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石書畫期刊《藝林》被重新影印制版,編者傾力搜齊了時間跨度從1924年至1930年之間的全部38期刊物。
本文補遺了《藝林》中有關謝玉岑的文獻資料。1924年3月,南通金石書畫會成立,由張詧、張謇、金滄江、徐鋆、凌澤、俞吟秋為發(fā)起人。同年7月,南通金石書畫會會刊《藝林》第一期正式出版,隨著影響力不斷擴大,常州籍藝文家鄧春澍、謝玉岑等陸續(xù)加入該會。詩詞唱和是傳統(tǒng)文人間交往的重要見證之一,然而遺憾的是,在之前的文獻資料中一直未見謝玉岑與俞吟秋交往的直接資料。
承友人賜贈民國南通金石書畫期刊《藝林》,該刊近期由南通文化部門重新影印制版,難能可貴的是編者傾力搜齊了,時間跨度從1924年至1930年之間的全部38期刊物,其嚴謹和執(zhí)著的治學精神令人欽佩。《藝林》對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曾祖謝公玉岑曾在第1925年的總第21期中發(fā)表了詞作《疏影》二首,彼時由于上海圖書館館藏不全,僅在該刊中找到舊作兩首;陌生是因為除搜尋謝公文獻外,我對《藝林》再無半點深入了解和探究。而這一次,我竭力彌補這個遺憾。
謝玉岑舊影,謝覲虞(1899--1935年),民國詞人兼書畫家,江蘇常州人,謝稚柳之兄
一 補遺《藝林》中有關謝玉岑的文獻資料
1924年3月,南通金石書畫會成立,由張詧、張謇、金滄江、徐鋆、凌澤、俞吟秋為發(fā)起人,俞吟秋為會長。同年7月,南通金石書畫會會刊《藝林》第一期正式出版,該期為“金石書畫展覽專號”,刊印了《南通金石書畫會簡章》《參觀南通金石書畫展覽會記》等文章,檢閱首期會員名錄,未發(fā)現(xiàn)常州籍書畫人士,但隨著影響力不斷擴大,諸月后就有各省二百八十余人加入該會,加入該會的常州籍藝文家有鄧春澍、莊甲安、曹玉山、謝玉岑。詩詞唱和是傳統(tǒng)文人間交往的重要見證之一,在之前的文獻資料中一直未見謝玉岑與俞吟秋交往的直接資料,而隨著《藝林》的出版,可補遺相關內容,在此將之前未面世的資料做一次梳理。
——1924年9月23日,《藝林》第九期“消息”欄目載“玉岑先生承惠詞稿甚佩,望速賜書條一幅亟欲付印?!保ò矗哼@是《藝林》中首次出現(xiàn)有關謝玉岑信息)
——1924年10月13日,《藝林》第十一二期“消息”欄目載“玉岑先生大稿一束已付刊,法作書條已入集,集字楹聯(lián)已付裱,允題吟秋初草豈以白宣紙方揮下為威。”(按:可惜的是,“俞吟秋”上款的書法作品至今不曾寓目,不知其仍在天壤之間否)
——1924年11月1日,《藝林》第十三四“消息”欄目載“玉岑詞史賜吟秋詞句既雅而籀文尤佳,承惠兩京游草劫海,吟拜讀之下胸襟開拓不少,集出當奉贈將意。”(按:謝玉岑主打身份是詞人,“書家”只是后人了解到他的一個視角而已。據(jù)存世作品來看,謝玉岑之書法,魏晉以下不學,隸書以漢隸為主,篆書以古籀為宗,檏茂絕倫,呈現(xiàn)端莊古穆之意)
——1924年11月16日,《藝林》第十五六期“文苑”欄目載謝玉岑詩兩首,詩云:
題滬上某畫師墨某(二首)
翠羽羅浮擊夢思,剪燈未讀畫中詩。
逃禪人遠冬心逝,重見生香筆一枝。
酒醒何處月明時,此是橫斜水上枝。
忽憶柴門空谷里,有人清瘦亦如斯。
按:《謝玉岑集》中已收入該詩,原錄自1935年5月23日《武進商報》,除標題中“滬”變?yōu)椤昂!蓖?,無其他差異。1935年5月13日起,《武進商報》副刊“俱樂部”特設“謝玉岑先生遺著” 欄目,連續(xù)9期刊登謝玉岑遺著。這兩首詩是以遺作的方式刊登在報刊上的,原認為詩作時間不可考,現(xiàn)在《藝林》中找到原詩,大致可判定作于1924年11月左右。第一首又見周企言《企言隨筆》,乙亥(1935年)孟秋刊印本。
謝玉岑致張善孖甲骨文七言聯(lián):大帛豐龐不死樹,少年車馬相逢行
——1924年12月6日,《藝林》第十七八期“消息”欄目載“玉岑詞史承惠《苔岑叢書》謹領拜謝?!保ò矗禾︶魃缂s于 1917年夏天正式成立,發(fā)起人是吳放,余端任會長,錢振鍠任名譽會長,之后東南各省的詩人紛紛加入該社,社友間唱和持續(xù)十余年,社友共六百余人,成為享譽江南的一大詩文團體。謝玉岑于成立之初即為書記員,兩年后成為苔岑社社董?!短︶瘏矔穭t是社中諸人的作品集結,北師大圖書館藏有《苔岑叢書》二十一冊,計一百一十九種,出版時間為 1918 年至 1930年。這應該是目前國內所藏時間跨度最長、保存最為完整的一部。)
——1925年5月2日,《藝林》第二十五期“消息”欄目載“無錫謝玉岑近往常州住白家橋寄園?!保ò矗?925年7月謝玉岑即將應教育家伍叔儻之邀,赴溫州十中執(zhí)教,而5月仍受無錫戴氏之聘,在戴溪橋設硯教書)
二 南通金石書畫會中的常州會員
翻閱《藝林》后附的“南通金石書畫會部分會員簡介及作品”,鄧春澍和曹玉山均是書畫會會員,鄧春澍與社長俞吟秋交往密切,現(xiàn)存世的三通信札是他們交誼重要的鑒證資料,內容涉及詩詞創(chuàng)作、與友人共游南通等,由此可見他們之間心靈的契合。鄧春澍為民國常武地區(qū)畫壇領袖,雖以六法享譽畫壇,但其致力于詩文尤深,是一位詩書畫三絕的全才。鄧春澍于繪畫無明確的師承,詩文古文底子則傳承其父鄧伯勛。鄧伯勛以設帳授徒為業(yè),是常州知名塾師,其門下出過兩位進士即錢振鍠和潘鳴球(二人為表兄弟),他們先后在1903年和1904年成為中國科舉史上的末代進士。故鄧春澍與錢振鍠及潘鳴球之間以師兄弟相稱,三人交往唱和也頗為頻繁。遺憾的是鄧公所著詩文不受學界關注,所著詩文書畫乏人整理,任其散失,殊為可惜。
鄧春澍題藝林
比起當時如日中天的鄧春澍,在常州雖有活動經歷的朝鮮愛國詩人曹玉山絕對是籍籍無名的。曹玉山,號友鶴,出生于朝鮮金??べF族之家,是一位愛國文人、抗日志士,擅長書畫詩文,有《玉山詩集》流傳于世。1910年朝鮮淪亡于日本,1911年曹玉山因反對日本殖民統(tǒng)治,逃亡來到中國,準備伺機再起從事抗日復國斗爭。20年代初到中國時,他流落于南京街頭,1925年巧被鄧春澍發(fā)現(xiàn),邀其轉道常州。曹玉山到常州后,以鬻畫謀生,但苦于不會說漢語,生計艱難,前后寄居過東郊玄妙觀、廣仁寺,城南清涼寺、放生寺,但未獲禮遇。對此曹玉山曾賦詩一首,可見1927年10月16日《武進商報》,詩云:
皓首萍蹤萬里流,五年兵亂滯南州。
黃花節(jié)近蘭陵雨,白雁書稀稗海秋。
百里扊歌悲歲暮,伍員箎曲切時愁。
不才豈解謀生計,技薄人知也自羞。
曹玉山自比春秋時期的百里奚、伍子胥流落他鄉(xiāng)以吹簫乞食為生,表達自己心中家國仇恨難以忘懷的悲愴。后曹玉山因緣結識了江南大儒錢振鍠(名山),名山老人一向敬重抗日志士(1909年曾作一首《刺伊藤》,贊揚了朝鮮義士安重根是一位民族英雄,后者在中國哈爾濱成功刺殺了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錢名山與曹玉山二人志趣氣節(jié)相投,惺惺相惜,錢名山修書薦送曹玉山謁見白龍觀觀主瑞邦道長,得道長相助得以在橫山橋白龍觀棲身。1936年曹玉山終老病逝于此,由鄉(xiāng)賢和住持購置棺木立碑安葬于白龍觀東山坳??箲?zhàn)常州淪陷,墓碑現(xiàn)已不存,墓亦湮沒。
錢名山、鄧春澍、曹玉山三人赤誠相交,想必定是鄧春澍的介紹牽線,曹玉山加入了南通金石書畫會。而名山老人作為江南大儒,其長婿謝玉岑與摯友鄧春澍皆是該會會員,而名山老人卻不曾加入該會,但縱觀老人的一生,這又是一件符合情理的事。老人畢生著作鴻富,書法亦佳,但他認為足以傳世的唯有自己的詩作,曾有一首《病危紀夢》的詩,詩云:
我以詩事天,不得無詩死。
氣急言語盡,尚有心在此。
錢名山城內鬻字圖
用以抒發(fā)對詩作的重視。老人先后加入過常州苔岑吟社、常熟虞社、上海鳴社等知名傳統(tǒng)詩社團體,而對于金石書畫類社團卻鮮有加入,也僅在寓居上海時與白蕉、秦伯未(著名中醫(yī),在《藝林》中亦有詩作)一起加入過“上海書法研究社”。這其實和老人自身的藝文觀有關,老人本無意作書家,認為字不宜多賣,受了潤資,同時也受了拘束,便不能揮灑自如了。但對于鬻書賑災老人是不遺余力的,所得潤資均悉數(shù)捐贈給災民,據(jù)1937年出版的《武進縣救災委員會報告》記載,名山老人共為1934年武進旱災捐款四百八十九元一角(報告?zhèn)渥ⅲ哄鲿c),翻閱捐款名錄,個人捐款超過百元的著名實業(yè)家有,杜月笙捐一千元、劉國鈞捐二百五十元、劉靖基捐一百五十元。根據(jù)上述潤例推算,按照四五尺對聯(lián)算,老人要寫超過八十副對聯(lián),而這僅僅是對應有明確文獻記載的鬻書數(shù)量。筆者藏有一張翻拍的老照片,是名山老人在常州公園內鬻書救災時所攝,據(jù)親友回憶在公園義賣籌款時,從早到晚不停地寫,竟使腕底滲出血來。學生朱纮急忙買膠布給貼上,一日之中竟磨破膠布三張。在大災的年代,眾多災民無遮雨之所,老人首先讓災民住進自家的寄園,更爭取名勝區(qū)艤舟亭及公益處所讓居民住。鄉(xiāng)人欽佩于老人奉獻的精神,紛紛踴躍捐款贈糧。
三 由《藝林》期刊的出版所想
讀了《藝林》叢刊的后記,感慨于南通文化學者對鄉(xiāng)賢文化的敬重和重視。相較于個人的力量,政府組織有關課題組去完成相關工作顯然優(yōu)勢更大。近三十年來,謝氏后人先后整理出版了《謝玉岑詩詞集》《謝玉岑百年紀念集》《謝玉岑詩詞書畫集》《謝玉岑集》等,現(xiàn)有關謝公玉岑未曾面世的研究資料著實已不多見,只能有待機緣巧合下才能尋得更多的文獻資料或書畫作品。筆者近年來傾力搜集整理錢謝親友的詩詞文獻等資料,又覓得錢公名山新見詩文上百篇,為將來新編《錢名山古近體詩全集》作準備,特此略書數(shù)語以俟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