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針對青少年的基礎(chǔ)科普書“科學天下·科學之美”系列叢書,絕版了十年。近日,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從21冊的叢書中,挑選了評價最高的12本,推出了“科學之美”系列:《最古老的學問》《最優(yōu)雅的科學》,內(nèi)容包括了“四藝”,即歐洲中世紀的四門學科:算術(shù)、幾何、天文、音樂,看似簡單,卻蘊藏哲理。在此摘錄兩本書的總前言,以及部分章節(jié)。
《最古老的學問》插圖
“四藝”(原英文書名,歐洲中世紀的四門學科,算術(shù)、幾何、天文、音樂),或者說“四種方法”,由畢達哥拉斯在公元前500年首次提出,并形成了包括“四列十全”(Tetraktys) 在內(nèi)的一整套理論。意大利南部的可羅托(Croton)是一個平等有序、追求真理的地方,女人與男人享有同樣的地位。畢達哥拉斯在那里辦學,并教授“四藝”。這是歐洲首個將教育細化為七門主要課程(隨后稱為“七藝”)的學校體系。
英語中的“教育”一詞,源于拉丁文的“educere”,意為引發(fā)、引導。柏拉圖的筆下,鮮明地闡述了蘇格拉底的觀點,即知識是我們固有的精神結(jié)構(gòu)的一部分,教育就是將其從潛在狀態(tài)中引發(fā)出來。關(guān)于語言的“三學科”(Trivium,即語法、修辭、邏輯),建立在真、善、美的客觀價值之上。語法學(Grammar)確保語言結(jié)構(gòu)的正確、流暢;邏輯學(Logic)提供尋求真理之路;修辭學(Rhetoric)則在表達真理時錦上添花?!八乃嚒逼鹪从谝磺袑W科之首——“數(shù)”,其中人類算術(shù)位列第一,其次是幾何,可以視作數(shù)在空間中的排列。這些學科為人類獲得真、善、美,提供了可靠的途徑,進而構(gòu)建出整體的和諧。
蘇格拉底在《斐多篇》(Phaedo)中,證明人類的靈魂不朽,且來自于出生前就已存在的完整知識體系。教育的要點在于知識的再回憶——將分離的片段,重塑為一個整體?;趶摹八乃嚒敝蝎@得的認識,進行簡化從而回歸統(tǒng)一,正是鉆研這些學科的目的。傳統(tǒng)上唯一的意義,在于探求其源頭。
蘇格拉底關(guān)于“教育理想”的論述中,揭示了意識的連貫性模式——從預估的有意識的知識,到意識的頂端即理智 (Noesis)之間的一條“直線”,這是一種認識的統(tǒng)一。在此之外,則屬于無法言說的領(lǐng)域。蘇格拉底將本體論的直線演進劃分為四個部分,最首要、最基本的是理智世界與感官世界的劃分,或者說精神與物質(zhì)之間的劃分。其次是判斷(estimations)與意見(opinions)的劃分。在感官世界中,即使正確的意見,也是建立在感官經(jīng)驗之上,而在理智世界中,我們可以進入“四藝”的真理王國,獲取真實而客觀的知識。最后也是頂級的界限,在于理性(Nous)或純粹的知識,知識和認知者在此統(tǒng)一。這是一切知識的目的,同時也是起源。智慧與時間一同歷經(jīng)了考驗。對于熱心求知之人,“四藝”為其敞開了一扇門,使其重拾與生俱來的、理解宇宙本質(zhì)的能力——人本身就是宇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更詳細地說,“四藝”中的算術(shù)(Arithmetic)有三個層次:實際運用中的計數(shù);數(shù)學家眼里的數(shù)(無限的范圍);理想數(shù)(Ideal or Archetypal Numbe)。幾何學(Geometry)則有四個層次:無維度的點;點移動形成的線;線移動形成的平面;平面構(gòu)成的立體,如四面體。音樂(Harmony)是靈魂的體現(xiàn),擁有四種音階,即五聲音階、自然音階、半音階和施魯提(shruti)音階。天文學(Cosmos)一詞源于畢達哥拉斯,意為“秩序”,也有“修飾”之意。畢達哥拉斯學派將可見的蒼穹視作純粹原則的“裝飾”,而可觀測天體則與原則相關(guān)聯(lián),構(gòu)成符合比例的和諧。對于完美宇宙的研究,也是一種使人的靈魂臻于完善的過程。
研習“四藝”的學生中,包括卡西奧狄那斯、菲洛勞斯、提麥奧斯、阿奇圖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歐德摩斯、歐幾里得、西塞羅、猶太人斐洛、尼克馬修斯、圣亞歷山大的克萊門、圣奧利金、普羅提諾、楊布里科斯、馬克羅比烏斯、卡佩拉、雅典最高法院法官狄尼修、比得、阿爾昆、花刺子密、肯迪、愛留根納、吉爾博特、精誠兄弟會、福爾伯特、伊本·西那(阿維森納)、雨果、貝爾納、科萊弗的伯納德、賓根的希爾德加德、阿蘭努斯、費奧雷的約阿希姆、伊本·阿拉比、格羅斯泰特(偉大的英國科學家)、羅吉爾·培根、托馬斯·阿奎那、但丁以及開普勒。
在此,以兩句引言作為結(jié)語。第一句來自畢達哥拉斯的《黃金韻文》(Golden Verses):“你須知道,法則構(gòu)建出所有事物的內(nèi)在?!绷硪痪鋪碜詶畈祭锟扑梗骸坝钪娌⒎菫槟愣銥橛钪娑??!?/p>
《蒂邁歐篇》中記載了畢達哥拉斯提出的“四列十全”理論。柏拉圖留下其中3個數(shù),只展示其余7個與行星關(guān)聯(lián)的數(shù):1、2、3、4、8、9和27。圖中的小圓石是古希臘人的計算工具
三/三可成眾
在某些文化中,“三”就像一棵大樹,連接起天和地。三位一體的事物里,對立面被混合、被消融或是被調(diào)解??梢砸曌鳌岸边M行拆分后,再次整合或歸于統(tǒng)一。在傳統(tǒng)觀念中,“三”是第一個奇數(shù)。
凳子加上第三條腿,便可以立穩(wěn),頭發(fā)分出第三股時,才可以編出辮子。故事也好,神話也罷,乃至于思想傳統(tǒng),往往都是三部曲——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認知、先知和已知。自然界中隨處可見出生、生存和死亡三階段,按照固有的原則和形式不斷上演。三角形是最簡單的三位一體結(jié)構(gòu),也是最簡單穩(wěn)定的多邊形。
在音樂中,五度和八度的音程比率是3∶2和3∶1,形成了最美妙的和音,這在古曲古調(diào)中是不可或缺的?!叭边€是第一個三角數(shù)。
尖橢圓(兩端尖的橢圓形)由兩個重疊的圓形成(圖1左上),同時也形成三角形。圓的內(nèi)接等邊三角形定義了一個八度,其外切圓直徑是內(nèi)接圓直徑的2倍(圖2),面積為3倍。圖2中間所示為阿基米德的偉大發(fā)現(xiàn)——圓錐、球體和圓柱之間的體積比為1∶2∶3。
圖1
圖2
從“派”到π/圓的奧秘
埃拉托色尼(公元前276-前194)因使用“派”法(即Pie)計算出地球圓周而聞名于世。當太陽直射進塞尼城的一處深井里,埃拉托色尼就根據(jù)那天亞歷山大港影子的角度,以及亞歷山大港與塞尼城之間的距離,計算出了地球圓周。隨后又利用公式——圓的直徑×π=圓周長,得出了地球的直徑。他的筆友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12)算出了π的近似值。
圖3
π是直徑為1的圓的周長,比任何內(nèi)接正多邊形的周長都要長,又比任何外接正多邊形周長要短(見圖4上圖)。正多邊形的邊數(shù)越多,其周長就越接近圓的周長。幸運的是,只要得出一個正多邊形的周長,就很容易算出邊數(shù)加倍的正多邊形的周長(見圖4中圖)。阿基米德就是從正六邊形著手,成功推算出正十二邊形、正二十四邊形、正四十八邊形乃至正九十六邊形的周長,得出π值在3又10/71和3又10/70之間,最后得出值等于22/7。直到現(xiàn)在一些教材依然以分數(shù)形式來表示π的值。如果從正方形而不是正六邊形開始,就會得到π的另一個近似值(見圖4下圖)。
圖4
《最古老的學問》&《最優(yōu)雅的科學》,【英】米蘭達·倫迪、馬修·沃特金斯 等/著 劉悅/譯,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22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