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歷史

李鴻章為什么要投筆從戎?“被人禍害”一說不靠譜

李鴻章身高在一米八二到一米八五之間,眉宇間精明外露,一望而知是一個精力充沛,明敏果決之人。胡林冀和曾國藩都給他相過面。胡林翼見李鴻章一面后,就對曾國藩說:“少荃如許骨法,必大闊?!?/p>

當愛國主義遭遇多元文化:美國例外論與現(xiàn)代族群政治

李鴻章

如果說曾國藩的生命動力是“成圣”,李鴻章則是“成功”。

性格坦直明快的李鴻章從不屑于掩藏自己的功名心。當年進京參加鄉(xiāng)試的路上,他曾經(jīng)賦詩說:“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于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欲封候?!鞭o句雖然俗熟,卻也明快。在他的早年詩作中,“欲封侯”、“夢封侯”、“登鰲頂”、“入鳳池”、“奪龍頭”、“封侯相”之類的文字比比皆是。

后來朋友們在一起談論人生志向,他說,我的夢想是能擁有一座四面都是玻璃大窗的七間大廳,在里面辦公:

李文忠未達時,嘗與人言志,文忠曰:“吾愿得玻璃大廳事七間,明窗四啟,治事其中?!必屎箝_府畿疆,果如所愿,一代偉人其胸襟實有過人處。

這樣的條件顯然只有封疆開府的人才能享有。

曾國藩后來對他的評價當然更廣為人知:“李少荃(李鴻章號少荃)拼命做官,俞蔭甫(俞樾也是曾國藩弟子,字蔭甫)拼命著書?!?/p>

因此我們很容易理解當初他為什么“不做翰林做綠林”。

和曾國藩當初科舉路上的蹭蹬不同,李鴻章可謂一帆風順。他十八歲中秀才,二十一歲中舉人,二十四歲中進士,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安徽籍翰林,引來無數(shù)人羨慕的眼光。

他本應和曾國藩當年一樣,在翰林院悠閑寧靜的氛圍中究心經(jīng)史,練習詩文,習小楷,寫白折,憑考試成績一點點升遷。

然而咸豐三年太平軍攻入安徽之后,三十一歲的李鴻章做了一個不同尋常的選擇。他慫恿自己的老鄉(xiāng)、工部左侍郎呂賢基上奏折,請求回鄉(xiāng)辦團練,呂賢基遂以李鴻章“籍隸安徽,情形熟悉”,奏請隨營幫辦一切。李鴻章與呂賢基星夜就道,從此“翰林變做綠林”。

李鴻章的部屬劉秉璋的兒子劉體仁有一段流傳甚廣的記載,說李鴻章投筆從戎是被迫的:

李文忠為編修時,以文字自喜,恒為呂文節(jié)(賢基謚號)草疏言事,時人弗之奇也。洪(秀全)楊(秀清)得武昌,順流而下,沿江戒嚴,安慶續(xù)陷,聞于朝,文忠方在海王村書肆中,遇同鄉(xiāng)某君謂之曰:“尚不知省城失耶,而作此不急之務也?”文忠感念桑梓之禍,過文節(jié)慫恿上章,文節(jié)即令其代制而允具名焉。文忠歸,翻檢書籍,審查時勢,慘淡經(jīng)營,而得長篇。書成已深夜,幸居距文節(jié)宅不遠,使人持往,不致誤翌晨封奏。文忠倦臥,迨醒日已過午。當時京朝官不得見本日朝報,心念昨事,駕車往見文節(jié)。及門,聞合家哭聲如有喪者。登堂,文節(jié)自內(nèi)跳而出曰:“君禍我,上命我往,我亦禍君,奏調(diào)偕行。”

這段記載將李鴻章主動從軍寫成“被人禍害”,然而事實是絕不會如此富于故事性的。因為從個性看,李鴻章絕不是一個在命運面前甘受擺布的被動之人。劉體仁說李鴻章慫恿呂賢基上奏折是在安慶失守之后,事實是早在咸豐皇帝接到安慶失守報告前七天,即咸豐三年正月二十二日(3月1日),呂賢基就上了李鴻章為他草擬的《江防吃緊請飭擇要安置折》。而呂賢基奏調(diào)李鴻章偕行也不是上折子當天,乃是三天之后。正月二十五日(1853年3月4日),呂賢基奏稱:“臣查有翰林院編修李鴻章……,平日俱留心武事,相應請旨飭令此四員隨臣前往?!庇纱丝梢姡瑒Ⅲw仁此文固然繪聲繪色,卻是靠不住的。

在清代官場,從中進士到成為封疆大吏,平均要三十年左右。想要破格晉升,最好的途徑就是通過戰(zhàn)功。比如曾國藩的朋友江忠源,本是一普通舉人,因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破格授為知縣,又因鎮(zhèn)壓太平天國起義,數(shù)年升為巡撫。這在承平年代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李鴻章身高在一米八二到一米八五之間,眉宇間精明外露,一望而知是一個精力充沛,明敏果決之人。胡林冀和曾國藩都給他相過面。胡林翼見李鴻章一面后,就對曾國藩說:“少荃如許骨法,必大闊?!毕嗝娓呤衷鴩矊铠櫿抡f:“觀閣下精悍之色,露于眉宇,作字則筋勝于肉,似非長處玉堂鳴佩優(yōu)游者?!币簿褪钦f,你的相貌和書法反映出你是能承擔繁劇任務的大才,不適合長年優(yōu)游于閑職。

確實,李鴻章是行動者而非思辨者。他為人直率、精力旺盛、剛強堅毅,能迅速地選擇出最佳的行動方案。李鴻章“拼命做官”,是因為他的性格和能力適合做官。有人攻擊李鴻章“熱衷仕進”,他并不否認,而是坦然地說:“今人多諱言‘熱中’二字,予獨不然。……仕則慕君,士人以身許國,上致下澤,事業(yè)經(jīng)濟,皆非得君不可?!?/p>

對這樣一個“熱中之人”來說,翰林院的冷板凳是很難坐穩(wěn)的。因為無心研習,咸豐二年的翰林大考,李鴻章只考了二等末,差一點就要降級罰俸了。可見他對翰林這份工作遠沒有曾國藩那樣有興味。投筆從戎以覓封侯,顯然更符合他的性格。后來他出任江蘇巡撫,距中進士只有十五年,比平均速度快了一倍,正是因為他抓住了歷史機遇。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