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挺之孫炮轟何長工后人力挺
對于年輕偶像演員飾演開國將軍,原本幾場試映觀眾反響不錯,大多認可了演員的演技和努力。7月25日電影上映前夕,葉挺之孫葉大鷹卻發(fā)微博炮轟《建軍大業(yè)》“革命歷史被嚴重娛樂化”,再次引發(fā)輿論焦點。作為葉挺將軍后人,葉大鷹將矛頭直指飾演葉挺的歐豪:“這個腿都站不直女里女氣的小鮮肉來演葉挺,你們在羞辱誰呢?”7月27日,葉大鷹又聯合烈士后代發(fā)出公開信,稱拍攝前未與先烈家屬溝通,這是“無視烈士家屬的存在和情感,把票房和娛樂凌駕在歷史真實之上”。他在信中談到,優(yōu)秀的青年演員來出演革命先烈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單純?yōu)榱俗非笱輪T名氣和商業(yè)利潤而選擇不適合的年輕演員,讓喜劇演員來飾演烈士,甚至把’小鮮肉’飾演革命英烈當成影片宣傳的噱頭。不僅不利于弘揚正能量,反而為歷史虛無主義的滋生泛濫提供了土壤。”
葉大鷹的炮轟引來部分網友支持,但也有不少觀眾認為,攻擊喜劇演員、年輕偶像不能演革命先烈是雙重標準。比如葉大鷹在電影上映前還怒懟由網絡喜劇走紅卻飾演瞿秋白的“王大錘”白客,表示“覺得心在流血”。有網友指出,“白客是網絡劇走搞笑惡搞路線出名的,但是他不是演員?他就不能出演歷史人物?這分明就是歧視和人生攻擊,歐豪也是,作為演員他怎么就不能出演葉挺?”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是《建軍大業(yè)》里的人物,何長工的外孫發(fā)長文肯定影片的正能量。很多人并不知道何長工是誰,也不了解他的英雄事跡。當飾演何長工的李易峰帥氣出現在屏幕上時,聽到身后有年輕觀眾感嘆“真是個元氣的少年”,也讓這位何長工后人覺得“有點想哭”。有觀眾認為,啟用明星可以促使觀眾走進影院,“會記住一些戰(zhàn)役和先烈的名字,也算功德一件了。 ”
演員在歷史片中應該是透明的
貓眼專業(yè)版票房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建軍大業(yè)》票房約1.8億元,與同一天上映的《戰(zhàn)狼2》的7.9億元相比差距懸殊,這也說明,大量啟用年輕偶像演員出演,并不是票房的良藥?!罢埫餍浅鲅萦猩虡I(yè)營銷的考慮,但這次明星陣容已經沒有前兩次厲害了,所謂事不過三,這種模式值得反思?!鄙虾k娪凹覅f會副主席石川指出,電影好看要突出主干,留足時間和空間去刻畫主要人物,但《建軍大業(yè)》劇本提煉不夠,枝蔓太多,串場人物太雜,主要人物反而被淹沒了。
“在歷史片里,觀眾看到的應是活生生的歷史人物,而不是一個個演員?!北热珀惡诊椦莸乃箘?、鹿晗飾演的聯絡員出場時,都出現了笑場;一些年輕偶像演員的表演雖然中規(guī)中矩,但看到他們,總會讓人“出戲”。以前歷史片要找特型演員出演歷史人物,還要模仿他們說方言,王鐵成為了演周恩來的傳記片,下了十幾年的苦功夫,做到形神兼?zhèn)?。“老一輩人對歷史人物還存有記憶,稍微有點不像就接受不了,但現在的80、90后不同,他們沒有這樣的記憶。雖然市場和觀眾對特型演員的寬容度越來越大,但不能作為創(chuàng)作者放棄嚴肅創(chuàng)作的理由?!?/p>
石川認為,如今用年輕偶像演員來“還原”歷史人物,但個個都比歷史人物更帥,這就像是PS過的歷史。除了人物造型有PS的痕跡,臺詞也有PS的痕跡。比如劉燁的毛澤東一出場,就像是一個先知人物,他知道陳獨秀、張國燾都是錯的,知道以后該怎么辦,臺詞幾乎句句飽含真理,顯然潤色過度。在歷史上,毛澤東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他的槍桿子里出政權、農村包圍城市的理念是逐步總結出來的,直到遵義會議時才受到廣泛信服。在電影里采用先入為主的創(chuàng)作手法,仿佛歷史結局已經設定好了,劇情只是用于證實它的正確性。在南昌起義前,周恩來、賀龍等人對革命勝利充滿信心,但在當時,他們哪里知道未來會怎樣?“用結果來倒退過程,這是以前拍主旋律電影的套路。這次中影的宣傳點是‘趁年輕干大事’,但年輕人在敢打敢闖的同時,對未來也茫然無知,如果在電影里能表現出人物對未來的迷茫狀態(tài),是憑著青春的勇氣誤打誤撞會更好?!笔ㄕf。
了解歷史還是要回到教科書
看完《建軍大業(yè)》,觀眾普遍反映“好燃”。石川提醒,這是導演手段產生的觀影效果。“片子的音樂從頭到尾一直高昂的,就是怕觀眾情緒低下去。因為劇情單薄,才在音效上加強烘托,煽情有點過度了?!?/p>
不過,這部電影仍然有不少值得稱贊的地方,尤其是在視覺效果上面有所突破。在三河壩戰(zhàn)役中,鏡頭中出現了新奇的“手榴彈視角”,壯觀震撼的航拍爆炸場面也是過去少見的。從電影中大量表現戰(zhàn)爭血腥、殘酷的電影語言中也可以看到軍事片的演變。石川提出,上世紀50年代有條不成文的禁忌,不能把戰(zhàn)爭拍得太殘酷。這種禁忌在上世紀50年代反而催生了含蓄的電影語言,比如在湯曉丹執(zhí)導的《渡江偵察記》里,因為不敢正面表現我軍戰(zhàn)士中彈倒地的場面,就拍他的酒壺里面一滴殘酒滴下,有一種意想不到的詩意效果。最早突破這一禁忌的是上世紀80年代的《血戰(zhàn)臺兒莊》,在技術上實質性突破則要到馮小剛的《集結號》,它讓戰(zhàn)場效果真正從戲劇走向寫實。石川指出,《建軍大業(yè)》總體視覺效果還是沿著《集結號》的路數而偶有創(chuàng)新,比如戰(zhàn)場色調黑乎乎,軍人面目“臟兮兮”,甚至年輕偶像演員們也都“灰頭土臉”,但這樣才還原了戰(zhàn)場的真實氛圍。
《建軍大業(yè)》相比過去傳統的歷史片,在歷史寬容度上也有很大進步。不僅表現黨內矛盾,也有對國民黨正面力量的表現,比如周一圍飾演的陳峰、楊祐寧飾演的錢大鈞等,對國民黨軍官的形象塑造也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但《建軍大業(yè)》依然是劇情片的拍法,并不是嚴格意義的歷史劇。比如蔣介石和宋美齡一邊結婚一邊討論黨政軍務,這是不可能的,有很明顯的違和感。”石川提醒年輕觀眾,切莫抱著學歷史的態(tài)度走進影院。電影是大眾娛樂,歷史是嚴格的科學,看電影學歷史,就像看好萊塢大片學英語一樣南轅北轍。
石川說:“很多人提出,大量使用年輕偶像演先烈是把歷史當成消費品,我覺得有道理。但是反過來講,用年輕偶像來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先烈也是說得通的?!保ㄎ?鐘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