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凌晨,著名法語翻譯家,被稱為中國“薩特研究第一人”的柳鳴九去世,享年88歲。
柳鳴九出生于1934年,湖南長沙人,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西語系,是我國著名的人文學者、理論批評家、翻譯家、散文家,也是第一個將薩特介紹給中國讀者的人,曾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稱號,堪稱“文科界的兩院院士”,是中國研究法國文學的權威人士。
柳鳴九
“柳老師近兩個月一直在住院休養(yǎng),他這幾年身體一直不好?!绷Q九的夫人,英美文學研究專家朱虹女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得知記者希望她回顧先生近年的治學生活時,嚴謹?shù)闹旌缗空f這需要時間整理,“你至少給我兩周的時間。我整理完畢后,歡迎你來家里做客,屆時咱們再談。”
隨后,《世界文學》前主編、第十四屆傅雷翻譯出版獎評委會主席余中先,作為柳鳴九的生前后輩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的專訪。由于沒有逃開此次北京新冠疫情的侵襲,電話那頭余中先的聲音有些低沉,鼻塞明顯。“我個人認為柳先生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是我國外國文學界一個響當當?shù)娜宋?,尤其是法語文學研究和翻譯界的領軍人物,這是毫無疑問的。他近幾年身體狀況都不大好,尤其是得了帕金森之后……雖然我們大家心里都有所準備,但還是覺得太突然了?!?/p>
余中先回憶說,自己1980年代從北京大學西語系法語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后,來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得到了很多老一輩專家學者的提攜?!拔液土壬g沒有具體的師承關系,陳占元先生是我研究生時期的指導老師。說起來,陳先生也是柳先生的老師,在魯迅時代就給《譯文》雜志做翻譯。過了不久,柳先生就問我對哪位法國作家感興趣?我當時對保爾·克洛岱爾感興趣,手頭在翻譯他最主要的劇本《緞子鞋》,這也是我發(fā)表的第一部法國長篇作品譯著,這本書后來歸入柳鳴九先生主編《廿世紀法國文學叢書》?!?/p>
“克洛岱爾不僅是法國詩人、劇作家,也是外交官?!邮伦儭昂笏驮谌A做外交官——當時社會氛圍剛剛有所松動,所里有別的老先生好心提醒我不要去碰克洛岱爾,說這個人當年是代表列強,代表帝國主義的,所以要注意。但柳先生鼓勵和支持我做下去,我們主要是做文學的介紹,并不涉及什么歷史和政治。可以說,我的首部譯作是在柳先生的鼓勵和支持下完成的。”
作為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一尊大炮”,柳鳴九在改革開放后一炮而紅。
1978年5月,“真理標準大討論”在全國上下興起,柳鳴九看到轉(zhuǎn)機,就決定在西方20世紀文學的評價上有所作為?!皩τ谶@段歷史,由于我進所里也晚,并沒有趕上。柳先生當時大致的意思是,在20世紀之前的法國文學尚有馬恩論述可依,可20世紀以后的西方文學卻被一個叫日丹諾夫的人潑了一身臟水。不請走這只‘攔路虎’,沒法接著寫文學史。為了爭取20世紀西方學術的研究空間,呼吁重視薩特和存在主義在國內(nèi)研究的開展。他當年是做了一次長達幾個小時的發(fā)言,非常有名。他那時四十多歲,公開發(fā)表這個意見后,社科院的院長周揚,包括馮至、朱光潛等都來聽取調(diào)研。1980年代國內(nèi)的‘薩特熱’甚至溢出了學界,說他是第一推手,這不為過?!庇嘀邢然貞浾f。
“當年《廿世紀法國文學叢書》之外,柳先生還有另一套書也是推薦給我,讓我參與翻譯,這本書叫《禮拜五》。事情的起因是,1981年柳先生去法國訪問,見到了法國文學20世紀下半葉的佼佼者,作家米歇爾·圖尼埃?!抖Y拜五》是圖尼埃的處女作,也是他的名作。這本書就是反著寫《魯濱遜漂流記》,不是寫魯濱遜教化了禮拜五,而是寫他在禮拜五的影響下,認識到了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重要。這等于是跳出了魯濱遜一個人在荒島上建立了資本主義的生產(chǎn)關系的原有框架,給予了今人新的理解和解讀。這本書能夠在國內(nèi)出版,也是因為柳先生的提攜?!?/p>
“作為國內(nèi)法國文學研究、翻譯的一面旗幟,柳先生還是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會長,這應該是1986年前后的事。他之前的會長是羅大岡先生,羅老歲數(shù)大了退下來,柳先生就接任了。2002年的時候,他也覺得自己歲數(shù)大了,希望做完雨果的研究就退下來。柳先生生性開朗,他個子不高,非常幽默。我記得他當時說領導法國文學需要一個高個兒,他就推薦了自己的研究生,吳岳添先生。柳先生的性格是很沖的,吳先生就比較顯得穩(wěn)重,我們都能適應?!弊鳛榱Q九嘴邊的“小余”,余中先回憶說自己同柳鳴九間亦師亦友,“我跟他的合作大概一直到2018年,2017年時我們還一起吃過幾頓飯,后來他的身體就漸漸不大好了?!?/p>
“柳先生給我感受最大的,反而不是那三大卷煌煌巨著《法國文學史》,也不是他后來翻譯加繆的《鼠疫》、??颂K佩里的《小王子》這些。他更多的精力是放在主編法語文學作品上,《廿世紀法國文學叢書》前前后后一共出了70本,這70本是分成10批出的,每批7本,借用法國出版人的一個說法就是‘七星叢書’。每一批都是7本,幾乎每一部作品的前言都是他寫的,也有的是請譯者自己寫的,這就顯示出了他的學識淵博,膽子也很大,因為很多的20世紀的作品在80年代的時候,還被認為是荒誕的、頹廢的,柳先生推出這些作品是很厲害的。”余中先回憶說,柳鳴九生性曠達,“他說話的時候特別吸引人,常常是手舞足蹈,五個指頭都是張開的,特別有活力?!?/p>
作為將《你好,憂愁》引入國內(nèi)的翻譯家,余中先介紹說這本書自己1980年代翻譯的時候,國內(nèi)還沒有被廣大讀者接受的氛圍?!爱敃r讀者還讀不出里面的東西,等到二零零幾年的時候,這本書再版就不一樣了,因為那個時候咱們國家也出現(xiàn)了兩代人的代溝問題。我當年翻譯了之后,覺得這位作家也就是這一部寫得好,其他的作品屬于可譯可不譯。就像《小王子》,柳先生翻譯的時候全球已經(jīng)有了五六十個譯本,他主要也為了給自己的孫女兒翻譯的?!?/p>
“柳先生翻譯《小王子》是為了給自己孫女兒送一個禮物,這背后也有一段哀傷的往事。先生是性情中人,他的兒子去世非常早,而且是意外去世在國外……他一直很關注孫女兒的成長,這也是他的一個精神寄托。先生對后輩多有提攜,即便是對自家的保姆也非常友善,保姆的女兒也是經(jīng)先生培養(yǎng),出國讀的書?!?/p>
“翻譯工作,實際上就是各個人在做各個人的事情。我個人還是相信魯迅先生的那一套路子,直譯。當然也不是硬譯,但還是要把信達雅的‘信’放在重要的位置。柳先生說的‘化境’,我認為他的意思是在保留人家原著的意思和方式基礎上,同時要考慮到中國讀者的接受。這一點上,我跟柳先生的觀點稍微有些不同,我認為只要是把人家的方式和意思介紹過來,盡管在有些詞兒的上面,我們漢語里面可能還沒有‘化’過來,但慢慢的,未嘗不可能會形成漢語新的用法,也就要用翻譯的文字來改造或者說補益我們的漢語。這方面我們討論的不多,和而不同吧。”余中先最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