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曾盛行于我國的絞胎陶藝,如何在當下獲得新生

絞胎瓷興起于中國唐代,在宋金時期發(fā)展達到鼎盛,又衰微于元代,逐漸淡出我們的生活。在上世紀初,絞胎這一工藝在國外重新被挖掘,雖然小眾,卻也有一批醉心于此的藝術家。

絞胎瓷興起于中國唐代,在宋金時期發(fā)展達到鼎盛,又衰微于元代,逐漸淡出我們的生活。在上世紀初,絞胎這一工藝在國外重新被挖掘,雖然小眾,卻也有一批醉心于此的藝術家。

絞胎陶藝重新被中國藝術家關注是近些年的事情。如今專注于絞胎陶藝的中國藝術家,多為年輕人,也是開創(chuàng)者。11月4日,由世久非遺基金會、思南時區(qū)畫廊聯(lián)合主辦的《彩練之光——絞胎陶藝新生展》開幕。展覽聚焦中國年輕一代絞胎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首次以群展的形式在上海系統(tǒng)性地展示中國當代絞胎瓷藝術創(chuàng)作成果。

“絞胎在陶瓷藝術的花園里不是特別絢爛的花朵,它是比較小眾的,但它是一朵很有自己魅力的花朵?!辈哒谷祟櫱嚅L期關注絞胎工藝。2020年,她在焦作修武策劃了國內第一場絞胎展“厚土生花”。從這個展覽出發(fā),她開始接觸到中國國內的絞胎陶藝家。絞胎打動她的,從最初驚異其外表絢麗、工藝奇巧,到感喟其路徑之偏遠、探索之艱難。

策展人顧青(右)介紹現場展品


在世久非遺基金會支持下,顧青得以將自己的絞胎研究進行下去,并于今年在上海舉辦了第二場絞胎陶藝展。在這個展覽中,她請來了有白月、洪張良、王崢、祝琛、子茵5位藝術家。他們是國內當代絞胎陶藝創(chuàng)作的代表人物。年青陶藝家以絞胎為路徑,向自然造化擷取靈感,再跳出技藝的束縛,創(chuàng)作出極具個性的語言。

絞胎瓷于唐代工匠手中誕生,被譽為唐代陶瓷裝飾手法的三大突破之一,北宋時期逐漸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通俗地理解,絞胎瓷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泥料相互糅合,形成兩色或多色交替變化的紋理,紋理表里一致。這種特性被年輕藝術家運用于自己的作品之中,并加以新的觀念探索。

祝琛是唯一來到現場的藝術家。他十幾年前在一位收藏家手中接觸到一件絞胎殘片,被這種“細如纖毫、表里如一”的工藝所吸引,迷上了絞胎藝術。當時網上關于絞胎工藝的資料很少,祝琛只能慢慢摸索,從成品反推工藝,反復實驗。他甚至為此前往景德鎮(zhèn),尋找更多材料和燒制技藝。

展覽現場的兩片蓮花花瓣展示了祝琛在工藝上的極致探索。粉白兩色的陶泥被反復折疊,通過上千次的折疊,花瓣脈絡細如發(fā)絲的形態(tài)被表現出來。

祝琛制作的蓮花花瓣展示了在絞胎工藝上的極致探索


“這種精細程度,可以模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畫筆和機器都遠遠無法達到的效果。這是絞胎吸引我的地方。” 祝琛說。

他以絞胎工藝為筆,做出細膩的青綠山水《浮嵐》;也嘗試在絞胎工藝中做減法,在造型中融入青銅器的厚重感,僅以絞胎做一條紋樣裝飾,制成藝術擺件《立》;也嘗試在日常的一套茶具的6只杯子中以絞胎纏繞出連續(xù)不斷的海浪紋樣,神似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里》。

祝琛絞胎工藝為筆,做出細膩的青綠山水《浮嵐》


祝琛的《海浪》系列,一組6個杯子,以絞胎呈現類似《神奈川沖浪里》的海浪


來自漳州的藝術家王崢嘗試利用古老的絞胎技法再現東西方傳統(tǒng)造像。在他手中,阿童木、大衛(wèi)像都成了色彩斑斕都絞胎陶藝品。作品使用絞胎技法制作各種規(guī)律和不規(guī)律的紋樣組合,豐富的色彩和紋樣在視覺上模糊了原有的造型,但卻不會真正改變作品的結構。王崢想通過這樣一種突破束縛的方式為作品賦予新的意義,引發(fā)觀者對“真實”的思考。

王崢嘗試利用古老的絞胎技法再現東西方傳統(tǒng)造像,阿童木,大衛(wèi)像都成了他的靈感來源。


佛山的藝術家子茵在這次展覽中帶來《聽云》系列茶器?!堵犜啤肺床捎脗鹘y(tǒng)絞胎色彩鮮明的對比色,而是選用了兩種顏色十分接近的白色陶土,以絞胎工藝做出連綿交織、互為表里的六連花圖案。白瓷的微弱對比清寂無聲,輕簡的造型體現了作者創(chuàng)作當下的自性流露。

佛山的藝術家子茵在這次展覽中帶來《聽云》系列茶器


旅居京都的藝術家洪張良的作品則旨在探索泥土的可能性和多樣性。他的作品起初還呈現了絞胎典型的連續(xù)紋樣,后期開始越來越脫離這一限制。在這次展覽中,他展示了物體是如何凝聚和分離,萌芽和腐爛。《細胞海洋》中,絞胎手法呈現出的形態(tài),既像一個個細胞,又像是海邊粗糲的沙石和貝殼。洪張良以絞胎探討生命形態(tài)的變化,他關注在陶瓷雕塑中所顯現的精神形態(tài)、自然和人的意志。

洪張良的《細胞海洋》以絞胎探討生命形態(tài)變化


“在這個雜亂無章的世界里,我們無法了解真相。所以我只能用我們普遍而絕對的感官體驗來探索美,以感性力量去理解奧秘?!?洪張良如是說。

山西朔州的白月是此行唯一作品未能到場的藝術家。受疫情影響,她的作品無法及時運到上海,最終以視頻方式“云參展”。白月的作品有一種絢麗的美,絞胎在她手中變幻出無數的色彩和形態(tài)。作品《延伸》和《被時間凝固的形態(tài)》只是簡單的緞帶形狀,卻以絢爛的花色呈現出復雜的美。她的創(chuàng)作追求自然與絢麗共生,將絞胎工藝特有的機理與自然界生物行云流水般的紋飾相結合,也是她對絞胎瓷器研究的一種新嘗試。

在白月看來,泥土是取自于自然,并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伴隨人類生活的有溫度的材料,保留泥土最初的技藝,使作品在光和空間的作用下達到一種平靜柔美的效果,同時又蘊藏張力。跟隨形體轉折、空間變幻,呈現出它的存在語言。

是藝術家選擇了絞胎工藝,還是絞胎工藝選擇了藝術家?換言之,是藝術家們先學會了絞胎工藝,才開始嘗試用這種方式去表達自己,還是他們強烈地感受到,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只能采用絞胎這種工藝去呈現?

顧青認為,在這場展覽中,她邀請的藝術家是后者,“本次展覽的參展陶藝家作為中國年輕一代,是當之無愧的開創(chuàng)者。他們憑著勇氣、天賦與勤勉,用手中的泥片觀察世界,展示出一方奇幻瑰麗的天地。他們以絞胎為路徑,由向自然造化擷取靈感,到跳出技藝的束縛,讓它成為個人創(chuàng)作語言的載體?!?/p>

開幕現場,除了展示大型絞胎陶瓷藝術裝置、雕塑,也有貼近生活的絞胎瓷藝茶具等生活器物。為展覽度身定制的7分鐘視頻紀錄片進行首映,拍攝團隊深入景德鎮(zhèn)、漳州、山西、佛山等城市,實地拍攝絞胎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與生活,帶領人們感受年輕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生態(tài),并近距離感受絞胎瓷藝的制作、成型過程,領略其獨有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也在世界范圍內首次創(chuàng)新運用水簾紙這種建筑材料制作展臺,設計師楊威杰介紹說,展臺由圓木互相插接組合,根據設定模數及插接方式,在現場快速免膠組裝,展覽結束后,可拆卸循環(huán)使用,最終可作為紙纖維和木纖維原料100%循環(huán)再生利用,和傳統(tǒng)展臺相比更為綠色環(huán)保。

展覽將持續(xù)至11月20日。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