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逝水》以清末民初至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社會為背景,以白河鎮(zhèn)兩代人錯綜交織的恩怨情仇為主要線索,側重通過韓伯之和二禿父子不同的人生境遇,描述底層民眾在復雜動蕩的社會變遷中的生存狀態(tài),重點揭示和反思十年浩劫的災難。小說融合私人敘事和宏大敘事方式,在兩個不同時空場景中交錯展開敘述,時間跨度長,情節(jié)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鮮活,語言簡約生動,不僅不深涵思想和審美價值,且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小說的“白河鎮(zhèn)”是一個回族聚居的群落。作品反映了波斯人毋把勒沙后代--達姓回回等“少數(shù)的”穆斯林在一個“多數(shù)的”、“他者的”世界獨立而有尊嚴地生長過程,刻畫了回漢兩個民族的兒女在動蕩時代的際會和情感悲劇,講述了一位屢受侮辱與損害又害了別人的穆斯林回歸“伊瑪尼”、尋求靈魂自我救贖的經(jīng)歷。
這是小說作者--回族作家穆達為中國當代文學長卷寫下的特殊一頁。
長篇小說《白河逝水》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發(fā)行,書號978-7-5112-8198-2-01,2017年5月第2版第1次印刷,大32開,28.2萬字,平裝,定價32元;新華書店和當當網(wǎng)、京東商城等網(wǎng)上書城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