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專訪人民文學獎新人獎得主栗鹿:用寫作的方式重構自我

日前,2022年度人民文學獎揭曉,栗鹿憑借中篇小說《空蛹》獲得新人獎。據(jù)授獎詞,《空蛹》凝聚了新一代青年成長過程中的驚奇經(jīng)驗與探索精神,彰顯出小說所能抵達的想象廣度和思維疆界。

日前,2022年度人民文學獎揭曉,栗鹿憑借中篇小說《空蛹》獲得新人獎。據(jù)授獎詞,《空蛹》凝聚了新一代青年成長過程中的驚奇經(jīng)驗與探索精神,彰顯出小說所能抵達的想象廣度和思維疆界??梢哉f,《空蛹》或呈現(xiàn)或暗示了栗鹿主要關注的文學命題:世紀初、島嶼、青年成長、記憶、家庭、天文學。

栗鹿來自上海,出生并成長于崇明(原為崇明縣,2017年改為崇明區(qū)),直到上海大學就讀時期,栗鹿才第一次長期離開崇明生活。畢業(yè)后,栗鹿在崇明區(qū)廣播電視臺就職,并在此期間開始了詩歌、小說的創(chuàng)作者生涯。目前,栗鹿居住于上海郊區(qū),已出版小說集《所有罕見的鳥》、長篇小說《致電蜃景島》。

值此,澎湃新聞獨家專訪青年小說家栗鹿。在訪談中,栗鹿首次完整披露了她的文學生涯,以及文學觀念。

栗鹿,1990年生


島:分形與涌現(xiàn)

澎湃新聞:可以介紹一下崇明的地理人居環(huán)境嗎?看地貌,崇明有國營農(nóng)場,也有東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想來豐富而駁雜。

栗鹿:崇明是一個狹長的島。我不知道它能否稱為海岸線。我去過其他的島嶼,它們的海岸線是一些很小的島。崇明的不同在于面積比較大,是一個泥沙沖積島。我只知道這些。

以前的崇明人會圍墾筑堤。那時海潮侵襲頻繁,一旦有臺風,海潮會卷走很多居民。人們圍海造堤,建造起堤壩,島上的居民才有安全感。我爸爸在檔案館工作,他告訴我崇明自元朝開始就有災難記錄,一次風潮水災,崇明島淹死了5萬多人,有一種被滅絕的感覺。這讓我無法想象,崇明島現(xiàn)在也只有(將近)70萬人口。

小時候沒出過島,我不認為生活在島上,我生活在大陸上,我認為所有人都這樣生活著。第一次出島,坐上船,慢慢遠離島嶼,才知道崇明是一個被水包圍的地方,才知道它是這么一點大。島嶼慢慢變小,形狀在視野里逐漸清晰,從清晰又變?yōu)槟:5谝淮握J識島的起點,就在離開這個島的起點。崇明以前會刮臺風,持續(xù)一個多星期沒有物資進島。這時能夠感受到崇明跟上海其他的地方不一樣,這是一個很好玩的點。

我出生在1990年代,成長在2000年代,這代孩子的心是打開的,對世界的接受程度很高。千禧年,剛剛出現(xiàn)“全球化”的概念,我記得小時候經(jīng)常聽到“地球村”這個詞。崇明屬于上海,與上海接受的電視信息一樣。上海的孩子看什么動畫片,我們也看什么動畫片。我與我先生聊天,發(fā)現(xiàn)童年看的動畫片是重疊的:《北斗神拳》《圣斗士星矢》……有一些非常血腥暴力的內容。國門打開之后,所有的信息以一種雀躍的、完全不經(jīng)過濾的狀態(tài)涌入。

出島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自己是生活在島上的人,出行受到限制,自己其實是被隔離的、是閉塞的。這就存在一種矛盾性。在寫作的時候,我想要把握并呈現(xiàn)這種矛盾性——千禧年、“全球化”與“隔離”之間的矛盾。

澎湃新聞:崇明在文化認同上似乎和上海有點隔。崇明人會講“去上?!薄盎爻缑鳌边@樣的話。你會有很難融入上海人身份的感受嗎?2009年上海長江隧橋開通前,你和家人去市區(qū)走水路嗎?一般家人有什么需求才會去市區(qū)?

栗鹿:現(xiàn)在從碼頭坐快船,半個小時就可以到上海的寶楊碼頭。小時候沒有快船,只有氣墊船,單程需要兩個小時才能到寶楊碼頭,比現(xiàn)在慢很多。到寶楊碼頭后還要坐公交車。我們去市區(qū)非常難,并不常去市區(qū)。

有一次去市里參加舞蹈比賽,我記得那是一個冬天,凌晨4點我媽就叫醒了我,去趕6點的船。坐完船下了碼頭,旅程才剛剛開始,又換了好幾班車,仿佛經(jīng)歷了一次大遷徙,比搬家還累。我不太出島,也不太坐公交車,生活范圍在家的兩公里以內,都是步行或騎自行車出行,根本不需要坐車。我睡在我媽媽的腿上,暈車暈船到淚流滿面,還沒有到目的地,我一直在問她什么時候才能到。那時最深的感受是世界太大了,上海也太大了。當時是幼兒園參加的比賽,一年去一兩次上海,這樣痛苦的旅行不需要經(jīng)常經(jīng)歷。

后來,氣墊船變成快船,出行變得更方便。長江隧橋開通之后,連接了島嶼和大陸,從崇明到上海就更快了,人們都選擇從橋上走。有興趣或者有空閑的時間,才會選擇坐船。

澎湃新聞:《致電蜃景島》的寫生地是霧島,即花鳥島?;B島位于浙江舟山嵊泗列島,隔黃海與崇明島對望,曾隸屬于崇明。某種意義上,你的島仍然是崇明島?!吨码婒拙皪u》開頭就描述了這座島,“霧島狹長,東岸稱為出部,西岸稱為落部。據(jù)說千年前,主島附近徒生出一塊小島礁,上面有一巖洞,不斷往外面吐硫黃味的霧氣,把整座島都圍攏住,霧島因此得名。雖然霧島常年霧氣繚繞,但黎是維從未見過什么釋放霧氣的島礁,只當是虛構罷了。但他又聽人說,那塊礁石是存在的,但只在每月潮最低時才能得見。霧島的面積相當于半個香港,但只零散分布著四五個小鎮(zhèn)。其中最繁華的麻埠鎮(zhèn)從清朝開始就是重要的商運港口,戰(zhàn)爭年代蕭條過,如今新建了造船廠、輪渡公司和集裝箱碼頭,重新熱鬧起來。出了碼頭便是一條寬闊的主干道,正是最熱的下午兩三點鐘,地面冒出灼熱的氣焰?!膘F島究竟是什么霧島?

栗鹿:這是最關鍵的問題。我想寫島嶼,是意識到島嶼深刻影響了我的心理成長和生活軌跡。如果我要寫作,就一定要攜帶著童年和青少年時期關于島嶼的記憶。剝除這些記憶,我的寫作是沒有任何根基的、是立不住的。一個作者必定有回望的童年與回憶作為寫作的根基。我不知道其他作者是不是這樣,從很小的時候,我就有對寫作的模糊感受和創(chuàng)造的沖動,不一定落到實處為“寫作”,可能是想要創(chuàng)造什么。我當時就意識到,如果我要寫作,一定會寫崇明。我的歷史在這里,我不能剝除歷史來寫作。

《致電蜃景島》的創(chuàng)作契機可以追溯到很早,那是小時候第一次去外公外婆家。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于我自己家住的公寓,我們雖然生活在同一個鎮(zhèn),但他們住的地方更接近農(nóng)村。外婆家門口有一條非常小的小河,可能只有十米長,小河對面是一片竹林。如果夏天特別熱,河流就會干涸消失,但那時覺得那條河是非常遠的、是跨不過去的。

外婆和外公的人緣特別好,大家很喜歡到家里來乘涼夜聊,外婆就會搬出一張很大的方桌。我在方桌上聽著夜聊,睡著了,醒來看到天空中是密密麻麻的星星。我從未見過那樣密密麻麻布滿星星的天空,銀河升起了,燈光也完全暗下來了,村子在一片漆黑中,夜聊的人回去了,周圍很安靜。一瞬間,我覺得迷失自己在了天上,有一點眩暈。我的身體抖了一下,甚至覺得自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幻覺與現(xiàn)實混合在一起,讓我分不清。

小時候的栗鹿與外婆


這個印象對我而言是不可磨滅的,成為寫作的源頭之一,我想復活當時對現(xiàn)實的感受。我甚至覺得那時對現(xiàn)實的感受才是真實的,而當下現(xiàn)實中發(fā)生的事情,包括疫情等等,才是虛幻、虛假的,找不到現(xiàn)實根源。這是我想寫島嶼最初的起源。

我想寫島嶼的另一個原因是一個瞬間。大學的時候,我和同學在崇明拍短片。晚上拍攝完之后,幾個同學一起去通海大堤上喝啤酒、吃燒烤。那天天氣特別好,也有很多星星,但和小時候相比感覺已經(jīng)少了很多。那天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神奇的現(xiàn)象。崇明島附近有一些暗礁,會隨著漲潮退潮而消失或出現(xiàn)。我們面前很遠的地方有一塊暗礁,暗礁的上空被玫瑰色的烏云包圍,一直在閃電,每秒閃很多次。頭頂?shù)奶炜帐乔缣?,在很遠的暗礁上空,雖然聽不見打雷的聲音,一直在電閃雷鳴,仿佛一種幻象、一個海市蜃樓。后來,我知道在氣象學中這種現(xiàn)象叫“超級單體”,即小范圍的雷暴。雷暴將某塊地區(qū)包圍,其他地區(qū)還是晴天。那也是我在小說中非常想再現(xiàn)的意象,蜃景島最初的感覺就是那塊暗礁。那塊暗礁讓我有了想寫《致電蜃景島》的沖動或者說有了最初的想法。

2018年,我開始寫這個故事,并完成了10萬字。我在豆瓣上發(fā)表了一部分,也得到一些友鄰的反饋,認為這個故事蠻吸引人的。我當時是按照崇明島來寫蜃景島的,它的一些影子留在了《致電蜃景島》的第二部分。2018年,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希望能夠出版一位有連續(xù)性的作者的小說,就向我要這部小說??戳酥?,他們認為可以出版。但我忽然意識到自己走錯了路徑,我想寫的并不是崇明島本身。小說缺失了很重要的東西,并不是我想要的作品,我就決定重寫小說。

澎湃新聞:怎么重寫?

栗鹿:在寫作的過程中,我忽然意識到缺失了什么。我想起以前坐船回家的時候,傍晚可能會起霧,船要靠岸的時候,看不清外面,會感到害怕。靠近岸邊,看到燈塔的信號燈,就知道岸在哪里。我覺得文本中缺少一個坐標,坐標是迷失的。我寫的霧島其實非常模糊,小說寫完,霧島依然在一片大霧之中。我開始思考是不是應該寫崇明島在另一個世界的化身,而非寫崇明島本身。我就想到了去采風。

我所要寫的島嶼的特征是必須有一個顯著的燈塔,就像小時候看到的信號燈。我就在網(wǎng)上查找哪里的燈塔比較漂亮或可以被用于寫作,輸入“中國燈塔”,就出現(xiàn)了花鳥島。花鳥島的燈塔是遠東地區(qū)最大也是最有名的。我喊了一幫朋友一起采風,在島上住了一段時間,當作秋游。島上有一種名為“藍眼淚”的藻類,使得島可以在夏天發(fā)出藍色的熒光。但我們是11月份去的花鳥島,已經(jīng)是島上的旅游淡季。

上了島,我發(fā)現(xiàn)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導游告訴我們,花鳥島原來的名字是“霧島”。根據(jù)傳說,島上曾有一個洞,洞持續(xù)地放出霧氣,霧氣越放越多,籠罩住了整個島。于是,古時候的人就稱之為“霧島”。

聽到這個傳說,我非常震驚。登上花鳥島,我才知道原來它叫做“霧島”,而我寫的故事的主體就是“霧島”。這似乎是沒有開始也沒有起點的一件事情,我好像在一個循環(huán)中尋找密碼。這不是一種神秘主義,如果往神秘主義的方面去想,就會陷入另一種迷局。

采風結束,回到崇明,我發(fā)現(xiàn)另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崇明有很多道路的名稱與舟山群島的名字是的一樣,比如岱山路、圣山路和花鳥路。我覺得自己好像被舟山群島包圍了,從我們家出發(fā),走一公里左右就是花鳥路,拐個彎就是圣山路,再拐個彎是岱山路。舟山群島的名稱和崇明這個小鎮(zhèn)中道路的名稱形成了一一對應的關系。我就詢問我爸爸原因,他當時在檔案館工作,查了資料,告訴我,因為崇明曾經(jīng)管轄過舟山群島。這種對稱性和自相似性在現(xiàn)實和小說中都可以呈現(xiàn),我就將這種對稱性運用在文本的呈現(xiàn)中,小說中有一章就叫作“分形”。

第二稿的定稿文本有9萬字,《收獲》的編輯吳越看過之后,也很喜歡這個故事。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聯(lián)系我,《致電蜃景島》可以參加“鳳凰文學獎”的評選,只是字數(shù)不夠,“鳳凰文學獎”的要求是文本有20萬字,小說需要擴寫。但當時家庭發(fā)生了變故,奶奶得了阿爾茨海默癥。這對我的影響很大,導致后來小說走向墜落的方向。奶奶住的療養(yǎng)院就在花鳥路上,她后來去世了,這是她的終點。奶奶在小說里面的化身是蘭婆。

澎湃新聞:你認為,你的霧島(崇明島)寫作類似于鄉(xiāng)村寫作還是城市寫作?

栗鹿:我覺得都不是,應該偏向于小鎮(zhèn)寫作。崇明島的地域特征比較特殊,既有鄉(xiāng)村的部分也有小鎮(zhèn)的部分。我的住所離鄉(xiāng)村有一段距離,它像麻雀一樣五臟六腑擠得很近。我去任何地方只需要10分鐘,最多20分鐘也就到了。對我來說在那個區(qū)域生活非常輕松愜意,但去外面的世界非常困難。我小時候崇明島沒有橋,是一個完全封閉的環(huán)境。一旦天氣不好,島嶼與外界的聯(lián)系就被完全切斷了。它雖然生活很便利,但也有風險,比如停航一個禮拜,很多物資都會開始短缺,包括超市、醫(yī)院等等。

鄉(xiāng)土化敘事對我來說也很陌生。我沒有接觸過田野生活,我們城鎮(zhèn)里的人基本上都在機關單位生活。我認為把寫作概念化、去定義寫作的類型會有一定局限性,我的寫作還是更想通過書寫去拓寬一些邊界,讓它不被某個概念束縛住。很多人說讀我寫的東西好像是在讀一個虛構性特別強的故事,但又感覺它落在現(xiàn)實上。這個說法比較準確,我想讓邊界更模糊一點。

愛:對愛的保留,對心的警惕

澎湃新聞:從你的作品中,我?guī)缀蹩床坏饺岷偷?、所謂堅信的愛,這并不是說我從中看到了殘缺的、零落的愛,而是說,我感受到你呈現(xiàn)了某種不同以往,又與我們共存的愛,那種多元的、被下放到很弱很細分層面的愛。讓我們回想一下,2000年前后文學的愛,角色出軌或移情別戀必然被背負上更多的道德代價,或者道德無代價,后者比如王小波。但今天,當人們談到浪漫愛、個人主義愛、消費主義愛的時候,人們說的是,我陷入了這樣一種獨屬于我的愛,它不同于整體的愛,它細微,它需要被精心維護,它沒有備選。你如何感受這些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愛?

栗鹿:不可否認,親人之間是存在愛的,甚至是以生命去扼殺其他生命來保護另一個生命的愛,但這種愛是可以承受的嗎?在愛的傳遞與接收過程中存在愛的折損,或者說愛是無法完全接收到的。愛有很多形狀,也有不同表達和不同質感的愛。但對個人而言,我們能承受的愛,過多或過少都并不好。有時候,我們只能擁有對愛的想象。

在《第四人稱》這篇小說中,呈現(xiàn)了親人之間的愛以及親人之間無法言說的愛,我寫的是愛傳遞的阻礙。因為人對人的認識是局部的,很難看到另一個人的整體。親人之間存在的血緣紐帶,有時也成為了綁架和禁錮,或者說愛的挾持。人很難做到真正自由地活在世界上,這樣的自由其實是輕浮的或者說是不可能存在的“存在”。當你感到輕松,一定有人在替你承受生活的重量,其中有一層隱含的剝削、表面的剝削,這在人際關系和國家關系中都是不可忽視的存在。你從一個人身上得到了愛和愛的回應,他一定為你承擔了部分黑暗的東西或者是你不想承受的東西。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愛自己的小孩,愿意為他做很多事情。你為他做飯,他就不用做飯。孩子會認為活在世界上很輕松,愛他的父母替他做了本該他做的事情。很多人忽視了對愛的感知,覺得愛是理所應當?shù)?。在處理與親人的關系的時候,選擇看到那些無法溝通的時刻,認為父母的愛是一種綁架,道德的綁架也好,讓人無法獨立生活的綁架也好,有時你想要逃離那種愛。但在另外一層構建中,愛會達到最大化。我想寫出愛的多種形態(tài),呈現(xiàn)不同狀態(tài)下的愛。愛不是固定的方式或形狀,它是多變的。

《第四人稱》中的小說人物處在黑暗世界中,仍保留下了有價值的東西。這個人物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存在,只存在于小說世界中。世界的人口并沒有改變,但小說世界中又多了一個靈魂。我希望塑造的靈魂是一個能夠接收人類復雜性的接收體,隨著我對人物的理解,展現(xiàn)出靈魂的形狀。這就是我寫作的初衷?!暗谒娜朔Q”就是一個飄忽或是沒有特別定義的概念。這個小說有很多開口,可以通過不同的層面來閱讀它。

我在長篇中書寫的愛,有一種忽遠忽近的特質,在某個時刻非常親密,在另外的時刻又非常遙遠——兩個人變得很陌生,甚至存在斷裂。這是我切身的體會,人和愛一樣,也在不斷改變形狀。我們能付出的愛在不同的階段是不一樣的,如果你和一個人相識已久,看過很多他的人生片段,愛的表達也隨之會不同。這一系列的狀態(tài)都值得記錄。人們常說要立住一個小說人物,需要合理化人物的行為,需要有理有據(jù)的出發(fā)點。但在我的小說中,一個人有很多可能性,我希望盡可能捕捉人物的復雜性,而不是為了塑造經(jīng)典的人物形象,刻意增添橋段。

寫小說的時候,我會做很多準備,考慮得非常細節(jié),但我希望讀者無法在呈現(xiàn)的文本中察覺到這種刻意。我希望我的小說經(jīng)得起多次、多角度的閱讀,處于變化的狀態(tài)中,而不是讓讀者感到故事有固定的結論或狀態(tài)。

澎湃新聞:我的觀感有所不同,今天的性環(huán)境、愛環(huán)境還是以保守為主,保守中又有幾分開放。

栗鹿:人越來越謹慎,愛的表達更謹慎?,F(xiàn)在的人生活在自挖的陷阱中,這個世界有很多圈套,網(wǎng)絡上每天爭吵的東西,很多是人類永遠無法克服的問題。這些東西遮蔽了我們,讓我們無法直面情感的表達,或者說情感的表達已經(jīng)消失了,一些原來的表達通道被堵住了。

愛是很難真正捕捉的。我在小說里寫過,愛在我心中的化身,就像一簇一簇的火光,一下子燃起來,也熄滅得很快。愛無法持續(xù),你無法在任何人身上找到持續(xù)不滅的愛,永久的愛一定是有欺騙性的,或者說是幻想或投射。真正的愛是沉默的,很難用語言表達。

在我的小說中,在女主人公的夢境中,兩個人在世界末日的狀況中,用沉默體驗到那一刻的平靜和愛。在我看來,這種愛不可能完全在現(xiàn)實中存在,愛可能是另一個世界投射在現(xiàn)實世界的影子,我們沒有辦法真正捕捉到愛,只能從影子中發(fā)現(xiàn)愛的存在感。我們可以感受到愛,但永遠得不到愛。我們對愛的所有猜想和渴望,最后都是無望的。

但我們又無法克制對愛的渴望,企圖尋找通道抵達愛,這就是值得書寫的。值得書寫的是想要愛的沖動,而不是真正的愛的完成。愛的完成是虛假的,我不會寫兩個人關系的完成形態(tài),而會寫關系多變的形態(tài)。這種表達更接近我們現(xiàn)在對愛的真實體驗。

現(xiàn)在很少有人談論愛,但我覺得愛和死是最重要的兩件事情,是我能想到的最終極的問題,還有就是存在的問題。存在的問題也包含在愛和死之中。這三個問題是相通的,也可以將這三個問題視為三個人,他們有共通的地方,又有差異很大的地方。

澎湃新聞:你這一代的愛與你父親母親時代的愛又有何不同?

栗鹿:我能夠理解我父母那一代人對愛的表達。我的爺爺奶奶是吃了更多苦、經(jīng)歷更多的一代人,他們身上有一種堅毅的品質。我的父母那一代人比較特殊,他們小時候的物質條件雖然比我們這一代人貧乏,但沒有挨過餓,是剛剛走出饑餓的一代人。他們的生活和教育與上一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改變,一部分先富起來,生活面貌發(fā)生了大的改變,但情感是否也跟著社會一同成長了?對這個問題,我持懷疑態(tài)度。他們的父輩經(jīng)歷了苦難,沒有剩余的精力教育下一代如何去愛,他們是缺失愛的教育的一代,情感無處宣泄。我父母那一代人的感情在“就這樣過”的洪流之中就結束了。

在我看來,他們對于自身的愛的理解是不夠的,尤其缺少自省。個人的愛沒有獲得滿足,他們就會轉移愛,將缺失的一部分投射到別人——可能是出軌對象或自己的小孩身上。在情感的表達方面,我覺得我的父母很多時候是幼稚的。很多我可以理解的事情,他們卻無法理解。他們會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像孩子那樣處理問題。在孩子的眼中,他們成了另一種孩子。小時候,我聽到父母吵架,有時候會不由自主地笑出來:他們?yōu)槭裁床浑x婚?為什么這樣折磨自己?這明明是很簡單的問題。我們會把生活中的困惑轉嫁到伴侶身上,這是很可怕的。你沒有意識到最初和他在一起是因為愛,而非折磨或索取。這是人類世界中很難解決的問題。

我們這一代往往意識到愛也存在剝削關系,愛生來就是不平等的關系?,F(xiàn)在的人是原子化的,有很深的隔閡,對待感情非常謹慎,我們不敢輕易地談愛一個人。如果你現(xiàn)在對一個人付出所有,很多人會認為你是愚蠢的,你不該這么做。有人在教授戀愛的技巧,都是在逃避全身心付出、逃避直白地表達愛,用討巧的方式削減付出愛對自己的耗損。這在我自己或我的一些朋友身上表現(xiàn)得很明顯,大家對愛有一份保留。不能說這是不好的,只是一種對人心的警惕,可能是上一輩的人帶給我們的應激反應。

《致電蜃景島》,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2年9月版


文:作者和期刊的關系是流動的

澎湃新聞:有沒有影響你的作家呢?

栗鹿:有很多,比如弗朗茨·卡夫卡、伊塔洛·卡爾維諾、胡利奧·科塔薩爾、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這一類帶有神秘色彩的作家,我基本上沒有一篇小說是完全沒有奇幻色彩的。

我以前做記者,新聞寫作與我現(xiàn)在的寫作完全是兩種模式,新聞寫作需要把奇幻色彩剔除得非常干凈。新聞必須通過好幾道編輯流程才能發(fā)布出來,它不出自最真實的感受,而是完全的記錄。它有很多模式和規(guī)定在里面,有很多能寫和不能寫。在寫下第一個字時,內容就已經(jīng)被定下來了,不像是在創(chuàng)作。但當我寫新聞時,我覺得新聞消息反而比較虛假,當我寫虛構時,筆下的文字更接近于真實。這是我多年思考得來的一種結論。

澎湃新聞:你在初一、初二連續(xù)兩年參與了《中文自修》杯上海市中學生作文競賽,先后獲得了二等獎、一等獎。當時參加作文比賽是出于對寫作的愛嗎?你的文學起源是什么?

栗鹿:小學的時候,家里有很多書,我就開始看書,看的種類非常雜,有什么書就看什么書。家里有很多武俠小說,也有很多文學名著。在小學的時候,我就看完了青少年必讀書單上的書。但不是對文學有什么癡迷,我沒有體會到文學的美,只是喜歡看故事的發(fā)展,這是文字帶給人的最直觀的愉悅。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最后怎么樣了?牽引著我看完了這些書??赐陼?,我每天都非常期待睡覺,我會在入睡前編故事。我看過的書成了藍本,我會按他們講故事的方式來自己編故事,會有很多橋段和奇思妙想,這是一種在腦海中完全停不下來的想象。想象對我而言是一件開心的事情,我第一次對寫作產(chǎn)生好奇和沖動,就是看了書,晚上編故事。

寫作文也很有意思。在小學和初中,我對學習的興趣不大,不是一個成績拔尖的學生。但我成績也還可以,不是完全不學習,學習本就不是一件難事,我也沒有特別在意寫作文。有一次,在一個全部學生一起參加的作文比賽拿了獎之后,固然別人對我說,我可能有寫作的天賦,我也沒當回事。很多人可能自此認為自己是個文學少年,但我沒這么想。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再也沒有寫過什么。高中的時候,新概念作文大賽如火如荼,我和作家王蘇辛也是在文學論壇上認識的,當時她寫小說,我對她有好奇和崇拜。但我沒有寫,當時還在編故事的階段。我的快樂是胡思亂想而不是寫作,我非常懶惰。寫作文和寫小說是很痛苦的事情,不適合我,我當一個讀者就行了。我寫過很多故事,只有開頭或者只有結尾,都是殘篇。真正的寫作一直在萌芽狀態(tài),沒有落到紙上。王蘇辛看過我寫的一些片段,認為我應該去寫小說,鞭策和鼓勵過我,但我一直沒有完成過一篇小說。直到生完小孩,很多不能忽視的問題顯露出來,我才明白自己是想寫作的。

澎湃新聞:為什么你很少提及大學生活?

栗鹿:當時家庭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故,我產(chǎn)生了一些精神問題,有抑郁癥和精神分裂的癥狀。《第四人稱》寫的就是精神分裂,“我”分裂出一個現(xiàn)實生活中本來沒有的舅舅,其實就是另一個“我”。我寫的其實是自己的狀態(tài)。大學階段,我的精神是四分五裂的,經(jīng)歷了很多年的失眠,我的思維、回憶、記憶都沒辦法組織?,F(xiàn)在回憶起那段時間是很跳躍的,有很多不同的、斷裂的、破碎的我。我不是不能提這段經(jīng)歷,而是不知道怎么形容,我感覺那個人已經(jīng)不是我自己了。

與此同時,大學時代對我而言非常重要,因為我接觸到非常多文學、文藝的東西,那是非常重要且難忘珍貴的階段。我學習了自己喜歡的電影,我的世界被打開了。我本來就對電影很感興趣,學習電影沒有壓力。大學四年是很夢幻的,不像之前,還要學物理、數(shù)學,在大學,只要其他功課不那么落人之后,可以完全沉浸在藝術中。所有的老師天天都在和你討論文學、藝術、電影之類的話題,而不是現(xiàn)實的問題,后來我再也沒有這樣夢幻的體驗。

澎湃新聞:你提及的對你影響頗深的文藝指的是什么?

栗鹿:拍電影。拍電影不同于閱讀,是一件很實際、確切的事情。大學時,有個魔鬼老師讓我們每個星期都拍一部小電影。在拍電影的過程中,會發(fā)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寫劇本、請人當演員、去不同的地方找拍攝場景……拍電影是很純粹的,沒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對我而言,那段時間腦子里每天想的就是如何拍一部好的短片。當時我年紀很小,認為自己可以當一個導演,其實是不行的。那段時間對我影響很大,我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沉浸和投入地做一件事情。這種持續(xù)的創(chuàng)作也修復了破碎的自我和生活。

我拍過一部實驗影像,是一個關于自我、本體與影子的故事。這部短片是關于一個人的故事,是一部包含了時光穿梭和自我分裂的影像表達。這部短片是我在大學四年中拍的比較完整的一部作品,獲得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jié)的最佳實驗類短片入圍獎。對我們那屆學生而言,還是比較新奇的事情。短片其實拍得非常潦草,可能創(chuàng)意還可以。我寫了一篇叫《空蛹》的小說,是對那部短片的延續(xù),我用文字呈現(xiàn)了影像無法表達的更多內容。對我而言,那部短片只能說是比較完整的表達,說不上滿意。

澎湃新聞:你在2014年開始寫作,契機是什么?

栗鹿:我沒有任何一段時間是真正不寫作的。可能有時沒有落筆,但一直在構思。從中學時代起,我就有了寫作的想法。鑒于能力有限,我在2014年才動筆寫下第一個完整的作品。正好當時《作品》雜志有一個“90后”的專題,正在推廣“90后”作家。熊森林說,“栗鹿你不是想寫小說?你可以來寫一篇”。

我中學時寫過魔幻現(xiàn)實主義題材、模仿馬爾克斯的長篇,但寫完之后不好意思拿出來,后來就一直沒寫,大概耽擱了五六年。在這個機會下,我又開始寫作,之后又陸續(xù)發(fā)表了一些作品。

澎湃新聞:有位小說家評說大陸小說界“京劇化”了,即文學成了套式。你怎么看待小說京劇化這一現(xiàn)象?而作為小說界的深度參與者,你如何使自己不完全京劇化?

栗鹿:對一個活躍的作者而言,我在期刊上發(fā)表得很少。我寫的作品不多,短篇都發(fā)表在期刊上。但我沒有過度擠壓自己的創(chuàng)作形態(tài)。有一些作品是沒有章法的、業(yè)余的、未經(jīng)打磨的,像是說夢話,說出來就寫下來了,然后就發(fā)表了。我不覺得其中有什么文學性或價值。真正經(jīng)過錘煉的作品是最近兩年寫的。

期刊也在成長,也需要辨別作者的過程。我認為中國的期刊語言體系是存在問題的。中國評論界沒有新的聲音,評論語言繼承自世界的文學認識,其中包括19世紀世界文學的遺產(chǎn)。中國的評論語言體系在陳舊的研究方式里,與當下思想的發(fā)展和世界的發(fā)展是不匹配的。創(chuàng)作者、評論者、期刊是多個系統(tǒng),需要共同成長,才能達到平衡。對原創(chuàng)作者而言,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本就不好,作品完成之后,只有在期刊上發(fā)表的機會。但期刊對作者的要求是不統(tǒng)一的,《人民文學》與《收獲》不一樣,《十月》與《鐘山》不一樣。評價作者的標準是什么?需要另一種聲音或眼光來辨別好的作者。

如果有更好的創(chuàng)作和發(fā)表環(huán)境,就不存在“文學成了套式”。我有很多朋友走不了更先鋒的道路——那條路是死路,才選擇相對比較保守的道路。我的想法是,我要用他們的語言打敗他們,首先讓他們知道你是誰,再創(chuàng)作更自我的東西。否則,寫了沒人看,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嗎?我也沒有那么勇敢。

作者和期刊的關系是流動的,作者沒辦法讓所有編輯都認同的你的作品。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體驗不在一個層次,我也沒辦法理解那些表示無法閱讀我的作品的編輯或者老師。人與人之間有或沒有共振的頻率,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你可以尋找能夠看到你或能夠理解你的人,要么就是持續(xù)地等待。你會在持續(xù)的等待中產(chǎn)生自我懷疑,這種懷疑又會被自己確定的聲音所覆蓋。

寫作是一件很徒勞的事情,你沒辦法對眼前的問題、困惑或回聲做出很大的反應,只能絕望地接受這些聲音,再絕望地開始下一個文本。只能等待,這就是徒勞。預設了壞的結果之后,也就不存在太難保持距離的問題。最重要的是給自己留一點空間和體力,寫好下一個作品,消耗了自我的部分,就沒有辦法繼續(xù)寫作了。

很多寫作者都是這樣,哪怕那些看起來最紅的作家,都會有自我掙扎的問題。沒有一個人是如魚得水的,看上去如魚得水的人,一定是在偽裝自己,要么偽裝了一種成功的假象,要么根本沒有在寫真的東西。大家都很絕望。

澎湃新聞:你的寶寶什么時候出生的?決定養(yǎng)一個孩子,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結婚生子那段,你有一陣陷入了寫作瓶頸期或者迷惘期嗎?

栗鹿:我之前沒怎么寫作,有了孩子之后,才開始真的想要寫作。我曾確定地回答過自己這個問題,生育對我而言是死過再重生的過程。生育對女性而言是一次重塑,生育讓我對生命的體驗更完整,我不能判斷它帶來了好或者不好的影響。

生完小孩,我有比較強的產(chǎn)后抑郁,覺得自己是不完整的,自我已經(jīng)消失了,沒什么是屬于我的。我想要用關心自然甚至是寫作的方式重構自我,才會堅定地選擇寫作。對我而言,寫作可以治療很多心理問題,就像寫病歷單或梳理自己的病情,梳理的過程可以化解很多問題,就像自己是自己的心理醫(yī)生。我不是遇到瓶頸,而是抓住了寫作的這種關系。

《所有罕見的鳥》,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牧神文化,2019年12月版


夢:好的作品會將讀者帶到最近的、最隱秘的所在

澎湃新聞:你很會在作品中加入寓言或神秘故事。

栗鹿:寓言與小時候看伊塔洛·卡爾維諾有很大關系。他的寫作比較容易模仿,是一個個非常精巧的寓言故事,短小又不切入生活。年輕作者在生活經(jīng)驗上面有限制,對情感的體驗比較淺薄,寓言非常容易發(fā)揮作者的想象力,讓作者自我感覺良好。

《所有罕見的鳥》有很多寫作其實是屬于比較討巧的一種,只有第一第二篇和《無聲無止》稍微有一點重量,其他可能對我來講是湊數(shù)。過了這個時間段我就不太想重提這本書,但想想這也算少作,畢竟是在二十出頭寫的,也就這個水平。

澎湃新聞:大多數(shù)夢和怪物都來自于內心,但好像你的是如在眼前。

栗鹿:巨怪只是把小的東西放大了看,它本身的存在是正常的,只是我們觀看的方式讓它變得可怕。放大看自己身上的細菌,也很可怕。

人很脆弱,沒辦法真正接受世界上黑暗的部分,那些部分只能被隱藏。掩蓋一個女孩的失蹤、被猥褻、隱秘的回憶以及島嶼上陰暗的事情,它們就成了往事。轉變視角,放大來看,就成了巨怪。把所有東西的放大或者把人放進平行時空,很像一種實驗。對《致電蜃景島》中島上的孩子而言,則是他們的心愿所在。巨怪是他們合起來的夢境的外化呈現(xiàn),是夢境當中那些不可言說、被遺忘的、被忽視的東西,也是他們身上曾經(jīng)被掩蓋的印記的呈現(xiàn)。在故事最后出現(xiàn)的巨怪沒有攻擊任何人,而是和主人公形成了平視關系。

我有時會夢到自己未成年時的場景,場景里沒有人存在。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內在小孩”,人的身體里有一個被困在特定年齡段的自我,那個自我不會成長。遇到壓力,人就會夢到內在小孩,就會變成曾經(jīng)無助的自己。人會因現(xiàn)實生活掩蓋這部分心靈空間。它們是存在的,卻被忽略了。這部分心靈空間也不會出現(xiàn)在小說中,小說是書寫現(xiàn)實生活的,但我希望它能成為現(xiàn)實的一部分,所以寫進了小說的第三部分。

澎湃新聞:無論是“物事體”還是夢,你對待它的方式都很獨有。你用對待物體的方式對待它們,對待這些虛幻的或功能性的夢,對待這些被想象和被命定的巨怪?!逗?、風眼與無限房間》非常好地表現(xiàn)了這一點。達達主義的夢是改變語境的夢,存在主義之后的夢是改變觀感的夢,而你既不希望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語境,又不期待改變讀者閱讀的主體體驗。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會將之解釋為,我們即人與夢的并體,我以為這就是短時期的關于何為人何為我們的標準回答。此中有何深意?造夢造的是什么夢?

栗鹿:考慮到讀者以及出版的接受度,我在《蝴蝶、風眼與無限房間》中寫得比較保守。如果接受度更自由,我會寫得更加出乎意料。人與人的夢是很不一樣,我的夢更有侵略性。我和朋友聊做過的夢,有些朋友的夢是沒有顏色的,是黑白的,還有些朋友記不起自己做的夢,夢在他們的世界中是模糊的、是沒有的。我有很多種夢的體驗,有時會有多層的夢,你夢到自己在一個夢中,你意識到自己在做夢。醒了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在另一個夢里。

經(jīng)歷多層夢的體驗后,白天睡覺的時候,有時可以夢到清醒的夢——你完全知道自己在做夢,在夢中有一小段時間可以控制夢,想要在夢中發(fā)生什么,就會發(fā)生什么。你與夢之間存在駕馭、被侵犯或者被吞噬的關系。有時,你在噩夢中走不出來,像一個怪圈。噩夢中的時間也會被拉長,明明只過去五分鐘,在噩夢中感覺過去了很久。夢中的空間和時間都是不確定的。夢更接近大世界的本質,現(xiàn)實世界的本質是線性時間流動,這是人能夠感知到的極限。在夢中,可以體驗多層的空間結構,這種結構對寫作有啟發(fā)意義,小說也可以呈現(xiàn)不同層級中的世界?!拔覀儭薄ⅰ拔摇笔且粋€層級,夢是另外一個層級,它是不同并獨立于生活世界中的另一種現(xiàn)實的一部分。

我永遠不會放棄與讀者之間的連接性,我想將對夢的書寫構建得更有肌理感,更接近我想表達的東西。我不知道能否達到目的,它不一定會被所有人接受,也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形成比較清晰的面貌。

澎湃新聞:吸引我并使我沉浸的是,你的行文并不執(zhí)著于獨一中肯的表述,它多以確鑿但不專有的詞,輕悄悄完成一系列動作,不迷惘亦不驚擾,有時常常從行為沒入感受,從套式鉆出夢語,從記憶滑入寓言。語境的層層嵌套,故事的環(huán)環(huán)互文,你所希望達成的目的是什么?這與文學又有何種關系?

栗鹿:我在構思這種寫法的時候,內心是非常不確定的,覺得很難寫好并且有點冒險,讀者的反應會非常極端:要么覺得是垃圾,要么能夠理解。小說在《收獲》發(fā)表后,得到的回應也確實是這樣,有兩種聲音:一派認為很好,另一派非常疑惑。在很多人眼里或我自己心目中,一開始是不確定的、無法把握的。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聲音,確定一種調性,內心確定的東西會讓文本融合起來。我所設想的整體性包含了所有內容,流動性在文本中就不算什么,只是浪與浪之間的波峰和波谷,讀者可以沉浸其中,體驗到整體性的存在。整體性包含了很多可能性,包括語言的形式,語言不應該拘泥于任何一種形式。我閱讀了一些《北流》的片段,覺得林白也在進行同樣嘗試。不是我一個寫作者在進行這種嘗試,我希望在文學中注入新的可能性。這是一個比較內在、比較大的愿望,同時是一個讓人很難觸及的問題。

澎湃新聞:最后還想問,你寫作的目的是什么?

栗鹿:這個問題我以前的答案是探索宇宙,探索未知。如果現(xiàn)在說的話,我想多說一點。十幾歲的時候,我寫過很多片段式的故事,甚至一出手可以寫七八萬字,但它們不足以被稱為“小說”。我逐漸意識到,這種寫作的欲望釋放完畢之后,會在一個地方戛然而止。我會意識到那個自我沉溺的世界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新世紀福音戰(zhàn)士》的女主人公是一個叫綾波麗的克隆人,她的身體是他者的復制體,她的靈魂是神的容器,她的身體和心靈都不屬于自己,卻要駕駛EVA來拯救世界,為此流血犧牲。她肩負的使命要遠大于她年輕的生命所能承載的所有。男主人公碇真嗣曾問她為什么要駕駛EVA,凌波麗的回答是:“為了和大家的羈絆?!本c波麗的回答像一道閃電擊中了我,青春時代所謂的文學夢已經(jīng)發(fā)生嬗變,與他者的連結和羈絆對我來說越來越重要。

在C.S.劉易斯在《四種愛》中談論友愛時提到,當我們身邊的一個朋友去世了,我們失去的不僅是這個人,還失去了我們之間獨有的互動,失去了一部分自己。我們的表達和情感投射在他人身上,也反映著我們的面貌。我們在和他人的相處中逐漸拼湊出自己,他者之于我們,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不同面相的自己。當下這個時代,無論是因為疫情、信息時代的洪流還是新媒體的出現(xiàn),他者好像顯得越來越不重要,虛擬世界就能讓精神世界不那么空虛。其實這樣建立起來的秩序非常脆弱,我認識到脆弱的本質,試圖在書寫中將人與人之間的碎片重新黏合。對我來說文學就是和他者和世界的羈絆。

澎湃新聞:這好像是一個關于永恒的問題。

栗鹿:好的作品一定會把你帶到最近的地方,近到直指你的內心,直指你某個隱秘的想法之中。同時它也可以帶你去特別遠的地方,帶你去到那些永遠沒辦法思考到的領域,遠至沒有邊界之處。

我是一個閱讀偏見性非常強的人,我可以承認一些作品技巧非常成熟,但是如果前人早已經(jīng)寫過,我就覺得沒有任何再去寫它的意義了。我是出于好奇而寫作,正是因為永遠在探索、永遠在好奇,所以作品才不會閉合,讀者也永遠可以接受很多新東西。

(張垚仟、馬銘澤對本文亦有幫助。)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