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提起江南,最負盛名和代表性的,便是蘇州與杭州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溫柔的山水滋養(yǎng)中,在殷實的經(jīng)濟條件支持下,人們對于精致、靜雅的追求愈發(fā)熱烈,各色生活用品、精致文玩,是最典型的“天堂”體現(xiàn)。
2023年4月28日下午,“天堂里——工藝的蘇州與杭州”特展在吳文化博物館開展,盡數(shù)古時與今日的非遺工藝。
澎湃新聞了解到,展覽共分為兩大部分:“古時”和“今日”,通過時間線和古今對比,以文物回望古時精致繁華的生活追求,以工藝講述今日守正創(chuàng)新的故事。
展廳現(xiàn)場
對于此次展覽,吳文化博物館陳曾路館長表示:江南城市是江南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蘇州和杭州作為其中兩個重要的城市,擁有“蘇杭天堂”的美譽,而以“天堂”作為主體對象在中國展覽歷史上還是未曾有過的,所以借此機會,吳文化博物館與有共同志向的博物館一起聯(lián)合舉辦了這樣一個展覽,使國寶與“人間國寶”齊聚展廳。此次展覽也是一個對于非遺技藝的學術(shù)梳理,以此為基礎(chǔ),繼續(xù)推動發(fā)展“非遺實驗室”,使博物館不僅發(fā)展學術(shù),也為非遺產(chǎn)業(yè)服務(wù)。聯(lián)動全國非遺產(chǎn)業(yè)資源,使產(chǎn)業(yè)資源與非遺大師深度融合,是吳文化博物館未來想做的事。
展廳現(xiàn)場
古時
展覽的第一單元“古時”,側(cè)重于展出巧奪天工的文物,以金銀器、玉器、瓷器、竹木器、絲織物為主,共展出相關(guān)代表性文物60余件套,文物的時間跨度從唐代至民國。以詩文為線索,為觀眾描繪出蘇杭的人間煙火氣。從白居易到張岱,從坊市鬧猛到人間詩酒茶,無不彌散著人間天堂的氣息,這些詩賦辭藻和小說話本用最浪漫的方式傾訴著世人對蘇杭的向往。
據(jù)悉,在這一單元中,觀眾可以看到多家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如南京博物院的金蟬玉葉飾件;杭州市蕭山區(qū)博物館的顯德五年舍利銅塔;蘇州博物館金龍;杭州市臨安區(qū)博物館的越窯青釉瓷杯托;杭州博物館藏“行春橋魏三郎匠刻”款雙夾層鎏金牡丹紋銀盞等眾多精美古代藝術(shù)品。
金蟬玉葉飾件
金蟬玉葉飾件,明,金蟬長2、寬0.8,厚0.6厘米,重4.65克,玉葉長5.2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文物出土于蘇州五峰山博士塢,金光閃耀的蟬,棲憩在玉葉上。其中金蟬含金量達95%,蟬翼厚度0.2毫米,蟬身鏨刻平行減地橫凸紋八層,每層以無數(shù)豎直短線表現(xiàn)細部,蟬足簡化為三對,一對前足翹起,一對后足微微抬起。玉葉系用新疆和田所產(chǎn)羊脂白玉精工琢磨而成,呈半透明凝脂狀,晶瑩潤澤。金蟬玉葉出土位置在墓主人的頭部,伴出銀笄二件、金銀嵌寶玉插花四件,證明這件物品是女子頭上的發(fā)簪。
朱碧山造銀槎杯
朱碧山造銀槎杯,元,長22,寬7.5,高11.4厘米,吳文化博物館藏
以仙人乘槎臥游銀漢的神話故事為題材,將銀酒杯巧制成樹槎形的一葉扁舟,有一老人背靠槎尾而坐。槎背部有細瘦陰刻銘文“至正乙酉朱碧山造”,為元代銀工朱碧山制作。
朱碧山, 中國元代金銀器雕刻鑄造工藝家,浙江嘉興魏塘鎮(zhèn)(今嘉善魏塘鎮(zhèn))人。后到蘇州從事銀器制作,以雕制銀器取勝,以善制槎杯聞名,為一時冠絕。作品有槎杯、蟹杯、蝦杯及昭君、達摩像等,但其傳世作品僅有槎杯一種,且數(shù)量稀少
相關(guān)詩文:《吳中絕技》
陸子岡之治玉,鮑天成之治犀,周柱之治嵌鑲,趙良璧之治梳,朱碧山之治金銀,馬勛、荷葉李之治扇,張寄修之治琴,范昆白之治三弦子,俱可上下百年保無敵手。
顯德五年舍利銅塔
顯德五年舍利銅塔,五代(吳越958年),高43.5,寬15.5厘米,蕭山博物館藏
杭州蕭山祇園寺出土。該塔由塔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座為須彌座式,下梟處飾覆蓮紋。束腰部四壁各刻佛像四尊,菩提樹三棵。座面銘有信徒夏承原之發(fā)愿文共47字,款落“戊午顯德五年十一月三日記”。塔身束腰處四壁均鑄有佛教故事圖像。塔頂四角為蕉葉山花,每角蕉葉的內(nèi)外向皆刻有佛像。塔剎底部為覆蓮、仰蓮、五重相輪,加上蓮花葫蘆寶頂。
相關(guān)詩文:《蕭山祗園寺》
車騎歸蕭詧,云林識許詢。千秋不相見,悟定是吾身。
大金龍
大金龍,唐,長23.5,高8.5厘米,蘇州博物館藏
蘇州西山林屋洞出土。金龍為純金打造,遍身鱗甲,昂首站立,面目溫和,姿態(tài)輕盈,由純金薄片對折而制,因此正反面對稱,便于直立。林屋洞唐宋之際成為道教勝地,并在道教十大洞天中居九,據(jù)傳唐宋時帝王遣使投放金龍玉簡于此。
相關(guān)詩文:《吳郡詩石記》
以當時心,言異日蘇、杭茍獲一郡足矣。
行春橋魏三郎匠刻牡丹紋鎏金銀盞
行春橋魏三郎匠刻牡丹紋鎏金銀盞,宋,高4.7,底徑3.8厘米,杭州博物館藏
盞口圓形,圈足呈喇叭形外撇,器身由內(nèi)外兩層構(gòu)成,中間中空。內(nèi)層鏨刻牡丹紋,線條靈動,外層高浮雕牡丹花卉和枝葉紋,造型凸顯枝繁葉茂,外壁近圈足旁刻有“行春橋魏三郎匠”款。
《武林舊事》中記載,南宋臨安府行春橋畔,有行春瓦子,是當時著名的綜合性市場,集娛樂、百藝雜技、買賣交易于一處。因杭州話中“行春”與“洪春”相似,便成了今日杭州靈隱路上的“洪春橋”。宋代金銀器上的立體凸花工藝,主要利用了金屬的延展性,用捶揲手法,打出了極富立體效果的器皿。
相關(guān)詩文:《都城記勝》
自五間樓北至官巷御街,兩行多是上戶,金銀炒引鋪,僅百余家
越窯青釉瓷杯托
越窯青釉瓷杯托,五代,高6.7,口徑7.6,足徑6.9厘米,臨安區(qū)博物館藏
整器由托座、托盤、圈足三部分組成,托座為杯形。通體施釉,釉色青黃,釉面潤澤。唐代越窯青瓷以其秀美而獲諸多詩贊,如顏況“越泥似玉之甌”,許渾“越瓶秋水澄”,皮日休“邢客與越人,皆能造磁器,圓似月魂墮,輕如云魄起”,陸龜蒙“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等。到五代時期越窯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為吳越王錢氏御用及貢品瓷器。
相關(guān)詩文:《山泉煎茶有懷》
無由持一碗,寄予愛茶人
藏青地海水云龍紋繡蟒袍
藏青地海水云龍紋繡蟒袍,清,衣長135×228,袖口22厘米,蘇州絲綢博物館藏
圓領(lǐng),大襟右衽,馬蹄袖,前后開裾,直身式袍。采取二至四色間暈與褪暈相結(jié)合的裝飾方法,在藏青色緞地上,運用盤金繡、打籽、平針、戧針等刺繡技法,繡有金龍、牡丹、花藍、祥云、蝙蝠、海水江崖等紋樣。
相關(guān)詩文: 寶玉眼中的北靜王
寶玉舉目見北靜王水溶頭上戴著潔白簪纓銀翅王帽,穿著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
今日
第二單元“今日”,更側(cè)重于展示薪火相傳的蘇杭工藝,選取蘇杭40項代表性的傳統(tǒng)手工藝項目,其中蘇州22項,杭州18項。涵蓋了人類非遺3項,國家級18項,省級13項,市級5項,民間手工藝項目1項,涉及60多位工藝大師參展作品共計144件套。
西湖綢傘制作技藝 手繪西湖四景圖西湖綢傘
西湖綢傘制作技藝 手繪西湖四景圖西湖綢傘,杭州工藝美術(shù)博物館(杭州中國刀剪劍、扇業(yè)、傘業(yè)博物館)藏
傘頭為牛角質(zhì)三潭印月造型,粉紅色上巢,傘面由32根竹質(zhì)傘骨撐起,傘斗穿有紅、綠、黃、藍四色花線。傘面貼青,采用粉紅喬其紗材質(zhì),手繪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西陵秋意、平湖秋月四景圖。木質(zhì)傘桿,牛角手柄,飾有傘墜,傘扣為玫紅色絲帶系成。
蘇繡 九蘭圖
蘇繡 九蘭圖,姚建萍
作品以清代畫家惲壽平的《九蘭圖》為粉本。整體設(shè)色明凈、格調(diào)清雅,用絲線表現(xiàn)出蘭花數(shù)枝,蒼秀挺拔,雅致美觀。采用細平針法繡出蘭花的繁茂,無一葉更顯靈氣。該作表現(xiàn)了惲壽平對澹貽堂主人“閩?!彪x后的懷念之情,繡者精心繡制,再現(xiàn)原作風貌。
蘇州澄泥石刻 《千古風雅》系列硯
蘇州澄泥石刻 《千古風雅》系列硯,蔡春生/蔡金興
蘇州澄泥石刻 《千古風雅》系列硯,蔡春生/蔡金興
采用硯雕形式,展現(xiàn)古代人文故事、風流雅韻?!爸裾让⑿背?,硯堂設(shè)計竹杖芒鞋畫面,背面引用古代版畫中東坡笠屐形象,展現(xiàn)瀟灑豪邁的名士風流?!扒饔x”硯,正面設(shè)計為曲池,背面為明代繪畫中蘭亭雅集流觴曲水的畫面?!按航ㄔ隆背帲捎媒慵y樣的天然石料,雕刻春江花月,背面刻有祝枝山《春江花月夜》書法全篇。
王星記扇制作技藝 彩繪百蝶圖黑紙扇
王星記扇制作技藝 彩繪百蝶圖黑紙扇,劉瑞芬,杭州工藝美術(shù)博物館(杭州中國刀剪劍、扇業(yè)、傘業(yè)博物館)藏
作品為60股棕竹扇骨,黑紙扇面設(shè)色百蝶圖,用色大膽創(chuàng)新,色彩明快鮮亮??钭R:百蝶圖,乙酉年中秋瑞芬畫于杭州。鈐?。骸叭鸱摇敝煳姆接?/p>
吳羅織造技藝 仿明代藍色纏枝四季花織金妝花緞裙
吳羅織造技藝 仿明代藍色纏枝四季花織金妝花緞裙,李君
妝花羅,即用各種彩色緯線在羅織物上以挖梭的方法織成花紋。作品仿明代藍色纏枝四季花織金妝花緞裙,采用妝花羅挖織技藝與織金技藝織造而成。裙上部為織金纏枝四季花紋,下部織裙襕三道,最上為織金云鸞紋,中部為鳳穿牡丹紋,裙擺處則以五彩絲線挖織鳳穿牡丹和蓮花瓔珞紋。
桃花塢木版年畫 和合致祥·一團和氣
桃花塢木版年畫 和合致祥·一團和氣,桃花塢木刻年畫社
該作為清乾版桃花塢木版年畫。整幅作品呈中軸式布局,左右對稱,畫中老嫗頭扎雙髻,身著錦繡衣裝,衣有暗花云紋,頸懸鎖片,手持“一團和氣”手卷。作品色調(diào)沉穩(wěn),圖案精致,套版印制精準,是桃花塢木版年畫的經(jīng)典題材,寄托了世人祈求吉祥、圓滿的美好愿望。
光福核雕
光福核雕 十二美人,陸小琴
該作品是圓明園“深柳讀書堂”圍屏上的裝飾畫,現(xiàn)藏于故宮。作品用虛實相間的技法,刻畫出12位身著漢服的宮苑女子品茶、觀書、沉吟、賞蝶等閑適的生活情景。人物、場景的層次與空間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其中的捻珠觀貓圖,美人手持之寶物為橄欖核雕,是核雕文化歷史之悠久的又一佐證。
四面平馬蹄足霸王棖條案
四面平馬蹄足霸王棖條案,史忠明/史志曄
四面平帶霸王棖結(jié)構(gòu)是標準的明式家具造法之一。條案采用小葉紫檀原料制成,紋理清晰,木紋自然。桌面邊抹與條牙、腿足齊平,面下無束腰,方材直腿,腿足不施棖桿,空敞高挑,牙條平直,至兩端下彎順接腿足內(nèi)側(cè),落于內(nèi)翻馬蹄腿上。整張條案,用料考究,精簡靈動,體現(xiàn)了明式家具的尚古之風。
為了讓觀眾更好地了解工藝背后地制作過程,展覽在絲織、木版年畫、綢傘、油紙傘、紅木雕刻、明式家具的展區(qū)設(shè)置了互動體驗。
展覽由吳文化博物館聯(lián)合蘇州絲綢博物館、杭州工藝美術(shù)博物館(杭州中國刀剪劍、扇業(yè)、傘業(yè)博物館)主辦,同時受到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館、杭州博物館、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臨安區(qū)博物館、蕭山博物館6家文博機構(gòu)的支持。
展覽將展至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