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shù)

文人與種菜:最愛天真味,微物觀不足

在北宋以來的文人畫傳統(tǒng)中,“菜”這一題材一直受到別樣的重視,尤其是元代以來,畫菜成為文人畫中主流的形式。

在北宋以來的文人畫傳統(tǒng)中,“菜”這一題材一直受到別樣的重視,尤其是元代以來,畫菜成為文人畫中主流的形式。北宋蘇東坡是少有的一位“知菜味”之人,其少年時代在田間的自養(yǎng)生涯,令他一生尤其在顛沛的謫居生活中得以安處。

近期,《清物十志——文人之物的意義世界》由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在文人的詩里、畫里、生活里,琴有真音,亭有真趣,石有真風(fēng),硯有真手,古董有真賞,清茶蔬食有真味……“清物”,不只是文人玩賞取用的對象,更是一個點(diǎn)亮人心靈的意義世界。本文節(jié)選其中《種菜》一節(jié)。

一、最愛天真味

在一般的印象中,重視吃食的人,也便是過日子的世俗人,而文人以筆表達(dá)的清高世界似乎離這口腹之想很遙遠(yuǎn)。然而在北宋以來的文人畫傳統(tǒng)中,“菜”這一題材一直受到別樣的重視,尤其是元代以來,畫菜成為文人畫中主流的形式?;兆谥鞒值摹缎彤嬜V》中,已專門設(shè)有“蔬果”一門,其中言:“灌園學(xué)圃,昔人所請,而早韭晚菘,來禽青李,皆入翰林子墨之美談,是則蔬果宜有見于丹青也。……詩人多識草木蟲魚之性,而畫者其所以豪奪造化,思入妙微,亦詩人之作也?!痹娙怂R之“性”并非色、形等簡單的物理特征,更非單純?yōu)榱斯沟纳嬷?,而是日常之中滌洗塵心,體味生命滋味的法門。(圖1)

(圖1)許迪?野蔬草蟲圖扇面?絹本設(shè)色?臺北故宮博物院

(圖1)許迪 野蔬草蟲圖扇面 絹本設(shè)色 臺北故宮博物院

黃庭堅(jiān)題南唐畫家徐熙的一幅《畫菜》曾云:

不可使士大夫不知此味,不可使天下之民有此色。

徐熙以落墨小品畫出塵之趣,與北宋初年以賦彩精麗著稱的后蜀翰林待詔黃筌齊名,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記載當(dāng)時就有諺語“黃家富貴,徐熙野逸”。沈括形容徐熙“以墨筆畫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氣迥出,別有生動之意”。徐熙的野逸,不是那種荒疏的感覺,而是因?yàn)槊撊チ速x彩重敷的俗氣,生發(fā)出活潑潑的生命靈意。不過,在黃庭堅(jiān)眼里,這幅畫顯然不只是一種寫生的趣味,其中凝結(jié)著士大夫?qū)€人的修身和天下的安平之間關(guān)系的深切理解,這句畫跋甚至可以作為宋朝士大夫人生的座右銘?!按松?,菜色也,指饑饉之色。《后漢書》說“堯遭洪水,人無菜色”,意指堯治水有道,百姓無恙。如果說“不可使天下之民有此色”表達(dá)的就是士大夫的社會使命的話,那么“不可使士大夫不知此味”卻著實(shí)有些令人費(fèi)解。做官者一向被稱為“肉食者”,為何士大夫“不可不知”菜味呢?《中庸》言: “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薄爸丁辈⒎且患菀椎氖隆_@句話后面朱熹又 說:“道不可離,人自不察,是以有過不及之弊?!辈恢恫皇怯捎诟泄賴L不出食物的味道,而是由于離于道而不自知。在中國的士人看來,口味最淡薄的蔬食中,存有的是關(guān)于生命之道最悠長的況味。(圖2)

(圖2)惲壽平?蔬果冊八開之三?紙本設(shè)色?廣東省博物館

(圖2)惲壽平 蔬果冊八開之三 紙本設(shè)色 廣東省博物館

在北宋士大夫中,對黃庭堅(jiān)這句話最有啟迪的無疑是蘇東坡。東坡一生為民盡心盡力,甚至還有兩次出色的抗洪經(jīng)歷。他也是一位“知菜味”之人。這種“養(yǎng)”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蘇家在眉州并非豪門大戶,僅是有田產(chǎn)的中等之家,后來東坡嘗言自己來自“田家”“寒族”。他的母親程氏夫人出身富貴人家,卻“甘此蔬櫪”,不求于娘家。元豐元年的春天,東坡在徐州做太守時,看到園中初生之菜,寫了一首《春菜》詩,其中有句“蔓菁宿根已生葉,韭芽戴土拳如蕨”,感嘆這些菜經(jīng)歷了苦寒的一冬,還如鐵甲一樣生起。他又不禁想到了蜀地那宜人的氣候,說“豈如吾蜀富冬蔬,霜葉露芽寒更茁”。黃庭堅(jiān)與他唱和的《次韻子瞻春菜》也言“北方春蔬嚼冰雪,妍暖思采南山蕨”,還說“萬錢自足宰相事,一飯且從吾黨說”。黃庭堅(jiān)自嘲為“吾黨”,這一“黨”非共同攫利之黨,實(shí)乃對蔬食同樣“知味”之黨。甚至在晚年被流放廣東時,東坡仍會在詩中回憶:“我昔在田間,寒庖有珍烹。常支折腳鼎,自煮花蔓菁?!保ā兜疑刂葜舐继J菔羹》)正是少年時代在田間的這種自養(yǎng)的生涯,令他一生尤其在顛沛的謫居生活中得以安處。宦海沉浮,他又在同詩中感嘆“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人到中年,在奔波勞碌之中,失去的不僅僅是不能種菜的生活,還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故鄉(xiāng)的“味道”。

(圖3)蘇軾?寒食帖?絹本(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

(圖3)蘇軾 寒食帖 絹本(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


蘇軾?寒食帖?絹本(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

蘇軾 寒食帖 絹本(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

東坡當(dāng)然不是天生的只偏好食菜,他被后世稱為美食家,且以“東坡肉”而聞名,從不諱言天性喜歡肉。這很容易讓人想起孔子??鬃雍蜄|坡一樣愛吃肉,弟子來拜訪他,需要專門攜帶“束脩”,他在齊國聽到韶樂而“三月不知肉味”。然而《論語·述而》言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論語·雍也》中,孔子又贊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就是周敦頤心中儒學(xué)的根基之一——“孔顏樂處”。然而,從“孔顏樂處”兩句話中的“亦”和“也”字的語氣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全然享受這種口腹清素的生活,但他選擇了“道”。《論語·衛(wèi)靈公》中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 食……君子憂道不憂貧”,當(dāng)“肉食”成為一種欲望和身份的象征的時候,一位君子拒絕了用不義的方式對名利的追逐,反過來去通過“節(jié)制”來實(shí)現(xiàn)“克己復(fù)禮” 的泰然之感。

不過,東坡的“知味”并不只是源于對“道”的信仰和對“禮”的恪守,而是作為一位士大夫基于敏達(dá)的知覺在顛沛的生涯中逐漸養(yǎng)成的。真正令蘇軾開始體嘗“菜味”正是在失去了“肉食者”身份的流放生涯中。蘇軾寫《春菜》的第二年,就因得罪朝中得勢的新黨諸人而引發(fā)“烏臺詩案”差點(diǎn)死于獄中,后獲恩賜以戴罪之身貶黃州團(tuán)練副使。他描述自己當(dāng)時的生活是“何殊病少年,病起須已白”“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寒食雨二首》)。(圖3)即使在這種落魄中,他依然想念著家鄉(xiāng)的味道。他托眉州的友人元修從家鄉(xiāng)寄來二人都非常喜愛的一種豌豆的菜籽,在自己開墾的東坡上隨意播撒,因?yàn)樵拚f過“使孔北海見,當(dāng)復(fù)云吾家菜耶”(《元修菜》),他便向當(dāng)?shù)厝私榻B這種菜叫“元修菜”。他在給元修的詩中說:

彼美君家菜,鋪田綠茸茸。豆莢圓且小,槐芽細(xì)而豐。種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蟲。是時青裙女,采擷何匆匆。烝之復(fù)湘之,香色蔚其。點(diǎn)酒下鹽豉,縷橙芼姜蔥。那知雞與豚,但恐放箸空。春盡苗葉老,耕翻煙雨叢。潤隨甘澤化,暖作青泥融。始終不我負(fù),力與糞壤同。我老忘家舍,楚音變兒童。此物獨(dú)嫵媚,終年系余胸。君歸致其子,囊盛勿函封。張騫移苜蓿,適用如葵菘。馬援載薏苡,羅生等蒿蓬。懸知東坡下,塉鹵化千鐘。長使齊安民,指此說兩翁。(《元修菜》)

他對這種圓圓的豌豆的生長觀察得如此細(xì)膩,記得剛結(jié)骨朵時就像青蟲的樣子,還記得結(jié)豆莢時如同穿著青裙的少女?!按宋铼?dú)嫵媚,終年系余胸”,離家二十載,他心里始終懷有對這種菜柔美樣子的記憶。他煮菜的方法又如此講究,要先蒸再湘(烹煮),用酒兌豆豉,再放陳皮絲、姜、蔥。在異鄉(xiāng)經(jīng)年的流離中,這家鄉(xiāng)的味道育化出一種無限的滿足來。

這一年他還發(fā)明了一種“骨董羹”,南岳應(yīng)純禪師稱為“東坡羹”。這種羹不用醬醋,也不用魚肉五味,而以多種雜菜烹成,東坡說其味有“自然之甘”。來黃州探望他的應(yīng)純在即將歸廬山之際,向東坡求取這種羹的制法,以分享給山中之人。在《東坡羹頌》的小引中,東坡很詳細(xì)地講述了烹飪之法,并寫了一首頌偈云:

甘苦嘗從極處回,咸酸未必是鹽梅。問師此個天真味,根上來么塵上來?

這是一個頗有禪意又語帶雙關(guān)的提問。佛教中有“六根”,又有六根所對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案笔侨说谋拘?,而“塵”則是附著在本性上的各種感欲,這些感欲如塵垢一般皆為夢幻泡影,將之祛除后才能澄洗出生命的本來面目。而減少欲望的素食便是洗除塵的法門之一。王維在《戲贈張五弟三首》其三中說“吾生好清靜,蔬食去情塵”,蔬食可以替人摒除這世情中蕪雜的塵垢,使人在這簡單中體味到生命的清凈無礙。如果從佛理出發(fā),東坡之問的回答似乎應(yīng)該是,蔬食的天真之味,既不從根上來也不從塵中來,因?yàn)椤案焙汀皦m”本來就是空無的。但是,東坡既然有此一問,卻又暗示著他并非作此解。此時生活困頓的他,對于朋友送來的豆粥無限感激,寫《豆粥》詩云:“干戈未解身如寄,聲色相纏心已醉。身心顛倒不自知,更識人間有真味。豈如江頭千頃雪色蘆,茅檐出沒晨煙孤。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軟如酥。我老此身無著處,賣書來問東家住。臥聽雞鳴粥熟時,蓬頭曳履君家去?!闭窃谶@種此身如寄、身心顛倒的狀態(tài)之中,他的口舌和心靈,都更能夠體察到人間的“真味”。受到南宋禪尤其是云門宗的影響,在蘇軾眼中,乾坤、大地、微塵、諸佛,同那茅屋、晨煙、雞鳴、粥熟,皆為世界真實(shí)的顯現(xiàn),而自身的根柢就在對這如寄世界的“著處”之中。(圖4)

(圖4)金農(nóng)?蔬果花卉圖冊十六開之二紙本設(shè)色?中國國家博物館

(圖4)金農(nóng) 蔬果花卉圖冊十六開之二紙本設(shè)色 中國國家博物館

當(dāng)他在晚年再次絕望地被流放至遙遠(yuǎn)的海南儋州時,黃州時期對“真味”的體會依然陪伴著他。到儋州不久,他借王參軍的半畝地來種菜,供養(yǎng)自己和兒子蘇過。在為此寫的《擷菜》詩序中,他說:“夜半飲醉,無以解酒,輒擷菜煮之。味含土膏,氣飽風(fēng)露,雖粱肉不能及也。人生須底物,而更貪耶?”其詩云:“秋來霜露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我與何曾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在那簡陋的小房子里,吃著自家種的蔬菜,卻體嘗到其中的“味含土膏,氣飽風(fēng)露”,嘗到那從大地的塵土中而來的天真之味。他說過“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臨江仙·送錢穆父》),這生命的天真之味,恰由此根與塵中孕育而來。他不僅不貪戀錦衣玉食的富貴生涯,還能在清淡的蔬食中,體會到風(fēng)物之喜悅;他也并非離世厭俗之人,在這土膏風(fēng)露中,安享著在世界中生活的滋味。

東坡去世前不久,終于從海南遇赦而歸,途中路過韶州,專門為給他做東坡羹的州守狄咸寫詩道:“中有蘆菔根,尚含曉露清。勿語貴公子,從渠醉膻腥。”(《狄韶州煮蔓菁蘆菔羹》)在他看來,菜中這含著晨露的清新之味,是那沉醉于腥膻的貴公子很難體會的。他再次作了《菜羹賦》云:

嗟余生之褊迫,如脫兔其何因。殷詩腸之轉(zhuǎn)雷,聊御餓而食陳。無芻豢以適口,荷鄰蔬之見分。汲幽泉以揉濯,搏露葉與瓊根。爨以膏油,泫融液而流津。湯蒙蒙如松風(fēng),投糝豆而諧勻。覆陶甌之穹崇,謝攪觸之煩勤。屏醯醬之厚味,卻椒桂之芳辛。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壯而力均。滃嘈雜而麋潰,信凈美而甘分。登盤盂而薦之,具匕箸而晨飧。助生肥于玉池,與吾鼎其齊珍。鄙易牙之效技,超傅說而策勛。沮彭尸之爽惑,調(diào)灶鬼之嫌嗔。嗟丘嫂其自隘,陋樂羊而匪人。先生心平而氣和,故雖老而體胖。計(jì)余食之幾何,固無患于長貧。忘口腹之為累,以不殺而成仁。竊比予于誰歟?葛天氏之遺民。

這篇文字,將一位士大夫的“知味”表達(dá)得蕩氣回腸。在顛沛困頓的生活中,東坡并沒有怨天尤人,反而以平和的心境,用細(xì)致的筆觸,來描繪如何制作這道“東坡羹”。這烹調(diào)的方法,已經(jīng)摒除了“醯醬之厚味”“椒桂之芳辛”,令其回到一種原真的味道中來。在這菜味之中,他忘記的不僅僅是口腹之累,還有那浮世的繁華美景;就如那上古的遺民,他以虔敬之心體會著上天的饋贈。

二、微物觀不足

對平淡天真之味的體察,不只在菜的味道中,更在種菜的生涯中。種菜一事常讓人想起《論語》中樊遲問稼的故事,孔子答:“吾不如老農(nóng)”“吾不如老圃”。樊遲因這次提問,被孔子斥為“小人”,因孔子認(rèn)為“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寿墩撜Z義疏》又解釋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樊遲在孔子之門,不請學(xué)仁義忠信之道,而學(xué)求利之術(shù),故云‘小人’也。”皇侃的意思是,耕田種菜都是為了從土地中獲利,君子不應(yīng)該從事這種活動,而應(yīng)該求取仁愛之心、圣人之道。不過,孔子對于樊遲的“問圃”,并沒有說那是“喻于利”的,而只是說那是“勞力”的。在孔子的時代,貴族出身的人大多是不需要“勞力”的。然而,到了唐代以后,對于無官俸的士人,在田間種地藝圃常常是必需之事。二蘇在入仕以前,曾在東京懷遠(yuǎn)驛旁經(jīng)營了一塊他們稱為“南園”的小圃。在那里,他們種了野菊、萱草、牽?;ǖ?,也有葡萄、石榴、蘆筍、秋瓜等菜果,還有芎?、白芷等草藥,當(dāng)然更不能缺少的是竿竿翠竹。對于蘇軾來說,這個小園有別樣的意趣。在《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其一中他回憶說: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彥。嗟汝獨(dú)何為,閉門觀物變。微物豈足觀,汝獨(dú)觀不倦。牽牛與葵蓼,采摘入詩卷。吾聞東山傅,置酒攜燕婉。富貴未能忘,聲色聊自遣。汝今又不然,時節(jié)看瓜蔓。懷寶自足珍,藝蘭那計(jì)畹。吾歸于汝處,慎勿嗟歲晚。

這一小園并不單純是一處自養(yǎng)之所,而是一個在熙熙攘攘的皇都之內(nèi)閉門“觀物之變”的所在。其中的“物”在世人眼中都是微不足道的,蘇軾卻觀之不倦。在蘇軾的時代,如何“觀物”乃是士大夫們所談?wù)摰囊粋€命題,這后來也成為理學(xué)中一個核心的問題。與蘇軾同時的儒學(xué)家程顥《秋日偶成》詩中有“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fēng)云變態(tài)中”之語,《宋元學(xué)案》中還記載他書窗前有茂草覆砌,或勸之除去,曰:“不可!欲常見造物生意?!彼€曾置盆池蓄小魚數(shù)尾,時時觀之,或問其故,曰“:欲觀萬物自得意。”蘇軾同蘇轍詠南園草木,也有這一功利之外的“觀物”之趣。只不過,在觀物之時,蘇軾似乎并沒有想到道通天地、風(fēng)云變態(tài),他所喜觀的不是天地“萬物”,而是“微”物。

觀“微物”同觀“萬物”有何分別呢?體會程顥“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和蘇軾“吾歸于汝處,慎勿嗟歲晚”這兩句詩的差別,便可明了:程顥乃是以“我”作為主體,萬物對他而言是一個作為“他者”的“全體”,在此,每一棵草、每一朵花,都是這個全體的宇宙的一分子,人乃萬物之理中的靜觀者。而“萬物”是屬于四時的,同這四時之中的全體之物一樣,人心的道德法則亦作為一個全體而統(tǒng)攝著宇宙。而蘇軾所說的“微物”,卻并非這“萬物”的一部分。當(dāng)心的關(guān)切在于每一個“此物”時,所“觀”者乃是生命當(dāng)下的“此刻”?!按丝獭敝写嬖谥粋€在此的唯一的“汝”。當(dāng)莊子對惠子說出“吾知之濠上也”的時候,魚對他而言已經(jīng)不是“萬物”的一分子,而是此時此地在此與我共在的魚之樂。宇宙天地作為那個絕對的存在,而萬物盡循守于宇宙無情無欲的邏輯,是不可能成為或者容納眼前這一獨(dú)特的“汝”的??梢哉f,唯有面對生命中的“微物”,我們才能夠稱之為“汝”?!叭辍币馕吨拔摇苯⒁粋€共同的世界,也正由于這一“汝”的顯現(xiàn),莊子知道了魚的樂處,蘇軾尋到了他的“歸處”。當(dāng)他在“時節(jié)”中看到瓜蔓時,在這極細(xì)弱身軀中體會到的是讓自我歸于“此物”之生命的“汝處”。用現(xiàn)代的話說,便是“我回到你那里去”。

在“汝處”中,無論是眼前的瓜蔓還是自我的生命,都不是永恒的;也由于生命并非永恒,物的此在才顯得尤“足珍”。程顥甚至在盆池養(yǎng)魚時,所念想的依然是“萬物”;而蘇軾心之所系,就在于眼前。但恐怕也只有作為詩人的他可以“看見”這一纏繞“在時間中”的纖細(xì)瓜蔓。蘇軾又說東晉名士謝安的隱居生活看似愜意,實(shí)際上也并沒有忘記富貴,只是以聲色生活聊以自慰。而他所選擇的是在這小園之中看瓜蔓的生長“時節(jié)”。在他看來,正如謝安看不到陶淵明曾看到的那東籬邊的小菊,心懷富貴之人也看不到這緩緩生長的瓜蔓。在觀物之中沉浸于“物”,才能盡忘富貴和聲色而得到在此的安棲。

對此時的蘇軾而言,深入于“汝”所獲得的安頓并不能完全解除他對生命拘縛于時俗的感慨。在《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其二中,他便以一種“常情”的視角寫物的盛衰:

荒園無數(shù)畝,草木動成林。春陽一以敷,妍丑各自矜。蒲萄雖滿架,囷倒不能任。可憐病石榴,花如破紅襟。葵花雖粲粲,蒂淺不勝簪。叢蓼晚可喜,輕紅隨秋深。物生感時節(jié),此理等廢興。飄零不自由,盛亦非汝能。

詩中他可憐那生病的石榴花殘破的紅瓣,感慨葵花雖然燦若明霞,盛開時卻花蒂較淺而不能簪于頭上,說蓼花夜晚盛開時輕紅雖美,但隨著秋意漸濃顏色也要加深?!拔锷袝r節(jié),此理等廢興。飄零不自由,盛亦非汝能?!比f物皆難免有興廢,這是一種“常理”,而在時節(jié)中對其有所感傷,也是一種“常情”。由于這一生命時間的有限和物之盛衰的必然,草木看起來便陷入了一種“不自由”之中,就如海德格爾筆下的“被拋”狀態(tài),蘇軾這里的用詞是“飄零”。

但從根本上說,這種不自由的感受并不是由于“生命”的有限,而在于人對物的喜惡之情。喜健全而惡殘病,喜可用而惡無用,在這種“常情”中的人自然常常感到被盛衰所束縛。于是當(dāng)蘇轍在一首詩中對蘇軾說園中雜草比種下的草木生長得還好,蘇軾在和詩中說:

種柏待其成,柏成人已老。不如種叢彗,春種秋可倒。陰陽不擇物,美惡隨意造。柏生何苦艱,似亦費(fèi)天巧。天工巧有幾,肯盡為汝耗。君看藜與藿,生意常草草。(《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其三)

蘇軾笑言與其種那百年的蒼柏,不如種一歲便長成的叢彗。在陰陽造物者眼中,世間之物無所謂工與巧,也沒有美與惡:萬物天成,隨意而造;草木蕓蕓,本無所分。以此而觀之,似乎比起長時間等待其“成”的蒼勁的松柏,那不引發(fā)人功利之心的低微的藜藿卻常?!吧獠莶荨薄T谶@里,蘇軾實(shí)際上道出了他一生的一種喻示:他覺得比起那有目的的“成材”,似乎只是做一個最平庸無用的人更能常為自在——這正是他對自己由于超拔才華而人生常有坎坷的感嘆。

此時,年輕的二蘇對物中所見的年華之逝仍存有一種哀婉之心。不久后,蘇轍因種菜久旱不生,又寄詩一首給兄長,蘇軾亦和詩。二人的唱和中又提到了“時間”的問題。蘇轍詩云:

久種春蔬旱不生,園中汲水亂瓶罌。菘葵經(jīng)火未出土,僮仆何朝飽食羹?強(qiáng)有人功趨節(jié)令,悵無甘雨困耘耕。家居閑暇厭長日,欲看年華上菜莖。(《種菜》)

蘇軾和詩云:

新春階下筍芽生,廚里霜虀倒舊罌。時繞麥田求野薺,強(qiáng)為僧舍煮山羮。園無雨潤何須嘆,身與時違合退耕。欲看年華自有處,鬢間秋色兩三莖。(《次韻子由種菜久旱不生》)

蘇軾的感嘆“身與時違合退耕”,正是北宋士人的一種普遍心境。蘇轍此時尚且不知入仕后爭名逐利的苦楚,長居閑暇乃至有些煩惱這種生活,只得將心緒歸于這個小園,盼望著春蔬可以“年華上菜莖”,快快生長。但在宦海中操勞的東坡,卻對他感到幾分羨慕,感慨不覺中年華已在鬢間留下了兩三莖“秋色”。在一個功利的世界中,人更容易感受到人生的有限、歲月的催迫,更容易悲慨于自己的衰老。對蘇軾而言,藝圃不但不是“喻于利”,并且還是遠(yuǎn)離名利場的一處暫時的安頓之所。在鳳翔的蘇軾,自己也曾修葺了一座小園。他在《新葺小園二首》其二中寫道:“三年輒去豈無鄉(xiāng),種樹穿池亦漫忙。暫賞不須心汲汲,再來惟恐鬢蒼蒼。應(yīng)成庾信吟枯柳,誰記山公醉夕陽。去后莫憂人剪伐,西鄰幸許庇甘棠?!痹凇胺N樹穿池”的忙碌身影中,暫就這樣欣賞小園美景,此刻的內(nèi)心不再處于一種汲汲營營的功利之中,他仿佛又尋到了故鄉(xiāng)。小園對心懷的安放,同輾轉(zhuǎn)人世而老去的焦慮形成了一種對比。

而蘇軾后來自有他的開解之道。幾年后蘇軾在密州任上所寫的《超然臺記》中,對前半生“觀物”的體會作了一個總結(jié):

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zhèn)愓咭?。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夫所為求福而辭禍者,以??上捕溈杀?。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zhàn)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福。夫求禍而辭福,豈人之情也哉。物有以蓋之矣。彼游于物之內(nèi),而不游于物之外。

他在密州“治其園圃,潔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補(bǔ)破敗”,又想象自己如隱君子“擷園蔬,取池魚,釀秫酒,瀹脫粟而食之,曰:‘樂哉游乎!’”于是蘇轍為此臺取名為“超然”。人之觀物,常常足具“美惡之辨戰(zhàn)”“去取之擇交”,這是一種“外物”的目光,將物作為對象而觀察其形與性,又根據(jù)自己對形制的偏好而作出揀擇。儒家“格物”所知物之理,雖不能說以自己的喜愛去判斷物,卻是以普遍的社會道德去判別物,亦不能跳出此一“去彼取此”之心。理學(xué)言“存天理,滅人欲”,而對“天理”之存豈非亦是一種人欲?在如此的觀念之中,“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肚f子·德充符》說“: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惫笞ⅲ骸胺蛞蚱渌惗愔?,則天下莫不異。而浩然大觀者,官天地,府萬物,知異之不足異。故因其所同而同之,則天下莫不皆同;又知同之不足有,故因其所無而無之,則是非美惡莫不皆無矣?!碑?dāng)以一種平等去觀物時,便會免除對物去留的欲望和美惡的判斷,如此方可有“浩然大觀”,獲得“超然于物”的自由。

三、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

當(dāng)人處順境之時,此一不別美惡禍福的“超然”心境尚易道出,而處逆境之時的超然,才是一種真正的解悟。元豐二年的烏臺詩案,無疑是蘇軾為官生涯中第一次重大的波折,其后在黃州四年的躬耕生活,讓蘇軾心底對“菜味”以及“觀物”的態(tài)度有了至深的體會。后世最為熟知的他的號——“東坡”,本來只是他在黃州居所旁的一處高低不平的坡地,他剛到這里不久便拾瓦礫、種黃桑,次年又在邊上的荒地建成了“雪堂”。這平淡無奇的所在,不僅僅是他幽賞野花之處、“隱幾晝暝”之所、拄杖散策之地,也是他耘耔躬耕之圃。他在給李常的信中說:“某見在東坡,作陂種稻,勞苦之中,亦自有樂事。有屋五間,果菜十?dāng)?shù)畝,桑百余本,身耕妻蠶,聊以卒歲也?!保ā杜c李公擇十七首》其九)在給好友王子安的信中亦說:“近于城中得荒地十?dāng)?shù)畝,躬耕其中。作草屋數(shù)間,謂之東坡雪堂。種蔬接果,聊以忘老?!保ā杜c子安兄七首》其一)從早年看到蔬菜生長而感嘆年華易老,到如今將種 菜作為一種“聊以忘老”的方式,蘇軾在此間經(jīng)歷的不僅僅是年齡的變化。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認(rèn)為作為時間中存在的向死而生者,其存在本身并不意 在對最終完成者的形塑,而總在對周遭世界的操勞中,他將這種狀態(tài)稱為“Sorge”(Care,牽掛,又譯為“煩”)。蘇軾早年為官時,回憶小圃間草木生長所感受到的是對變老的憂患。但是,當(dāng)他經(jīng)歷了為官生涯最大的打擊而到了黃州,種菜真的成為一種必需的自養(yǎng)方式時,在這種同樣可以稱之為“操勞”的艱辛生活中,卻尋找到了一種同他在官場全然不同的生命體驗(yàn)。他發(fā)現(xiàn),唯有在這耕作的生活中,真正不必考慮葆全、謀取官場的位階,甚至不必計(jì)較瑣事中的得失,他終于得以忘記這種憂患,因而忘記世俗時間的流逝。此時,他不但在耕作之時,甚至在“觀物”之中,都能真正無礙地體察到生命的平淡而又綿長。

蘇軾的這種感受,很大程度上出自讀陶淵明的詩文時所產(chǎn)生的共鳴。在元豐五年他寫下《江城子》詞:

夢中了了醉中醒。只淵明。是前生。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鳴。北山傾。小溪橫。南望亭丘,孤秀聳曾城。都是斜川當(dāng)日境,吾老矣,寄余齡。

詞前有注云:“乃作斜川詩,至今使人想見其處。元豐壬戌之春,余躬耕于東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嘆,此亦斜川之游也?!北M管早年就喜歡閱讀陶詩,但是在黃州流謫時期,他才開始體察到陶淵明的田園的真切含義。當(dāng)種菜從年輕時的“觀物”進(jìn)入一種“躬耕”的經(jīng)驗(yàn)中,他方始覺得陶淵明才是他的“前生”。盡管看上去是不得不耕耘以自養(yǎng),可是“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這句話道出了:這是他經(jīng)歷了世事的沉浮后自我的回歸。在如此的“躬耕”生活中,他的詩中并不見苦悶與消沉,在東坡上,他看到那潤物的春雨,聽到雨后初晴的烏鵲之鳴。當(dāng)他回到雪堂,聆聽著西邊隱隱的泉水聲,回首南望又看到一段青山隱于城前,正是陶淵明“悠然見南山”的詩境。在如此的風(fēng)景中,他說“吾老矣”,這“老”卻不是一種傷懷,而是終于可以安居于此的平寧。

在耕作的安然中,這一年七月一次赤壁之游后,蘇軾寫下了聞名于世的《赤壁賦》,道出了一段曠然天地的“觀物”至言: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他不只超然于物外表和性質(zhì)的“美惡”,而且超然于物的時間與存在。“自其變者而觀之”是儒家以“我”作為不斷變換的四時之全體去觀物,所謂“思入風(fēng)云變態(tài)中”,那么“每一物”的存在就都是有限的甚至可以說就是一瞬間;而“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是忘記物外之“我”,當(dāng)領(lǐng)會了世界萬物在時間之中皆非“我”能占取,甚至連“我”自身也非“我”能占取,于是便以物去觀物,那么物不只不再有因“判斷”而生的大小美惡的分別,它自身的存在也不再受有限之時間的拘縛。而此“以物觀物”之人,不必再因這種差等去羨慕或欲取,他自身也便于那“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與那令人共享自由的“造物者之無盡藏”相遇了。

黃州數(shù)年,他飽經(jīng)流離和貧苦,也從自養(yǎng)的生活中得到了最大的安慰。元豐五年他終于得到敕令,赴汝州的途中遇到廣陵呂申公,在游覽其屋后小園后為其題扇云:“露葉風(fēng)枝曉自勻,綠陰青子凈無塵。閑吟‘繞屋扶疏’句,須信淵明是可人。”(《廣陵后園題扇子》)園林固然有諸多美好形式,但在蘇軾心里,綠陰風(fēng)露之間,最“可人”的是陶淵明詩中所詠的田園境界。“繞屋扶疏”出自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其一: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fēng)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fù)何如?

在被貶謫的幾年中,蘇軾已領(lǐng)悟到陶淵明才是林園真趣、生活真意的發(fā)現(xiàn)者。魏晉南北朝時期常被認(rèn)為發(fā)現(xiàn)了“自然美”,《世說新語·言語》載梁簡文帝在華林苑說“會心之處不在遠(yuǎn)。翳然林水,便有濠濮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這《莊子·秋水》的境界更為后世園林的旨趣定下了基調(diào)。然而,看似自然的所在,營造的方法其實(shí)并不那么自然。據(jù)《鄴中記》記載,梁武帝的華林苑乃是石虎命尚書張群“發(fā)近郡男女十六萬人,車萬乘,運(yùn)土筑華林苑,周回數(shù)十里,又筑長墻數(shù)十里”,后來張群“以燭夜作,起三觀、四門,又鑿北城,引漳水于華林苑。虎于園中種眾果,民間有名果,虎作蝦蟆車箱,闊一丈深一丈四,摶掘根面去一丈,合土載之,植之無不生”。如此的園林和莊子那“曳尾于涂”的逍遙生活是格格不入的。南朝大詩人謝靈運(yùn)雖推崇古代隱居生活,但他的始寧墅也是“北山二園,南山三苑。百果備列,乍近乍遠(yuǎn)。羅行布株,迎早候晚。猗蔚溪澗,森疏崖”。他們從根本上說都是莊園的主人而不是耕作之人。英國學(xué)者馬爾科姆·安德魯斯(Malcolm Andrews)在談到18世紀(jì)英國自然美和風(fēng)景時曾說,自然之美在人與風(fēng)景分離時方可體會到,而土地上的勞作者是看不到風(fēng)景的,風(fēng)景本身是對土地的塑造和解讀。18世紀(jì)末的畫家托馬斯·庚斯博羅(Thomas  Gainsborough)筆下的自然風(fēng)景園林中,有著蜿蜒的道路和寬闊的湖水,于其園中近景,必有紳士或淑女,暗示著他們是這片土地的主人和不勞作的“欣賞者”。這同中國中古時代的山水詩描繪遠(yuǎn)方的奇譎山景或自家的富麗園林的感受是相似的。

陶淵明的小園并不是梁武帝的華林苑,也不是謝靈運(yùn)的始寧墅,而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疏落的林木、尋常的果蔬、僻陋的深巷、老舊的馬車,實(shí)在是再平常不過的鄉(xiāng)間景色了,甚至比《詩經(jīng)》中“淇水”“蒹葭”諸篇的景致更為簡單。他在這里的生活也是極平淡的,或引壺自酌,或臨流小憩,或植杖耘籽,或琴書寄傲。真正動人的并非一種感官中的“美”,而是把酒歡顏、俯首摘蔬的生活中所流露的靜素平寧。此時陶淵明的生命是真正“自然”的,他既不需要像儒者一樣執(zhí)意去做君子的“勞心”之事,也無需如《莊子》中那個灌園老叟為排斥技術(shù)性的方法而刻意勞力。他或許早已接受了水利技術(shù),但這并不妨礙他采摘園蔬時的欣喜和愜適。這個小園是他作為自身的“吾廬”,是將全體的世界容納于自身,又將自身寄予這一作為全體的世界的所在。在這里,最平常的事物、最平淡的生活中,上古的歷史和四海的風(fēng)物作為一個此在的世界展開了,他在俯仰間盤桓于時間與空間的無限之中。

同樣,蘇軾的世界也不是理學(xué)家那遠(yuǎn)及宇宙的萬物,而就是他耕作的這片東坡。在“日涉”于東坡的步履中,沒有對世界紛擾的關(guān)心,唯有與物相處的平淡與悠長;在“朝為灌園,夕偃蓬廬”的生涯里,沒有富貴與“帝鄉(xiāng)”的身影,卻處處都是自我安棲的所在。陶淵明的這種小園境界,到了唐宋時期更加清晰地顯現(xiàn)出來。其時,做官幾乎是一個不能回避的選擇,尤其是一位平民子弟,在這條必然之路上所經(jīng)受的名與利的考驗(yàn),是貴族社會無法想象的?!稏|坡志林》卷十二記載,在黃州期間蘇軾曾經(jīng)說起他對歸田的想法:

士人歷官一任,得外無官謗,中無所愧于心,釋肩而去,如大熱遠(yuǎn)行,雖未到家,得清涼館舍,一解衣漱濯,已足樂矣。況于致仕而歸,脫冠佩,訪林泉,顧平生一無可恨者,其樂豈可勝言哉!余出入文忠門最久,故見其欲釋位歸田,可謂切矣。他人或茍以借口,公發(fā)于至情,如饑者之念食也,顧勢有未可者耳。

士人做官之際,能夠沒有誹謗又不愧于心,便已是頗為難得了。倘若可以致仕歸田,更是“平生無恨”的樂事了。在蘇軾交往的人中,他認(rèn)為只有歐陽修是真心誠意地想要“釋位歸田”,而其他人都只是將其作為不得已而為之的借口罷了。在蘇軾的時代,無論是出于仕途的需要,還是出于“為生民立命”的理想,想要體會到陶淵明的田園之樂,洵為不易。后來元祐年間知杭時蘇軾還在《跋李伯時卜居圖》中說:“士大夫逢時遇合,至卿相如反掌,惟歸田古今難事也。……吾若歸田,不亂鳥獸,當(dāng)如陶淵明?!薄安粊y鳥獸”是他兒時慈母所教,也是他在后來人生的流離之中反復(fù)讀陶詩而得來的識見。在此后的顛沛人生中,和陶幾乎成為他“歸安”天命的一種方式。陶淵明的“田園生活”在無法解除世間縲紲的蘇軾身上是不可即的,他甚至根本沒有立場去說“不為五斗米折腰”,沒有立場去說“富貴于我如浮云”。蘇軾經(jīng)歷的兩次長途流放,看起來乃是人生大坎坷,實(shí)則為他的心靈開辟了一個領(lǐng)域。伴著對陶詩的記憶,他在流離中時時回味并營建著如此的“小園”。

紹圣二年(1095),年近六旬的蘇軾又被貶惠州。從開封到廣東,盡管一路已頗疲憊,但一到駐地,他便又開墾了一塊小圃。看著菜圃中的小苗慢慢冒出土地,他寫下《雨后行菜圃》詩:

夢回聞雨聲,喜我菜甲長。平明江路濕,并岸飛兩槳。天公真富有,膏乳瀉黃壤。霜根一蕃滋,風(fēng)葉漸俯仰。未任筐筥載,已作杯案想。艱難生理窄,一味敢專饗。小摘飯山僧,清安寄真賞。芥藍(lán)如菌蕈,脆美牙頰響。白菘類羔豚,冒土出蹯掌。誰能視火候,小灶當(dāng)自養(yǎng)。

晚年被流放南方瘴地,東坡無所抱怨,反而在詩中流露出看到雨后菜苗生長的喜悅,感嘆造物慷慨的饋贈。吃菜的時候,他尤其記得留香齒頰時清脆聲響的欣愉,體會到對眼前事物“真賞”的清安;然后再回到田間觀察那慢慢出土的小芽,終于領(lǐng)略種菜中“自養(yǎng)”的滋味。事實(shí)上,他此時并不是只想到自己。處在貧患交加的流放生涯中,已經(jīng)沒有官職責(zé)任的他,不忘托在當(dāng)?shù)厝温毜谋碛H教農(nóng)民們《秧馬歌》以改善生產(chǎn)。他并沒有改變自己作為一位士大夫?qū)Π傩罩梆B(yǎng)”的關(guān)心。但得以“自養(yǎng)”的他,或許比起食君祿時更加平靜和真實(shí),這里沒有政績沒有贊辭,只有一顆真正熱愛世界,包括那菜甲和生民的心。

就在他剛剛建好白鶴山的新居,以為要在嶺南終老時,命運(yùn)再起波瀾:他又收到了被貶海南的命令。這一次,所有人都明白六十歲的他可能永遠(yuǎn)無法再回歸了。到海南后,他買好了棺木,在永遠(yuǎn)無法回歸的心境中,取陶淵明詩言及草木蔬谷五篇分別和之。在《和陶下潠田舍獲》中,他寫道:

聚糞西垣下,鑿泉東垣隈。勞辱何時休,宴安不可懷。天公豈相喜,雨霽與意諧。黃菘養(yǎng)土膏,老楮生樹雞。未忍便烹煮,繞觀日百回??绾5眠h(yuǎn)信,冰盤鳴玉哀。茵蔯點(diǎn)膾縷,照坐如花開。一與蜑叟醉,蒼顏兩摧頹。齒根日浮動,自與粱肉乖。食菜豈不足,呼兒拆雞棲。

陶淵明在“為五斗米折腰”時感嘆“田園將蕪,胡不歸”,東坡流放海南,耘籽和食蔬的生活雖然也需要身體上的辛勞,但對他的心靈而言卻是一種平寧的歸處,在本質(zhì)上更是他尋求個人自由的方法。他依然不倦地書寫著自己品嘗帶著土膏味的青菜,聽著齒頰里清脆響聲的體會,依然說此處是一種真正的“安居”。當(dāng)“客死異鄉(xiāng)”的感受如此迫近時,這種安居并沒有一個可追的來者,但東坡卻在這平淡的味道里獲得了自由。他后來說:

然吾之于淵明,豈獨(dú)好其詩也哉?如其為人,實(shí)有感焉。淵明臨終疏告儼等:“吾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游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俯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睖Y明此語,蓋實(shí)錄也。吾真有此病而不蚤自知,半世出仕,以犯大患,此所以深愧淵明,欲以晚節(jié)師范其萬一也。

《清物十志——文人之物的意義世界》書影

《清物十志——文人之物的意義世界》書影

“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這是陶淵明畢生的反省,蘇軾在多年的官宦生涯中尤有所感。真正的“俗患”并不是世俗的樊籠本身,而是自我在世俗之中同“物”相悖逆、役使之心,是將自我作為衡量和利用世界的唯一尺度。蘇軾說“半世出仕,以犯大患,此所以深愧淵明”,其實(shí)在他的時代入仕實(shí)在是比陶淵明的時代更為普遍而必需的。在晚年的流放生涯中,在對陶淵明逐漸的體悟之中,在一種“安蔬”的存在方式中,內(nèi)心方存下了這真正的慰藉。

(本文作者為北京大學(xué)建筑與景觀設(shè)計(jì)學(xué)院副教授、北京大學(xué)美學(xué)與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員。全文節(jié)選自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22年出版《清物十志——文人之物的意義世界》一書。)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