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與輪子》,[美]理查德·W.布利特著,于子軒、戴汭等譯,羅新校,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310頁,66.00元
提到如今司空見慣的輪子,相信很多人都會認同,它的發(fā)明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刻,使陸路交通和運輸狀況大為改觀。這方面的反例就是點錯了“科技樹”的古代美洲印第安人,他們能夠制定出驚人精確的歷法,卻一直不知道使用輪子,更沒有車,結(jié)果陸上交通工具成為了空白……然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理查德·W.布利特(Richard W. Bulliet)卻在《駱駝與輪子》一書里告訴讀者,在中世紀的中東與北非地區(qū),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一場技術“倒退”,當?shù)貛缀跬耆珡U棄了作為交通工具的(車)輪,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種純粹的畜力——駱駝。
說起來,這倒也不是布利特在當下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故作驚人之語以吸引眼球?!恶橊勁c輪子》中譯本稱得上是一本“遲來”的新著。此書的英文原版面世于半個世紀之前,以至于讀者可以毫不費力地在書中發(fā)現(xiàn)早已“過時”的專有名詞——比如將1977年成立的吉布提共和國繼續(xù)稱為“法屬阿法爾與伊薩領地”,而1993年已經(jīng)成為獨立國家的厄立特里亞在《駱駝與輪子》里也仍舊是“埃塞俄比亞屬”。但這并不意味著布利特在書中的論點過時了。這方面的一個例證就是,英國學者布萊恩·費根(Brian Fagan)在《親密關系:動物如何塑造人類歷史》(浙江大學出版社2019年12月版)里就引述了布利特的相關看法,足見此本《駱駝與輪子》雖然已經(jīng)比許多讀者的年紀還大,但閱讀價值至今仍在。
作為布利特筆下的主角,“駱駝”自然是一種人們很熟悉的家畜。身體強健的駱駝,可負重近三百公斤,中等者亦可負重一百四十公斤有余。而且,駱駝足蹄特殊,適于行走各種地形,又極其耐渴,在夏季可三至七日不飲水,在冬季,若草料含有水分,甚至可以完全不飲水,因此也有個“沙漠之舟”的雅號。需要說明的是,當今世界上其實存在三種駱駝:單峰駝、雙峰駝與野生雙峰駝。后兩者雖然形態(tài)相似,但源自不同祖先,因此基因不同?!恶橊勁c輪子》著重討論的,是其中的單峰駝。
單峰駝
書中引用公元301年羅馬皇帝戴克里先的價格敕令證明,相比古代的有輪(畜力)車,馱運駱駝的成本更低:一輛(至少兩頭牛牽引的)四輪車運輸一千兩百羅馬磅商品,一英里的費用是二十第納爾,而同等距離下,一頭駱駝馱運六百磅商品只需要八第納爾——折算下來,用駱駝運貨比用四輪車節(jié)省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可以說,這就是能夠使用駱駝代替輪子的一個經(jīng)濟原因。
但僅此一點,并不具有說服力。古代中國在“絲綢之路”的貨物運輸里也使用駱駝,但駱駝從未取代中國的馬車、牛車乃至驢車。就像《駱駝與輪子》告訴讀者的那樣,這樣的技術“退化”僅僅發(fā)生在中世紀的中東(與北非)地區(qū)。這又是為什么呢?
原因首先在于,這里正是駱駝的馴化地——最早馴化駱駝的人是生活在阿拉伯南部海岸的狩獵族群,在起初的很多個世紀里,駱駝是阿拉伯半島南部人群唯一的家畜。但這塊土地并不貧瘠,盛產(chǎn)乳香樹,人們從中可以獲得乳香——價值極高的芳香樹脂。進入文明時代之后,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和整個西南亞對乳香近乎永無止境的需求創(chuàng)造出利潤豐厚的國際市場,也因此形成了一條經(jīng)由阿拉伯沙漠的“乳香之路”,而駱駝正是商人在這一地理條件下最理想的馱運畜力。如布利特所言,“至公元前7世紀,已存在大量的駱駝可供利用”。然而,也像《駱駝與輪子》緊接著提到的那樣,“輪子在交通運輸上的主導地位仍繼續(xù)了八九百年,之后才慢慢衰弱”,因為在此之前,“駱駝飼養(yǎng)者,即游牧人”,并未“充分融入中東社會與經(jīng)濟”。
駱駝商隊
轉(zhuǎn)折時刻是如何到來的呢?答案很有趣:駝鞍的形式發(fā)生了改變。對國人熟悉的雙峰駝來說,騎在哪里是根本不需要考慮的問題:雙峰之間。但單峰駱駝的騎法變得多樣化了。最早出現(xiàn)的駝鞍是放在尾部的墊子,用一根向前延伸的肚帶固定。有了這種鞍墊,駝夫就能騎著駱駝行走很遠的距離。接下來出現(xiàn)了“南阿拉伯駝鞍”。它是一種圍著駝峰放置的馬蹄形鞍墊,上面的鞍穹和水平橫桿可以用作捆綁貨物的支架。但真正具有革命意義的是最后出現(xiàn)的“北阿拉伯駝鞍”:兩個倒V字形的巨大拱架被置于兩塊鞍墊上,駝峰前后各一個,用橫桿連接,形成一個駝峰居中的堅固框架。騎手坐在架子上的襯墊上,重量不是壓在駝峰上,而是均勻地分布到駱駝兩邊的肋骨部位。如果馱載的是貨物而不是人,只要將兩袋貨物放在架子的兩側(cè)即可。
在“北阿拉伯駝鞍”出現(xiàn)之前,“不能指望坐在不穩(wěn)定的環(huán)裝墊上的駱駝騎手使用這樣的武器:用長矛戳刺或用劍重擊的任何努力,都有可能像傷害敵人那樣使騎手自己衰弱”。就像馬鐙的發(fā)明成為沖擊力驚人的“甲騎具裝”誕生的先決條件一樣,正是“北阿拉伯駝鞍”讓駱駝騎手得以牢牢固定在坐騎上,使得駱駝騎兵終于成為一個具有相當威力的兵種。阿拉伯游牧部落正是憑借配備了“北阿拉伯駝鞍”的駱駝騎兵收取路過商隊的保護費,從而撈取了“第一桶金”。而“阿拉伯各部落一旦擁有了軍力和財力,就再無可能被隔絕于沙漠之中了”。
駱駝騎兵
不過,這樣的論述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錯覺,即公元七世紀阿拉伯人的突然崛起,主要歸功于駱駝騎兵?!恶橊勁c輪子》里簡要否定了這一點:相較駱駝而言,阿拉伯部落民更重視的是馬。這也很容易理解:駱駝的絕對速度雖然不慢,但是由于駱駝的高度,上下駱駝都得要駱駝臥下才行,這就令騎士的反應能力大打折扣。另外,駱駝脾氣很壞,有體臭的毛病,智力也比馬低很多(因此訓練時間更長)。駱駝作為騎兵載具的話平臺又略高,對陣步兵反而不利。所以經(jīng)典游戲《帝國時代2》干脆設定駱駝兵面對(克制騎兵的)長槍兵更加不堪一擊。因此,就算是盛產(chǎn)駱駝的阿拉伯半島一帶,駱駝騎兵也非首選。阿拉伯帝國初興時,號稱“安拉之劍”的名將哈立德·伊本·瓦利德用十八天時間橫穿沙漠奇襲敵后。這被看作一個用兵經(jīng)典。只不過,雖然哈立德所部行軍的確是騎駱駝,但作戰(zhàn)時還是用的馬匹(過沙漠沿途宰駝供膳,用駝胃里的水飲馬)?!恶橊勁c輪子》認為駱駝騎兵對陣馬騎兵屬于劣勢似乎有些問題,從生物習性上來說,馬匹不喜歡駱駝的氣味,因此在《帝國時代2》的設定里,駱駝騎兵對戰(zhàn)(馬)騎兵有加成。當然,這只是一個與《駱駝與輪子》主題不太相關的話題。
但阿拉伯人驚人的擴張征服,又的確是駱駝得以取代輪子的關鍵原因。一些地中海城市,早在希臘-羅馬時代就開始使用四輪車,卻在阿拉伯征服后改用駱駝作為運載工具。沙漠征服者帶來的不僅有自己的語言(阿拉伯語)與信仰(伊斯蘭教),還有對駱駝的習慣性使用——對四輪車的棄用使得“無輪社會”成為現(xiàn)實??梢哉f,這本質(zhì)上就是武力征服者在所征服的土地上推行了自己熟悉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與十三世紀蒙古人征服中亞地區(qū)之后,察合臺(成吉思汗第二子)強迫當?shù)厝税凑铡霸觥币悦晒欧绞皆籽騽e無二致。但駱駝馱運畢竟在經(jīng)濟性上更勝一籌(甚至優(yōu)于駱駝拉車),因此在中東的主要城市一直延續(xù)到了近代“西風”東漸之時?!恶橊勁c輪子》同樣提到,在諸如水利灌溉、磨坊、制陶等需要使用輪子的行業(yè),在阿拉伯帝國的歷代哈里發(fā)統(tǒng)治時期都經(jīng)歷了技術改進。因此,駱駝取代四輪車所體現(xiàn)出的技術“退化”,著實是要打上引號的。
以此看來,布利特的主要論點不失為有理有據(jù)、邏輯自洽,但這并不等于《駱駝與輪子》就是不刊之論。雖說書中主要以單峰駝展開論述,但也提到了單峰駝與雙峰駝的消長。簡而言之,兩者分別適應炎熱與寒冷氣候。而氣候適中的伊朗地區(qū)原本分布著雙峰駝,但單峰駝最終在競爭中取勝。作者認為這是因為可以牧養(yǎng)其他牲畜的地區(qū),一般都不將雙峰駝作為主要的畜種(駱駝的生長周期很長,經(jīng)濟賬算不過來),而在阿拉伯沙漠,單峰駝牧養(yǎng)規(guī)模很大,構成純游牧經(jīng)濟的基礎,因此單峰駝憑借規(guī)模優(yōu)勢取勝。這一說法的問題在于,在靠近阿拉伯沙漠的地方,馬、牛、羊這樣的家畜也很常見(《圣經(jīng)》里有不少宰羊的記載),在牧養(yǎng)雙峰駝的地區(qū)發(fā)生的事情(“駱駝對他們來說從來就不是生活必需品,其產(chǎn)品與勞作潛力相對也沒那么值錢”)為何不曾在牧養(yǎng)單峰駝的地區(qū)同樣出現(xiàn)呢?
唐三彩雙峰駱駝俑
另外,《駱駝與輪子》也提到,隨著駱駝馱運戰(zhàn)勝四輪車,中世紀中東地區(qū)的一個特征是“不修路”。這自然是因為駱駝對地形的適應力遠勝過四輪車的緣故。這一論斷本身似乎沒有什么問題,但法國史學家布羅代爾說過,“與距離作斗爭,仍然是費神的問題”(這是他在名著《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里論及十六世紀西班牙帝國的統(tǒng)治與帝國幅員之間的關系時所講的)。極盛時期的阿拉伯帝國領土西至西班牙,東到中亞河中地區(qū),幾乎橫跨半個歐亞大陸——對帝國決策中心而言,如何讓政令達到如此遙遠和廣大的地區(qū)是一個非常現(xiàn)實的問題。此前的幾個帝國,譬如波斯帝國與羅馬帝國,為此都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郵驛系統(tǒng),并修建了大規(guī)模的道路網(wǎng)。為何阿拉伯帝國卻能夠“不修路”呢?古代最快捷的傳遞文書的交通工具是馬匹。要發(fā)揮馬匹的速度優(yōu)勢,驛道也是一個必備條件,比如云南驛現(xiàn)在保存的一千七百米長的青石板路,就是封建時期的官道,按一丈左右的標準建成,可以保證兩匹馬相向而行,通行無阻。阿拉伯人對馬匹的重視不言而喻,難道會沒有考慮到路況的重要意義?抑或,阿拉伯統(tǒng)治者對道路的不重視,也是造成哈里發(fā)政權在八世紀中葉的極盛時期后很快陷于四分五裂的一個原因呢?
波斯帝國時期的道路
與道路相關的問題還有中世紀城市里的街道規(guī)劃。布利特顯然是反對“西方觀念中普遍以為規(guī)整的城市布局才是好的,不規(guī)整的就是壞”這一觀點的。因此他在書中為中世紀中東狹窄蜿蜒的街道辯護:容易適應地形變化;可以提供蔭涼,可以擋風,可以提高居住密度……總而言之,這被作者看作“無輪社會”的特征,在不需要“車輛緊身衣”的情況下,“這些城市逐漸發(fā)展出更適用的街道類型和布局”,“由于只供行人和馱畜往來,街道可以變成露天集市”。
這樣的看法,恐怕也有些失于偏頗。與其說布利特羅列的這些特征屬于“無輪社會”,倒不如說是前近代城市的共同點更為貼切,與輪子的使用與否沒有太大關系。比如,古代的東亞顯然屬于“有輪社會”,人力車、馬車、驢車都不罕見。政治意味濃厚的古代中國城市,以隋唐長安與明清北京為代表,的確是“一個矩形的宮城包含在一個完美的矩形外城之中”這樣完美的幾何形狀。但另一些自然形成的城市街道布局,就遠沒有這樣整齊,比如上海縣便是如此,眾多狹隘蜿蜒的街道,甚至成為如今老城廂(舊南市區(qū))交通的一大頑疾。至于商業(yè)集市更是與車輛通行與否無關,哪怕是清代帝都北京,一樣流行著一首御史巡城診語,所謂“中城珠玉錦繡,東城布帛菽粟,南城禽鳥花魚”,可見其商賈輻湊,店鋪林立的景象,與中世紀中東城市的“露天集市”又有什么區(qū)別呢?可以說,在這一點上,挑戰(zhàn)“西方刻板印象”的布利特似乎有些“矯枉過正”了。
乾隆年間的上??h城
當然,在進入近代社會之后,隨著有輪車輛成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即便是中東社會也在逐漸告別駱駝主宰下的“無輪社會”。因此,在《駱駝與輪子》的結(jié)尾,布利特對在現(xiàn)代社會漸無用武之地的駱駝的命運感到憂心忡忡。從生物學上講,這也不是沒有道理。比如,要不是早期人類馴養(yǎng)了馬匹,這種一度被視為“線性進化”典型的動物恐怕就有滅絕之虞(現(xiàn)在只有很小的野馬種群)。相比之下,駱駝同樣是一類處于衰亡狀態(tài)的有蹄動物,而且情況比馬更糟。現(xiàn)存的兩種家畜,單峰駝與雙峰駝的野生親屬早已滅絕殆盡,如果人類不再需要這種家畜,駱駝的前途可想而知。
野生雙峰駝群
有趣的是,布利特對此提出的解決辦法之一是將駱駝從馱運家畜變成肉用家畜。對此,國人或許是會贊成的。畢竟清代的“山八珍”說法里早有“駝峰”,而當代新疆的“烤全駝”也正在變成一個旅游賣點。只不過,布利特對此提出了自己的憂慮:“仍然不清楚的是,今日的駱駝商人也許只是對正在逝去的游牧經(jīng)濟進行最后的收割?!倍@,就只能讓時間去給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