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標題提到的北魏太武帝,是終結(jié)五胡十六國時代、讓極度混亂的華北重歸統(tǒng)一的帝王。中國史上有所謂“三武一宗法難”的四場廢佛運動,太武帝乃第一位斷然執(zhí)行者,亦因此著名。對這一次廢佛前后的北魏歷史,學者從宗教史、思想史、政治史等各方面開展了研究,推出了以塚本善隆氏的論著為首的大量成果,因而本領(lǐng)域給人已臻完滿之感。不過筆者認為,在根本性問題上還遺留著未闡明的地方。這種質(zhì)疑來自對當時政治動向之實態(tài)的專門探察,本章就將揭示此疑點,并盡力做一解答。
太武帝拓跋燾像
眾所周知,北魏的廢佛是以皇帝太武帝、崔浩以及新天師道的倡導者寇謙之三人為中心實施的,崔浩乃實際的籌劃者、推進者。另一方面,反對勢力的核心為皇太子拓跋晃(以下稱景穆太子),當時他因監(jiān)國占據(jù)朝廷行政的樞紐。然而,從寇謙之死時的太平真君九年(448)到太武帝死時的正平二年(452)三月,短短四年內(nèi)居于政局中央、左右政治走向的此四人相繼亡故(崔浩被殺于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景穆太子死于正平元年六月)。
從現(xiàn)存史料無法推定寇謙之之死存在政治因素(參見《魏書·釋老志》)。崔浩被殺與時局密切相關(guān),大量先行研究已經(jīng)指出。太武帝則因宗愛謀逆而死。這三個人的情況在《魏書》《北史》以及其他關(guān)于該時代的史籍里記載明確,恰可形成對比的是,史書圍繞太武帝嫡長子景穆太子之死的表述頗為含糊。
《魏書》卷四下《世祖紀下》正平元年六月條云:
(A)戊辰,皇太子薨。壬申,葬景穆太子于金陵。
同卷末《恭宗紀》云:
(B)恭宗景穆皇帝諱晃,太武皇帝之長子也。......正平元年六月戊辰,薨于東宮,時年二十四。庚午,冊曰“:嗚呼......隆我皇祚,如何不幸,奄焉殂殞,朕用悲慟于厥心......”
該紀末“史臣曰”謂:
(C)史臣曰:世祖(太武帝廟號)......初則東儲不終,末乃釁成所忽。固本貽防,殆弗思乎?恭宗明德令聞,夙世殂夭,其戾園之悼歟?
引文(B)中詔書表達的是太武帝面對其子早亡的悲痛心情。但引文(C)“其戾園之悼歟”之語卻傳達出景穆太子乃異常死亡的意味。基于后者再回看引文(A),景穆太子死于非常這一觀點可以得到支持。因為據(jù)引文(A),戊辰日景穆太子死,僅四天后的壬申日,他便被火速下葬于北魏歷代皇帝長眠的金陵。這與(B)中詔書所見內(nèi)容構(gòu)成極強的反差。那么,此事實情究竟為何就有必要加以探明,考慮到景穆太子乃當時政局中一方的核心,北魏權(quán)力構(gòu)造的問題亦將被觸及。同時,景穆太子反對廢佛,與崔浩等人針鋒相對,因此這一問題還關(guān)系到北魏史上最大的疑案——崔浩被殺事件。
接下來就從以上疑問出發(fā),走近北魏太武帝時代后期政局與權(quán)力構(gòu)造的實態(tài)。
圍繞景穆太子之死
首先嘗試論證景穆太子死于非常,并探討其原因?!段簳肪砭潘摹堕幑佟ぷ趷蹅鳌份d:
恭宗(景穆太子廟號)之監(jiān)國也,每事精察。愛天性險暴,行多非法,恭宗每銜之。給事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等任事東宮,微為權(quán)勢,世祖頗聞之。二人與愛并不睦。為懼道盛等案其事,遂構(gòu)告其罪。詔斬道盛等于都街。時世祖震怒,恭宗遂以憂薨。
較先前材料,該引文更具體地說明了景穆太子之死異乎尋常?!段簳纷髡呶菏账^“其戾園之悼歟”大概由是而發(fā)?!办鍒@”意為漢武帝之子戾太子的園邑(《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也就是說,魏收基于《魏書·宗愛傳》所述史實,把景穆太子的死視作西漢時期因所謂巫蠱事件而“自經(jīng)”的戾太子之死的重演。將《宗愛傳》“時世祖震怒,恭宗遂以憂薨”與“其戾園之悼歟”的表達結(jié)合起來考慮,在景穆太子死于非常這一認識之上,我們還可以推定,景穆太子的死出自太武帝之命。魏收通過微言傳遞的正是此等信息。這么說是因為,圍繞景穆之死的記載相對中國古代的歷史敘述來說極為特異。比如,當時監(jiān)國的太子作為總攬朝政的人物,其死亡始末不見于本紀,只在宦者列傳中以“時世祖震怒,恭宗遂以憂薨”簡單帶過;本紀則留下“其戾園之悼歟”這一曖昧表述;在景穆死后僅四天,本紀便記其被匆匆埋葬。
那景穆太子事件會是冤案嗎?據(jù)史論中“其戾園之悼歟”之語,魏收似乎將其看成與漢武帝時戾太子之死一樣的冤案。但同時代的史書《宋書》卷九五《索虜傳》云:
燾(太武帝諱)至汝南瓜步,晃(景穆太子諱)私遣取諸營,鹵獲甚眾。燾歸聞知,大加搜檢。晃懼,謀殺燾,燾乃詐死,使其近習召晃迎喪,于道執(zhí)之,及國,罩以鐵籠,尋殺之。
《南齊書》卷五七《魏虜傳》云:
子燾,字佛貍代立,年號太平真君。宋元嘉中,偽太子晃與大臣崔氏、寇氏不睦,崔、寇譖之。......下偽詔曰:“王者大業(yè),纂承為重,儲宮嗣紹,百王舊例。自今已往,事無巨細,必經(jīng)太子,然后上聞。”晃后謀殺佛貍見殺。
據(jù)以上記載,景穆太子圖謀弒殺太武帝。如此則不能視此事件為冤案?!顿Y治通鑒》卷一二六《宋紀》文帝元嘉二十八年(451)六月條襲用了前引《宗愛傳》的記述,《資治通鑒考異》卷五《宋紀上》元嘉二十八年六月“魏太子晃以憂卒”條下議曰:
宋《索虜傳》云:“......(上引記載)”蕭子顯《齊書》亦云:“晃謀殺佛貍,見殺。”《宋略》曰:“燾既南侵,晃淫于內(nèi),謀欲殺燾。燾知之,歸而詐死,召晃迎喪?;沃粒瑘?zhí)之,罩以鐵籠,捶之三百,曳于叢棘以殺焉。”又《索虜傳》云:“晃弟秦王烏奕旰與晃對掌國事,晃疾之,訴其貪暴。燾鞭之二百,遣鎮(zhèn)枹罕?!贝私越蟼髀勚Z。今從《后魏書》。
此處《考異》以“江南傳聞之語”否定《索虜傳》《魏虜傳》的謀殺說,“從《后魏書》”。不過《索虜傳》《魏虜傳》畢竟是同時代的史著,如所周知,兩傳保存了很多超出《魏書》的史實。而且《考異》雖選擇“從《后魏書》”,卻未對《魏書》所記景穆太子死后四天的匆匆下葬以及“其戾園之悼歟”的表述有所解釋。另外,景穆太子喪生的正平元年,已經(jīng)統(tǒng)一華北的太武帝正傾全國之力南伐。前一年即太平真君十一年(450)九月辛卯,南伐軍出征,很快于十一月壬子進至徐州彭城城下,十二月丁卯即渡過淮水,接著便攻掠淮西、淮南,該月癸未最終到達劉宋都城建康對岸的瓜步山(江蘇六合東南臨長江之山)并營建行宮。翌年正月丙戌元旦,也就是景穆太子逝年的正月元旦,太武帝于江岸集結(jié)諸軍,在對方土地上論功行賞。而次日,正月二日丁亥,他就踏上歸途,二月癸未至魯口(河北饒陽南),景穆太子于行宮迎接,三月己亥車駕返抵京師平城(《魏書》卷四下《世祖紀下》)。岡崎文夫氏《魏晉南北朝通史》曾論述此間經(jīng)緯:
太武帝親自南下,率軍至建康城對岸的瓜步,伐葦造筏,示欲渡江。建康戒備森嚴,沿江六七百里舳艫相列,或謂以之進討北軍,無人響應(yīng),整個城市籠罩在危懼當中。然而翌年正月,太武帝從瓜步撤退北還。其理由目前難以確知。魏軍于歸途中恣意殺掠,丁壯者即加斬截,貫嬰兒于槊上,盤舞以為戲。后世敘述蠻族之暴屢屢襲用這種描寫。這場戰(zhàn)爭對北方也造成不小的打擊,而南朝因此邑里蕭條,史稱元嘉之政衰矣。
可見,南伐軍的突然撤退令人難以理解。沒有史料顯示北方的柔然當時存在異動;亦無史料反映南伐軍內(nèi)部突發(fā)混亂,比如太武帝臥病而影響到征戰(zhàn)?!端螘肪砭盼濉端魈攤鳌繁A袅艘恍╆P(guān)于當時事態(tài)的記錄,其中一段為:
(元嘉)二十八年正月朔,燾會于山上,并及土人。會竟,掠民戶,燒邑屋而去。虜初緣江舉烽火,尹弘曰:“六夷如此必走?!闭露眨?。
據(jù)此,北魏的急速撤軍也讓南朝感到意外。接下來對其緣由做一推測。隨著對外征伐的長期持續(xù),人員疲敝、軍糧不足等情況的確不難預料。但元旦的論功行賞正值南伐的高潮,即使真的發(fā)生以上狀況,第二天便匆匆北返仍然十分詭異。這樣的考慮再結(jié)合上文舉出的種種材料,盡管還是不易確知詳情,但能推想,留守平城的勢力應(yīng)該出現(xiàn)了某些問題,至少太武帝得到了讓他做出這一判斷的情報。情報內(nèi)容的真?zhèn)喂们也徽摚渲袘?yīng)包含如先前《宋書·索虜傳》《南齊書·魏虜傳》所見,景穆太子意圖弒父的信息。因此,無視《索虜傳》《魏虜傳》的記載,以其為“江南傳聞之語”,對于掌握當時的政治狀況來說是不適當?shù)?。易言之,綜合這些記載將讓我們有可能對當時的政治狀況進行全面把握。
太武帝與景穆太子之爭
太武帝和景穆太子之間為何產(chǎn)生了對立?這是上一節(jié)的考察帶來的疑問?!端螘に魈攤鳌诽岬降木澳绿印八角踩≈T營”,或是前揭《資治通鑒考異》引《宋略》提到的“淫于內(nèi)”,尚無法查明真?zhèn)?。而《宋書·索虜傳》關(guān)于太武帝的南伐又有以下記載:
燾凡破南兗、徐、兗、豫、青、冀六州,殺略不可稱計,而其士馬死傷過半,國人并尤之。
引文所述內(nèi)容如果可靠,則關(guān)系重大?;实鄣⒂趯ν庹鞣ィ瑖?、軍隊因疲敝而心生不滿,這完全有可能將皇太子卷入其中。不過問題還在更深處。接下來通過依次考察廢佛前后北魏朝廷內(nèi)部的爭端,以及北魏皇帝與皇太子的關(guān)系來解答。
首先關(guān)注宮廷內(nèi)部的爭端?!段簳肪硭南隆妒雷婕o下附恭宗紀》云:
初,世祖之伐河西也,李順等咸言姑臧無水草,不可行師。恭宗有疑色。及車駕至姑臧,乃詔恭宗曰:“姑臧城東西門外涌泉合于城北,其大如河。自余溝渠流入澤中,其間乃無燥地。澤草茂盛,可供大軍數(shù)年。人之多言,亦可惡也。故有此敕,以釋汝疑?!?.....真君四年,恭宗從世祖討蠕蠕,至鹿渾谷,與賊相遇,虜惶怖,部落擾亂。恭宗言于世祖曰:“今大軍卒至,宜速進擊,奄其不備,破之必矣?!鄙袝顒嵐讨G,以為塵盛賊多,出至平地,恐為所圍,須軍大集,然后擊之可也。......世祖深恨之(未用恭宗之策),自是恭宗所言軍國大事,多見納用,遂知萬機。
可見,太武帝曾對景穆太子頗為信任。太平真君五年正月太子始總百揆,此后的政治狀況對他來說卻很不如意。《魏書》卷四八《高允傳》云:
初,崔浩薦冀、定、相、幽、并五州之士數(shù)十人,各起家郡守。恭宗謂浩曰:“先召之人,亦州郡選也,在職已久,勤勞未答。今可先補前召外任郡縣,以新召者代為郎吏。......”浩固爭而遣之。
《南齊書》卷五七《魏虜傳》又載:
宋元嘉中,偽太子晃(景穆太子)與大臣崔氏(崔浩)、寇氏(寇謙之)不睦,崔、寇譖之。玄高道人有道術(shù),晃使祈福七日七夜,佛貍(太武帝)夢其祖父并怒,手刃向之曰:“汝何故信讒欲害太子!”佛貍驚覺,下偽詔曰:“王者大業(yè),纂承為重,儲宮嗣紹,百王舊例。自今已往,事無巨細,必經(jīng)太子,然后上聞?!?/p>
崔浩像
如上引文所示,景穆太子與太武帝寵臣崔浩不睦。而伴隨太子總百揆,與之處在這種關(guān)系下的崔浩又提出了滅佛的計劃。對于崇佛的前者,該提議無異于否定其信仰,而身居監(jiān)國之位卻在此事中未掌握主動權(quán),這兩點都會讓景穆太子難以忍受。因此他必將嘗試打破這一局面。不過我們知道,廢佛還獲得了太武帝的支持,此種打破也就變得非常艱險?!段簳肪硭陌恕陡咴蕚鳌份d:
恭宗季年,頗親近左右,營立田園,以取其利。允諫曰:“......故愿殿下少察愚言,斥出佞邪,親近忠良,所在田園,分給貧下,畜產(chǎn)販賣,以時收散。如此則休聲日至,謗議可除?!惫ё诓患{。
通觀《魏書》涉及景穆太子的史料,其中不少都在展示其作為賢能太子的面貌,上引文是唯一一條敘述其“行為不端”及存在謗議的文字。因此這條材料的特異性引人注目,基于先前考察所揭示的景穆太子所處之狀況,可以認為它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太子的復雜動向。而且很有可能,引文的意涵不單單停留在文字表面的“行為不端”。就是在這種局勢下發(fā)生了崔浩被殺事件(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己亥),緊接著七月劉宋開始大舉北伐(《宋書·索虜傳》:“其年,大舉北討......”《宋書·文帝紀》元嘉二十七年七月庚午條:“遣寧朔將軍王玄謨北伐。太尉江夏王義恭出次彭城,總統(tǒng)諸軍”),又如前所述,太武帝于九月辛卯做出回應(yīng),啟程南伐并親臨長江。
下面看北魏皇帝與皇太子關(guān)系如何?!段簳肪硪灰凰摹夺尷现尽诽岬骄澳绿訉μ涞鄣纳现G:
恭宗見謙之奏造靜輪宮,必令其高不聞雞鳴狗吠之聲,欲上與天神交接,功役萬計,經(jīng)年不成。乃言于世祖曰:“人天道殊,卑高定分。今謙之欲要以無成之期,說以不然之事,財力費損,百姓疲勞,無乃不可乎?必如其言,未若因東山萬仞之上,為功差易。”世祖深然恭宗之言,但以崔浩贊成,難違其意,沉吟者久之,乃曰:“吾亦知其無成,事既爾,何惜五三百功。”
景穆太子尊崇佛教,上述諫言可以放在其宗教信仰的背景下來理解,而另一方面,引文也展示出他位居監(jiān)國而總覽朝政的政治姿態(tài)。這種姿態(tài)也可從以下史料窺見?!段簳肪硭南隆妒雷婕o下附恭宗紀》云:
初,恭宗監(jiān)國,曾令曰:“《周書》言:‘任農(nóng)以耕事,貢九谷;任圃以樹事,貢草木;任工以余材,貢器物;任商以市事,貢貨賄;任牧以畜事,貢鳥獸;任嬪以女事,貢布帛;任衡以山事,貢其材;任虞以澤事,貢其物?!渲朴兴菊n畿內(nèi)之民,使無牛家以人牛力相貿(mào),墾殖鋤耨。其有牛家與無牛家一人種田二十二畝,償以私鋤功七畝,如是為差,至與小、老無牛家種田七畝,小、老者償以鋤功二畝。皆以五口下貧家為率。各列家別口數(shù),所勸種頃畝,明立簿目。所種者于地首標題姓名,以辨播殖之功?!?/p>
這則史料不載于《世祖紀》,而是被特意記入《恭宗紀》。因此該“令”應(yīng)該是在景穆太子的主導下被采取、頒布的政策。據(jù)筆者另文研究,均田制、三長制的建立等現(xiàn)象反映了《周禮》被北魏視作國策制定的基準,而這種態(tài)勢的形成正始于這段時期。反過來再結(jié)合景穆太子的崇佛以及反對隨靜輪宮的營造而出現(xiàn)的人力、財力消耗,可以認為景穆太子作為監(jiān)國,或者說作為襲太武之跡的未來皇帝,已經(jīng)擁有了一套相當明確的政治計劃。進而我們能推斷,當時太武帝和景穆太子不只在廢佛等問題上存在分歧,圍繞統(tǒng)一華北以后的北魏如何繼續(xù)經(jīng)營,雙方之間潛伏著深刻的路線對立。
回過頭看,皇帝與皇太子或二號人物之間的對立格局,其實在北魏史上反復上演。因此可以說,這是貫穿北魏的結(jié)構(gòu)性問題,那么根源何在?下面經(jīng)由考察代表性的案例來嘗試解答。早在始祖神元帝拓跋力微的時代(此皇帝號為后世追贈),已能見到北魏史上最初的皇帝與皇太子之爭。該案例的梗概為:神元帝先以其子文帝沙漠汗質(zhì)于曹魏,使其游學中原,在后者歸國之際,諸部大人因畏于“若繼國統(tǒng),變易舊俗”而進讒言,遂致神元帝殺害文帝?!段簳肪硪弧缎蚣o·神元帝紀》關(guān)于此事的部分記載為:
自帝在晉之后,諸子愛寵日進,始祖年逾期頤,頗有所惑,聞諸大人之語,意乃有疑。因曰:“不可容者,便當除之?!庇谑侵T大人乃馳詣塞南,矯害帝。既而,始祖甚悔之。
此處,皇帝和皇太子或二號人物的對抗圖景并未充分顯露,更具意義的卻是舊勢力同皇權(quán)之間的傾軋。與之類似的事例在代國時期也能見到,這里僅指出其存在,接下來討論北魏建立者道武帝時代的案例。道武帝與太子或二號人物之爭主要能舉出兩例,一為建國功臣衛(wèi)王儀的謀叛,二是清河王紹的弒逆。兩個事件的細部因史料制約而有較多不明之處,但起因卻很明確,即道武帝以解散諸部為象征的激進改革以及對此的反抗。緊接著這些事例出現(xiàn)的就是本章考察的景穆太子事件。此后,同類案例還可以舉出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78)發(fā)生的皇太子謀叛,其詳情筆者也曾作考察。以上這些事件里,均可以明確觀察到皇帝旨在確立以及擴張皇權(quán)的行動,而皇太子或二號人物處于微妙的位置。這是因為在與皇帝發(fā)生對峙的時候,他們很有可能被卷入反對勢力,盡管如此,如果自己能登上帝位,他們也會走上先帝所追尋的道路。
皇帝尋求確立、擴大權(quán)力是在中國史上任何階段都能見到的現(xiàn)象。然而在北魏的場合,這種渴望尤其強烈。原因在于,這是一個胡漢對立十分嚴峻的時代,皇帝過分支持其中一方,會帶來不斷分裂其權(quán)力和政權(quán)的危險性。關(guān)于從漠北時期以來,北魏皇權(quán)通過登用新人(新附臣民)以謀求其強化與擴張的問題,筆者已作揭示。然而,新人的過量任用以及對其的依賴,會招致舊人(主要為北族)的反彈,甚至帶來國家瓦解的風險。反過來,對于正在急速擴張、飛躍式地吸收新人(主要為漢族)的北魏,僅重用舊人,又會造成與朝政現(xiàn)實隨時間推移而越來越深的乖離。是故,雖然皇權(quán)的重心不時在舊人、新人之間來回切換,但其注定應(yīng)從根本上將權(quán)威安放于超越胡漢對立的位置。如前章所論,太武帝抱有同胡族的一體感,同時又推行漢化政策,因而是兼具兩面的矛盾體。但他作為超越胡漢對立的至高無上的皇帝,這對矛盾其實是聯(lián)合統(tǒng)一的。實現(xiàn)平定華北后的太武帝,為了因應(yīng)這一局勢,選擇擺脫過去作為胡族君主的立場,意志強烈地向著中華皇帝進取,并且試圖通過采納漢族出身的崔浩、寇謙之所推奉的新天師道來達成。自然,這也導致了崇佛的景穆太子以及北族勢力的反抗。
在景穆太子之死背后,筆者認為存在上述問題。景穆太子的死,從根本上說,是由太武帝、景穆太子兩者在北魏未來發(fā)展方針上的差異,和貫穿北魏史的皇權(quán)強化傾向及其反動所決定的,某種偶發(fā)事件(如前文所論,詳情難以確定)充當了導火索。
而且筆者認為,曾與景穆太子對抗的崔浩的死,也跟同樣的因素有關(guān),即皇權(quán)確立的問題。下一節(jié)在整理崔浩事件研究史的基礎(chǔ)上,指出疑問所在,進而從皇權(quán)強化的角度來探討崔浩被殺的實態(tài)。
圍繞崔浩之死
關(guān)于崔浩事件,宮崎市定氏有言:
崔浩之誅的緣由固然是國史事件,但根源在更深處。最重要的是其與鮮卑系官僚之間的暗斗。......原來崔浩等人寄心于南朝,視其為正統(tǒng)天子,內(nèi)心深處終究把北魏當成夷狄。這種態(tài)度有意無意地滲入國史的記載,太武帝暴怒的真實原因就在于此。
另一方面,中國學者陳寅恪氏也談到此事件的原因:
然則浩(崔浩)之被禍果以何為主因乎?依《盧玄傳》所云,浩之被禍,以“整齊人倫,分明姓族”,浩之貴族政治理想,其最不樂者,僅為李訢等非高門之漢族。當時漢人中得鮮卑之寵信者,無逾于浩,此類漢族之漢人,其力必不能殺浩,自不待言。故殺浩者,必為鮮卑部落酋長,可以無疑......
可見,日中代表性學者所得見解一致,說這是當前學界的定論也毫不為過。然而也有持不同立場的研究者。比如牟潤孫氏認為崔浩死于其政敵,尤其是景穆太子的謀害。至于陳漢平、陳漢玉二氏,則完全否定成說,認為此事件基本不具有民族矛盾的色彩。但崔浩案的連坐者極多,遠超崔氏一門,牟氏的見解與此抵觸??紤]到眾多的連坐者里大部分為漢人,且不能否認其中有亡命南朝者等史實,陳漢平、陳漢玉二氏的觀點多有令人難以贊同之處。不過三位學者的探討,尤其是二陳的見解,可以促使我們?nèi)ド钊敕词∵^去把注意力集中于民族矛盾的成說。比如二陳指出,崔浩因直筆被殺,那與崔浩一道直書國史的高允何以得免?這就觸及了以往定論的盲點。當然,筆者并不反對定論,基本還是贊成崔浩事件系因民族矛盾而起。只是我認為,在定論之外,還有其他不亞于此的因素在該事件中發(fā)揮了作用,而過去的研究沒有看重。這個因素就是先前考察的皇權(quán)之確立,下面就來具體闡述兩者的關(guān)聯(lián)。
崔浩歷仕道武、明元、太武三朝,為北魏統(tǒng)一華北、整備各項制度傾盡全力,堪稱北魏前期第一功臣,也一貫受到皇帝的信任。所以《魏書》卷三五《崔浩傳》的“史臣曰”云:
崔浩才藝通博,究覽天人,政事籌策,時莫之二。......謀雖蓋世,威未震主,末途邂逅,遂不自全。豈鳥盡弓藏,民惡其上?將器盈必概,陰害貽禍?何斯人而遭斯酷,悲夫!
這個事件令人難解,遂使魏收有如此之論。查當時史料,崔浩的罪狀在同書同傳里記載為:
真君十一年六月誅浩......初,郄標等立石銘刊《國記》,浩盡述國事,備而不典。
同書卷四八《高允傳》載,該事件發(fā)生時,一同編纂北魏國史的高允被敕草詔,其中部分文字為:
敕允為詔......允持疑不為,頻詔催切,允乞更一見,然后為詔。詔引前,允曰:“浩之所坐,若更有余釁,非臣敢知。直以犯觸,罪不至死。”帝怒,命介士執(zhí)允......
據(jù)此,崔浩罪在《國記》撰成之際的“犯觸”?!洞藓苽鳌酚衷疲?/p>
有司按驗浩,取秘書郎吏及長歷生數(shù)百人意狀。浩伏受賕,其秘書郎吏已下盡死。
他還被扣上了“受賕”之罪,不過按照引文所記的調(diào)查方式,指控屬實的概率較低。而且綜合現(xiàn)在我們能掌握的史料,草詔的高允是這個事件里少見的剛直不羈、公平無私之人。他把自己置于險境,擲出“浩之所坐,若更有余釁,非臣敢知。直以犯觸,罪不至死”之語,這讓我們想見中國史官以性命守護真相的耿介之風。因而可以推斷,崔浩之過正在于“犯觸”,縱使“受賕”的罪狀確實存在,也不足以將該事件導向如此嚴重的地步。
那么崔浩事件何以最終發(fā)展至如此重大?如前所述,陳漢平、陳漢玉二氏曾提出以下疑問:同崔浩一道直書國史的高允為何免于被誅?接下來嘗試考察此點。據(jù)《魏書·高允傳》,崔浩收監(jiān)之時,直中書省的高允因其同景穆太子的交情受到保護,翌日與景穆太子一起被太武帝召見。關(guān)于三者間的問答,該傳載:
帝召允謂曰:“國書皆浩作不?”允曰:“太祖記,前著作郎鄧彥海所撰;先帝記及今記,臣與浩同作,然而臣多于浩?!钡鄞笈唬骸按松跤诤?,安有生路?”......(景穆太子為高允辯護)帝問“:如東宮言不?”允曰:“臣罪應(yīng)滅族,不敢虛妄。殿下以臣侍講日久,哀臣乞命耳。實不問臣,不敢迷亂?!钡壑^景穆曰:“直哉!此亦人情所難,而能臨死不移。且對君以實,貞臣也,寧失一有罪,宜宥之。”允竟得免。于是召浩前,使人詰,惶惑不能對。允事事申明,皆有條理。時帝怒甚......帝曰:“無此人(高允)忿朕,當有數(shù)千口死矣!”浩竟族滅,余皆身死。宗欽臨刑嘆曰:“高允其殆圣乎!”......允曰:“......至于書朝廷起動之跡,言國家得失之事,此為史之本體,未為多違。然臣與浩實同其事,死生義無獨殊......”
可見,與崔浩一樣,高允也“犯觸”,但他并未被處以死刑。而前文引用《高允傳》的記載提到,高允在太武帝面前直陳,“直以犯觸”不當構(gòu)成死罪。因此很明顯,“犯觸”是崔浩事件的表面原因而非崔浩被處刑的主因。那主因為何?太武帝常與士卒同在矢石之間,其為政奉行法家之流的嚴酷,大臣犯法亦無所寬假(本紀)。從上引《高允傳》的文字還能看出事件里太武帝的激憤之情??梢哉J為,他的這種個性也起了作用。事實上,其本紀就提到:
然果于誅戮,后多悔之......曰:“......崔司徒可惜......”褒貶雅意,皆此類也。
不過,有大功的重臣及其眾多的血親、姻族、朋黨都被處死的主因,只從此處尋求并不妥當。而且細讀太武帝赦免高允時的問答可知,太武帝的強直決定也帶有政治上的判斷。
《宋書》卷九五《索虜傳》關(guān)于道武帝有如下記載:
先是,有神巫誡開當有暴禍,唯誅清河殺萬民,乃可以免。開乃滅清河一郡,常手自殺人,欲令其數(shù)滿萬。
據(jù)此,崔浩的本籍清河曾遭受北魏的殘酷禍害。而如前文所述,崔浩之父崔玄伯內(nèi)心懷有歸闕江南的強烈愿望,篤孝的崔浩心知肚明。在被認為是由崔浩起草的著名廢佛詔中有“胡妖鬼”“胡神”等表述,又傳遞出他的排夷思想。在執(zhí)筆國史時,崔浩顯露了這種意識,招致太武帝的憤怒。這一因素想必是存在的。但高允得免的理由依舊不明。從《高允傳》所記問答來看,僅歸因于景穆太子的辯護也是不合理的。于此筆者認為,前引文中太武帝以“直”“貞”來高度評價高允,具有重要意味。原本華北的漢族士大夫并不將國初以來的北魏視作正統(tǒng)的中原王朝。實現(xiàn)華北統(tǒng)一后的太武帝時代,漢族士大夫逐漸向承認北魏的方向傾斜,但依然有固守成見者,尤其在名族層中為數(shù)較多?!段簳肪砣濉洞藓苽鳌份d:
真君十一年六月誅浩,清河崔氏無遠近,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皆浩之姻親,盡夷其族。
可見該事件中,與國史編纂無涉的華北高門也被大量族誅。而太武帝在殺崔浩三個月后就踏上了前文所說的南伐之途,根據(jù)以上的這些考察,難以認為兩者之間沒有關(guān)聯(lián)。我們在探討景穆之死時提出,皇權(quán)的確立和擴大是關(guān)乎北魏國家存立的重要問題。此處,太武帝個人確立、擴張皇權(quán)的強烈意志就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一方面在華北統(tǒng)一的背景下借崔浩案之機嚴厲打擊不愿承認皇權(quán)正統(tǒng)性的華北名族階層,又以之為起點邁步南伐,力圖向全中國夸示其作為中華皇帝的實力。崔浩是整個北魏前期歷史上在政策訂立、權(quán)謀術(shù)數(shù)方面罕有其匹的人才,而從這一事件中也能窺見將崔氏用作爪牙、榨干其所有價值的太武帝的非凡政治手腕。
對于崔浩事件的實態(tài),過去的研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胡漢對立這一要因,在事件處置中發(fā)揮核心作用的太武帝卻被放在次等位置。崔浩案之所以成為如此重大的事件,相比其他因素,太武帝的強烈意志更加不可忽視。
(本文摘自川本芳昭著《魏晉南北朝時代的社會與國家》,黃楨、張雨怡譯,復旦大學出版社,202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