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雅脫俗的蘭是我國傳統(tǒng)名花,與梅、竹、菊合稱“四君子”。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征,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
唐代杜牧詩有“尋常詩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本是馨香比君子,繞欄今更為何人”。清代鄭板橋題蘭詩則有“豈是春風(fēng)能釀得,曾經(jīng)霜雪十分寒?!?/span>
在書畫名作中,蘭花也是歷來畫家喜愛的主題,如宋代趙孟堅所繪的墨蘭,分合交叉,俯仰伸展,格調(diào)高雅;明代文徵明筆下的風(fēng)中之蘭,描繪精妙,頗有情境;清代鄭夑所畫蘭花既融入了隸書的陽剛之美,又吸收了草書的機趣天然,構(gòu)圖奇巧,不落俗套。
《澎湃新聞·古代藝術(shù)》的“故宮花信”專欄特梳理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書畫中的蘭花佳作,以饗讀者。
蘭花 圖片來自蘇州博物館
宋 趙孟堅 墨蘭圖卷
宋 趙孟堅 墨蘭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款署“彜齋趙子固仍賦”。鈐“子固寫生”一印。墨蘭是趙孟堅善畫的題材。畫面上繪墨蘭二株,呈放射狀的長葉參差錯落,分合交叉,俯仰伸展。自題詩曰:“六月衡湘暑氣蒸,幽香一噴冰人清。曾將移入浙西種,一歲才華一兩莖?!痹娭斜砺读俗髡吖赂呙撍椎乃枷刖辰?。
圖中運筆柔中帶剛,花朵及蘭草葉均一筆點劃,土坡用飛白筆輕拂,略加點苔。蘭葉皆用淡墨,花蕊墨色微濃,變化含蓄,形成墨色對比。畫雖為水墨,但格調(diào)高雅,“遠勝著色”。其好友周密曾云:“趙孟堅墨蘭最得其好,其葉如鐵花,莖亦佳,……前人無此作也?!?/p>
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吳升《大觀錄》、安岐《墨緣匯觀》、吳修《青霞館論畫絕句》等書著錄。
宋 秋蘭綻蕊圖 頁
宋 秋蘭綻蕊圖 頁 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無款。鑒藏印鈐“明安國玩”“交翠軒印”“仲珪”3方。
圖繪秋蘭數(shù)莖,蘭葉修長勁挺,蘭花吐蕊,清麗雅逸。蘭葉用雙鉤填彩法描繪,筆觸粗重勁利,以深綠填彩;花蕊用白粉加淡墨點畫,墨、色交融。構(gòu)圖簡潔。
對開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寫蘭反楚辭,亦足終古矣。底識其為秋,疏葉護冷蕊。意出常人表,或遠代其子?!扁j“八征耄念之寶”“自強不息”“太上皇帝之寶”等璽印。
明 文徵明 畫蘭竹 軸
明 文徵明 畫蘭竹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文徵明(1470—1559年),江蘇長洲人。詩、文、書、畫均極擅長,繪畫師法沈周,兩人同被尊為“吳派”的支柱,對明代中后期的影響,尤其顯著。 本幅是以“金粟山藏經(jīng)紙”來作畫,描繪竹石和幽蘭的線條,下筆勁健有力,又回旋自如,仿佛書家揮毫一般,全畫充滿了清逸高雅的文人氣息。雖然沒有注明年份,但從左上方畫家題字的風(fēng)格來推測,應(yīng)該是他七十多歲時的作品。
明 文徵明 畫蘭竹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沒骨繪寫盛放蘭花花冠、花舌,濃墨點寫花蕾。旁襯墨竹兩竿,“人”字形竹葉交錯,能兼顧轉(zhuǎn)折面。構(gòu)圖表現(xiàn)風(fēng)中之蘭竹,描繪精妙,頗有情境。全圖詩畫、款印之布局安排縝密嚴謹,自題詩首句描寫蘭竹幽雅秀麗之姿,末二句則表達以畫贈知己。
文徵明自題:清真寒谷秀,幽獨野人心。結(jié)意青霞珮,傳情綠綺琴。徵明。
明 文徵明 蘭花圖 扇頁
明 文徵明 蘭花圖 扇頁 故宮博物院藏
扇頁款署:“離離水蒼珮,居然在空谷。雖多荊棘枝,春風(fēng)自芬馥。征明。”鈐“徵明”白文印。
此圖繪蘭花與荊棘相伴而生的田野風(fēng)光。文氏以揮灑豪放的筆墨,表現(xiàn)蘭葉搖曳之美;以遲緩的中鋒運筆,表現(xiàn)荊棘的堅韌而多刺。在一件作品中將不同的物象施以迥異的筆法,由此可見文氏所具的高超繪畫技法。
明 周天球 墨蘭圖 軸
明 周天球 墨蘭圖 軸 故宮博物院藏
周天球(1514—1595年),字公瑕,號幼海(明畫錄作幻海),長洲(今江蘇蘇州)人。諸生,少游文徵明門下,習(xí)書法,征明亟許可之,善大小篆、古隸、行、楷,晚能自得蹊徑。善寫蘭草,得鄭思肖法。自趙孟頫后寫蘭已少見,復(fù)于公瑕見之。甚為可喜。
款署:“庚辰冬日天球作?!扁j“周天球”(朱文)、“周天球印”(白文)印二方。本幅薛明益、王穉登、文從龍、胡師閔、周士、浦融、陳雨見、文寵光、文虹光等十二家題記。鈐鑒藏印:“區(qū)齋”(白文)、“虛齋審定”(白文)、“秋樹審定”(白文)。
此圖畫墨蘭一束,姿態(tài)婀娜,充滿生意。蘭葉瀟灑舒展,穿插有致;花瓣隨意點簇,淡雅秀美。行筆多轉(zhuǎn)折,以中、側(cè)筆鋒互換,筆勢一波三折,有挺有轉(zhuǎn),有斷有續(xù),有收有縱,清爽而秀雅,變化多端,生動地表現(xiàn)了蘭草的質(zhì)感和風(fēng)韻,格調(diào)清新幽雅。
“庚辰”為萬歷八年(1580年),周天球是年67歲。
明 周天球 墨蘭 卷
(長卷附文末)
明 周天球 墨蘭 卷(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周天球 墨蘭 卷(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周天球 墨蘭 卷(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畫墨蘭十余棵,或偃或仰、或濃或淡、極盡變化之能事,繁花幼蕊,幽香逼人,為周氏二十七歲之作。拖尾名家題識逾六十首,可謂盛矣。
隸草行楷無所拘限,從本幅延伸到拖尾,從詠贊蘭蕙到綜論畫蘭技法,足見當(dāng)時文人之間借此以文會友,樂在其中。周氏復(fù)于引首篆書“蘭皋清隱”,點明畫作的旨趣。
明 孫克弘 畫盆蘭 軸
明 孫克弘 畫盆蘭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狹長的畫幅,正中下方,簡單的線條畫出鬲形器,盆上一塊奇石配上盛開的蘭花,畫來幾乎靠到畫幅的左右兩邊了,畫面顯得有點拙稚的氣氛。這種簡易的水墨畫,重視的是文人的畫趣寄意。畫上的第二題,把蘭花比成深山不與塵世同流的高貴美人,或猶如君臨天下的國王,這種象征意義,把畫蘭成為文人的雅興。一般說來,先是遵照自然寫實,其后發(fā)揮個人想像,由客觀而漸主觀,注重的是整體表現(xiàn)的豐神,寫生的觀念漸消失,相對的依畫譜方法作畫越多。更有許多人以筆墨為寄托,以筆墨為游戲,追求氣韻為勝,隨意撇捺,而幽姿自生。
明 孫克弘 畫盆蘭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孫克弘(1533—1611),字允執(zhí),號雪居,松江人。得父蔭任官,卻無意仕途,于東郊故居修筑精舍,建構(gòu)庭園,奇石林立,鼎彝、金石、法書、名畫環(huán)列四周。好游戲于寫生花卉,下筆輒得其妙。畫盛開的蘭花配奇石植于鬲形器中,寬度幾達畫幅左右邊緣,是瓶插式構(gòu)圖方式的又一面貌。器形線條極簡,蘭花挺拔有力。簡練的筆墨,帶出稚拙氣氛,有文人意趣。幅上自題蘭花為“處為幽谷香,出為王者瑞?!鳖H有表征品格之意。
名畫琳瑯 冊 明 項元汴 墨蘭
名畫琳瑯 冊 明 項元汴 墨蘭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項元汴(1525—1590年),浙江嘉興人。字子京,號墨林居士。精鑒賞,自解畫以至能畫,山水學(xué)元黃公望、倪瓚,尤醉心于倪,得其勝趣;又寫梅、蘭、竹石,頗有幽情逸致。 本幅畫幽蘭傍石而生。筆勢揮灑流暢,通幅以水墨成之,富于水分,雅淡天真,極具文人畫意。
明 陸治 寫生冊 寫意蘭花
明 陸治 寫生冊 寫意蘭花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文徵明草書題跋:羅帶無風(fēng)翠自流,晚寒微軃玉搔頭。九疑不見蒼梧遠,惜取湘江一片愁。徵明。
明 叔伊 蘭石軸
明 叔伊 蘭石軸 故宮博物院藏
叔伊,生卒年不詳,明代畫家,有蘭石圖作品存世。
明 陳元素 蘭花圖 扇頁
明 陳元素 蘭花圖 扇頁 故宮博物院藏
扇頁有自題:“擬杯當(dāng)曉起,呵鏡可微寒。隔箔山櫻熟,褰帷桂燭殘。書長為報晚,夢好更尋難。景響輸雙蝶,偏過舊畹蘭。己未清和既望戲為啟揚仁兄并書。陳元素。”鈐“元素”朱文印?!凹何础笔敲魅f歷四十七年(1619年)。
圖繪一叢無根蘭,旁錄唐李商隱《曉起》五律詩。偃仰的蘭花為蘭葉所掩,花與葉間互盼呼應(yīng),以意到筆不到的內(nèi)在神韻相連,達到形散神聚的境地。作者畫蘭的水平被公認在同時代的繪蘭名家王谷祥、周天球之上。
明 居節(jié) 蘭圖扇頁
明 居節(jié) 蘭圖扇頁 故宮博物院藏
扇頁有自題:“居節(jié)戲筆?!扁j“居仲”白文印。
圖繪一叢幽蘭,蘭葉左右紛披,蘭花上仰下垂,表現(xiàn)出自然天成的意趣。全圖以中鋒行筆,潤澤勁健的筆墨風(fēng)格極近文徵明,蘭葉用筆舒展流暢,穿插有序,疏放得體;蘭花雋秀清怡,給人以清高拔俗的美感。畫幅正中有今燕題詩,落款:“留別元凱兄北上。今燕寫。”今燕本姓趙,名彩姬,字今燕,是位名冠北里的明代南院妓女。由此可見居節(jié)的畫作被時人喜愛,甚至被妓家作為與友人離別的贈品。
明 馬守真 蘭竹石圖 扇頁
明 馬守真 蘭竹石圖 扇頁 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扇頁有自題:“甲午中秋日寫。湘蘭馬守真子?!扁j“湘蘭”白文印、“守真玄玄子”朱文印。“甲午”是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馬守真時年47歲。
作品中蘭竹行筆流暢,線條飄逸。地面苔草信手點染,墨點聚散有致。石頭以潤筆散鋒隨意勾出,與蘭竹相配,顯現(xiàn)出畫面樸素?zé)o華之美。作者擅繪蘭,有君子之稱的蘭花已成為她內(nèi)心情感的一種象征。繪畫成為她“言志”、“寄懷”的一種手段,同時她也通過畫蘭來交友助興。因此,她的作品不太重視對蘭外在形態(tài)的細致刻畫,而注重寫出蘭的內(nèi)在精神,借以抒發(fā)心中之逸氣。
馬守真(1548—1604年)。女。一字守真,小字玄兒,又號月嬌,有小印日獻庭。一署馬湘,善畫蘭,故湘蘭名獨著,本人亦自署湘蘭。金陵(今南京)妓,居秦淮勝處,以詩、畫擅名一時。畫蘭仿趙孟堅。竹法管道升,瀟灑恬雅,別有風(fēng)韻。
明 馬守真 畫冊 荊棘叢蘭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馬守真 畫冊 蘭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馬守真 畫冊 幽蘭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馬守真 畫冊 平坡蘭竹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馬守真 畫冊 水濱幽蘭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石濤 蘭竹冊
清 石濤 蘭竹冊 故宮博物院藏
清 石濤 蘭竹冊 故宮博物院藏
清 石濤 蘭竹冊 故宮博物院藏
清 石濤 蘭竹冊 故宮博物院藏
清 石濤 蘭竹冊 故宮博物院藏
清 石濤 蘭竹冊 故宮博物院藏
清 石濤 蘭竹冊 故宮博物院藏
清 石濤 蘭竹冊 故宮博物院藏
石濤(1642—1707年),俗姓朱,名若極,廣西全州(今全縣)人,明宗室靖江王后裔。明亡之際出家為僧,僧名原濟,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他最擅畫山水,兼擅花竹、人物等。所繪山水之景蒼潤雄渾,風(fēng)格新奇,筆墨淋漓酣暢,墨氣濃潤,筆意蒼逸,手法變幻無窮,獨成一家。在繪畫理論上貢獻卓著。他主張“筆墨當(dāng)隨時代”和“借古以開今”,強調(diào)對大自然要有真切的藝術(shù)感受,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時要“我自用我法”,反對泥古不化?!?/p>
清 石濤 蘭石扇 故宮博物院藏
清 蔣廷錫 蘭石圖扇頁
清 蔣廷錫 蘭石圖扇頁 故宮博物院藏
扇頁有自題:“洗研試新墨,香風(fēng)拂繭紙。莫嫌蘭葉稀,葉多傷蘭蕊。為石儔二兄。廷錫?!毕骡j“蔣廷錫印”白文印、“揚孫”朱文印。迎首鈐“體物”朱文印。
此圖用潤墨畫出坡石,石面略作皴擦,并且輔以散落的墨點,顯得安穩(wěn)笨拙。石后是用雙勾法繪制的一叢幽蘭,蘭葉向外柔和地伸展,呈隨風(fēng)而動飄逸之態(tài)。石與蘭的靜與動,在簡約的畫面中相互呼應(yīng),達到和諧。
扇面上有荼菴題七言一首:“谷口松根盡自芳,好風(fēng)何苦送幽香。教人描畫供人看,便似風(fēng)流初嫁娘?!?/p>
清 鄭夑 蘭花圖軸
清 鄭夑 蘭花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畫上方自題:“乾隆癸酉十二月二十五日,為粹西張道友寫蘭。板橋居士鄭燮?!扁j“鄭燮小印”白文印、“揚州興化人”白文印。左下又題:“素心蘭與赤心蘭,總把芳心與客看。豈是春風(fēng)能釀得,曾經(jīng)霜雪十分寒。板橋又題。”鈐“鷓鴣”朱文印。癸酉為乾隆十八年(1753年)。
鄭燮善畫蘭花,在繼承傳統(tǒng)的同時亦有所創(chuàng)新。他評石濤畫蘭稱:“石濤和尚客吾揚州數(shù)十年,見其蘭幅極多,亦極妙。學(xué)一半,撇一半,未嘗全學(xué)。非不欲全,實不能全,亦不必全也……?!彼麖臅ㄖ械玫絾l(fā),主張“以書之關(guān)鈕透入于畫”,畫蘭則“蘭葉用焦墨揮毫,以草書之中豎長撇法運之”。因而他所畫的蘭花既融入了隸書的陽剛之美,又吸收了草書的機趣天然。
此圖畫蘭花三叢,濃墨寫蘭葉,縱逸多姿;淡墨畫蘭花,花心用濃墨點醒,透露出蘭花的幽香和生機。在構(gòu)圖上,三叢蘭花錯落有致,蘭葉相互呼應(yīng),以增強畫幅的整體感。兩處題跋的安排打破了畫蘭普通的三角形平穩(wěn)構(gòu)圖,別具一格。
清 鄭燮 竹蘭石圖軸
清 鄭燮 竹蘭石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圖繪不畏環(huán)境險惡的蘭竹在懸崖峭壁上生機盎然的景象。構(gòu)圖奇巧,不落俗套。以蘭竹打破石壁單調(diào)的平面,令畫面豐富而多變。同時,平整的石壁亦將紛紛雜雜的蘭竹統(tǒng)一起來,令畫面于繁亂中不失齊整。用筆率意,施墨潤澤,為鄭燮竹蘭石畫的代表作。
本幅自題七律一首,勸慰友人要像有君子之謂的蘭、竹一樣心胸開闊,“容納百千端”??钍穑骸敖B言老寅長兄教畫,板橋弟鄭燮?!扁j “鄭燮之印”、“揚州興化人” 白文印二方。朱文鑒藏印二方:“無所住齋鑒藏”“雪浪齋主人四十以后審定真跡”。
清 鄭燮 墨蘭圖 扇頁
清 鄭燮 墨蘭圖 扇頁 故宮博物院藏
扇頁有自題:“古人云:寒花余幾箭。板橋云:一枝也可入東風(fēng)。故拈筆作此。”“寒字下落‘盡蕙’二字。板橋又記?!扁j“克柔”朱文印、“鄭燮之印”白文印。
此圖是一幅帶有自娛性質(zhì)的畫作,作者為了表明“一枝也可入東風(fēng)”,僅單繪一枝有著鮮花綻放的蕙莖。作者為了以簡勝繁,同時令簡約的畫作變得富有情調(diào),在構(gòu)圖上,巧于布置,將蕙莖畫成右高左低的倒臥“S”形,它不僅打破了右左的平面空間而且分裂了上下的高低空間,令畫面因為分割的面積不同而顯得生動富有變化。莖上的花兒也巧于安排,它們處于莖的不同位置,或仰或俯,錯落有致。它們以彼此間的不同位置關(guān)系,將莖由一根線變成有律動變化的生命體。圖中以“亂石鋪街體”書寫的款題,其正斜疏密的墨跡,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成為了畫作中重要的一部分,穩(wěn)定了畫面,增強了畫作的視覺審美意趣。
清 錢載 蘭花圖 扇頁
清 錢載 蘭花圖 扇頁 故宮博物院藏
扇頁有自題:“壬子春仲八十五老人載?!扁j“錢”、“載”朱文聯(lián)珠印?!叭勺印笔乔迩∥迨吣辏?792年),錢載時年85歲。
圖中墨蘭用筆圓潤,墨韻高華,全圖不施任何色彩,而是注重墨的濃、淡、干、濕變化,給人以洗盡鉛華之美,顯現(xiàn)出幽蘭清高拔俗、自然天成的趣味。
清人 蘭花 成扇
清人 蘭花 成扇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玉燕 蘭花圖 扇頁
清 王玉燕 蘭花圖 扇頁 故宮博物院藏
扇頁款署:“玳梁。”鈐 “玉”、“燕”朱文聯(lián)珠印,“空谷蘭心”白文印。
圖繪一叢風(fēng)姿清雅的香蘭,生動表現(xiàn)出蘭葉在清風(fēng)的吹拂下?lián)u曳的動勢。葉片和花兒均仿惲壽平?jīng)]骨法,直接以色一揮而就,具有蘭姿嬌柔之美。王文治在扇面右側(cè)題七言詩二句,并且感嘆道:“女孫玳梁寫蘭近日腕下漸有力矣。”由此可見王文治對王玉燕畫學(xué)一直都很關(guān)注,對她的點滴進步都能夠加以洞察。這也促使了王玉燕的畫藝日臻提高,而成為清中期著名的閨閣畫家之一。
(本文整理自故宮博物院與臺北故宮博物院相關(guān)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