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in the World: A Memoir, by Amartya Sen, Liveright, January 2022, 464pp
1901年作家泰戈爾四十歲,他在加爾各答以北約一百英里孟加拉郊區(qū)的桑蒂尼蓋登創(chuàng)立了一所小小的學校。二十年后,他在那旁邊又建立了一所名為維斯瓦·巴拉蒂的大學,其名稱是將梵語中的“世界”與“智慧”相結(jié)合,其校訓是“整個世界在這個小窩中相遇”。這些合作辦學機構(gòu)的教育愿景在當時頗為大膽且有實驗性:男女同校,沒有體罰,也沒有什么正式的紀律,課堂就在戶外的樹蔭下。他們強調(diào)美術(shù)、音樂、體育和戲劇教育,不看重考試及形式化的成績。課堂之外,教師和學生們自由社交。最重要的目的是鼓勵學生的想象力和思想自由,并向他們灌輸對世界(和印度)偉大而多元的知識和文化的欣賞與贊美。因此,其課程范圍非常廣泛,不僅涉及印度的歷史、藝術(shù)和文學財富,而且對西方、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其他地區(qū)的各種文化也給予同樣的關(guān)注。
泰戈爾的設(shè)想反映了他對傳統(tǒng)學校教育的不滿,也反映了他現(xiàn)代與開放的背景。他本人從未在學校里待很久,青少年時期去英國旅居,在布萊頓他很快就從為他安排的公學退學了;在倫敦時他只在倫敦大學學院讀了幾個月;在加爾各答的總統(tǒng)學院他只待了一整天。但他曾接受過梵文、英文、音樂、哲學及其他科目的教育,主要由私人教師和他有才的哥哥姐姐們授課,其中有幾位成為了著名的作家、作曲家、愛國者和知識分子。
這種量身定制的多元文化教育之所以能夠?qū)崿F(xiàn),不僅僅因為泰戈爾是他父母的第十四個孩子,還因為他出生在孟加拉的豪門之一。他的祖先從十七世紀末就成了東印度公司的成功經(jīng)紀人,家族財富隨著東印度公司的壯大而增長。到十九世紀他們堪比加爾各答的美第奇家族。作家泰戈爾的祖父德瓦卡納特·泰戈爾是當時一位富有的商人、慈善家和社會改革家,他曾在歐洲社交圈大放異彩,維多利亞女王在白金漢宮款待過他,還被譽為那個時代最偉大的印度人。
作家泰戈爾在他從父親那里繼承的一個大莊園里創(chuàng)辦了學校以及后來的大學,但運營這些學校的成本很高。在他余生四十年游歷各大洲時,為這些機構(gòu)籌款是他的主要關(guān)注點之一。他于1913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便用了那筆獎金來改善桑蒂尼蓋登的設(shè)施。據(jù)說,當消息傳來時,他正在校委會開會,苦于如何為校舍的新下水道系統(tǒng)籌錢。當看到來自斯德哥爾摩的電報時,他干脆地宣布:“下水道的錢剛剛找到了!”
這塊獎章改變了他的生活,使他一舉成名,享譽全球。年輕的英國詩人威爾弗雷德·歐文將泰戈爾的詩抄寫在筆記本上,并把它隨身帶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壕。1918年夏天,在重返戰(zhàn)場一去不回之前,當他最后一次向家人告別時,引用了其中他最喜歡的一句話:“當我離開的時候,讓這句話成為我的臨別贈言,/我所看到的是不可超越的……”
泰戈爾在1915年被英國政府授予爵士稱號。四年后,為了抗議英國在阿姆利則對數(shù)百名手無寸鐵的平民進行的殘酷屠殺,他放棄了這一榮譽,當時他所表達的希望是“摒棄一切特殊的區(qū)別,站在我的同胞身邊,因為他們被人視為無足輕重,使其可能遭受非人的暴行”。此刻的泰戈爾已經(jīng)是一位杰出的反帝國主義和國際主義者,英國統(tǒng)治的批評者,并熱忱倡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團結(jié)。他的朋友甘地稱他是印度民族主義的“偉大哨兵”。
西方世界在對泰戈爾的崇拜風潮過去后是一波逆流。特別是在他1941年去世后,外國對泰戈爾的看法往往是東方化的,僅僅把他當作一位傳達著模糊而神秘信息的東方圣人。伯特蘭·羅素盡管見過泰戈爾幾次,但到1960年代時,他只能回憶起“神秘的觀點”和“模糊的廢話”。但這是一種不公平的漫畫式表述,它忽略了泰戈爾畢生對科學技術(shù)進步的熱忱,以及他將理性論證作為所有知識基礎(chǔ)的堅持——這種理性主義立場使他在1930年代多次與甘地產(chǎn)生分歧。
泰戈爾世界觀的一些中心主題——東方與西方、家庭與國家、真理與幻想、宗教與民族主義、理性與傳統(tǒng)、男人與女人的角色、行為的自由——可以在他的偉大小說Ghare Baire(1916年問世;1919年英文翻譯版題為“家庭與世界”)中窺見一斑。這些主題也存在于他的教育理念中,該理念摒棄了教科書式的學習,支持一種基于國際主義精神、不受宗派約束的自由而理性的探索,并追求務實的社會進步(例如泰戈爾在自己的莊園里為婦女和農(nóng)村地區(qū)窮人建立了單獨的學校和診所,從而提高他們接受教育的程度)。他曾說:“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解釋意義,而是敲開思想的大門?!?/p>
為了在桑蒂尼蓋登實現(xiàn)這一愿景,泰戈爾將一批同樣堅定的教師、藝術(shù)家和社會改革者聚集到身邊??讼L帷つ獫h·森就是其中之一,這位研究梵文和巴利文、印度歷史和民歌的偉大自由主義學者,應泰戈爾的熱情邀請,于1908年加入桑蒂尼蓋登,并很快就成為了泰戈爾的親密朋友和助手??讼L帷つ獫h雖然出生在一個保守的印度教家庭,但卻成為十五世紀印度神秘主義者迦比爾所倡導,結(jié)合穆斯林和印度教的思想與文學傳統(tǒng)的普世教義的追隨者。他被蘇菲派的詩歌和音樂所吸引,學會了波斯語,并用孟加拉語、印地語和古吉拉特語寫作。他認為印度的各種文化、民族和宗教在其漫長的歷史中一直是相互聯(lián)系、交織,并相互受益的,這一觀點在他的學術(shù)研究和進步政治活動中起著同樣重要的作用。他的妻子基蘭巴拉·森(孟加拉的一個常見姓氏)是一位出色的畫家和助產(chǎn)士。他們的女兒阿米塔在桑蒂尼蓋登上學,和男孩們一起學習柔道,后來泰戈爾的幾部著名舞劇在加爾各答上演時,她擔任主角,盡管當時社會對她所在階層的女性是否應當?shù)桥_表演仍有很大爭議。
在阿米塔的婚事安排好之后,她搬去了孟加拉東部的達卡,這是她的丈夫阿舒托什·森的家庭所在地,他是當?shù)卮髮W的化學教授。1933年,按照孟加拉人的習俗,她回到桑蒂尼蓋登的娘家生下了她的第一個孩子。她的母親幫忙接生。泰戈爾秉承他一貫的創(chuàng)造性和進步精神,敦促朋友們不要給這個嬰兒取一個傳統(tǒng)的名字,而是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名字,基于梵文中的死亡一詞而命名為:“阿馬蒂亞” (Amartya),意思是不朽的。
阿馬蒂亞·森
對于一些孩子來說,這種充滿預示性的“名副其實”的要求可能會很艱難。但事實證明,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個恰當?shù)拿?。阿馬蒂亞·森如今已經(jīng)年近九十,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著名和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作為一名曾獲諾貝爾獎的經(jīng)濟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富于開創(chuàng)性的道德哲學家,他的研究成果對學術(shù)界和政策制定者如何構(gòu)想和解決一系列基本問題產(chǎn)生了全球性的影響,包括饑荒的肇因與預防、人類的福祉和發(fā)展、貧困、福利、社會選擇、婦女地位,以及對正義的定義。他也一直是一位文筆優(yōu)雅而多產(chǎn)的公共作家和知識分子。在這些方面,一位景仰他的英國同事在三十五年前就指出,森的“成就極為豐富,而且似乎在其他人開始放松的年紀,他反而開始加速”。如今仍然如此。
阿馬蒂亞·森在著作中經(jīng)常提到他年輕時的事,并將它們與他的學術(shù)工作聯(lián)系起來。他這本回顧一生的回憶錄《世界中的家》將這些回顧擴展為一個引人入勝的動人故事,講述了他經(jīng)歷過的多文化童年、受教育經(jīng)歷和早期的學術(shù)生涯。此書的標題與泰戈爾的小說相呼應,向這位偉大詩人在人格與智性上的持久影響力致敬。但此書名也是其字面上的意思。從嬰兒期開始,森的生活就一直在游走,對他來說許多地方都有家的感覺。在他十歲時,這一串地名已經(jīng)包括了:達卡;緬甸的曼德勒,他在三至六歲時與父母住在那里;加爾各答,他的許多親戚都來自那里;他家祖先來自孟加拉鄉(xiāng)下的馬托村,他在那里度過了許多快樂的假期;以及桑蒂尼蓋登,他從七歲起去泰戈爾的學校讀書,與祖父母在那里同住。
這樣的生活方式能夠反映森的家族規(guī)模龐大,氣氛溫暖,也展示出他們在孟加拉的文化和教育領(lǐng)域精英社群中處于相對較為富有與崇高的地位?!妒澜缰械募摇非擅畹孛枥L了在這種充滿無盡舒適與刺激的環(huán)境中成長的情景。阿馬蒂亞·森在一群更為年長、更具學識的叔叔阿姨、兄弟朋友的包圍和鼓勵下,共享他們對孟加拉和印度歷史文化悠久而豐厚傳統(tǒng)的自豪感,他從小就學得多種語言,對太陽下的萬事萬物都充滿了好奇心,他似乎從未懷疑過他會像他的父親和祖父一樣,在學術(shù)之路上走完一生。
唯一真正的問題是,選擇哪個學術(shù)領(lǐng)域?他在十幾歲的時候,曾被誘惑去學習梵文、數(shù)學或物理學,但后來他選擇了經(jīng)濟學,這不僅是因為經(jīng)濟學將理性化的分析和計算與他感興趣的現(xiàn)實生活中的政治和社會問題相結(jié)合,而且還因為(與必須在實驗室干活的物理學家不同)經(jīng)濟學使他可以隨心所欲地在加爾各答的咖啡館和書店里,在與朋友們的愉快討論中度過一個個下午。
阿馬蒂亞·森的回憶錄將記憶與對他在身份上與思想上的各個家園的歷史思考交織在一起,涵蓋了他生命中的前三十年。其中包括他在孟加拉和緬甸度過的童年;在桑蒂尼蓋登幸??鞓返氖昵髮W生涯;爭取印度獨立的斗爭以及隨后在初生共和國生活的興奮;在加爾各答總統(tǒng)學院的本科生活,隨后開始了與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長期合作;以及他閃亮的學術(shù)生涯的最初階段——二十二歲時回到加爾各答擔任教授,在三一學院獲得教職,前往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訪問一年,最后在1963年獲得德里經(jīng)濟學院的教授職位(并有了第一個孩子)。書中盡管斷斷續(xù)續(xù)地提到了最近的事件,但《世界中的家》基本上省略了阿馬蒂亞·森此后六十年的生活:他在1970年代回到英國,先后在倫敦經(jīng)濟學院和牛津大學擔任教授;1980年代末他又前往哈佛,此后在美國生活;1998年他當選為三一學院第一位非英國人的導師;同年獲得諾貝爾獎;他后來的婚姻、家庭生活以及許多其他成就都一筆帶過。
阿馬蒂亞·森從未解釋過這六十年的缺失,但書中已經(jīng)提供了答案。因為這本書的主題是他致力畢生的那些智性問題,以及使他成名的對這些問題的見解,都是源自他現(xiàn)代而開放的成長史和年輕時經(jīng)歷的啟發(fā)。例如,他自小就被強大而出色的女性榜樣所包圍,然而他也注意到,在緬甸以及其他地方,婦女在經(jīng)濟和公共生活中的地位比在印度高得多,即使是在桑蒂尼蓋登,聰明女孩們的成就也得不到突出呈現(xiàn)。他小時候曾協(xié)助開辦夜校,教育桑蒂尼蓋登周圍村莊的貧困兒童。他的許多長輩因試圖結(jié)束英國統(tǒng)治,未經(jīng)審判就被投入監(jiān)獄;他在一代印度左翼知識分子中長大,渴望協(xié)助他們的新國家走向進步與繁榮。他從泰戈爾那里,以及從他的家庭中,繼承了對社會正義的熱情和對印度乃至世界文明不可或缺的多元性的堅定信念。這些影響塑造了他對性別、正義、貧困、發(fā)展和社會選擇等問題的持久興趣。
塑造他的還有個人經(jīng)歷中一系列深刻的傷痛。1943年春天,阿馬蒂亞·森九歲時,饑餓的農(nóng)民們突然開始涌入桑蒂尼蓋登。到夏天結(jié)束時,可能有十萬人經(jīng)過了他們的校園。孟加拉大饑荒開始了,最終有兩到三百萬人死亡。他和同學們幾個月來一直聽著男女老幼的求救之聲,那些人拼命試圖前往加爾各答,相信在那里能得到食物。而當他前往那座城市時,他看到的是尸橫街頭。然而,在他遍布孟加拉各地的家人或朋友中,沒有人需要為食物而擔心。這怎么可能呢?
幾十年后,森在貧困問題上的開創(chuàng)性論述證明,這場可怕但可預防的災難并非由于歉收或糧食短缺造成,而是由極度擴張的戰(zhàn)時經(jīng)濟、英國的信息審查和殖民地的分配政策造成的,這些政策將稻米推到天價,令沒有土地的農(nóng)村勞動者無法承受。這就是他著名的論述:“饑荒的特征是某些人沒有足夠的食物。它并不是指食物短缺不夠吃?!?/p>
幾個月后的1944年,阿馬蒂亞·森在達卡的父母家中的花園里玩耍時,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身受重傷的人,渾身是血,痛苦地尖叫,掙扎著邁過大門。此人名叫卡德爾·米亞,是個穆斯林短工,他冒險進入森一家所在的以印度教徒為主的社區(qū),想找工作來養(yǎng)活他饑餓的家人,結(jié)果被一群印度教暴徒襲擊并刺傷。阿馬蒂亞和父親試圖救他一命,但他最后還是死了。此次遭遇,以及導致1947年印度血腥分治,并伴隨分治整個過程的恐怖的宗教暴力行為,對所有經(jīng)歷其中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影響,阿馬蒂亞也并不例外,這段經(jīng)歷也幫助他形成了對經(jīng)濟(非)自由、宗教偏執(zhí)和身份政治的持久興趣。
他在年輕時所受到的影響中最后一部分是更純粹的智性方面。森的回憶錄雄辯地描述了他遭遇新想法時的狂喜,在這些想法之上進行討論和發(fā)展的興奮,與世界各地富有才華的年輕人交朋友的快樂,以及與其他學者合作的樂趣。他在本科時代深入研究了馬克思、密爾和亞當·斯密??夏崴肌ぐ⒘_、莫里斯·多布、以賽亞·伯林、約翰·羅爾斯以及其他主要經(jīng)濟學家和哲學家的著作都曾啟發(fā)過他。他還如饑似渴地閱讀吉卜林、高爾基、吉爾伽美什、埃德蒙·伯克、瑪麗·沃斯頓克拉夫特、J. B. S. 霍爾丹、馬克·布洛赫,以及無數(shù)孟加拉和印度作家的作品。
1952年,在被幾個漫不經(jīng)心的醫(yī)生打發(fā)后,他通過學習上皮組織癌的醫(yī)學教科書,診斷出自己患有口腔癌。這種威脅生命的病癥只能通過非常高劑量的輻射來治療:他不得不連續(xù)七天,每天連續(xù)幾個小時獨自坐在醫(yī)院的診室里,嘴里含著一個里面裝著鐳的鉛模。他通過閱讀蕭伯納的小說和戲劇、莎士比亞的劇本、埃里克·霍布斯鮑姆的論文以及一些關(guān)于新的左翼歷史雜志《過去和現(xiàn)在》的材料來打發(fā)時間,這本雜志當時剛剛在牛津創(chuàng)刊。
一個棕色皮膚的人在白人世界里是什么感覺?森的解釋是,作為一個印度公民,他每次旅行都“非常習慣于在護照檢查站排長隊”,回答有關(guān)他來訪目的之類問題,并消除別人對他可能計劃非法“逗留于我所經(jīng)過的任何國家”的懷疑。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在擔任三一學院院長期間,有一次回英國的時候,遭遇到希思羅機場的一名邊檢官員審問,此人對他在出入境登記表上提供的答案表示懷疑。他為什么要把“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導師宿舍”作為他的家庭地址?這位導師是否是他的好友,才會為他提供這樣的款待?森在回答之前微妙地停頓了一下,于是這人更加懷疑了。
大多數(shù)人在遇到這種情況時,都會將其解讀為英國內(nèi)政部時常見諸報端的種族偏見的證據(jù)。但阿馬蒂亞·森卻選擇將其作為冥想的靈感,思考一個人是否能成為他自己的朋友。與此類似的自信而平和的心態(tài)、智慧的好奇心和慷慨的精神等亮點貫穿全書。書中有一些關(guān)于他在二十世紀中期的劍橋作為一個印度人生活的精彩小插曲。當他在那里的十年歲月即將結(jié)束,朋友們前來告別時,其中一個人凝視著森臨摹的一幅高更的波利尼西亞人群像。森問她:“你喜歡這幅畫嗎?”“是的,這些人是你的親人,不是嗎?”
他的第一個房東漢格夫人曾要求三一學院不要把任何有色人種學生送到她那里。1953年秋天森到達時,她友好地向他解釋,她之前在火車和公共汽車上見過那樣的人,但從未真的與他們打過交道。她的憂慮最后展現(xiàn)得頗為現(xiàn)實。她問道:“你洗澡的時候會不會掉色——我是說,假如洗澡水非常熱的話?”她在照顧森的一年結(jié)束時,已經(jīng)成為了一位堅定捍衛(wèi)種族平等的斗士。她曾告訴森,在她的舞蹈俱樂部里另一位女士拒絕與一位試圖尋找舞伴的非洲人跳舞時,“我很不高興,所以我抓住那個男人,和他跳了一個多小時舞,直到他說他想回家”。
唯一能夠與三一學院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回憶錄比較的是伯特蘭·羅素的自傳。它開頭幾個章節(jié)讀起來令人頗感不凡。羅素的祖父是前首相羅素伯爵一世,在伯特蘭六歲時去世,他主要由祖母羅素伯爵夫人撫養(yǎng)長大,與這位生于維多利亞時代的樸素老太太一起居住在里士滿御苑中彭布羅克山莊的大宅里。他是個孤兒;直到快十六歲才去上學,此前只短暫造訪過當?shù)氐囊患矣變簣@,而且深感孤獨。有一次,年邁的政治家威廉·格拉斯通來到這里,當時只有十幾歲的羅素作為在場的唯一男性,晚餐后被單獨留下。格拉斯通只說了一句話:“她們給我的波特酒很不錯,但為什么倒在一個勃艮第紅酒杯里?”羅素的回憶是:“我不知道答案,我希望地球能把我吞沒。那以后,我就再也沒有感受到恐怖所帶來的如此完整的痛苦?!?/p>
羅素這三大卷自傳頑強地涵蓋了他漫長人生中的每一個重要事件,而到結(jié)尾處,這種人文的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消失了:我們只剩下逐字復述的與別國領(lǐng)袖之間的往來信件,以及對他曾訪問的地方和遇到的重要人物的長篇敘述。森的回憶錄并沒有完全避免這種危險:隨著章節(jié)的推進,我們被介紹給越來越多的他的成功朋友和同事,并讀到了這些人后來成就的簡史。(他第一次見到賀錦麗是在1964年,當時她剛出生幾天;森是她父母在伯克利的朋友,也是授予她父親博士學位的學術(shù)委員會成員。)
瞥見森年輕時的面貌會帶來某種特別的興奮:二戰(zhàn)后不久他搭車穿越歐洲;他在劍橋與E. M. 福斯特討論梵文戲??;他在第一次從印度到英國的漫長船旅中與同學們爭論共產(chǎn)主義;他在孩提時代就對加爾各答的魚價與當?shù)刈闱虮荣悷o法預測的結(jié)果之間的關(guān)系進行理論研究;他曾試圖讓桑蒂尼蓋登當局將他的信仰登記為佛教;在戰(zhàn)爭期間他秘密收聽蘇巴斯·錢德拉·鮑斯的自由印度電臺的被禁廣播節(jié)目。學生時代的他在木工上一無是處,體育不怎么樣,音樂也很糟糕,還曾被軍官培訓團立即開除——因為他糾正了指揮官對牛頓物理學的一知半解。但他在智性方面無與倫比。每當一個新的想法敲打著他的心靈之門,他總是會熱情回應。泰戈爾會以他為傲。
(本文英文原文刊登于2022年12月8日《紐約書評》,獲作者授權(quán)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