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英國諾丁漢大學社會流行病學榮譽退休教授理查德·威爾金森(Richard Wilkinson)在社會因素對人類健康影響方面的研究成果卓著。在他與英國約克大學健康科學系流行病學教授凱特·皮克特(Kate Pickett)合著的《公平之怒》一書中,兩位作者試圖證明在貧富收入差距更大的社會中,人們更容易受到各種健康和社會問題的折磨。在其新書《收入不平等》中,他們進一步探究了這些心理問題和社會壓力:不平等的概念是如何進入我們頭腦的,它如何升高人們的焦慮水平;不平等的社會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思維和情緒感知力,又將如何改變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關系。摘發(fā)這本書中的部分內容。
《收入不平等》([英]理查德·威爾金森、[英]凱特·皮克特 著,周媛 譯,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明室Lucida,2023年4月版)
2016年,保守黨領袖特蕾莎·梅出任英國首相時,前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出任外交大臣。后者曾在伊頓公學和牛津大學接受教育,2013年受邀擔任“撒切爾夫人講座”的演講者。面對臺下的高級知識分子和學者,他直言,畢竟這個社會上永遠會存在一些落后于別人的笨蛋,所以要實現(xiàn)收入平等純屬無稽之談,“不管你信不信智商測試,智商與貧富差距有直接的關系。畢竟有16%的人智商都在85分以下”。他還用盒裝玉米片來形容整個社會,以此表明對不平等狀態(tài)的支持,因為它能讓最聰明的人功成名就,“用力搖晃盒子,總有某些玉米片更容易向上移動”。不平等“對于羨慕嫉妒、爭強好勝這些情緒的產生至關重要,而它們與貪婪一樣都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
不管約翰遜本人是否和那些會往上走的玉米片一樣聰明,但對于不平等他肯定只是一知半解。那些獲得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以及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專家都指出,不平等不僅無法推動經濟增長,更是經濟發(fā)展停滯和經濟動蕩的元兇。在收入不平等最嚴重的社會中,社會流動性降低,人們的創(chuàng)新行為也受到限制。而在相對比較平等的國家,人均獲批專利數量確實較高。正如我們在前面已經提到的,羨慕條件優(yōu)越的人擁有的一切,執(zhí)著于追趕其他人的財富水平,只會誘發(fā)人們的生理與心理問題。不過,還是有很多人跟約翰遜一樣,誤以為貧富差距的產生純粹取決于個人能力水平的高低。
人們普遍認為,人類的能力、智商與才華天生就存在差異,而這些差異決定了每個人到底能攀升到社會階梯的哪一級。這種想法是對階級制度的一種極為流行又頗具影響力的辯護。一般人通常會覺得,我們都活在一個執(zhí)行精英管理制度的社會中,能力是決定地位的關鍵。我們把社會想象成一座金字塔,絕大多數人都位于最底層,只有少數人才能爬到頂端,而我們也都覺得大部分人缺少某些能讓人爬到頂端的特殊天賦。大家深信能力的差異造就了社會地位的高低,因此傾向于通過社會地位來判斷一個人的個人價值、能力和智力水平。這種觀念不僅影響我們看待他人的方式,也影響了我們對自己的看法。位于社會頂層的人總認為自己天生就擁有那種“必要的能力”,因此才到達了自己所處的位置;而底層的普通人則認為自己是由于缺少了某種才能,才會淪落到社會底層。
不過,近年來的科學研究無法證明這樣的想象是正確的。首先,研究發(fā)現(xiàn),我們在生命中的大多數遭遇,還有我們最終獲得的社會地位,都是由完全不可預測的偶然事件或者偶發(fā)因素決定的,也就相當于純靠運氣。此外,拋開運氣,能力與社會地位之間存在的最重要的關聯(lián)卻和大多數人的想象相反。事實上,社會地位的高低并不是由個人天賦決定的,恰恰相反,是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決定了其能力、興趣與才華。我們還是先來談一下運氣。
不管你是否覺得自己獲得了成功,我們都能通過回顧過往的經歷,來審視自己現(xiàn)在取得的成就到底有幾分取決于運氣和機遇。也許純粹是因為運氣好,我們才就讀于優(yōu)秀的學校,遇到優(yōu)秀的老師,在重要考試中碰到自己擅長的題目,在大學申請中受到某些未曾謀面的人的肯定,或者在找工作時與面試官相談甚歡?;蛟S一場偶然的會面就能改變你的人生,而升遷機會也會在不經意間從天而降。對生活品質而言,找個合適的伴侶與工作和收入一樣重要,但我們更愿意承認機遇與運氣在尋找伴侶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而在職場上,我們很少考慮機遇與運氣的影響。大家都不介意聊起自己與伴侶的偶遇、讓兩個人情投意合的機緣,或者是偶然中發(fā)現(xiàn)的共同興趣。
機遇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極其難以預測。雖然對于社會流動,人們大多抱有強烈的階級偏見,但事實上,很多人社會地位的升降,就連最細致的針對后天教育和能力培養(yǎng)的分析都沒辦法對其進行預測。此外,雖然社會頂層與底層人群的平均預期壽命可能有10年之差,但這也不能用來解釋壽命的個體差異:某些富人會英年早逝,而某些窮人會非常長壽。有些對公共健康問題持不同意見的人會說,就算經常運動、注意健康飲食、不抽煙,最終還是最有可能死于心臟病。最后,我們的人生經歷(包括主觀體驗)是否會觸發(fā)我們在前一章提到的表觀遺傳變化,從而影響之后的人生發(fā)展,其中有很大的機遇成分。
人們常說氣候的形成如此復雜,蝴蝶扇一扇翅膀都有可能改變天氣。因此,現(xiàn)在很多人都相信,社會或細胞層面的偶然事件會對我們的人生造成很大的影響。一個人是否會生病、能否取得好成績、能不能擁有幸福的婚姻,在這些事件中,運氣與機遇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茖W家擔心這些機緣巧合會讓他們無法梳理出每件事的因果關系,因此也難以預防負面結果或者對其加以補救。在社會科學中,這被稱為“黯淡的前景”——具體解釋一下就是,當科學研究遭遇運氣或者巧合時,它就不再具有解釋效力或實際用途。雖然運氣讓每個人的生活難以預料,但這并不影響我們在研究大規(guī)模人群時理解平均或群體差異。人生仿佛是一場靠擲骰子決定結果的游戲,根據我們出生時所屬的社會階級,骰子里以不同的方式被灌了鉛:雖然每次擲骰子的結果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運氣,但多投幾次之后就可以看出,某些結果出現(xiàn)的概率特別大,某些則明顯很小。所以,說一個人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運氣,并不是在否認我們可以證明,比較窮的人總體上表現(xiàn)更糟、壽命更短,或者在一個較為不平等的社會,大部分人都更難取得成功。
我們不是要否認每個人確實有能力、專長和興趣方面的差異,或者那些位于社會頂層的人確實在某些受到高度認可的能力測試中表現(xiàn)突出。不過,如果將評分依據換成體力勞動所需的技術能力,或者駕駛技術與動手能力,又或者僅靠微薄的薪水省吃儉用度日的能力,那么整個社會的能力分布可能就要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有些能力比其他能力更為重要,但我們關注的重點不在于如何評判能力高低,而是這些能力差距究竟從何而來。
鮑里斯·約翰遜認為,智商的差別與生俱來,人們擁有某種主要取決于父母遺傳基因的“天賦”。這種觀念其實并不新穎,至少從古希臘羅馬時期開始,有錢或有權的人就已經開始認為不同社會階級的成員具有不同的生理結構,他們甚至鼓勵別人也接受這種說法。在柏拉圖的想象中,統(tǒng)治階級的靈魂都是由黃金煉成的,比他們低一個階級的人是由白銀煉成的,再往下就是銅或者鐵。大家都相信不同人群之間先天存在能力差異,并以此來解釋為什么會存在不同的社會地位——從頂端的哲人王到底部的奴隸。正是由于這些想法,階級與種族歧視才會如此根深蒂固。而我們現(xiàn)在已經知道,社會階級并不基于基因差異。
共有的遺傳特征
只要對生存有利,某項遺傳特征就會在物種之中擴散,變得越來越普遍。人類之所以有兩只眼睛,是因為雙眼視覺對日常生活幫助很大。人類祖先定居的緯度高低不同,所以人種的膚色也有深有淺,這是為了提供不同程度的紫外線防護。在幾百種靈長類動物中,可以說只有人類擁有眼白,而其他靈長類動物的鞏膜都是棕色的。人類是高度社會化的物種,因此追隨他人的目光、觀察別人在看什么的能力對生存是有利的,這也就成了全人類共有的特征。由此可知,如果某種關于智商的遺傳特征對生存相當有利,那又怎么可能只出現(xiàn)在少數人的身上呢?盡管如此,有些人群擁有高人一等的智商因而能夠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而有些人天生能力有限這種不確實的說法直到最近還被認為能得到科學研究的證實,并且始終廣為流傳。
我們正變得越來越聰明……
智力水平存在巨大的先天差異這種觀念如今開始被質疑??茖W研究發(fā)現(xiàn),全人類的智力水平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快速提高。20世紀80年代,新西蘭的一位心理學教授詹姆斯·弗林發(fā)現(xiàn),在許多國家(所有他能獲得足夠的數據以做出精確的歷時比較的國家)中,自20世紀以來,所有人的智商測驗分數都在不斷提升。如今,這個現(xiàn)象已經眾所周知并且得到了廣泛的驗證,它被稱為“弗林效應”。就發(fā)達國家而言,科學家已經對美國、15個歐洲國家、4個亞洲國家、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西蘭進行了分析,這些國家都出現(xiàn)了弗林效應。而在發(fā)展中國家或其他新興經濟體中,比如肯尼亞、多米尼克、巴西、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國民的智商測驗分數也在近些年突飛猛進。智商測驗分數通常每10年就可以提高3分。以2000年的智商標準來看,1930年的人平均智商大概是80分左右,恰好介于“遲鈍”和“智力不足”之間。顯然,如果我們都比祖父母輩和父母輩聰明很多,智商測驗就不再適用于測量我們所謂的先天智力。
弗林表示,許多智商測驗測量的實際上是“心理習性”,而心理習性是通過文化傳承與習得的,并非是通過基因直接遺傳。他認為,現(xiàn)代西方的心理習性似乎佩戴著科學的眼鏡:我們習慣通過科學知識的角度,而不是純粹實用的角度來看待世界。所以,如果在智商測驗中被問到“狗跟兔子有什么共同點?”,正確答案是“這兩種都是哺乳動物”(科學分類),而不是“狗可以用來捕獵兔子”(這是一種實用觀點,會給出這種答案的很有可能是在西方文化與教育環(huán)境之外成長起來的人)。智商測驗多用來評估邏輯思維能力、符號思維能力及其影響。另外,由于工作與生活環(huán)境存在差異,社會上的一部分人可能會更早接觸并戴上這副“科學眼鏡”。
弗林指出,受社會重視、被教育者傳授并且在智商測驗中得到獎勵認可的認知能力已經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而先天智力的狀況則沒有什么改變。因此,“智商測驗結果的提高,其直接原因是工業(yè)革命,而間接原因則是工業(yè)革命帶來的社會變革,比如學校教育變得更正規(guī),工作和休閑時間的業(yè)余活動對認知能力的要求提高,成年人與兒童的數量比例變得更理想,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子互動更加頻繁”。換句話說,經過整個20世紀,人類的智力水平之所以大幅提高,主要原因在于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而非先天遺傳的變化。他還指出,有幾個發(fā)展中國家的平均智商目前偏低,可能和1900年美國人的平均智商差不多。
雙胞胎研究有什么結果?
為了了解遺傳的機制,弄清基因(先天秉性)與環(huán)境(后天培育)何者對個人性格特點和行為特征產生的影響更大,科學家們花了很多年的時間研究那些基因存在關聯(lián)的個體。其中,對雙胞胎,尤其是分開撫養(yǎng)的同卵雙胞胎的研究最有成效。同卵雙胞胎的基因構成完全相同,就算他們被分開撫養(yǎng),智商測驗的結果也還是比從人群中隨機抽出兩個人進行測驗得出的結果更接近?;诖?,科學家才會認為智商主要被基因遺傳決定,而環(huán)境的作用沒有那么大。
不過,如今我們都知道這個研究結果具有誤導性。研究結果本身沒有錯,問題出在我們對這種現(xiàn)象的理解。就算將雙胞胎分開撫養(yǎng),他們的成長環(huán)境也還是不會出現(xiàn)太大差異,至少比從人群中隨機抽出的兩個人更接近。假設有一對同卵雙胞胎,他們從一出生就被兩個家庭分別領養(yǎng),他們的成長地點可能不會距離太遠,比如說兩個領養(yǎng)家庭來自同一個城市,或者擁有相似的社會經濟地位、種族和文化背景。這樣一來,就算沒有一起長大,他們的成長環(huán)境也不會差太多。
更為重要的是,細微的基因差異有可能會因為環(huán)境影響而被顯著放大。比如說,有些人也許是由于先天基因的緣故,在體育運動方面可能會比其他人表現(xiàn)得好一點,因此,他們可能更喜歡運動,也練習得更多。他們或許會被選為校隊運動員,接受專業(yè)指導,水平突飛猛進。從這個角度來看,能力上微小的先天差異會因后天培育——不同的發(fā)展路徑、不同的環(huán)境選擇——放大為巨大的個體差異。這個道理可用于解釋幾乎所有細微的先天優(yōu)勢或秉性,比如有些人很早就學會了閱讀,或者展示出了音樂或數學方面的天賦,或者是對各種事物都表現(xiàn)出好奇心。只要出現(xiàn)某種能力傾向,我們就會更加投入到這項活動中,更加享受這個過程,表現(xiàn)也更好,會因為獲得的成就感而繼續(xù)在這個領域深造。因此,我們總是會選擇從事那些能發(fā)揮自身專長的活動,選擇適合自己的環(huán)境,做那些我們本來就比較擅長的事。如此一來,細微的生物遺傳差異輕輕地把我們推向某個特定的方向,通過我們自身的選擇,這些差異不斷放大與發(fā)展。這個現(xiàn)象在雙胞胎研究中也存在。無論是共同成長還是被分開撫養(yǎng),很多研究認為雙胞胎身上之所以存在差異或者相似之處,都是他們的遺傳基因造成的;但實際上,這反映的是,基因中原本微小的差異或相似之處后來被個體自主選擇從事的活動與所處的環(huán)境一步步放大。
以下幾個具體事例可以讓大家了解這個過程是如何在現(xiàn)實生活中展開的。我們應該先看一看這個關于兒童年齡的差異,而不是基因優(yōu)勢的例子:兒童年齡的偶然差距給某些孩子帶來了生理上的微小優(yōu)勢,這些優(yōu)勢后來會被放大,就像基因優(yōu)勢在后天變得越來越顯著。
我們對兒童的入學年齡有明確的規(guī)定。舉例來說,今年入學的學生必須在九月一日之前滿五周歲。那么那些在九月一日之后不久滿五周歲的學生明年入學時,就會比班級上那些當年八月底滿五周歲的同學大出將近一歲。這些班上年紀最大的學生與其他同學相比,在發(fā)展上有細微但很關鍵的優(yōu)勢。研究結果表明,這些晚一年入學的學生在各方面的表現(xiàn)都會更好:學習能力較強、朋友比較多、經常被選為班干部,而且未來也更可能取得成功。有項國際研究針對16個國家展開調查,在其中10個國家發(fā)現(xiàn),就讀小學的相對年齡對于考試成績有長期的正面影響。
過去,大家都認為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可能是因為夏天出生的孩子前一年冬天還在母親子宮里發(fā)育,比較容易受到母親孕期感染的疾病的影響。不過現(xiàn)在我們清楚地知道,不管入學年齡的界限卡在哪個月份,只要在班級里年齡較大,就會擁有長期的優(yōu)勢。如此微不足道的發(fā)展優(yōu)勢能在班級互動過程中被逐漸放大,就好像能力或者技能方面的細微遺傳差異,會在個體主動選擇外在環(huán)境或者被外在環(huán)境篩選時通過實踐而不斷放大。
這個現(xiàn)象也同樣出現(xiàn)在職業(yè)冰球球員身上,一月到三月出生的球員數量比十月到十二月出生的整整多出一倍。圖6.1顯示的數據是美國和加拿大被挑選進入國家冰球聯(lián)盟打球的球員的情況。青年冰球聯(lián)盟(入選后就能接受集訓,并獲得其他比賽機會)的年齡限制一般設置在一月一日,所以在年初出生的選手普遍比年末出生的隊友更高大、更強壯、更敏捷,也發(fā)展得更好。他們在起跑線上就已經領先其他人,有更多的機會加入精英培訓計劃、參加海外比賽、申請到獎學金,因此其發(fā)展道路就會有所不同。如今,大量研究已經在包括足球在內的至少14項其他運動中確認了這些過程的存在。
圖6.1:同年度里年初出生的選手更容易進入國家冰球聯(lián)盟隊伍。
運動能力或許比某些人預期的更能幫助我們了解與社會流動相關的能力。人們往往以為身體能力與心智能力毫無關聯(lián),不過近期有研究發(fā)現(xiàn),運動能力靠的不僅僅是體能,能夠在迅速變化的環(huán)境中快速處理外部信息也很重要。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一系列所謂“執(zhí)行功能”的認知能力(包括工作記憶、心智靈活度和自控能力)方面,無論是男性足球運動員還是女性足球運動員,聯(lián)盟球員的表現(xiàn)比非聯(lián)盟球員更優(yōu)秀,而甲級聯(lián)賽的球員又比乙級聯(lián)賽的球員更優(yōu)秀。同一項研究還發(fā)現(xiàn),“執(zhí)行功能”的測驗結果也能夠用來預測球員在比賽中的得分。這就提醒我們,不能隨便說某個人僅僅是“四肢發(fā)達”,就好像他們的四肢不是由大腦指揮的一樣。畢竟,我們不會說某位出色的小說家靠的只是好鋼筆或者好鍵盤。
出生日期會影響學?;蛘咔蜿牭倪x人結果,而這種由某種原因造成的細微能力差異會通過每個人選擇從事的活動逐漸變大。與此類似,由遺傳基因造成的微小差異也會被不斷放大。另外,從事某些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我們的技能或能力,不過,我們向來都忽略了這些活動的重要性。舉例來說,或許某位鋼琴演奏家的遺傳基因確實帶給了他一些先天優(yōu)勢,讓他在小時候選擇學習鋼琴,并以鋼琴演奏為職業(yè),但決定其演奏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還是練習。
在某項活動上具有細微的基因優(yōu)勢或許會影響一個人的發(fā)展,因為我們會從比別人做得更好的事情中得到樂趣與滿足,這使我們繼續(xù)在具有最大的相對優(yōu)勢的領域中不斷鉆研這是經濟學的重要原理,或許對于生命進化來說也是如此。這種現(xiàn)象在兄弟姐妹中可能尤其顯著。如果哥哥姐姐很愛運動,那你可能就會比較愛看書;如果他們很務實,那你可能就比較古怪。這種讓兄弟姐妹區(qū)分彼此的機制或許能解釋為什么有些研究發(fā)現(xiàn),與在人群中隨機挑出兩個人相比,手足之間的相似度其實并沒有特別高。事實上,我們替自己創(chuàng)造的主觀定位比外在的實體更重要。
可塑的大腦
過去數十年的研究顛覆了我們對大腦(以及心智)究竟具有多大的可塑性與發(fā)展?jié)摿Φ恼J知。目前,有幾項研究通過掃描大腦證實,當我們通過各式各樣的學習與實踐過程鍛煉心智的“肌肉”時,我們塑造了大腦的結構與功能。有一項著名的研究發(fā)現(xiàn),倫敦出租車司機在習得專業(yè)知識之后(而非之前),大腦中主要用于三維空間定位的海馬的體積變大了。(為了取得駕駛執(zhí)照,出租車司機必須通過嚴格的測試,包括在不看地圖、不使用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不通過無線電救助的情況下記住倫敦市內的2.5萬條街道和320條主干道的位置。)與此類似,跟音樂愛好者與不懂音樂的人相比,職業(yè)音樂家的大腦結構也因為接受過高強度的訓練而發(fā)生了變化。另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學習雜耍的志愿者的大腦在負責處理與存儲復雜視覺運動的區(qū)域發(fā)生了變化。其他研究也在學習第二語言的人、打高爾夫球的人、跳舞的人、走鋼絲的人,以及連續(xù)兩周每天練習15分鐘鏡像閱讀的人身上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大腦變化。而另一項以備考的醫(yī)學院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在吸收大量抽象信息后,大腦灰質的特定區(qū)域的結構發(fā)生了變化。
毫無疑問,練習和訓練能讓大腦更好地適應我們從事的活動,從而使我們做得更好。建筑師、足球運動員、律師、心理學家、音樂家、細木工、警察、會計師、汽車修理工和藝術家的大腦都會產生某種改變以賦予他們特定的能力,有時候是強化了原先的能力傾向,而正是這種傾向導致他們對某個領域產生了最初的興趣。不止年輕人的大腦是這樣,中年人或老年人的大腦也會發(fā)生同樣的變化。雖然大腦可塑性在老年階段會降低,但研究發(fā)現(xiàn),即使是老年人的大腦也還是會對大量的環(huán)境與訓練刺激產生反應。人生會出現(xiàn)變化,而大腦則會有所響應。因此,童年時期的成長環(huán)境或者學校的糟糕教育條件造成的限制不會是永久的。
研究證據表明,通過智商測驗測量的會帶來經濟與社會優(yōu)勢的“智商”,其發(fā)展方式與出租車司機、音樂家或者泥瓦匠的專業(yè)技能沒有什么不同。我們到目前為止取得的對人類大腦可塑性的了解表明,無論是社交、藝術、數學、空間、語言、實踐、音樂還是肌肉運動,所有這些方面的技能或能力的發(fā)展方式都基本相同。另外也不要忘了,大腦的發(fā)展同樣會受到孕期壓力、童年成長環(huán)境、后天培育、教育和校園生活、家庭環(huán)境、尊重與愛等各種因素的影響。
不同的環(huán)境
天生的能力決定了每個人在精英管理制社會中的地位,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相反,兒童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以及他們長大后擁有的社會地位,都深受家庭社會地位的影響。至今已有數量眾多的研究表明,貧困的生活會對兒童的認知能力造成損害。研究也有力地證實了,出身貧困家庭的孩子能力更低,這反映的是,貧窮導致家庭環(huán)境給孩子帶來了更大的壓力,而積極的激勵卻更少。這些針對貧困家庭兒童開展的研究表明,他們之所以在認知方面有缺陷,是外在因素造成的,并非與生俱來且不可改變。
有一項最近的美國研究使用磁共振成像技術掃描了(最多達七次)一些年齡在五個月到四歲之間的兒童的大腦。在比較了來自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后發(fā)現(xiàn),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大腦灰質(包括神經細胞、樹突與突觸,是負責認知、信息處理和行為調節(jié)功能的重要區(qū)域)體積較小。雖然在五個月大的嬰兒身上,大腦灰質不存在明顯的規(guī)律性差異;但在四歲大的兒童身上,家庭條件較差的兒童與來自最富裕家庭的兒童相比,其大腦灰質體積小了20%。這種差異無法用出生時的體重、嬰兒期的健康狀況或者出生時的頭部尺寸來解釋。同時,產婦抽煙、孕期酗酒、生產并發(fā)癥、顯著的語言或學習障礙,以及其他風險因素也在研究初期就被排除了。而隨著這些兒童長大,在貧富懸殊的環(huán)境中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后,他們大腦灰質體積的差異也會變得越來越顯著。
其他研究也證明,如果這些兒童的家庭長期處于貧困中,相對貧困對兒童認知能力發(fā)展的傷害也就更大。關于英國千禧一代的研究數據顯示,生長在貧困家庭的兒童不僅在三歲、五歲和七歲的時候認知能力較弱,而且如果他們持續(xù)生活在貧困的家庭環(huán)境中,貧困對其認知能力的影響就會更為顯著。20多年來,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一個家庭的相對貧困狀態(tài)持續(xù)得越久,兒童認知發(fā)展受到的損害就越大。有研究發(fā)現(xiàn),家庭收入對三歲兒童的認知發(fā)展水平造成的影響比其他因素要大,包括母親是否患有抑郁癥,或兒童是由單親、雙親還是同居伴侶撫養(yǎng)長大。
貧困之所以會損害認知發(fā)展,似乎是由于壓力與缺乏心理激勵。有一項研究提取七個月、十五個月和兩歲大的幼兒的唾液,并測量了唾液中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濃度。研究發(fā)現(xiàn),貧困家庭的兒童認知發(fā)展受限,跟他們體內皮質醇的濃度相關,這表明貧困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壓力造成的。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兒童受到的心理激勵、父母的教育方式、物質條件水平和兒童的健康狀況。他們發(fā)現(xiàn),這些因素可以充分解釋貧困對認知發(fā)展的影響。許多研究指出,如果貧困家庭的兒童能夠享受針對父母與兒童的社會福利服務,比如美國的“早期開端計劃”,那么他們的表現(xiàn)就能有所改善,貧困造成的影響也能因此抵消,而這證實了心理激勵的重要性。
如果父母因為不平等的影響,無法保證孩子能在資源豐富、心理激勵充足的發(fā)展環(huán)境下成長,孩子就可能會錯過某些關鍵的發(fā)展階段,之后的學習成就也會受到影響。如圖6.2所示,在美國,父母從事專業(yè)性職業(yè)的兒童與勞工階級家庭或領取社會救助金的家庭的兒童相比,在童年早期接觸到的詞匯量明顯比較大。
圖6.2:來自勞工階級或家中領取社會救助金的兒童,接觸到的單詞量比父母是專業(yè)人士的兒童要小。
圖6.3:家庭背景如何隨時間的推進影響兒童的學習表現(xiàn)。
教育不平等是社會經濟不平等的結果,而不是其原因,對這一點的最引人注目的解釋來自一系列針對英國兒童展開的研究。這一系列研究長時間跟蹤記錄這些兒童的學習表現(xiàn),比較了來自不同社會背景,取得了較高成就與較低成就的兒童。這些研究最近得出的結果顯示在圖6.3中。研究者比較了來自富裕家庭和貧困家庭的兒童在學習上的長期表現(xiàn)。他們都在7歲時接受了第一次測試(測試結果以高、中、低標示在左側),圖表中的曲線代表他們的學習進展,分別記錄了他們在11歲、14歲、16歲、18歲以及讀大學期間的表現(xiàn)。
無論最初的測試結果如何,隨著他們逐漸長大,家境貧困與家境富裕的兒童在學習表現(xiàn)上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實線與虛線之間的距離)。家境最富裕的兒童要么一開始就能取得相對不錯的成績,要么會逐漸提高自己原本偏低的分數,因為教育會改善他們的學習表現(xiàn)。相比之下,家境較差的兒童即使一開始的測試成績位于中上等,此后也會慢慢退步。貧困的生活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家境富裕的兒童雖然七歲時測試成績處于中下等,但他們最后能超越,或至少趕上那些家境貧困、一開始表現(xiàn)更好的兒童。我們應該記住,圖6.3的年齡起點為7歲,而在此之前,家庭環(huán)境已經對兒童的認知能力發(fā)展造成了深遠影響。
總而言之,圖6.3顯示出,是家庭環(huán)境而不是人們一直以為的“先天”能力影響了兒童的長期學習表現(xiàn)。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關于適應力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某些國家中,最多有70%的貧困兒童在學習上具備適應力;但是在英國,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兒童能克服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的限制,取得超出預期的學習表現(xiàn)。結合圖6.3,很顯然,認知能力發(fā)展與智力上的差異是不平等的結果,而非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