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立秋。夏秋之交,暑熱未去。在沒有空調的時節(jié),古人如何實現(xiàn)“清涼一夏”?以“扇”納涼,便是最簡約、便捷又雅致的選擇。從遠古時期送風助燃的草葉扇,到貴族保持威儀而用的禮儀扇,再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竹扇和羽扇、隋唐興盛的團扇……扇子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本文從國博館藏的書畫、扇面畫,一窺古人的懷袖雅物和獨特的“扇文化”。
《漢宮乞巧圖》卷(局部)明 佚名
悠悠歷史長河,一把輕盈小扇,搖曳生風。扇子不僅承載著人們消暑納涼的夏日回憶,更形成了獨特的“扇文化”,璀璨著充滿魅力的中華文明。
《千秋絕艷圖》卷(局部) 清 佚名
從遠古時期送風助燃的草葉扇,到貴族保持威儀而用的禮儀扇,再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竹扇和羽扇、隋唐興盛的團扇……扇子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
《草書七言絕句團扇面》南宋 趙構
作為日常生活與禮儀制度的實用工具,扇子在材質、形制、裝飾上趨于美化,是其發(fā)展的必然??疾烀佬g藝術的歷史,扇面書畫應該走過一條從裝飾美術到藝術美術的發(fā)展之路。
早期的扇面書畫只用來作扇子的裝飾,往往只是圖案,而非真正意義上的繪畫。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扇面書畫開始以主體面貌出現(xiàn)。
一般來講,扇面畫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這樣三個時期:在宋之前,團扇畫一枝獨秀;宋元至明前期,團扇畫與折扇畫并存;明中后期、有清一代乃至近代,折扇畫后來居上,成為主導。
《果熟來禽圖團扇》宋 佚名
書畫與扇面的結合,使扇子除了障日引風、祛暑納涼與禮儀之功用外,還成為供人們品讀賞鑒的藝術品。歷代文人畫家在咫尺方寸之間揮毫弄墨,或揮灑千山萬水之境,成萬里之勢;或繁華疏枝、蟲鳥鳴和,直追天機物趣;或“丈山尺樹,寸馬豆人”,直抒胸臆。
咫尺扇面中之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花一鳥,無不成為創(chuàng)作者托物言志的載體,正是清涼隨風起,搖曳亦風流。
山水寄情
《層巖競秀圖》明 丁云鵬
丁云鵬,名醫(yī)丁瓚之子。中年深受吳門畫風浸淫,用筆細秀;晚年趨于古拙,風格樸厚蒼勁,自成一家。圖中繪峰巖聳峙,溪水平流,萬木崢嶸,高人獨立橋頭,正在欣賞壯麗的山水美景。設色以青綠為主,略帶淺絳,布局深遠雄闊,用筆柔和,敷色淡雅,墨色溫潤,風格秀逸,頗得“吳門畫派”之韻。
《山居圖》 明 沈周
明代沈周《山居圖》,把扇展開:圖右一草廬立于巖岸,下溪水潺潺;一高士策杖徐行于小橋之上,前方巖岸累石簇簇,古松參差,虬曲蒼翠;一亭恰于圖左,與圖右草廬相應;遠處隱約群山,層疊連綿,盡披秋色。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首次提出繪畫構圖“三遠法”,曰:“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贝藞D以“平遠”取景,主次、高低、遠近之處理,極具層次。圖中勾勒、暈染、皴擦兼用,畫風近于“粗沈”。
圖左上沈氏自題:“疏木逼雨跡,秋風生嫩涼。襟抱自清適,身與心相忘?!?/p>
圖中唐信伯題:“雨霽峰巒出,溪深杖履涼。幽尋忘入路,更入更須忘。石翁遺墨人皆寶之,偶見真跡,一為和奉?!?/p>
《水閣帆影圖》清 李寅
《水閣帆影圖》此畫構圖十分別致。近景繪山巒、古木、水榭,山巒占據(jù)畫面近半,數(shù)株虬枝古樹橫斜而出,樹枝似蟹爪,果實累累;中為水域,一漁舟輕馳其上;遠處云煙出沒,峰巒隱現(xiàn)。
整體觀之,此圖所繪云水遠山、亭臺水榭、漁舟古木,畫法簡略,氣韻高古,深得郭熙筆意。
花鳥娛心
《花蝶圖》明 文俶
文俶,文徵明之玄孫。擅畫花卉、草蟲,兼工松石、仕女。代表作品有《寒山草木昆蟲狀》。
把扇展開:圖右下塊石玲瓏,其后團花點點,芳姿綽約,又有幽蘭叢生,蜿蜒長葉于圖扇兩端;兩朵蘭花吐蕊,引來一飛蝶舞于下上。此圖設色艷麗,兼用勾勒、皴擦、暈染,線條精勁,頗具文家之風范。
《鴛鴦雙憩圖》清 任頤
任頤,曾隨族叔任薰學畫,后寓上海以賣畫為生,人物、花鳥、山水無所不能,頗負聲譽。筆墨簡逸放縱,設色明凈,形成兼工帶寫、明快清新的格調。其繪畫發(fā)軔于民間,又繼承傳統(tǒng),融匯諸家之長,亦吸收西畫速寫、設色諸法,從而形成風姿多彩、新穎生動的獨特畫風,具有雅俗共賞的藝術趣味和鮮明的時代氣息。
此圖選取水景局部,繪玉蘭樹下一對鴛鴦依偎在塘邊草叢中休憩。以雙勾填色法畫水草,玉蘭花枝葉以沒骨法出之,以短線條繪出禽羽,尤見功力。構圖簡潔疏朗,畫面留有大片空白,似有浩淼煙波之境,設色淡雅清新,素潔明快,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又幸福的情境。此圖當是其早期工筆精品。
容影隨性
《山水人物圖》柳堤蕭散 明 謝時臣
《山水人物圖》林樾秋蔭 明 謝時臣
《山水人物圖》山水小景 明 謝時臣
《山水人物圖》樹下高士 明 謝時臣
《山水人物圖》秋游滁江 明 謝時臣
《山水人物圖》青綠山水 明 謝時臣
《山水人物圖》隱士游春 明 謝時臣
《山水人物圖》溪山積雨 明 謝時臣
謝時臣,與文徵明同時代。善山水,取吳、浙兩派之長,“宗梅道人,蒼古有氣概”。亦工人物,“點綴極其瀟灑”。
扇面共8幀,分別是:柳堤蕭散、林樾秋蔭、山水小景、樹下高士、秋游滁江、青綠山水、隱士游春、溪山積雨。
《秋水橫琴圖》清 顧洛
顧洛工書善畫。書法古勁圓厚,善畫人物、山水、花鳥,作畫未嘗重稿,亦未授一弟子。山水風格蒼潤;花卉、翎毛設色艷麗,格調明快,生動有致;人物形象古雅,深得南宋陳居中神髓。
此扇擬元代王蒙筆意繪高士臨流撫琴圖,以贈友人。畫面溫潤華茂,設色明快。人物受陳洪綬影響,形象古拙,衣紋線條細勁,褶痕略作渲染,使人物具有了一定的立體效果。
詩文詠志
《行書七律詩》明 文徵明
文徵明早年攻詩文書畫,文師吳寬,畫宗沈周,名聲日益顯赫,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博取精華,為集古之大成者,楷、行、草、隸諸體皆佳,尤精楷、行,與祝允明、王寵并稱“吳中三家”。其一生勤于研習書法,耄耋之年還揮毫不輟。
此扇面行書 《乙卯元旦》 詩,時年作者已是八十五歲高齡。是年元旦之際,作者有感而發(fā),喟嘆光陰荏苒,回首人生滄桑變遷,然時已至耄耋之年的他并未就此傷感,“潦倒不妨詩筆在,曉窗和墨寫新篇”,表現(xiàn)出一種超然灑脫的人生態(tài)度。
題識:滄溟日日羽書傳,華發(fā)蕭蕭節(jié)敘遷。時不可追空逝水,老今如此況烽煙。漫拋舊歷開新歷,卻到衰年憶少年。潦倒不妨詩筆在,曉窗和墨寫新篇。
《行草書七言詩》明 王寵
王寵,博學多才,詩書畫印皆有造詣,尤以書法噪名天下??瑫鴰熺婔?、二王、智永、虞世南諸家,空靈古雅,得靜逸之趣;行、草書出自王獻之,疏拓秀媚,亭亭天拔,尤為精妙。
此扇行草書錄寫吳寬“和題石田題王浚之畫扇”“又為題沈石田畫”七言絕句各一首。王寵錄寫之詩,布勢疏闊自然,筆法遒逸靈動,流麗燦爛,姿態(tài)橫出。
題識:紫藤花落石臺春,隱者幽居寫最真。畫品平生應自定,何須延譽待它人。高峰玉立勢亭亭,石罅長松數(shù)寸青。儒雅堂中還講業(yè),案頭終日對遺經(jīng)。
《行草書七言詩》明 董其昌
董其昌才溢文敏,精鑒藏,工詩文,擅書畫。十七歲時參加松江府學考試,因書法不佳,被知府黜為第二名,乃發(fā)奮臨池,終成一代書法大家。
董其昌非常重視傳統(tǒng),力主取法為上,對古人成就尋根究底,在創(chuàng)作上則主張熔鑄古法,變古開今。他在筆墨的運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帶秀,平淡天真,將畫家的文學修養(yǎng)、人格情操與繪畫創(chuàng)作結合起來,為“松江畫派”的開派領袖。
此扇行草書錄舊作七律《麥餅宴詩》一首,以贈友人陳于廷。結體正中出奇,筆法遒雅多變,用墨枯濕濃淡,盡得其妙,風格蕭散自然,古雅平和,是董其昌晚年之佳作。
題識:垅上云棲獲事興,若于東作報秋登。亦知三秀為時貴,共詫雙歧是瑞征?;瘒陼D蕃草木,天廚霜雪醷肴烝。卻慚咫尺承恩者,欲續(xù)嘉禾病未能。
海報
(本文轉刊自中國國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國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