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古代教育中的“換心開竅法”

在古人眼中,心是思維的器官,靈性的源泉,《荀子》上說“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所以與心相關(guān)的成語,有很多都與“智慧”相關(guān),諸如心領(lǐng)神會、別具匠心等等。

在古人眼中,心是思維的器官,靈性的源泉,《荀子》上說“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所以與心相關(guān)的成語,有很多都與“智慧”相關(guān),諸如心領(lǐng)神會、別具匠心等等。而神智混亂叫“心煩意亂”,不認真做事叫“心不在焉”——于是在一些古代筆記中生發(fā)出了這樣的故事:給那些學(xué)習(xí)不好的人換一顆心,從而使其打通靈竅、脫胎換骨。

一、金甲神“劈胸換心”

“心臟移植術(shù)”已經(jīng)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手術(shù),但開展起來依然難度很大且具有一定的風(fēng)險,某些“盡信書”者常常會把《列子》中的一篇文章當成中國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有心臟移植手術(shù)的例證,實屬無稽之談:“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有疾,同請扁鵲求治”,扁鵲說公扈“志強而氣弱,故足于謀而寡于斷”;齊嬰“志弱而氣強,故少于慮而傷于?!保前涯銈儌z的心換一下,就能補上各自的短板。于是給他們喝下可以昏睡三天的藥酒,“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藥”,等他們醒來后,病就痊愈了……

且不說排異外應(yīng),單單把心臟那些動脈靜脈切斷和連接這一點,都不可能這么簡單,所以,《列子》之文不過是對“取長補短”的妙喻,當不得真。同樣以玄奇為喻的,還有明代筆記《續(xù)耳譚》中一則故事。

李茂四歲成了孤兒,由在蘇州織染局當工匠的叔叔李伯順撫養(yǎng)成人,所以他對叔叔十分孝順。李伯順“病將死,醫(yī)巫不能救”,李茂不知從哪里打聽的偏方,“操刀破心坎下三寸許,以三指攤心而出,割心肉,絮指大一塊,復(fù)納于內(nèi),用香灰封其創(chuàng),乃以心肉和豬肉烹之進于叔”。李伯順吃完,病就好了,李茂“亦無恙,但面色黃瘦而已”……以筆者對醫(yī)學(xué)的淺薄了解,真要照這番操作下來,李茂必死無疑,李伯順也絕無病愈的可能,就連該文作者也表示:“夫人茍傷內(nèi)膜者立死,況劑心傷損者乎?”所以特別強調(diào)寫此文章只不過是讓不守孝道的人看了慚愧罷了,“不可為訓(xùn)”。

所以,明末清初學(xué)者徐芳在《藏山稿外編》中寫過的一則名曰“換心記”的筆記,就把“技術(shù)層面”的事兒進行了虛化。

《藏山稿外編》


萬歷中期,徽州有位姓汪的老太爺,家產(chǎn)豐厚,但因為性格急躁,跟同族的人一向相處不來。汪老太爺有個兒子,雖然延請名師教他讀書,但他資質(zhì)奇差,學(xué)了十幾年,“尋常書卷都不能辨句讀”。族人嘲諷,認定他家養(yǎng)的是個敗家子,將來早晚成為乞丐。這話傳到汪老太爺耳朵里,氣得他不行。

汪老太爺有個遠房侄子,久負文名,便重金聘請他教授兒子,提前打好招呼:“此子可教則教,必不可,當質(zhì)語予,無為久羈?!敝蹲雍苈犜挘ば慕陶d了整整一年,而學(xué)生“懵如故”。年底侄子辭職,跟汪老太爺說我已經(jīng)盡力了,實在教不好你的兒子。汪老太爺羞憤至極,竟想要把兒子殺了,然后將家產(chǎn)統(tǒng)統(tǒng)捐給寺廟。

汪老太爺?shù)姆蛉酥懒耍s緊告訴兒子,讓他想辦法逃走。其子打小沒離開過家,“欲留,恐禍不測;欲去,無所之”,大哭一場,倦極假寐,夢見“有金甲神擁巨斧,排闥入,捽其胸,劈之,抉其心出,又別取一心納之”,頓時被嚇醒。

第二天,汪老太爺給侄子送別。到了十里長亭,老爺子先回家去了,其子拉住老師的衣服,把父親要殺自己的事情講了,然后淚如雨下道:“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師何忍某之歸而就死?”老師一聽大吃一驚——驚的倒不是汪老太爺殺子,而是因為這個學(xué)生實在愚鈍,一向連句完整的話都說不清楚,沒想到居然能作此語,問他怎么像換了個人似的?學(xué)生把昨晚的夢講了一遍,說自己被換心之后,“頗覺胸次開朗,愿更從師卒業(yè)”。老師不信,考他之前教過的文章,學(xué)生都能背誦得一字不差。老師又驚又喜,便跟他一起回家。一進門,汪老太爺掄起棍子就要下黑手,一看侄子跟兒子一起回來了,不明就里。侄子把事情經(jīng)過一說,汪老太爺不敢信,“試之良然,乃大喜”,饒了兒子一命?!白允敲舴f大著,不數(shù)歲補邑諸生,又數(shù)歲,聯(lián)捷成進士。”得到好消息的一刻,汪老太爺坐在胡床上大笑道,這下終于免去當乞丐的命運了!

二、陸判官“更換靈心”

與這篇“換心記”相類的,是《聊齋志異》中的名篇“陸判”。

連環(huán)畫《陸判》


山東陵陽有個名叫朱爾旦的人,性格豪放,只是資質(zhì)愚鈍,雖然苦學(xué)多年也沒有考取功名。一天晚上,學(xué)友們結(jié)社豪飲,有個人逗他說:“聽說你一向膽大,你要是敢現(xiàn)在到十王殿去一趟,把左廊的判官塑像背來,我們就湊錢請你喝酒。”這座十王殿在當?shù)睾苡忻?,“神鬼皆以木雕,妝飾如生。東廡有立判,綠面赤須,貌尤獰惡,或夜聞兩廊拷訊聲,入者毛皆森豎”,所以才故意以此刁難朱爾旦。誰知朱爾旦起身就走,過了一會兒,門外傳來他的呼聲,說把判官請來了,眾書生大驚,都起身相迎,果然見朱爾旦“負判入”,將塑像放在酒桌上,然后倒?jié)M三杯酒,倒在地上敬奉判官。書生們看到這幕景象,都惶恐不安,讓朱爾旦快將塑像拿走。朱爾旦又澆酒于地,對判官說:請恕我等狂率,冒昧請你來喝酒,現(xiàn)在就送你回去,說完背起塑像,將之放回到十王殿去了。

第二天,眾書生踐諾,請朱爾旦喝酒,一直喝到晚上。朱爾旦“半醉而歸”,然而酒興未闌,挑燈獨酌。忽然有人掀開門簾進入室內(nèi),一看竟是十王殿里的那位判官,朱爾旦趕緊說,莫非是昨天我得罪了你,你要前來報復(fù)?判官捋著胡子笑道,非也非也,乃是昨天受你款待,今天特地來感謝。朱爾旦大喜,拉著他坐下,出外買了些下酒菜,跟判官對飲。哥兒倆越喝越高興,判官告訴朱爾旦自己姓陸,“陸豪飲,一舉十觥”。朱爾旦白天已經(jīng)喝了不少酒,沒喝幾口,就玉山傾頹,伏幾昏睡,等到醒來,發(fā)現(xiàn)殘燭昏黃,陸判已去。

“自是(陸判)三兩日輒一來,情益洽”,有時二人抵足而臥,朱爾旦將自己寫的八股文拿給陸判看,陸判輒以朱筆刪削,俱言不佳。有一夜,朱爾旦醉倒,先睡了,留陸判自酌。朱爾旦在夢中,忽“覺臟腹微痛”,醒來一看,只見陸判坐在他的床前,“破腔出腸胃,條條整理”,大驚道:“我和你夙無仇怨,何以見殺?” 陸判笑著說別怕,我是給你換上一顆慧心,然后“從容納腸已,復(fù)合之”,并用一塊裹腳布纏在朱爾旦的腰上,算是“手術(shù)完畢”。朱爾旦看榻上全無一點兒血跡,只覺得腹部有些麻木,再無痛感。這時他見陸判將一塊肉放在案幾上,問是何物,陸判說這就是你原來的心,“作文不快,知君之毛竅塞耳”,所以才從冥間的千萬顆心中,找到一枚靈性最佳的,給你換上。然后起身離去。天亮以后,朱爾旦解開裹腳布一看,只見腹部的創(chuàng)縫已經(jīng)彌合,只有一條細細的紅線留在傷口上。

從此,朱爾旦“文思大進,過眼不忘”。過了幾天,又寫出八股文給陸判看,陸判看完說你可以去參加考試了?!拔磶?,科試冠軍,秋闈果中經(jīng)元?!?/p>

三、磨鏡叟“煎湯開竅”

朱爾旦的故事,自然是一生科舉坎坷的蒲留仙自嘲之文,單指望換心就能高中功名,誰都知道是癡心妄想。就連“換心記”的作者徐芳也說,汪老太爺之子能夠從學(xué)渣逆襲為學(xué)霸,不過是在虎爸的恐嚇之下,身上潛在的學(xué)習(xí)能力“精誠所激,逼而出之”罷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開竅”。

沈起鳳在《諧鐸》中寫過一則與“開竅”相關(guān)的筆記:

《諧鐸》


“揚州興教寺,寓一搖虎撐者(即行醫(yī)者),自名磨鏡叟?!蹦ョR叟腰間掛著一面古鏡,看上去“似千百年物”。有人問他帶這個做什么?他說:“凡人心有七竅,少智慧者,必填塞其孔。吾以古鏡照之,知其受病之處,投以妙藥,通其竅而益其智?!庇谑?,愚鈍者爭相找他“看病”,而經(jīng)他施法,頗著奇效。

有位富商,家中只有一個獨子,“年十六,不能辨菽麥”。富商將磨鏡叟請到家中,懇求他幫忙醫(yī)治。磨鏡叟取鏡細照,搖頭站起來說:“受病太深,仆不能為也?!备簧虇査壒?,磨鏡叟說,我能治療后天的疾病,對先天的疾病束手無策,看你兒子的心,“外裹酒肉氣,此病在后天,猶可除也;內(nèi)裹金銀氣,此病在先天,不可療也”。富商再三請求,磨鏡叟只好試試,把他的兒子關(guān)在一間房屋里,“饑則食以腐渣,渴則飲以苦水”。這樣過了半年,再拿古鏡照的時候,磨鏡叟說:“酒肉氣盡除矣!但金銀氣從先天閉塞,奈何?”富商說這話怎講?磨鏡叟說:我估計尊夫人受胎時,屋子里面堆滿了金銀財寶,“令郎適感其氣,以至迷塞七竅,外似金光,而內(nèi)實銅臭”。富商問他有無克治之法?磨鏡叟去文昌殿惜字庫“取紙灰兩斛,拌墨汁數(shù)斗,丸作桐子大,朝夕煎益智湯送下”。這樣不到三個月,磨鏡叟取鏡又照,“見六竅玲瓏,惟一竅鈍塞如故”。富商求他把剩下的一竅也打開,磨鏡叟笑著說:這一竅名曰“文字竅”,你是個富人,家中不宜有讀書的種子,“開之,恐遭造物之忌”,不如留此一竅以長葆富貴,不然事事求全,只怕?lián)p害就在眼前了。富商便不再強求。此后,他的兒子變得十分聰明,成為與人交往周旋自如的“社?!?,只有讀書不行,不過其父不再給他壓力,任由他自我發(fā)展,最終他在商場做出了一番事業(yè)。

時下,越來越多的虎爸虎媽為了在教育內(nèi)卷中殺出一條血路,不惜把孩子逼出精神病來。相比之下,這位富商能夠見好就收,適可而止,不像汪老太爺那樣,看孩子學(xué)習(xí)不好就恨不得一棍打殺,而是讓孩子在自己喜歡做的事業(yè)上有所建樹,不失為明智之舉。從這個意義上講,磨鏡叟其實是給他們父子二人同時“開竅”才對啊。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