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評

城市的生死命運與……“社會實驗”

《失落之城:四座世界古城的生與死》, [美] 安娜麗紐伊茨著,朱敬文譯,中信出版集團/新思文化,2022年6月版,78.00元


《失落之城:四座世界古城的生與死》, [美] 安娜麗·紐伊茨著,朱敬文譯,中信出版集團/新思文化,2022年6月版,78.00元

《失落之城:四座世界古城的生與死》, [美] 安娜麗·紐伊茨著,朱敬文譯,中信出版集團/新思文化,2022年6月版,78.00元

有些城市的生死命運經(jīng)常不被關注,有可能是因為它們的規(guī)模、影響都比較小。當巨無霸式的中心大都市也出現(xiàn)政治危機、經(jīng)濟蕭條、人口離散的跡象,卻馬上會成為預告某種趨勢的象征,具有觸目的警示意義。歷史上那些曾經(jīng)失落的偉大城市都經(jīng)歷過這樣的演變進程,沒有什么比偉大城市的衰亡故事更具有人類命運的象征意義。曾是文明的心臟,曾經(jīng)以活力把無數(shù)人的生命點燃,最后為什么被掩埋在塵土之下?安娜麗·紐伊茨(Annalee Newitz)的《失落之城:四座世界古城的生與死》(原書名Four Lost Cities: A Secret History of the Urban Age ,2021;朱敬文譯,中信出版社,2022年6月)把讀者帶到了遭遇政治動蕩與自然災害聯(lián)手打擊的城市衰亡歷史現(xiàn)場,“它也將帶來另一個反思:我們的城市是否也將在未來迎接一樣落寞的終結(jié)?”這的確是值得推薦閱讀的重要理由。

安娜麗·紐伊茨在該書中論述的第一個“失落之城”是建于約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的恰塔霍裕克,這個遺址位于今天土耳其中部安納托利亞地區(qū)的東西兩座小山丘下。在這里順帶要說的是該書中譯本的一個問題:書中所有的古代遺址與今天的地名以及所引述學者的人名后面都沒有附上原文。當作者談到這個“恰塔霍裕克”的住房戶戶相連、進出房屋要通過屋頂通道的樓梯口上下,我才想到所講的這個遺址就是?atalh?yük (?atal Hüyük),中文譯本多譯作“加泰土丘”,我在大學二年級學世界史的時候看到的中譯名則是“沙塔爾·休于”,那時還稱其為“農(nóng)村遺址”(《世界上古史綱》編寫組《世界上古史綱》,上冊,1979年,115頁)。學術界關于這個遺址的性質(zhì)是否屬于城市至今仍然有不同意見,作者也談到,如果按照人類學家戈登·柴爾德在1950年提出的、直到今天仍然影響著考古學界的城市的定義,恰塔霍??隧敹嘀荒芩闶浅鞘械碾r形。但是安娜麗·紐伊茨接著引述的人類學家莫妮卡·史密斯和史學家威廉·克羅農(nóng)關于城市的界定更有啟發(fā)性,前者認為只需要有“清晰可見的勞動投資”和“可持續(xù)的社會網(wǎng)絡”就可以視作城市;后者則認為城市的界定部分取決于支持它的鄉(xiāng)村和農(nóng)業(yè)區(qū)域,安娜麗·紐伊茨認為克羅農(nóng)說的是農(nóng)業(yè)的復雜性是界定城市的關鍵。(57-59頁)安娜麗·紐伊茨既承認“恰塔霍??颂幱诔鞘泻统鞘性偷幕疑貛А?,同時更愿意強調(diào)的是雖然用現(xiàn)代尺度來看恰塔霍??说囊?guī)模不算大,但是當時附近大多是人口不到兩百人的小聚落,而恰塔霍裕克在一千年的時間里人口一直在五千人到兩萬人之間徘徊,在當時可以稱得上是大都會。我認為比較穩(wěn)妥的還是把它稱作城鎮(zhèn),如斯皮羅·科斯托夫(Spiro Kostof)所講的,石器時代西亞的杰里科(Jericho)、艾因蓋濟勒(Ain Ghazal)、?atal Hüyük、克羅基夏(Khirokitia) 這些聚居地表現(xiàn)出的特征已經(jīng)稱得上為城鎮(zhèn)。(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歷史進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義》,單皓譯,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年,29頁)

恰塔霍裕克作為從游牧生活向城市社會過渡的漸進過程中的城鎮(zhèn),它最突出的歷史意義是通過住房的物質(zhì)性和精神性形塑出新的社會關系,使之與游牧時代的社會關系有根本性的區(qū)別。以住房的屋頂為界,上面是公共區(qū)域,下面是私人區(qū)域,再下面則是被埋葬的祖先和祭祀物件,三個分明的層次界定了以人為中心的社會關系。“總之,我們可以通過人們的住房來思考社會關系”,霍德和其他考古學家把這種思想方式稱為“物質(zhì)糾纏”。(18頁)這種“糾纏”的深刻意義在于從游牧生活走出來的人們把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與數(shù)以千計緊密相連的住房緊密結(jié)合起來,平等與共享的公共生活成為城市形成階段中的社會關系的核心。當然也有學者對那種扁平狀的社會關系結(jié)構(gòu)表示懷疑,但恰塔霍??说淖》拷ㄖO為明顯的趨同性起碼表明了一種真實的社會關系,與此相匹配的是不再把精神認同訴諸巨大的石構(gòu)建筑或雕像,而代之以各自房子里都有的壁畫、泥塑,精神文化生活的私人化顯而易見。

大約在公元前6000年中葉,恰塔霍裕克進入漫長的衰落階段,原因是“氣候變化使農(nóng)耕變得更加艱難,而它逐漸衰敗的社會和文化創(chuàng)傷也離間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59頁)更值得關注的是這種緩慢的衰落過程,促使某些人先行離去的具體原因很多,“成千上萬個小小原因促使人們出走,每一個原因都是一個艱難抉擇”。(47頁)然后,每一間被棄的住房都給留下來的人增加了維修房頂人行道的工作,個別的棄房離去最后疊加成大規(guī)模行動,整個進程持續(xù)了幾個世紀,直到整個城鎮(zhèn)逐漸被層層灰土掩埋。

在公元79年因維蘇威火山爆發(fā)而被掩埋的古羅馬城市龐貝的故事似乎人所共知,但是在安娜麗·紐伊茨的深度解讀中仍然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新的知識視角和問題意識。在經(jīng)歷過伊特拉斯坎人、希臘人和薩姆尼特人的統(tǒng)治之后,到公元前80年龐貝才成為羅馬帝國的城市。與羅馬化進程并行不悖的是原來的薩姆尼特人文化與來自北非的文化,殖民與移民文化的混合構(gòu)成龐貝與羅馬不同的獨特文化面貌。另外,與恰塔霍裕克的生活中心是住房完全不同,龐貝的生活中心都在街道上,由街道連接的商店、澡堂、小酒館、妓院構(gòu)成龐貝人真正的生活、工作的舞臺,圍繞著街道的是社會網(wǎng)絡與公共生活,并且有法典和社會規(guī)范予以約束。如果從羅馬社會生活史研究的角度來看,龐貝注定要作為給后世歷史學家研究羅馬帝國鼎盛時期人們的日常生活的完整標本而被定型在那個瞬間,例如長期在龐貝做研究的考古學家埃里克·波勒和史蒂文·埃利斯就是運用數(shù)據(jù)考古學研究這個標本而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

安娜麗·紐伊茨強調(diào)指出龐貝的末日所處的就是羅馬歷史的關鍵時刻,“在當時的共和國舊的社會等級制度腐朽、激進的新思潮應運而生的時刻,龐貝的生命戛然而止。普通人可以挑戰(zhàn)羅馬貴族精英并取得勝利。婦女變成了企業(yè)家和慈善家,以前的奴隸也變得富有了。社會有了流動性。當火山爆發(fā)的灰燼鋪天蓋地而來時,龐貝人正處于緩慢的社會革命之中。在滿是淫穢涂鴉的街道上,酒吧、澡堂、妓院比比皆是,我們能看到這些變化留下的印記”。(68頁)這種歷史性的描述很概括,也很重要。多年前我曾經(jīng)兩次來到龐貝城,在街道、店鋪、廣場、花園流連忘返,關注的更多是羅馬藝術史中的那個龐貝。安娜麗·紐伊茨的這部著作雖然不是羅馬史研究的專著,但是她仍然提醒我們思考在視覺化的龐貝背后的社會政治結(jié)構(gòu)與階級斗爭:出身奴隸的婦女有機會在重獲自由后與男性公民成婚,如果不了解婦女的作用就無法全面了解龐貝城市發(fā)展的大背景和人力資源;法律的規(guī)定使解放奴隸對于奴隸主來說有經(jīng)濟上的吸引力,尤其在龐貝,一個幸運的奴隸可以變成自由民、可以被保護人委以重任,最后甚至有機會爬到社會高層的地位;但是另一方面,政治權(quán)力對自由民階級來說還是禁區(qū),男性精英與所有其他人之間的權(quán)力鴻溝仍然像發(fā)炎的傷口一樣令人刺痛難忍。(86-87頁)這是在文化多元背景中進行的波瀾壯闊的社會實驗,龐貝人的思想解放與政治改革的敏銳程度是羅馬城里那些人難以相比的。即便是在公元62年在那不勒斯灣發(fā)生了強烈地震和海嘯、龐貝城大量建筑被破壞之后,還是有許多人留下,而且還急于對城市進行改造升級。震后的龐貝都市面貌更側(cè)重于向零售商業(yè)發(fā)展,洗衣店、面包店、小酒館和餐館在龐貝更加隨處可見。(89-90頁)傳統(tǒng)的理論認為這種變化說明都市文明每況愈下,但是波勒和埃利斯的研究證明了經(jīng)濟發(fā)展與城市命運的更為真實和重要的聯(lián)系,“埃利斯用數(shù)據(jù)剝離了我們對羅馬帝國生活的一些先入為主的概念,讓我們看到一群喜歡逛街、在餐館吃喝、過上了好日子的中階層人士”。(97頁)安娜麗·紐伊茨說,“我們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自下而上把僵硬的羅馬社會角色重新洗牌的社會。”奴隸能夠獲得財富與影響力,婦女可以擁有財產(chǎn)權(quán),性工作者的名字也不會被人遺忘,甚至連描繪性交姿勢的涂鴉也反映了一種人們十分在乎的社會意義。(107-109頁)

正因為這樣,作者認為當龐貝因天災而毀于一旦之后,其所造成的歷史創(chuàng)傷遠遠超過了居民性命的喪失。公共空間被摧毀,羅馬帝國的部分身份認同也隨之而毀。許多幸存者迅速趕往其他城市重建自己的生活,并致力于再造他們失去的公共空間的新版本。(110 頁)另外我們還看到了古代史上的救災工作是如何展開的。古羅馬皇帝提圖斯在火山爆發(fā)后曾兩度來到龐貝了解災情,給生還者發(fā)放賑濟物資,付錢給工人為生還者建造房屋、擴大居民區(qū)和修建道路,政府還允許已獲得自由之身的奴隸繼承在火山爆發(fā)時喪生的主人留下的財產(chǎn)。龐貝不在了,但羅馬的城市化依舊在蓬勃發(fā)展?!褒嬝惖拿\證明,城市的消亡不等同于其背后的文化的崩潰?!保ā皩а浴保琗IV)這不禁讓人想象相反的另一種城市的命運:城市還在,但是文化早已崩潰了,靈魂沒有了,人成了城市中的行尸走肉。

1500年之后,吳哥也像龐貝一樣經(jīng)歷了一場大災難,只不過是一個慢鏡頭的版本。長達一個世紀之久的氣候危機,打擊更大的是吳哥國王過于依賴強迫勞役的僵硬社會等級制度已經(jīng)失去了它的人力資源。吳哥衰亡的故事就是王權(quán)專制政治的衰亡曲。當城市作為政治權(quán)力的展示空間而被統(tǒng)治者格外看重的時候,景觀工程的象征意義必定要壓倒其他的合理性功能,城市的命運必定要被政治所宰制。當安娜麗·紐伊茨站在人工湖中心的廢墟上眺望高棉王國古都吳哥城和吳哥窟雕琢的高塔的時候,法國考古學家達米安·埃文斯告訴她這水庫是華而不實的代表作,當年的國王更關心的是工程所象征的星象吉祥,而不是解決水利問題。由此她想到的是歷史上許多城市的設計:“城市領導人出于政治理由不惜重金打造奇觀美景,而不愿花錢修路、整治下水道、構(gòu)建相對安全的市場環(huán)境等來改善城市生活的基本設施。其結(jié)果就是城市外觀或許令人驚嘆,但城市基礎設施卻經(jīng)受不起暴雨洪澇和干旱的考驗。城市經(jīng)歷的自然災害打擊越多,政治紛爭就越激烈,修復受損的水壩和房屋就越困難。這就是自打有城市以來一直困擾著它們的惡性循環(huán)?!保ā皩а浴保琁X)這樣的城市悲劇一直在上演,許多越來越頻繁使用的所謂“百年一遇”的氣象災害說辭實際上只能反映出城市基本設施的劣質(zhì)與不受重視。多年前當我在吳哥窟參觀的時候,想的也僅是王權(quán)與宗教藝術,東方水利的政治學竟然被遺忘了。直到回到金邊,才回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大批城市人口被強力疏散的歷史想象之中,城市居民被迫在田里、在勞動營勞動,我們參觀的中學校址曾經(jīng)是拘留和施刑中心。安娜麗·紐伊茨說,“政治災難與自然災難一樣,肯定都會在大地上留下印記。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印記會變成疊加的人民生存方式的見證?!保?83頁)講得非常深刻,從大地上的印記到生存方式的見證,這不正是城市興衰史最重要的研究目標嗎?

安娜麗·紐伊茨在書中講述的最后一個“失落之城”是位于今天的美國密蘇里州圣路易斯以及伊利諾伊州的東圣路易斯和科林斯維爾的卡霍基亞,密西西比河下游河岸上的一個由小村落發(fā)展成橫跨河流兩岸的、有三萬多人口的都會,在歐洲人抵達之前曾是北美洲的最大城市。遺憾的是我雖然曾多次去圣路易斯,卻沒有去過這個遺址現(xiàn)場。當年的卡霍基亞人用夯土筑起高聳的金字塔和高架通道,舉辦大型節(jié)慶活動。廣場是這個城市最突出的景觀,大大小小的廣場遍布全城,“廣場是城市規(guī)劃的關鍵部分,因為它是為組成特定公共領域而建造起來的‘社區(qū)’……它們是卡霍基亞的主要社會特征,一如逛街是龐貝的主要社會特征一樣。這是座深信公共生活能成為改變力量的城市,到處都是精心設計的會場,讓許多個體能匯聚成超越自我的龐大力量”。(190-191頁)1400 年,這里的居民基本四散,大地上只留下稀稀落落的村莊??ɑ艋鶃喨说呐d衰史仍是一個謎。但是無論如何,卡霍基亞的城市故事使我對圣路易斯的記憶更加美好,因為正如作者所說,“人們當年遷徙到這座土丘城市并不只是為了追求物質(zhì)財富,他們追求的是在廣場中傳播的精神和政治理想?!倍嗌倌曛螅ヂ芬姿沟墓窨棺h者走在卡霍基亞人的土地上,證明“質(zhì)疑權(quán)威當局的密西西比傳統(tǒng)依然生生不息”。(236頁)

在城市史研究著述中,安娜麗·紐伊茨的這部看上去并非專題性研究專著的作品在我看來有幾個重要的思想與敘事特征,這些特征足以使該書在思想性與學術性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貢獻,而不僅僅是一部有趣的非虛構(gòu)歷史作品。

首先,從“社會實驗”的視角研究和思考城市的歷史命運與現(xiàn)實問題,這是該書的一個重要貢獻。唐克揚在“推薦序”中提醒我們,在書中作者不斷地提到自己的“在場”,讓讀者從過去時的敘述中時時被拉回到被其稱作“社會實驗”的當代城市的現(xiàn)場;同時提醒讀者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是:“我們”曾經(jīng)樂觀地以為一切都會慢慢向好,有一天世界總能趨于正常,但是令人痛苦的問題卻是:為什么(作者的父親,或是作為集體/個體的歷史經(jīng)歷者)“在有其他眾多選項時,仍然選擇了死亡?”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的、關于本書主題的那種困惑距離我們更近:造成這種悲劇的結(jié)局“似乎有一堆原因,又好像根本沒有”。讀完全書之后我也深深感到,這部關于城市生與死的歷史書具有鮮明的現(xiàn)實感,尤其是對城市的歷史命運和在現(xiàn)實中的“社會實驗”有深切的感受。一方面導致歷史上偉大城市遭受痛苦、犧牲、死亡的那些極端非理性的、反人性的某些行為仍在肆虐,另一方面大自然對人類無度揮霍資源的報復越來越嚴重,如何認識造成這些悲劇的原因是生死攸關的問題。作者關于城市命運的思考具有非常明確的現(xiàn)實指向:

我們身處世界上大多數(shù)人口在城市生活的時代,正面臨著似乎無法解決的氣候危機和貧窮問題。現(xiàn)代都市絕非注定會永遠存在,歷史證據(jù)也告訴我們,過去8000年來人們曾一再選擇離開城市。意識到大多數(shù)人類的生活之所終有消亡的一天,我們難免會不寒而栗。對失落之城的幻想遮蔽了一個現(xiàn)實——人們是如何摧毀自身的文明的。本書就是關于這個現(xiàn)實問題的,我們將探索人類歷史上4個最壯觀的城市遭受遺棄的實例。書中所列舉的幾大都市雖結(jié)局各不相同,但經(jīng)歷了同樣的失誤。它們都經(jīng)歷了長時期的政治動亂和環(huán)境危機。……無法在這些不安定的地方安身立命,城市人口往往不惜代價決定背井離鄉(xiāng)。(導言,X-XI)

安娜麗·紐伊茨在全書最后一段話相當完整地表達了對從歷史到未來的城市“社會實驗”的思考和命運關懷:“城市是從不間斷的社會實驗,古老的房舍和建筑遺跡就像老祖先給我們留下的不完整的實驗室筆記。里面敘述了人們?nèi)绾伟巡煌后w聚集在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彼此扶持、幫助,并克服政治沖突和氣候災難。筆記里也并不諱言曾經(jīng)的失?。簢揽釋V频念I導,不科學的土木工程,以及限制許多人獲得資源的法律?!?000年以后,我們還會繼續(xù)這項城市實驗。我們肯定還會失敗,但我們也將學會如何改正。”(245頁)首先要認識和揭露那些導致失敗的原因,然后在行動中學會如何改正,思想與行動是這項社會實驗中的兩個基本方面。作者的“實驗室筆記”是個頗有意思的說法,在世界各地疫情中傳播的城市日記就是這部“筆記”中最新的一頁。

其次,書后的“注釋”部分固然可以看到某種嚴謹?shù)膶W術性,但是更重要的是那些被引述的截至2019年底的考古資料和研究著述資料與作者堅持在各個城市遺址現(xiàn)場的調(diào)研是有聯(lián)系的。實際上,作者的“現(xiàn)場調(diào)研”是在雙重意義上說的,一方面是她反復行走在這些城市遺址的現(xiàn)場,深入游人罕至的考古工作面,才能傳達出對遺址的空間感與物質(zhì)性感受;另一方面指的是通過與在各個考古現(xiàn)場工作的來自各國的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的密切訪談,使自己置身于城市史研究的前沿現(xiàn)場。尤其是第二種現(xiàn)場具有重要的學術前沿意義,學者們在現(xiàn)場的思考與表述與訴諸研究論文的敘事無疑有區(qū)別,對有爭議論題的現(xiàn)場表述本身就是知識生產(chǎn)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對于研究型讀者來說,這兩方面的現(xiàn)場調(diào)研與注釋中所引文獻相結(jié)合起來,對于開拓研究視角和深入挖掘議題中的問題意識都很有參考價值。

最后想到的是,如果只能用兩個詞概括人類對城市的態(tài)度,或許就是“向往”與“拋棄”,這是讓人與城市的命運重疊在一起的兩個詞,既是個人的也是集體的選擇,是跨越空間與時間的命運之途。究竟是什么吸引人們匯聚到城市,又是什么使他們不得不離開,這就是一部成長與崩潰的城市史。安娜麗·紐伊茨對于“向往”與“拋棄”的追問很有現(xiàn)實感和思想深度,不是書齋里的空論。她認為“從多種意義上來講,建立城市通常就是通過威逼利誘對勞工加以控制的過程。當城市政治或環(huán)境開始出現(xiàn)問題時,勞工所受到的擠壓比其他人更甚。他們得決定是留下來收拾殘局,還是到其他地方另謀生路”。(“導言”,XVIII)因此她以“警告——社會實驗正在進行”作為全書結(jié)語的題目,她說“我見證了一座城市被遺棄的過程。每天都有數(shù)百員工被解雇,他們一批批離開了城市。為網(wǎng)頁設計師和程序員服務的考究的店鋪自然也經(jīng)營不下去了。商業(yè)區(qū)就像一張被一再重擊的咧著嘴的臉,呈現(xiàn)出一片蕭條的景象:每一間黑暗的店鋪就像嘴里被打落的牙齒?!保?39頁)這種感性的文字在今天讀來可能更有悲愴之感。作者說歷史證據(jù)顯示它可能會給城市敲起喪鐘,聽起來有點夸張,但是當她說“雖然強而有力的領導人能動員人民搞大型基建項目,但這種自上而下的都市發(fā)展鮮能持久。被剝削的勞動力肯定會怨聲載道,這就是棄城他去的開始,在城市設計不從合理工程的角度著眼而屈從于政治的情況下尤其如此”(242頁)的時候,還是很值得引起我們的思考。最后的問題是,“我們下一步該怎么走?”(243頁)答案不應該在風中飄蕩。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