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考古學家俞偉超對文化遺產保護的貢獻

今年是考古學家俞偉超先生誕辰90周年,逝世20周年。俞偉超先生作為考古學家,致力于對人類歷史本原的探索。

今年是考古學家俞偉超先生誕辰90周年,逝世20周年。

俞偉超先生作為考古學家,致力于對人類歷史本原的探索。他主持了國內多處重要遺址的考古發(fā)掘工作,并以多學科共同參與的模式開展了包括考古發(fā)掘在內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他組建了我國第一支水下考古和航空遙感考古隊伍,填補了我國水下考古和航空遙感考古的空白,第一次將DNA技術應用在中國考古,積極倡導并推動我國環(huán)境考古工作的開展。

俞偉超先生


俞偉超先生(1933.1.4—2003.12.5),考古學家,祖籍江蘇江陰,出生于上海。1950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yè)后進入中國科學院(現(xiàn)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57年回北京大學,師從蘇秉琦先生,研究秦漢考古。1961年獲副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1985年調入中國歷史博物館(現(xiàn)中國國家博物館),歷任副館長、館長、學術委員會主任。

俞偉超先生作為考古學家,致力于對人類歷史本原的探索。他以廣博的知識,開闊的視野,不竭的探索精神,研究人類社會發(fā)展和規(guī)律,并以考古的方式,嘗試解釋人類精神世界。他主持了國內多處重要遺址的考古發(fā)掘工作,并以多學科共同參與的模式開展了包括考古發(fā)掘在內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他組建了我國第一只水下考古和航空遙感考古隊伍,填補了我國水下考古和航空遙感考古的空白,第一次將DNA技術應用在中國考古,積極倡導并推動我國環(huán)境考古工作的開展。

俞偉超先生致力推動考古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是為當之無愧的教育家。

在擔任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期間,俞偉超先生全方位地推動學術研究和考古發(fā)掘工作的開展,關注博物館的宣傳教育工作,主持修改了《中國通史陳列》。

1992年三峽工程啟動后,俞先生擔任三峽工程庫區(qū)文物保護規(guī)劃組組長,主持編制完成280萬字的《長江三峽工程淹沒及遷建區(qū)文物古跡保護規(guī)劃報告》,這是我國第一部、也是目前我國規(guī)模最大的文物保護規(guī)劃,為三峽文物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在規(guī)劃的實施階段,俞先生奔波于三峽,為三峽文物保護做出了巨大貢獻。

俞偉超先生對考古學學術體系有卓越的貢獻,本文主要嘗試從與文化遺產保護相關的角度,討論俞先生的突出貢獻。

謹以此文紀念俞偉超先生。

一、考古緣起

俞偉超先生1950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此時,國內從事考古研究工作的人寥寥可數(shù)。

隨著新中國大規(guī)?;窘ㄔO開始,大量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被發(fā)現(xiàn),極大地激發(fā)了學者們的研究熱情。地上地下文物的保護工作,也面臨著與基本建設的矛盾,調查、發(fā)掘、研究、保護迫在眉睫。1952年,由文化部、中國科學院考古所和北京大學聯(lián)合舉辦的考古訓練班在北京大學開班,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yè)也在此時成立。俞偉超成為訓練班的輔導員,開始接觸考古和文物保護,并擔當學員的培訓工作。

作為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代大學生,“我們自命為新一代人,我們期望著這一代人創(chuàng)造一個馬克思主義考古學?!薄靶碌目脊艑W領域,用自然科學精確尺度界定的類型學和地層學原理,特別是透過物質遺存探尋古代社會關系的奇妙,激發(fā)出俞先生的極大求知欲?!北旧砭蛯ξ幕瘹v史充滿興趣的“新人”俞偉超和“新學科”考古學在此時相遇了。

敏銳地尋求、吸納新知識,開放地利用新科技而不迷失研究核心,以“古今一體”的領悟力,多角度地透物見人、研究人類社會,俞先生一生工作的風格,或許是在此時埋下的伏筆。

考古訓練班名家云集,各學科的教師是頂尖學者也是實際工作的中堅力量。鄭振鐸、裴文中、梁思成、蘇秉琦、梁思永、曾昭燏等先生為學員們講授文物政策法規(guī)、歷史研究理論、考古文物常識、建筑史、博物館理論,經驗豐富的技工傳授田野技術和文物包裝處理知識。全面而系統(tǒng)的文物研究、保護訓練,開闊了俞先生對文物保護的認知??脊庞柧毎鄳窘ㄔO而生,為考古、文物保護事業(yè)“救火”的特點,將搶救文物、保護文化的使命感浸潤到每位學員心中。

圖/北大歷史系考古專業(yè)50級學生畢業(yè)合影,前排左三為俞偉超(圖片來源:《考古的“黃埔四期”——記1950年代考古工作人員訓練班》 )


圖/ 1986年全國考古工作會議上,部分第一期訓練班學員合影,左三為俞偉超(圖片來源:《考古的“黃埔四期”——記1950年代考古工作人員訓練班》)


二、田野初探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務院提出“重點保護、重點發(fā)掘,既對基本建設有利,又對文物保護有利”的“兩重兩利”方針。這一方針影響了一代考古學者、文物保護專家的工作思路,也持續(xù)地影響著俞先生考古發(fā)掘研究、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思路。

三門峽調查實踐

俞偉超先生參與或主持過許多重要遺址的調查、發(fā)掘、整理工作。1987年,他與學生張承志談到盤龍城遺址的重要發(fā)現(xiàn)時說:

“ 像那樣的激動我也只有兩次。還有一次是在三門峽,那是一九五六年初,我在那里搞棧道的調查。”

——張承志,《詩的考古學——俞偉超張承志對話錄》

三門峽漕運遺跡調查,是1955年開始的黃河水庫考古隊配合三門峽水利樞紐建設的考古調查、發(fā)掘工作項目之一。他于1956年初調查時,發(fā)現(xiàn)了大量漢唐題刻,激動地連夜給夏鼐先生寫信匯報。夏鼐先生當即決定正式開展調查,由年僅23歲的俞偉超先生負責撰寫調查報告。

圖/黃河水庫調查發(fā)掘合影 左二俞偉超;左三吳榮曾;左五劉觀民;左七黃展岳(圖片來源:《用生命鑄就的考古情懷——讀<俞偉超先生紀念文集>有感》 )


俞先生在北京大學讀研期間編寫調查報告《三門峽漕運遺跡》,1961年正式出版。報告以漕運遺跡為線索,不僅記錄文物遺存,還注重對歷史環(huán)境的研究,結合文獻記錄,復原當時黃河水勢變化、漕運需求、技術水平等,解釋不同時期漕運遺跡出現(xiàn)的原因,推測當時社會經濟文化面貌、人地互動情況。《三門峽漕運報告》是當年黃河水庫考古隊所發(fā)表的全部報告、簡報中,唯一一本以漕運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專題性考古報告,在今天看來,仍具有獨特的地位。報告所反映的透物見人、復原社會歷史的撰寫理念,或許與俞先生1958年在北京大學經歷的對考古學目的論“見物不見人”思潮的大批判有關。

圖/攻讀副博士研究生期間,蘇秉琦先生的三位大弟子張忠培、俞偉超與楊建芳在西校門合影,中間為俞偉超(圖片來源:http://www.majiayao.com/htmm/20181/21_3042.htm)


三門峽漕運遺跡調查和報告撰寫,是俞先生實踐自己考古研究理念的一次嘗試,也是配合大型基本建設項目,在特定區(qū)域內搶救性調查記錄文物的一次工作。相關遺跡雖已沒于碧波之下,但他用詳實的記錄和嚴謹?shù)难芯浚沂静⒈4媪巳T峽庫區(qū)的一葉歷史。

圖/左:《三門峽漕運遺跡》封面,右:三門峽全景(圖片來源:《三門峽漕運遺跡》)


烏蘭布和沙漠調查 

1963年的烏蘭布和沙漠調查,緣起于侯仁之先生參與的沙漠治理規(guī)劃項目,是為當時包鋼的糧食蔬菜基地建設項目進行考察,研究此處漢代以來的人居情況和沙地形成原因等問題,探討是否適合現(xiàn)代建設生活。

這是俞偉超先生早年參與的一項涉及多學科合作的科學調查工作。二位先生結合文物分布情況和水文環(huán)境現(xiàn)狀,推測漢代以后自然變遷導致田野荒蕪,而田地荒廢加劇了沙漠化,建議相關部門注意發(fā)現(xiàn)和記錄生產中遇到的古跡古物,以文物為線索考察流沙來源,為治沙和科學利用土地提供參考資料,引起了學界和相關部門的重視。

烏蘭布和沙漠的文物調查工作為歷史研究提供線索,同時解決治沙的現(xiàn)實問題。這樣的工作思路,一方面是“兩重兩利”方針的體現(xiàn),也突出地體現(xiàn)了俞偉超先生日后不斷強調的“古今一體”,考古學研究是“為了今天”, “考古學的研究能為當代社會服務” 理念,文化遺產與當代人們是可以和諧共生,相互促進的。

而多學科視角、環(huán)境與考古研究結合,在俞先生日后的工作中也越發(fā)重要。

圖/1991年河南澠池班村遺址留影(圖片來源:《俞偉超先生紀念文集·懷念篇》)


三、三峽文物保護

三峽文物保護工程是迄今為止我國規(guī)模最大的文物保護工程,其工作方式與保護理念在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史上具有開創(chuàng)性價值。俞偉超先生居功至偉。1992年4月3日,興建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決議被通過,計劃于2003年開始實現(xiàn)分階段蓄水。文物保護工作者開始了與時間的賽跑。

圖/ 1994年4月規(guī)劃組在三峽庫區(qū)調研(中間俞偉超、右一黃克忠)(圖片來源:三峽文物保護研究)


三峽文物保護工程,首創(chuàng)了“先規(guī)劃、后實施”的工作模式?!叭龒{工程庫區(qū)文物保護規(guī)劃組” 于1994年4月成立,俞偉超先生擔任組長,文保專家黃克忠先生為副組長,考古專家徐光冀先生、古建專家傅連興先生為領導成員。三峽文物保護工作時間緊迫、經費不足,俞先生四處游說,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呼吁加強重視文物保護,并籌措保護經費。

俞先生深知三峽是“數(shù)萬年來積累的古文化寶藏”,而已開展的考古調查發(fā)掘工作規(guī)模小,對該區(qū)域的歷史文化認識極為有限,三峽工程“強人識古”,需“在現(xiàn)代化工程巨輪下,搶救三峽的歷史文化遺產”。

文物調查,摸清家底,是當務之急。他組織了全國30所院校和科研機構的300多名專業(yè)人才,歷時三年,走遍三峽庫區(qū)22個區(qū)縣,編制了文物清單。

“文物清單”是一份詳細的文物調查資料,包含內涵描述、價值研究。以此為基礎,規(guī)劃組梳理的三峽庫區(qū)文物的十大價值,是三峽庫區(qū)文物的從遠古至近現(xiàn)代的整體文化線索。以價值研究為基礎,開展三峽庫區(qū)文物的保護規(guī)劃編制工作。

圖/ 俞偉超先生和規(guī)劃組專家一起考察三峽文物保護規(guī)劃工作(右二俞偉超)(圖片來源:網絡)


俞先生深知,無法保留全部的文化遺產。到三峽文物保護工作開展時,“兩重兩利”的文物保護方針,已在我國踐行了近半個世紀,俞先生認可這一方針?!霸谖覀兊膰?,地下到處有古文化遺存,如果全要保護,勢必無法進行工程建設。但如果一味破壞,一個忘掉或者輕視自己歷史的民族,一定會性格軟弱,精神空虛,沒有理想,只知追求物質享受。不要以為得到的物質豐富就一定強大、愉快。人所需要的物質享受,如果得到基本滿足卻被人譏笑沒有文化自尊心,恐怕只會羞恥難忍?!辈⒄J為

“ 當人們的知識、技術、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冷靜地思考,應當怎樣處理這些矛盾,求得平衡,保證人類的持續(xù)發(fā)展?!?/p>

——俞偉超,《三峽地區(qū)的古文化》

他認為“人類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生存,必定在發(fā)展中,形成一套相應的技術,并決定其群體結構和活動方式,還制約著對事物的看法。三峽的文物古跡一定隱含有當年的人地關系。”“(建設破壞的)不僅是古文化遺跡,往往還有對人們有利的生存環(huán)境?!杯h(huán)境影響文化,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滋養(yǎng)現(xiàn)代文明。強調保護人與物的關系,要使古代文化遺產、遺產環(huán)境繼續(xù)與現(xiàn)代生活緊密聯(lián)系。

在俞先生為首的文物保護規(guī)劃組的共同努力下,三峽庫區(qū)文物保護規(guī)劃有序編制,并遵循了如下原則:

① 最大限度地搶救,力爭把損失減少到最小。

② 重點保護,重點發(fā)掘。

③ 移民遷建區(qū)文物保護的力度應當加大。

④ 尊重文物保護科學的客觀規(guī)律,有利于工程建設和庫區(qū)的發(fā)展。

⑤ 注重科學保護,確立全局、長遠觀念。

⑥ 注重文物原有的環(huán)境風貌和歷史文化傳統(tǒng)。

經過跨學科專家團隊反復論證,評估保護對象,制定了三峽文物保護措施。對地下文物采取考古發(fā)掘、考古勘探、登記建檔保護措施,其中考古發(fā)掘分為了四個級別。對地上文物的保護,制定了原地保護、搬遷保護、留取資料三種方案。

對價值突出的白鶴梁、張飛廟、石寶寨三處遺產以專題的形式,制定了單項保護規(guī)劃:

白鶴梁題刻價值與環(huán)境緊密相關,論證推翻了切割保存、另建場館的方案,而采取了就地保存、建設水下博物館的方案。云陽張飛廟的重要價值突出體現(xiàn)在其與景觀環(huán)境的密切聯(lián)系,并且是云陽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故而采取了在長江新城南岸,盡可能重現(xiàn)原址環(huán)境的遷建方案。石寶寨同樣是與周邊景觀環(huán)境、民俗文化密切相關的文化遺產,通過庫區(qū)蓄水后浪高分析,最終選擇了就地圍堰保護方案。

圖/ 三峽張桓侯廟(張飛廟)臨江段俞偉超先生雕像,雕像所用花崗巖石為三峽大壩的基石,寓意中流砥柱、三峽文物保護的奠基(圖片來源:江陰紀事公眾號)


他對文化遺產的認識,不止步于特定物質遺存,也不靜止于分期的片段敘事,強調三峽文化遺產“是古代中國文明整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很有自身特點的系統(tǒng)?!币Wo這個系統(tǒng),必須保護民族民俗文化、傳統(tǒng)生活方式,俞先生主持編制了《民族民俗文物保護規(guī)劃報告》,并為文化展示編制了《博物館建設規(guī)劃報告》。最終形成了包含基礎資料、經費概算在內,共計53本、280萬字的《長江三峽工程淹沒及遷建區(qū)文物古跡保護規(guī)劃報告》。《規(guī)劃報告》于1998年9月獲專家論證通過。

圖/ 2002年11月俞偉超先生帶病參加“三峽工程重慶庫區(qū)二期水位重點考古項目匯報會”(圖片來源:《用生命鑄就的考古情懷——讀<俞偉超先生紀念文集>有感》)


圖/ 俞偉超先生在奉節(jié)魚腹浦考古工地現(xiàn)場(圖片來源:網絡)


規(guī)劃實施階段,俞偉超先生繼續(xù)為三峽的文物保護而奔忙,推動其科學開展,絕不因工期緊而放松學術要求。

在確定展開的考古發(fā)掘工作中,他引入了水下考古、環(huán)境科學、遙感科學的綜合團隊,獲取豐富歷史信息,三峽地區(qū)的考古文化認識得到了飛躍式的提升,為今日的長江上游地區(qū)文明研究、遺產保護提供了基礎。

他晚年的多篇論著,將研究視角投向了三峽地區(qū)及與之環(huán)境密切的江漢平原、成都平原,呼吁學者加強合作,揭開長江上游古史文化之謎。他希望學者們科學省慎地利用新材料、發(fā)現(xiàn)新問題、提出新想法。

三峽文物保護對我國文化遺產保護思想與程序都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重視保護前期調查、以價值評估為核心、先規(guī)劃后實施、環(huán)境與文化傳統(tǒng)都要保護等重要的保護理念,直接反映在2000年發(fā)布的《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內容中,對二十一世紀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作用。

圖/ 重慶三峽博物館展墻,俞偉超先生自己的笑容也與古今萬千人文、自然景觀一同,匯入江水奔涌(圖片來源:馬蜂窩網)


四、公眾教育與文化自信

俞偉超先生任職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期間,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的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他首先明確了歷史博物館的定位——中國古代文明的殿堂,社會文明教育的基地,對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中國通史陳列》與華夏之路

1988年起,俞先生主持推動了《中國通史陳列》修改工作。

這次陳列設計工作,以考古學家的專業(yè)視角,充分闡釋最新學術成果,傳遞真實歷史信息。同時,強調美學價值,挑選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文物,陳列設計要有藝術感。博物館的建筑、設施也都要給觀眾美的享受,成為“人民美育的課堂”。

俞先生要求博物館展陳不能孤芳自賞,要為公眾服務,充分發(fā)揮其社會價值。

而通過博物館的講述,最終他想傳遞給公眾的,是這樣的信息:

“ 歷史前進的方向是由許多復雜因素決定的。但回顧中國歷史的已往過程,可以看到,這樣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的共同體,具有深邃的智慧、強大的凝聚力和汲取其他民族優(yōu)點的勇氣,盡管遇到過若干次的挫折、傷痛甚至迷惘,終是會復蘇過來而再度興旺發(fā)達。

如果看到了中國歷史的這些特點,無疑將尊重和愛護這些特點,使其成為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p>

——俞偉超,《歷史拉近了,文物活絡了——在《華夏之路》中找尋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

 立足自身與放眼世界

俞偉超先生在考古學研究上竭力推動國際交流與合作,在博物館文化交流工作上,也是如此。通過參觀訪問建立起來的聯(lián)系,促進了中國博物館和國外博物館間的合作與交流,極大地推動了博物館展覽和保護的現(xiàn)代化進程。

國際交流,不限于技術方法,更是文化的交流。強調珍視自身文化獨特性的同時,進行文明比較與交流,立身世界文明之中。

俞先生開創(chuàng)的水下考古事業(yè),拓展了我國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的工作范疇,而海洋文物自身就具有自信開放,聯(lián)通東西的特性。俞先生是“南海1號”沉船發(fā)掘的第一任領隊。長期關注包括“南海1號”在內的水下文物保護事業(yè),2003年,病中的他得知“南海1號”將籌建博物館,欣喜撰文《商船戰(zhàn)艦,東西輝映》,表達水下文物對人類認識自身歷史、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同時突出了博物館在文化保存與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圖/ 中日聯(lián)合中國南海沉船調查學術委員會成立暨第一次會議(圖片來源:網絡)


結語

俞偉超先生是位飽含深情的歷史研究者,從他一生的工作中,我們能感到他對文化的熱愛,對探尋歷史的執(zhí)著。他不僅僅將歷史視為消亡或與今日無關的故事,而是由古代聯(lián)想當代,由當代共情古代?!霸柑煜掠星槿苏湎ё嫦葌兘洑v的歷史滄?!?。

他在接受采訪時說,但愿在今后三峽的風光中能夠多留一點童年的心態(tài),是“因為童心太天真,令人感動?!?/p>

愿今日從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yè)的我們,都能保持誠摯的童心。

圖/ 1994年俞偉超為蘇秉琦八十五華誕題字(圖片來源:攝于北京大學塞克勒博物館)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清源文化遺產”微信公眾號,本期編輯:胡玥,排版:韓依琪,策劃:張榮,審核:郝國勝、呂舟  原文有注釋,此處省略)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