斯緬懷墨西哥城的黃金時代
日前,霍梅羅·阿里德吉斯(Homero Aridjis)出版了自傳小說《國際象棋是游戲的靈魂》(Los peones son el alma del juego)。霍梅羅·阿里德吉斯是奧克塔維奧·帕斯(Octavio Paz)之后墨西哥最偉大的詩人。帕斯在阿里德吉斯二十出頭的年紀就稱贊其是墨西哥最好的青年詩人。路易斯·布努埃爾(Luis Bu?uel)認為阿里德吉斯是偉大的超現(xiàn)實主義者,考慮到墨西哥是一個超現(xiàn)實主義者的故鄉(xiāng),這個定位未必精確。
霍梅羅·阿里德吉斯的詩歌朗誦會(1962年)
阿里德吉斯的文學和拉丁美洲被認為是主流的諷刺文學、元小說,以及強度甚高的虛構(gòu)不同,但阿里德吉斯的文學扎根在本土。他依賴現(xiàn)成的、歷史的,以及文學本身的內(nèi)容,比如歷史或者時下政治,又比如文學想象力或者視覺體驗。除了詩歌,他最重要作品包括,小說《太陽傳說》(La leyenda de los soles)、《做愛時你在想著誰?》(?En quién piensas cuando haces el amor?),戲劇世界末日三部曲(apocalyptic trilogy)《千禧年奇觀》(Espectáculo del a?o dos mil)、《最后的亞當》(El último Adán)、《世界末日大劇院》(Gran teatro del fin del mundo)。這些作品都涉及了神話、歷史、災難,這些主題和問題是阿里德吉斯關(guān)注一生的。
《國際象棋是游戲的靈魂》完成于疫情發(fā)生最初的幾個月。將阿里德吉斯帶入第一流的文學世界的就是國際象棋。阿里德吉斯13歲開始下國際象棋,和兄弟一起去莫雷利亞比賽,贏得了州冠軍,后來又去墨西哥城,贏得了全國亞軍。阿里德吉斯和兄弟每場下注十到二十比索,整個比賽賺了非常多錢,阿里德吉斯用這些錢買了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但丁,都讀完了。在一位書商的建議下,阿里德吉斯找到了胡安·何塞·阿雷奧拉(Juan José Arreola),順利進入了他的工作室,不交學費但需要和阿雷奧拉下國際象棋。
霍梅羅·阿里德吉斯年輕時
阿里德吉斯的文學之路相當順利和自如。1958年,阿里德吉斯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1964年,阿里德吉斯憑借《凝望她入眠》(Mirándola dormir)獲得以墨西哥作家哈維爾·維拉魯?shù)蟻啠╔avier Villaurrutia)命名的哈維爾·維拉魯?shù)蟻單膶W獎。1966年,阿里德吉斯獲得古根海姆獎學金,他開始前往歐洲生活。后來,他在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紐約大學任教,他的文學課程涉及了六位拉丁美洲詩人,比森特·維多夫羅(Vicente Huidobro)、塞薩爾·巴列霍(César Vallejo)、巴勃羅·聶魯達、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尼卡諾爾·帕拉(Nicanor Parra)。任教期間,阿里德吉斯完成了《少年詩人》(El poeta ni?o)。寫作《少年詩人》的動力還來自于大女兒克洛伊的出生,二十年后,克洛伊在哈佛大學讀書期間將其翻譯成了英文。
1972年,阿里德吉斯擔任墨西哥駐荷蘭王國大使館文化參贊。1976年、1977年,阿里德吉斯先后擔任墨西哥駐瑞士大使、墨西哥駐荷蘭大使。1980年,阿里德吉斯創(chuàng)辦并主持了米卻肯文化學院(Instituto Michoacano de Cultura),次年又策劃了第一屆莫雷利亞國際詩歌節(jié)(Primer Festival Internacional de Poesía de Morelia)。1997年到2003年,阿里德吉斯擔任國際筆會主席,退休后又成為國際筆會的名譽主席。在阿里德吉斯任職期間,西班牙語被吸納為國際筆會的工作語言。2007年到2010年,阿里德吉斯擔任墨西哥駐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
當代印地語經(jīng)典吉坦賈利·什里以母之名
日前,當代印地語經(jīng)典吉坦賈利·什里(Geetanjali Shree)憑借《沙之墓》(Ret Samadhi)和譯者黛西·洛克威爾(Daisy Rockwell)共同獲得本年度國際布克獎。《沙之墓》是成立以來入圍國際布克獎的第一本南亞作品,也是獲得國際布克獎的第一本南亞作品。在獲得國際布克獎的語言版本上,除阿爾巴尼亞語、英語、匈牙利語、韓語、希伯來語、波蘭語、阿拉伯語、荷蘭語、法語,又增添了印地語。
吉坦賈利·什里
《沙之墓》倚重母親和女性的議題,但幾乎涉及了印度分治以來所有的社會問題。黛西·洛克威爾稱《沙之墓》是獻給印地語的情書,她在翻譯時可以感受到一種強烈的共振,熟悉南亞文學的讀者也會發(fā)現(xiàn)書中充滿印地語、烏爾都語、旁遮普語、梵語的句子。吉坦賈利認為,年輕女性在很長時間里扮演著為他人服務的角色,她們面臨著太多的社會規(guī)范、限制,以及恐懼。只有等她們失去青春時,自由才重歸還她們,但他們已經(jīng)無法享受這份自由,這又使她們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吉坦賈利的女權(quán)意識很豐富,但這并不意味著她就是女權(quán)主義者,她否認自己是女權(quán)主義者。
吉坦賈利原名是吉坦賈利·潘迪(Geetanjali Pandey),但她拒絕抹除母親的名字,故而將父親的潘迪換成了母親的什里。吉坦賈利出生于北方邦的邁恩布里。她先后就讀于什利拉姆夫人學院、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巴羅達大學。在巴羅達大學,吉坦賈利完成了關(guān)于普列姆昌德(Premchand)的博士論文。
對吉坦賈利來說,印地語文學的讀者主要集中在貧窮的、未完全受教育的地區(qū)和社區(qū),他們消費讀書的能力并不大。重要的仍然是印地語,是印地語讀者閱讀她的書,印地語同行支持她的創(chuàng)造,印地語使用者對她展現(xiàn)了足夠的興趣。英語相對而言,對吉坦賈利是次要的。當然她承認,英語的翻譯和傳播會給她帶來曾經(jīng)想象不到的東西。
納婭·埃特獲瑞典學院北歐獎
日前,丹麥詩人納婭·埃特(Naja Marie Aidt)獲瑞典學院北歐獎。近幾年獲得瑞典學院北歐獎的還有埃爾德里德·蘭丹 (Eldrid Lunden)、羅莎·利克索姆 (Rosa Liksom)、卡爾·奧韋·克瑙斯高 (Karl Ove Knausg?rd)、阿格妮塔·普萊杰爾(Agneta Pleijel)、達格·索爾斯塔 (Dag Solstad)。
納婭·埃特
納婭·埃特生于格陵蘭島,8歲后遷移到丹麥,主要生活在哥本哈根,幾年前埃特和家人移民紐約布魯克林。格陵蘭島曾經(jīng)是丹麥殖民地,如今還保留有丹麥語地名,現(xiàn)在很多地方都成了美國的一部分。埃特曾經(jīng)會說格陵蘭語,如今已經(jīng)遺忘了這門語言。在《剪刀、石頭、布》(Sten saks papir)中,埃特發(fā)現(xiàn)她沒辦法決定自己的家,她無法完全掌握格陵蘭、哥本哈根、紐約。埃特試圖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轉(zhuǎn)化和消解錯亂的在地性帶給她的挫敗或自由,她選擇的方案是,創(chuàng)造一個包含歐洲和美國的西方,賦予它權(quán)力和能量,類似于氣象學?!度f物閃爍》(Alting Blinker)是埃特移民紐約后創(chuàng)作的作品,涉及了殖民、流亡、家園等主題。
自1993年以來,埃特一直是全職作家。埃特所有丹麥語作品都由吉爾丹達爾出版公司出版。1991年,埃特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當我年輕時》(S? l?nge jeg er ung)。2008年,埃特憑借《狒狒》(Bavian)獲得了北歐理事會文學獎。2015年3月16日,埃特的兒子卡爾因故去世,埃特受此震動,創(chuàng)作了《死亡奪去的,也將歸還給你》(Har d?den taget noget fra dig s? giv det tilbage)。
斯堪的納維亞小說不像美國小說那樣熱衷于講故事,反而對小說形式探索更感興趣。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有它寬松和多元的歷史軌跡,很多斯堪的納維亞作家可以從國家和社區(qū)中獲取相對意義上更多的支持,無論是基金還會互助。同時,斯堪的納維亞文學的風貌在很多長度上結(jié)合了環(huán)境以及處境,底色是灰的,而不是富有交談的。比如卡爾·奧韋·克瑙斯高的自傳小說,就是其中的重要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