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魯迅紀念館、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會址紀念館8月27日在上海聯(lián)合舉辦出版座談會,正式發(fā)布由上海文化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丁玲小說手稿三種(影印本)》。
《丁玲小說手稿三種(影印本)》封面。 新華社發(fā) (龍鋼攝)
這批影印出版的手稿,均為上海魯迅紀念館館藏國家二級文物。全書根據(jù)原件按比例影印,標有原件尺寸。從頁面內(nèi)容看,既包含丁玲創(chuàng)作的《夢珂》《莎菲女士的日記》《暑假中》的手稿,同時也包含用毛筆、鋼筆標注的各種符號印記,涉及編輯修改、校對、版面編排等。
來自北京、上海、湖南等地的魯迅研究、丁玲研究以及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研究學者,通過線下線上相結合的形式出席座談會,對首次完整出版的上述三種手稿影印本進行解讀和研討。
上海魯迅紀念館館長鄭亞介紹,丁玲的這三份手稿,由上海魯迅紀念館第一任副館長謝旦如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捐贈給館方。2021年魯迅誕辰140周年,該館舉辦“前哨——魯迅居上海時期手稿展”,展出了館藏部分丁玲手稿,引起學術界關注。上海魯迅紀念館近年來逐步加強館藏手稿研究、整理及宣傳,與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會址紀念館協(xié)商聯(lián)合影印出版了這三份手稿。
在手稿中,可見《夢珂》正式使用“丁玲”這一筆名前,曾有過涂改;“夢珂”人物原來被稱為“夢可”;作者和編輯嘗試對“女學生”這一新身份概念進行了運用,等等。與會專家學者認為,從丁玲早期小說手稿,可以看到丁玲本人文學生涯的諸多成長細節(jié),極具研究價值。
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會址紀念館館長何瑛介紹,此次出版的手稿,對應的時間段是丁玲個人文學創(chuàng)作及作品出版的萌芽期,也就是1927年至1928年。1927年10月,魯迅、許廣平從南方來到上海,寓居虹口地區(qū),以丁玲為代表的進步文學青年也在上海虹口日漸活躍。1930年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在上海虹口成立,進一步激發(fā)了丁玲的創(chuàng)作靈感,并激勵其投身革命。時隔90多年,后人和學術機構對左聯(lián)和丁玲的研究,亟待更多手稿文本出版,紀念館將不遺余力挖掘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