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令釗的《五四運動》、靳尚誼的《瞿秋白》、董希文的《開國大典》……百年來的中國歷史,涌現(xiàn)了許多氣吞山河的英雄事跡、感人瞬間、壯美圖景。一代代中國藝術家以筆墨記錄百年中國,留下了一大批經典之作。澎湃新聞獲悉,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出版聯(lián)合集團主辦的《美術經典中的黨史》畫冊首發(fā)儀式近日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舉行。該畫冊是第一部以美術經典為載體展現(xiàn)黨的百年光輝歷程的大型畫冊,百余件紅色經典美術作品講述黨史故事。
百年來,一代代中國藝術家以筆墨記錄百年中國,留下了一大批經典之作。比如:周令釗的《五四運動》,何紅舟、黃發(fā)祥的《啟航——中共一大會議》,蕭傳玖(雕刻)、王式廓(畫稿)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南昌起義》,何孔德的《古田會議》,潘鶴的《艱苦歲月》,傅抱石的《強度大渡河》,劉國樞的《飛奪瀘定橋》,艾中信的《紅軍過雪山》,沈堯伊的《革命理想高于天》,靳尚誼的《瞿秋白》,羅工柳的《地道戰(zhàn)》,韋啟美的《青紗帳里游擊隊員逞英豪》,靳之林的《南泥灣》,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壯士》,蔡亮的《延安火炬》,聞立鵬的《紅燭頌》,石魯?shù)摹掇D戰(zhàn)陜北》,王式廓的《血衣》,陳逸飛、魏景山的《攻占總統(tǒng)府》,董希文的《開國大典》,傅抱石、關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嬌》,李可染的《萬山紅遍》,周思聰?shù)摹度嗣窈涂偫怼贰?/p>
《美術經典中的黨史》畫冊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同名特別節(jié)目為基礎,是第一部以美術經典為載體展現(xiàn)黨的百年光輝歷程的大型畫冊。百余件紅色經典美術作品首次大規(guī)模集結出版,通過文字閱讀、美術品賞與視頻觀看的巧妙融合,探尋歷史細節(jié)深處的初心使命,講述美術作品背后感人肺腑的黨史故事。
《美術經典中的黨史》
該書以“以畫為體,以史為魂”的結構方式,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美術作品中,遴選出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之作,通過黨史敘事和美術作品解讀的雙重視角、雙重語境的建構,全景式再現(xiàn)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波瀾壯闊的發(fā)展之路。
這些美術經典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1949)、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49—1978)、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1978—2012)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2012至今)的擔當作為,它們匯聚成偉大的時代畫卷,以獨具匠心的藝術之美回顧初心使命,生動闡述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的歷史事實。
《五四運動》周令釗 油畫 1951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周令釗創(chuàng)作于1951年的油畫作品《五四運動》選取的正是1919年5月4日3000多名來自北京十余所學校的學生集結于天安門前,通過示威游行,要求當時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的情景。這是五四運動中一個尤為經典的場景。畫面中,作為歷史建筑的“天安門”成為五四運動的見證者。對于新中國來說,“天安門”具有特殊的象征意義,并已衍生為表征化的政治意象和文化符號。五四運動所涌現(xiàn)出來的一批有志青年學生在思想醞釀和干部儲備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準備,它與共產黨和新中國成立具有內在的關聯(lián),而這樣的內在關聯(lián)都隱含在周令釗先生《五四運動》以“天安門”為背景建構的視覺結構之中。
油畫《瞿秋白》靳尚誼
人物肖像油畫《瞿秋白》是1984年畫家靳尚誼創(chuàng)作的,記錄了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瞿秋白生命的最后時刻。這幅畫作描繪了被捕入獄后的瞿秋白,在監(jiān)牢中就義前沉思的形象。畫家并沒有選擇渲染主人公臨刑就義時頂天立地的英雄人物形象,而是把人設置于青灰色的牢獄墻壁背景中,看似空曠的背景,實則是畫家著力描繪的空間。畫作中,畫家只描繪了一件簡約的道具:一疊被手臂壓著的文稿。這疊文稿象征性地表現(xiàn)了瞿秋白就義前寫下的絕筆篇章《多余的話》,也蘊含著這位文人革命者曲折而復雜的人生意象。
《狼牙山五壯士》 詹建俊 油畫 1959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詹建俊代表作《狼牙山五壯士》,創(chuàng)作于1959年,現(xiàn)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畫作描繪的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五位八路軍戰(zhàn)士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頑強戰(zhàn)斗,直到打光最后一顆子彈毅然砸槍跳崖的英勇場面。
在《狼牙山五壯士》的創(chuàng)作中,詹建俊選用了金字塔式的三角構圖:把共產黨員、班長馬寶玉放在畫面最前面,以表現(xiàn)他寧死不屈的精神;將副班長葛振林置于最高處,以體現(xiàn)出他不可征服的氣概;并在對胡德林、胡福才、宋學義三名戰(zhàn)士的刻畫中強調了對于敵人的仇恨與蔑視。通過這樣的人物組合,《狼牙山五壯士》凝聚成整個群像大義凜然的英雄氣魄。同時,由于前排兩個人物的站姿也相應構成了兩個三角形,呈現(xiàn)出強烈的穩(wěn)定感和雕塑感,從而呈現(xiàn)出一種紀念碑式的壯美。
《開國大典》 董希文 油畫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開國大典》是著名畫家董希文創(chuàng)作于1953年的油畫作品。作品描繪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中央人民政府在天安門舉行國慶典禮的盛況,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美術史上最負盛名的油畫作品之一。作品在嚴謹?shù)膶憣嵜枥L中,借鑒了中國民間美術和傳統(tǒng)工筆重彩的表現(xiàn)手法,體現(xiàn)出鮮明的民族特色。
陳逸飛、魏景山,《攻占總統(tǒng)府》,布面油畫,1977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陳逸飛、魏景山的油畫《攻占總統(tǒng)府》描繪了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將紅旗插上“總統(tǒng)府”的重要歷史時刻。硝煙彌漫的背景襯托出鮮艷的紅旗,戰(zhàn)士們堅毅的神情將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的氣勢展露無余。
《啟航——中共一大會議》
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院長何紅舟是油畫《啟航——中共一大會議》的創(chuàng)作者之一。他認為,《美術經典中的黨史》將創(chuàng)作于不同時期、收藏于不同機構的經典藝術作品與黨史敘述融為一體,既是一部具有收藏價值的美術圖集,也是一部富有藝術特色的黨史讀物。
石魯 《轉戰(zhàn)陜北》
《萬山紅遍》 李可染
《萬山紅遍》是李可染20世紀60年代以后藝術創(chuàng)作進入高峰期的作品。他在1962年至1964年間曾七作《萬山紅遍》,成為畫史佳話。此件作品為第二幅,創(chuàng)作于廣東從化。《萬山紅遍》取毛澤東“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之詞意,是現(xiàn)代中國繪畫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李可染以“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的精神,突破傳統(tǒng)文人水墨程式,大膽嘗試用朱砂寫積墨山水,創(chuàng)造了融墨的深厚韻致與色的纖華濃麗于一體的現(xiàn)代詩意山水圖式。畫面主峰矗立,頂天立地,氣象沉雄博大;紅樹層巒,密密匝匝,韻致幽深;溪岸、飛瀑、房舍點綴其間,為全畫活眼,于深密厚重中蘊含空靈之氣。作品在題材、構圖、筆墨、意境等方面均取得了創(chuàng)造性的突破,將山水畫提升到一種理想化的、富有象征意味的境界。
贈書儀式
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慎海雄出席該書首發(fā)式,并與嘉賓共同為畫冊首發(fā)揭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副臺長王曉真、中國出版協(xié)會理事長鄔書林、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等在活動上致辭。活動現(xiàn)場,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中國美術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獲贈《美術經典中的黨史》畫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