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新聞

“韓春雨事件”始末:“諾獎級研究”為何走向了撤稿

學術爭論,必須通過學術途徑解決(比如發(fā)表不同見解的學術文章,與第三方學術機構的公正檢驗等),而不是社交媒體或社會媒體上的爭吵來解決。

8月2日,“韓春雨”這三個字再次回到大眾視野。韓春雨等5位作者在《自然-生物技術》期刊上發(fā)布了在線撤稿聲明,稱“因為科研界一直無法用我們論文中提供的實驗方案把論文圖4中的關鍵結果重復出來,我們決定撤回我們的這項研究”[1]。

韓春雨這項曾被吹捧為“諾獎級研究”的學術成果,是怎樣一步一步走向撤稿的?

撤稿之后

在韓春雨發(fā)布撤稿聲明的同一天,《自然-生物技術》發(fā)表了一篇題為《是該數(shù)據(jù)說話的時候了》(Time for the data to speak)的社論[2]。文章指出:“我們現(xiàn)在確信,韓春雨和同事的撤稿決定是維護已發(fā)表科研記錄完整性的最好做法?!?/p>

“韓春雨事件”始末:“諾獎級研究”為何走向了撤稿

《自然-生物技術》發(fā)表社論稱“是該數(shù)據(jù)說話的時候了”。圖片來源:Nature Biotechnology

關于可重復性,韓春雨等人在撤稿聲明中表示:“我們會繼續(xù)調查缺乏可重復性的原因,希望提供一個優(yōu)化的實驗方案?!焙颖笨萍即髮W校方則稱,韓春雨團隊同意“按學校安排選擇一家第三方實驗室,在同行專家支持下開展實驗”。

而針對已撤回論文的官方調查是否會啟動、以什么程序操作,國家與地方有關機構為此項結果所投入的資源是否會因撤稿而做出妥當調整,目前都仍不明朗。

“簡單說就是造假,

不用再解釋”

隨著撤稿,“韓春雨事件”暫時告一段落,但是關于論文、關于無法重復、關于撤稿,還有很多問題值得關注。

現(xiàn)在,經過15個月的反復調查后,人們的注意力早已經從“諾獎級的研究”轉移到“是否有造假行為”上。一位不愿意具名的生物學家對果殼網(wǎng)科學人說:“簡單說就是造假,不用再解釋?!?/p>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員謝燦指出,也許從一開始,媒體和學術界就夸大了韓春雨等人研究的意義:“在韓春雨的文章發(fā)表之后,我和很多朋友有過討論和爭論。當時我們肯定都不會往造假這種可能性上去想,只是單純的討論學術和學術價值的問題。雖然我本人的研究領域并不是基因編輯,但作為一個受過嚴格科學訓練的生物學家,對生物學的一些問題還是有一個基本的評判吧。我的觀點是,論文的意義被過分地夸大了。

“首先,這不是Science上的創(chuàng)新,只是technology上的創(chuàng)新。而technology創(chuàng)新的意義則取決于兩方面: (a)是否是原創(chuàng)?(b)能否占據(jù)當前的或者未來的市場,能否影響到科學或者社會的發(fā)展?盡管我當時認為NgAgo是一個挺大的突破(不考慮造假的可能性的時候),但是,這兩條無疑都不具備。

“……韓春雨剛發(fā)論文時的很多報道,在我看來是不可思議地過分炒作和宣揚了。尤其是把韓春雨和張峰比,我覺得這兩者的研究不是一個數(shù)量級的事情,我無法理解當時的很多的措辭。”

“韓春雨事件”始末:“諾獎級研究”為何走向了撤稿

PCR技術意義重大,徹底影響了整個分子生物學的進程。圖片來源:123RF

謝燦曾經因論文被他人搶發(fā)一事被媒體大肆報道,對于媒體對科研結果的炒作,動輒“諾獎級”,謝燦不以為然:“我自己曾經被迫卷入過所謂的‘諾獎級’的炒作,我真的非常反感。就不應該有這樣一個詞語——得到了就是得到了,沒有得到就是沒有得到。除了諾獎評委,其他人說的都當不了真。炒作這個真的是沒有什么意義??茖W家應該說,這是一個有價值的,有意義的工作,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并說明自己的理由。這才是一個科學的做法。”

正如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仇子龍在果殼網(wǎng)的采訪中所說:“這是學術爭論,必須通過學術途徑解決(比如發(fā)表不同見解的學術文章,與第三方學術機構的公正檢驗等),而不是社交媒體或社會媒體上的爭吵來解決。”

對于這件事本身,仇子龍認為:“我覺得這事情反映了中國學術界與科學共同體在不斷成熟,學術爭論在科學發(fā)展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是否能夠用學術途徑予以解決,反映了學術界的成熟程度。”

學術界怎么看?

在科學問題上,由于認知方面的差異,媒體、大眾和學術界往往會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對于目前發(fā)生的事情,學術界是怎么看的?更多的生物學家及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向果殼網(wǎng)科學人表達了他們的看法。

1

作者撤稿意味著什么?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謝燦:

“是否真的是‘主動撤稿’,這個情況雖然已經發(fā)生,但是作為外人,無從知道有多主動?!?/p>

溫州醫(yī)科大學教授谷峰:

“我覺得撤稿標志著從雜志社的角度提醒大家不要再嘗試這個文章的方法。目前關于這個實驗無法重復已經被很多實驗室提出,相應的結果也陸續(xù)得到了發(fā)表。這次他主動撤稿,我覺得還是比較合適的,撤稿是給廣大科研人員最大的提醒。”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劉春明:

“撤稿意味著這一備受爭議的論文有了明確結論。撤稿就是撤稿,不存在主動和被動撤稿問題。很多實驗室不能重復其結果和強大的輿論壓力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該文章的撤稿。撤稿對文章的參與作者的學術聲譽肯定有一定程度影響,但是能夠撤稿總是一件好事,避免更多的人繼續(xù)做無謂的嘗試,這至少比那些明明知道自己文章有問題卻堅持不撤稿要好,從這點來說,我還是對韓春雨表示敬意?!?/p>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研究員康建勝:

“撤稿更多地意味著這個技術目前非常不成熟?!?/p>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研究員文啟光:

“撤稿一事表面上看就是意味著作者自身無法重復該實驗;而深層的意義可能就更復雜,也不為外人所知。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這件事,撤稿并不是壞事,至少讓國人以及科研人員明白什么是科學精神,這對于建立國內新的科學高度和科學秩序有積極意義——這份工作遭受撤稿命運,不代表其它的研究比較完美,而是這個工作太搶眼,太多人試著重復但沒重復出來。不少已經發(fā)表的論文也存在類似問題,或是選擇性發(fā)表陽性結果;只是因為沒有人重復,或是重復的基數(shù)不夠,所以引起不了注視罷了。

“一般情況下,證偽的工作不容易做,吃力不討好,甚至可能得罪領域內一些人,最后也無法發(fā)表,甚至淪落到以后很難在領域內立足的遭遇。

“韓的主動撤稿,從我看來,或許更是被動,畢竟先前已經很多實驗室無法重復,而且還有否定其工作的論文發(fā)表。與其說是主動,不如說是被動?!?/p>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研究員宋海云:

“撤稿表示文章中包含不真實、不可靠的內容,并影響其主要結論。韓春雨的主動撤稿其實是一種迫于無奈的行為。因為編輯部在這種情況下通常先要求作者主動撤稿,如果作者拒絕,編輯部會自己撤稿。”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盧寶榮:

“韓春雨及其團隊在《自然-生物技術》上發(fā)表有關新基因組編輯技術的論文已經過去了一年多,國內外許多實驗室根據(jù)他們發(fā)表論文中提供的實驗方案,一直都無法滿意地重復出相同的結果,國際和國內的相關科學家均對此事進行了調查研究,在實際的情況和壓力面前,論文的撤稿是必然的,無論是主動撤稿還是被動撤稿,應該沒有太大的差別。撤稿本身就意味著這個研究結果受到了嚴重的質疑和挑戰(zhàn),至少不是一個可用的方法。”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謝偉:

“撤稿意味著現(xiàn)在無法重復文中已發(fā)表數(shù)據(jù),包括作者本人及整個科學界。韓春雨主動撤稿表明作者在公開場合首次承認該數(shù)據(jù)的不可重復性,算是對自己的工作的一個階段性總結,對科學界的一個交待?!?/p>

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王深琪:

“我認為只要韓春雨沒有造假的話,體現(xiàn)了韓春雨的嚴謹、負責,不能責備他?!?/p>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吳旻:

“撤稿意味著雜志社對于本次事件,對于韓的研究成果的真?zhèn)闻袛嘁呀浻辛饲宄恼J識,明確表態(tài)韓的實驗結果是不可重復的。而表述為韓的主動撤稿,這是對于作者的尊重,并且希望能夠對作者的學術聲譽造成盡量少的影響。撤稿只說明這篇文章的內容是不可重復的,不代表在產生實驗結果和投稿過程中存在著學術腐敗現(xiàn)象?!?/p>

大連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修志龍:

“韓春雨博士在無法提供足夠數(shù)據(jù)支撐自己的觀點、解答別人疑問的情況下自動撤稿是明智的,也是符合學術論文發(fā)表程序的?!?/p>

韓春雨撤稿事件的背后,究竟意味著什么,科學家們各有各的見解。

“韓春雨事件”始末:“諾獎級研究”為何走向了撤稿

圖片來源:123RF

2

提供優(yōu)化的方案?

在撤稿聲明的最后,韓春雨等人表示:會繼續(xù)調查原因,以提供一個優(yōu)化的實驗方案。對于這樣一句話,我們該如何理解?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謝燦:

“是否‘會繼續(xù)調查原因,以提供一個優(yōu)化的實驗方案’,是否會‘公開原始數(shù)據(jù)’,這些是未來的事情,還未發(fā)生,數(shù)據(jù)不足,沒法做結論,我也不愿意去預測。我曾經說過,‘as a scientist, I would avoid predicting the unpredictable’,對這件事,我還是如此認為?!?/p>

溫州醫(yī)科大學教授谷峰:

“我認為繼續(xù)調查原因是必要的,同時,繼續(xù)探索新的方法也是所有基因編輯研究者希望做的工作。我們也希望他能夠給出可靠,能夠重復的方法?!?/p>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劉春明:

“科學就是在探索未知,他這樣說無可厚非。也許某一天發(fā)現(xiàn)這條路確實可以走通,但并不能改變現(xiàn)在作者提供的技術途徑走不通的事實。一個科學結論只有在同行利用你提供的方法可以被驗證才會被真正被接受。”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研究員康健勝:

“這是科研的基本態(tài)度,技術不成熟不要緊,方向如果正確,值得進一步努力!”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盧寶榮:

“也許韓春雨及其團隊還希望繼續(xù)努力,能夠優(yōu)化他們的實驗方案,使其研究結果能夠被任何一家實驗室、在任何地點得以重復,證明其創(chuàng)造的方法是有效的,我也希望他們能夠如愿以償。但是,在能夠被第三方實驗室重復實驗并獲得有效的實驗結果之前,任何解釋都是蒼白和無力的。只有真實和過硬的數(shù)據(jù)才是道理?!?/p>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謝偉:

“這句話表明作者對自己當初發(fā)表的結果還是有信心的。希望作者能夠履行諾言,我們也希望看到NgAgo確實能用于基因編輯?!?/p>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吳旻:

“該聲明不能掩蓋韓春雨在研究過程中不嚴謹?shù)膽B(tài)度。如果對于科學研究最基本的嚴謹性上有缺失,我很懷疑將來所謂的‘優(yōu)化的實驗方案’有多少可信程度?!?/p>

大連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修志龍:

“如果是一篇普通論文,讀者有疑問,作者有義務解答或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應該說前一段時間韓博士做了一些份內的工作,如提供質粒、解答部分疑問、嘗試重復實驗?!?/p>

3

公開原始數(shù)據(jù)/第三方驗證?

隨著論文撤稿,“韓春雨事件”暫時告一段落,然而后續(xù)的調查還將繼續(xù)。作為論文的作者,韓春雨等人應該如何配合此事的進一步調查?是否應該將原始數(shù)據(jù)公開?是否應該請求第三方實驗室來驗證實驗?

溫州醫(yī)科大學教授谷峰:

“我覺得利用第三方來驗證實驗結果非常必要,我們也希望韓春雨團隊能夠在第三方實驗室能夠重復出來文章的結果?!?/p>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劉春明:

“我覺得如果一條路走不通就應該另辟蹊徑,科學是探索未知,而不是努力去證明自己的一個觀點是對的。有一位著名教授曾經說過,他有很多想法,但是10個中有9個在實驗中都證明是錯誤的或者是天真的。這很正常,正是這些創(chuàng)新性想法推動了科學進步?!?/p>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研究員康建勝:

“如果第三方出于科研的目的,要求共享原始數(shù)據(jù),應該配合?!?/p>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研究員文啟光:

“問題是有沒有哪個單位或是機制有權力調查此事?如果所在單位不做這件事,誰能夠做?如果有單位或是機制有權做這件事,比如說學術道德委員會,韓春雨在體制規(guī)定下當然要配合調查。當然,相關法律闕如,涉及的法律問題是否能夠追訴就不得而知了。”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研究員宋海云:

“撤稿已經給這件事下了定論,無需進一步調查?!?/p>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盧寶榮:

“通過科學研究獲得的結果和新方法,一經發(fā)表就自然會受到社會的檢驗,科學家有責任和義務對其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的質疑進行回答和說明。論文被撤稿本身就表明這一研究結果存在問題,算是一種結論,作者是否公開數(shù)據(jù)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p>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謝偉:

“我不知道。但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科學家來說,韓春雨應該公開原始數(shù)據(jù),這也是各個雜志投稿時作者需要作出的承諾。自該文章發(fā)表以來,引起無數(shù)人的關注,許多實驗室(包括我自己的實驗室)也試圖重復該工作,但發(fā)現(xiàn)無法重現(xiàn)其數(shù)據(jù)。所以我認為韓應當主動公開原始數(shù)據(jù),一方面能證明自己的清白,二來也是對科學界給一個說法?!?/p>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吳旻:

“因為雜志社只對投稿到編輯部的內容進行負責,所以在此之后校方和相關科研經費的投資方應該有責任對事件進一步詳細調查,以查清其中是否存在著科研腐敗行為,是單純的科研實驗的錯誤理解,或者科研人員在獲取數(shù)據(jù)或交流過程中的疏忽,還是確實存在腐敗行為。特別是校方,作為韓春雨教職的雇傭方,應該擔負起自己的責任來,不能始終擺出一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tài)度?!?/p>

大連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修志龍:

“因該工作非常特殊,引起關注特別大,輿論過多介入,政府也給予支持,所以在韓博士無法獨立自證正確的情況下,應該引入第三方證偽。

“在沒有確鑿證據(jù)說明韓博士作假(或其團隊自認作假)的情況下,任何人都不應先入為主地認為韓博士及其團隊作假,即使第三方重復不出實驗,也不能認定為是作假,畢竟生物實驗有可能出現(xiàn)假陽性或某些環(huán)節(jié)沒有掌握難以重復。不管怎樣,韓博士應配合驗證方,包括公開原始記錄;驗證方至少應說明重復不了實驗的環(huán)節(jié)和原因,以便判斷是否存在人為作假的可能?!?/p>

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牛登科:

“很多論文限于篇幅,只是呈現(xiàn)了研究中最精彩的亮點。但背后支撐這些亮點的數(shù)據(jù),也是科學知識,對同行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研究也有幫助??茖W研究論文發(fā)表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傳播知識,不是像專利申請一樣宣稱占有優(yōu)先權(當然論文署名發(fā)表也有對科學發(fā)現(xiàn)占有權的效果)。不管這個研究是否因為引起爭議而受到調查,盡可能多的公開原始數(shù)據(jù)是學術論文作者的責任。

“如果由于研究設備等方面限制,原始數(shù)據(jù)記錄、保存不完備,在遇到爭議時,應該是有多少數(shù)據(jù)公布多少數(shù)據(jù)。原始數(shù)據(jù)公布了,他人后續(xù)的研究工作可能會幫助澄清主動造假、無意犯錯還是讀者的原因。顯然,大家不能容忍的,只有主動造假。公開原始數(shù)據(jù)顯然有助于爭議論文的作者獲得同行的諒解?!?/p>

4

對中國學術界的影響?

韓春雨的論文及其論文是否可重復的問題在世界范圍內都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從論文發(fā)布到現(xiàn)在撤稿,15個月過去了,韓春雨仍然不能自證清白。在科學家們看來,這件事對中國學術界會有哪些影響?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謝燦:

“對學術界的影響,這很難說,因為事情總是兩方面的。從好的方面來說,可能會提醒某些科學家,‘造假有風險,出手須慎重’ ;從壞的一方面來說,可能會提醒另一些科學家,‘回報這么高,值得鋌而走險’。我不知道到底哪個方面的影響更大。但是我真心希望中國的科學家,做點科學家應該做的事情,評價一個東西的學術價值學術意義,盡量從學術上來評價。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別總說什么‘諾獎級’,那是斯德哥爾摩那些人的事情?!?/p>

溫州醫(yī)科大學教授谷峰:

“我認為最大的影響是國際上對中國科研誠信的認識。比如國內的文章越來越被質疑,這樣在頂級雜志發(fā)表會更難,特別是全新的方法。另外,國內的科研成果國際轉化也會受影響。這個事情也提示,中國的科研宣傳和科研管理等仍然需要加強?!?/p>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劉春明:

“教育我們和我們的學生做學問要扎實,不容許急躁。小心維護作為學者的信譽才可以贏得同行的認可?!?/p>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研究員康建勝:

“可以肯定的是當前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長遠看,應該也會促進科研的良序發(fā)展吧?!?/p>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研究員文啟光:

“只要以論文SCI指數(shù)作為科研人員考核的唯一或是主要硬性指標的思維不變,這件事過沒多久就會被淡忘,還是會有人前仆后繼。”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研究員宋海云:

“影響不大。”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盧寶榮:

“我國雖然非常重視學術倫理和規(guī)范方面的教育,但是近年來我國一些學者的學術行為(academic conduct),包括規(guī)范的科學研究方法、規(guī)范的學術論文寫作、以及規(guī)范的學術論文投稿,一直受到國際關注和質疑,學術丑聞也不斷出現(xiàn)。去年和今年中國100多篇已發(fā)表的論文被批量撤稿,更是將我國的學術規(guī)范行為推上了風口浪尖。其實韓春雨事件已經醞釀了很久,只不過撤稿的消息最終還是來臨了。作為一個科學工作者,我感到很悲哀!這對于中國學者在國際學術界的負面影響很大,中國學術界也應該引以為戒!我們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經歷去深挖這一類學術不端行為的根源是什么,而著力去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p>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謝偉:

“如果該事件在撤稿之后,作者并沒有提供后續(xù)的研究結果如‘優(yōu)化的實驗方案’,對中國學術界的影響無疑是負面的。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在國際頂尖刊物上的投稿難度會加大,本身這些刊物對中國科學界存在偏見,該事件之后無疑是雪上加霜,極不利于中國科學家的生存空間及在國際上的影響力?!?/p>

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王深琪:

“只要沒有造假,不會有什么惡劣的影響??茖W,尤其是分子生物學是很復雜的,影響因素太多,實驗結果重復性差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若真是人為的造假,其破壞力不亞于在當前已經很浮躁的中國科技界投下了幾個原子彈,破壞力不可估計?!?/p>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吳旻:

“中國社會的普通百姓,科研基金的管理層,甚至是部分科研從業(yè)人員,對于西方科學研究的一般流程都是茫然的,集中體現(xiàn)在以單一的文章發(fā)表和影響因子來判斷科研人員的能力和成就。該事件應該可以讓部分人充分了解現(xiàn)代科學研究和文章發(fā)表的整個流程,了解所謂的科學道德是什么,怎么來科學客觀地進行判斷。部分管理人員應該意識到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監(jiān)管制度和操作流程的必要性。”

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牛登科:

“全世界物理學家對牛頓和萊布尼茲的糾紛討論了幾百年,不僅僅是聊八卦、看熱鬧,談論他們的過程中,也在無形地影響著后世科研人員的行為舉止。

“韓春雨的結果如果是假的,也是對其他科學家和未來科學家們的警示,再次提醒大家紙里包不住火,造假最難以掩蓋的領域恐怕就是科學研究。即便是韓春雨沒有造假,屬于無意犯錯或者根本沒錯,韓春雨事件引起的爭論也促使我們中國科學界思考,面對爭議時一個負責任的科學家應該怎樣做。

“當然還有科研管理部門、科普媒體從此事件中都有教訓需要吸取。一篇論文的發(fā)表,只是得到了編輯部和少數(shù)幾個審稿人的初步認可,離一個新的理論或方法的確立還很遠。在科學史上,這只不過出現(xiàn)了一個同行批評的靶子,只有禁得住無數(shù)苛責的研究結果,才可能最終成為‘成果’。對新發(fā)表科研結果的過度熱捧,是在給科學界幫倒忙。希望這一事件能成為促進中國學術界集體心智成熟的關鍵酶?!?/p>

5

是否還會繼續(xù)關注?

韓春雨等人的撤稿,有人將其形容為“塵埃落定”,也有人認為這只是階段性結果。對于事件是否還會有后續(xù)發(fā)展,人們的看法不一;對于是否會繼續(xù)關注“韓春雨事件”的發(fā)展,科學家們也給出了不同的回答。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謝燦:

“我引幾句話吧:科學家應該盡量做到‘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就讓‘是非審之于己,毀譽聽之于人’,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

溫州醫(yī)科大學教授谷峰:

“我會繼續(xù)關注這個事情,我覺得后續(xù)調查重點是,希望能夠搞清楚為什么在其他實驗室無法重復的問題?!?/p>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劉春明:

“不會,我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關注?!?/p>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研究員康建勝:

“不會再關注此次事件,但會關注這個領域的突破。假以時日,我個人相信這個方向應該會有突破!”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研究員文啟光:

“不會關注?!?/p>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盧寶榮:

“我本人不會花太多的時間去繼續(xù)關注這個具體的事件,如前所述,我已經對這一系列的學術不端行為感到很悲哀和痛心。我希望繼續(xù)花更多的時間去向學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學者進行學術的規(guī)范行為方面的教育、宣傳和探討。我在復旦大學上了一門課,已經上了17年,這門課叫做《科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講授規(guī)范的科學研究方法、學術論文寫作、以及規(guī)范的學術論文投稿與發(fā)表是這門課程的核心內容,近年來這門課程也受到了其他大學學生的喜愛。我覺得我自己的力量雖小,但愿意盡全力去講授、去宣揚學術規(guī)范行為,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到呼吁和宣揚學術規(guī)范行為的隊伍中來,讓全社會都來維護規(guī)范的學術行為。”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謝偉:

“我當然會繼續(xù)關注該事件的進展,如作者最新的研究結果以及韓春雨如何配合此事的調查和進展。”

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王深琪:

“會。我會從兩方面進行關注:一方面,是否真是有意造假;另一方面,若沒有有意造假,是什么原因造成實驗結果很難重復,一定要查明。我個人更傾向于韓春雨不是有意造假?!?/p>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吳旻:

“本人會繼續(xù)關注后續(xù)的科研進展。盡管韓春雨的部分實驗不可重復,但是不代表與其相關的技術是完全沒有用的。該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發(fā)揮類似RNAi的效果,待進一步發(fā)展成熟之后,有可能成為另一種實用的技術。”

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牛登科:

“如果沒有更吸引人的新事件出現(xiàn),我希望自己會繼續(xù)關注這件事?!?/p>

作者:婉珺、Calo

來源:果殼網(wǎng)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