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觀清先生早在上世紀(jì)50年代即從事連環(huán)畫創(chuàng)作,《紅日》等影響較大,后從事中國畫創(chuàng)作,曾創(chuàng)作巨制《夢里徽州六十通景屏》。今雖已九十有二,仍耳聰目明,康健如往昔,老而彌堅,作畫不輟,且以畫為樂。書法家、書畫研究者王運天與其交往四十多年,近日專門撰文記述汪觀清印象及創(chuàng)作,其中不乏鮮見的藝術(shù)史料。
我生之初(1951),海上歙人汪觀清先生創(chuàng)作第一部連環(huán)畫《掃雷英雄姚顯儒》之始。
我于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九年在金山錢圩插隊,曾不自量力,夢想種田余閑學(xué)畫畫,有朝一日可以畫謀生,世伯顧炳鑫大人謂我,汪觀清先生正在金山金衛(wèi)公社八二大隊深入生活,你去那可就近請教。八二大隊是當(dāng)年上海市“農(nóng)業(yè)學(xué)大寨”的標(biāo)兵單位,我懷著憧憬心情,步行二三十里地,到達(dá)八二大隊某生產(chǎn)隊倉庫旁一間十分簡陋的所謂深入生活點,見到朝思暮想的汪觀清先生,他身穿灰色中山裝,腳著解放牌膠鞋,極隨和。此是七十年代中期事,是我第一次見到汪先生,就等于第一次見到大英雄,刻骨銘心,永留腦際。
汪觀清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連環(huán)畫《掃雷英雄姚顯儒》
1961年春,汪觀清深入連隊體驗生活
我是在看汪先生繪戰(zhàn)爭題材連環(huán)畫中長大,當(dāng)年的小孩都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長大都以參軍為榮,可操槍舞刀(騎兵),保家衛(wèi)國,所以汪先生筆下的英雄,無不激勵著我們,成為不少孩童追求的夢想。記得我當(dāng)時先有汪先生繪的《紅日》連環(huán)畫一套四冊,顧炳鑫世伯畫的《渡江偵察記》《英雄小八路》,還有丁斌曾、韓和平繪的一套《鐵道游擊隊》十冊,就成了班里大王,天天有同學(xué)向我借,我不肯成套借出,化整為零,一本一本借出,還有附加條件,一不準(zhǔn)搞臟,二不準(zhǔn)搞壞(包括有折角),三隔日一定歸還。同時我還以老大自居,優(yōu)先可與同學(xué)交換看書,亦時常為同學(xué)們閱后糾錯,儼然成一方山頭大王。戰(zhàn)爭題材連環(huán)畫給我們這一代人帶來無窮樂趣與追夢英雄的向往。
《紅日》連環(huán)畫
《紅日》連環(huán)畫
《紅日》連環(huán)畫
《紅日》連環(huán)畫
連環(huán)畫本是俗文化,清末的《點石齋畫報》盛行在茶館、街市,成為市井文化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再往前推宋時的《清明上河圖》卷,絹本,設(shè)色,縱24.8厘米,橫528.7厘米,亦反映市井生活,如連環(huán)畫般,一個接一個的場景,連成十里鬧市,汴京的繁華,躍然絹帛之上,今之視昔,猶如明之視今,當(dāng)年的盛況,就是靠繪畫者注意生活,抓住社會面的點點滴滴,善于構(gòu)思,加以冶化,才得以成巨制。在當(dāng)時宮廷畫家地位極高,然繪者張擇端不屬宮廷畫家,畫市井故實,屬風(fēng)俗畫家,不為歷史所翔實,然其畫作卻成古今史上一朵奇葩。二OO二年上海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聯(lián)合推出的“晉唐宋元書畫國寶展”在上博隆重舉辦,為一時之盛,聲譽遍及海內(nèi)外。時寒風(fēng)凜冽,觀眾中就有趁天黑之前來排隊,最多時竟繞館三周,且通宵達(dá)旦,就是為睹次日一二分鐘《清明上河圖》之真容,多么敬佩,多么感人!
汪觀清先生于八十高齡后,衰年變法,以焦點透視與散點透視法,似長歌中轉(zhuǎn)韻之特點,創(chuàng)作巨制《夢里徽州六十通景屏》,每屏高180厘米,寬96.5厘米,粗略一算就要5520多厘米,如裱成卷子,至少要重400公斤,需要一班人伺候,還要二個籃球場地,方可并不如意地欣賞。畫面涉及徽州地理風(fēng)貌,一年四季民俗活動,有陰晴雨雪,有古代建筑、人文景觀等,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不斷請益鄉(xiāng)紳父老,大有白樂天問詩老嫗之重現(xiàn)。新安江之水,滋養(yǎng)著徽州兩岸,水下有魚,水上有船,方顯生機;岸上村鎮(zhèn)街衢,人來客往,前者呼,后者應(yīng),形成一方徽文化特色。畫面處處呈現(xiàn)民無三疾,道在五常,祥和盛世之景。三疾指狂妄、矜持、愚昧,五常即仁、義、禮、智、信。如以建筑計,此中建筑數(shù)量肯定勝過《清明上河圖》,如以人物計,不知勝《清明上河圖》多少倍。讀此畫,一定得了解方方面面的徽文化,如民俗節(jié)慶、戲曲、雜耍、武術(shù)、課讀、遞藏、江運、物產(chǎn)等等互相印證,方能解讀汪觀清先生之苦心。如此巨制,以兼工帶寫之筆,盡量發(fā)揮紙張墨暈之特點,這本身就是有別于絹本《清明上河圖》之另一面。使畫面長而不覺瑣碎,人物多而不覺繁冗,有四季之妙,可移步易景,有目不暇接之能事。春氣滿天地,隔江山色新,此繪畫視角,屬吾國繪畫史上之同類畫作,超邁古今未竟之作已成定論,他的氣場遠(yuǎn)遠(yuǎn)超過畫的體量和具體數(shù)據(jù),完好無損拔地而起屹立著。尚有否來者,只能以史明證。相信千年后之人一定也會有似在上博展出《清明上河圖》之參觀盛況。
夢里徽州-春
夢里徽州-夏
夢里徽州-秋
夢里徽州-冬
汪先生善繪畫軍事題材,與其活潑開朗的性格有關(guān),又系徽人,徽州人杰地靈,且多山,又有江,每日不是上山,就是下山,跳溝躍坎,爬樹種地,畜牧放牛放羊是尋常之事,更是其兒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延綿不絕之山陵,與滔滔不盡之新安江水,煙絲青裊裊,谿漲碧粼粼,徽州之美,如夢如幻,如南朝梁吳均描述“風(fēng)煙俱靜,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苯宕私~美之句形容徽州山色之美絕不為過。此處還有被李太白譽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桃花潭,更有“水皆漂碧,千丈見底,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之徽州水系。夢幻般的山山水水,無不海為擅畫者汪觀清先生,留下?lián)]之不去一幅一幅畫面儀式感極強的徽州情愫。在一九五六年,新美術(shù)出版社與華東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聯(lián)姻,肇始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之前,汪先生筆下就已涉及軍旅題材。于上海人美工作期間,常常去部隊深入生活,以列兵身份與戰(zhàn)士同吃同住同操練,與軍人結(jié)下不解之緣。為創(chuàng)作《紅日》,他幾上孟良崮,在那生活半年有余,熟悉地形,了解戰(zhàn)事進展;為創(chuàng)作《周恩來同志在長征路上》,為求真實效果,他不辭艱辛,三走長征路,以充沛的感情,以一個多月的速度,高質(zhì)量地用水墨法完成這部近百頁連環(huán)畫創(chuàng)作任務(wù)。他筆下之軍營生活及運動戰(zhàn),阻擊戰(zhàn),大兵團殲滅戰(zhàn),特熟悉,于此時期使用的各類槍械,軍用器材,了然于胸,所以其筆下的戰(zhàn)士性格特活潑,特真實,特有感情,特有正氣!攝取魂魄現(xiàn)軍威,于小小連環(huán)畫展大大軍威,畫軍旅題材非汪觀清莫及!
1960、1961年,汪觀清二次在山東沂蒙山區(qū)孟良崮深入生活,創(chuàng)作實地寫生作品《孟良崮日出》
1960年攝孟良崮
1961年春,汪觀清深入連隊體驗生活和戰(zhàn)士們合影
1960年汪觀清與孟良崮山村小朋友合影
《周恩來同志在長征路上》封面
《周恩來同志在長征路上》連環(huán)畫
《周恩來同志在長征路上》連環(huán)畫
《周恩來同志在長征路上》連環(huán)畫
人說小人書畫慣了,難成大器,然汪觀清先生則不,年將半百,在老家練江牧場作長期深入生活時,兒時的記憶與眼前的生活,高度融合迸發(fā),我以我法寫胸中積抒,追求減筆,追求筆情墨韻,一反連環(huán)畫的創(chuàng)作法,追求至人無法,而又法不眾生,由無法至有法進乃至汪法,可參見其《怎樣畫?!芬粫?。
一九八二年初,我見老畫師吳湖帆先生摹唐韓滉《五牛圖》卷啟發(fā),有感于農(nóng)村生活,求其單畫一頭老牛,無需補景,但必六尺整張與我,其中隱情我未明說,他想了想,不解地說:這事真難,是在考我。
汪觀清《怎樣畫牛》
我說后,此事真把汪先生害慘了,他從構(gòu)思到創(chuàng)作,僅在元書紙上作稿就不下二十張,后在六尺紙上畫,時居家面積不夠?qū)挄?,雖有畫桌,亦僅適作小畫而已。天氣漸熱,屢畫屢棄,揮汗不止,此中甘苦,惟有汪知。某日我去安福路汪府,他正為我寫牛,汪師母在側(cè)心痛地謂我:儂這小鬼,老頭為儂不曉得畫掉多少紙,到今朝還沒滿意的。我只能報以歉意之苦笑。
是畫成于一九八二年六月,有感大墨牛之精、氣、神,吾師瑗仲諱蘧常以“擊角歌商”四蒼勁高古蘧草賜之,將寧戚飯牛之典躍然紙上,歷史一下子推到二千年之前;周谷城先生題“大武有力”,七月下旬,我攜此圖隨鄧世伯云鄉(xiāng)大人去北京,復(fù)請京城名儒耆宿紛紛題詠,居然成為一時絕響。是圖原本六尺整張,題者越多,氣愈足,畫幅上下再各接紙一尺,繼續(xù)題,共題者三十人,盛舉在茲,快何如之!吾師最后再作一詩,總結(jié)性地嵌滿篇幅,詩曰:
汪翁為王生,作畫何旁魄。徵題首及余,四字取寧戚。高歌遣長夜,擊角厲白石。想見飯牛翁,雖困不忘國。今春王生來,攜圖復(fù)有白。四周盡琳瑯,中心獨有闕。愿公終始之,余謝不可得。重賞筆墨妙,肉怒雙筋直。如此好盤辟,應(yīng)為王佐役。汪翁會此意,刻畫到豪末。要為國家用,人物各盡職。夜長何足慮,光明正四極。
瑗師認(rèn)真仔細(xì)重讀是畫,將“作畫何旁魄”(接后八尺)與“重賞筆墨妙,肉怒雙筋直”的氣場與繪是牛用筆特點,十字?jǐn)z盡。全詩除對是作中肯評價外,詩句都積極向上,令人振奮。
汪觀清《擊角歌商》
著名二戰(zhàn)戰(zhàn)地記者閩人王君坦先生題曰:回首邱山重!不虛也!
觀清先生有一陣子閉門謝客,假我余慶路宿舍創(chuàng)作月余,我與同事白天上班,他一個人在此冥思苦索,奮筆作畫,晚上我回宿舍,居然面對他的作品,不知廉恥說三道四,他亦不嫌我鄙,不恥下問。廢紙三千,終有收獲,現(xiàn)在想起,亦足以回味。
此時作《乳犢圖》,王師瑗仲題詩:
妙筆得天趣,能盡萬物情。如風(fēng)起紙上,草低聞駒聲。燠休母與子,至性寫至誠。頻舐感母慈,戀乳見子親。牛乎能如此,人愧應(yīng)怦怦。此豈尋常畫,足使薄俗敦。
觀清先生筆墨中飽含深情,這可能與徽州傳統(tǒng)母慈子孝文化有關(guān)。吾師題畫詩作,字字抒機,句句冶情,教化感人,意境非凡!
汪觀清《乳犢圖》
顧起潛廷龍先生盛贊觀清先生《角牴圖》:
關(guān)前紫氣老耼過,轅下迎晨寧戚歌。奔騰火陣破強敵,放牧漢書掛一帙。古來英杰載簡編,與爾之名共流傳,今見勇猛角牴戲,宛若相撲大力士。牸壯乳多犍宜畊,振興中華逢盛世。
諭揚得體,柔中帶剛,轉(zhuǎn)換有致,起潛先生大手筆。
汪觀清《角牴圖》
文化老人黃苗子假陸龜蒙詩題觀清先生《江岸依偎圖》:
江草萋萋正秋半,十角吳牛放江岸。聳肩抵尾乍依偎,橫去斜奔忽分散?;内閿鄩q無端入,背上時時孤鳥立。日暮相將帶雨歸,田家煙火微茫濕。
苗公假唐人陸龜蒙詩意,喻汪觀清先生筆下的田園情趣,耐人尋味。
寬堂馮其庸題觀清先生《奔牛圖》:
唐陳詠詩云:隔岸水牛浮鼻渡。山谷道人病起荊江亭即事詩,則云:《浮鼻圖》,近人積水無鷗鷺,時有歸牛浮鼻過。遂成絕唱。此所謂點鐵成金也。予童稚時曾牧此數(shù)載,積水浮鼻,予則踞牛背小渡,此情此景如在目前,屈指五十年矣。
觀清先生將牛畫活,寬堂先生觸情生情,回到少時。
汪觀清《浮鼻圖》
解味道人周汝昌題觀清先生《滄波浮渡圖》:
滄波濕四角,碧水浮雙鼻。柳陰隔岸遙,家在小橋北。
是圖雖僅墨數(shù)筆,用線勾勒牛角鼻眼,呈舒適安詳貌,大有吾師“云濃斷塔身”之詩意。牛在水中而不畫水,盡顯“一池春水”。
水本無形,風(fēng)和日麗之時,明鏡如水,日可三??;又可吹皺一池春水,形容水之皮也,可掬可愛;水又可飛流直下與巨浪滔天。水以岸而曲折,可觀其美,可襯托園林、湖山之勝景;水既可以載舟,亦可覆舟;歐陽修有《醉翁亭記》,蘇東坡有《喜雨亭記》,將水寫活,萬物離不開水。 宋人山水小品中獨多畫水,如《滄海涌日》《三峽倒流》《黃河逆流》《赤壁圖》等,又有明孫克弘《海水圖》,既有靜態(tài),更多動態(tài)。我相信觀清先生一定見到過比我見到更多史上畫水之作,所以在他筆下之水,出古而不擬古,神形俱在,無出其右也!
汪先生畫水得之于動,其六尺整張,橫幅,設(shè)色《尼亞加拉大瀑布》(1995年上海人美版《汪觀清畫集》二四),不知其以何術(shù)可使觀者如身臨其境,魂追神往,隆隆之聲,不絕于耳,駐足凝望,飛流似幕,蕩氣回腸,似霧似氣是仙境,銘心絕品,驚詫不已!
汪觀清《尼亞加拉大瀑布》
其四尺整張,橫幅,設(shè)色《黃河之水天上來》(同上《汪觀清畫集》二八),將壺口大水期之水量,抓住奔騰、咆哮,摧山排海,掠地攻城之氣勢,及卷起千堆雪之一瞬間,形成呼嘯而至場面,用線勾勒飛濺浪花,突顯浪花中之翹楚,于動中有靜,以意筆寫水之烈,施以赭石,突出了黃河之水之黃,突出了黃河之水源出黃土高原。霸氣地展示驚濤空外聽,靈氣此中多之景象!
汪觀清《黃河之水天上來》(局部)
汪觀清《黃河之水天上來》(局部)
其作《江流天地外》(同上《汪觀清畫集》三八),四尺整張直幅,在我宿舍畫成,是日吾父京盙公適至,見是圖盛贊之,謂水量何其大,真是一幅好畫!欲索之,我即阻之。一張好畫,畫者雖有神來之筆,但實屬不易,不要開口。這雖是四十年前舊事,今日思之,歷歷如昨,尤覺親切。不知汪先生有何感想。
汪觀清作品
今歲觀清先生已九十有二,仍耳聰目明,康健如往昔。羨公要腳輕于鶴,愧我輩小躃躠來。其日精于勤,行成于思,氣韻生動,老而彌堅,作畫不輟;以畫為樂,益壽駐顏。孟子曰: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故將四十多年交往,簡而述之,為欲知觀清先生者,或有助爾。假吾師一聯(lián)語賀之——心健身方健,情長壽亦長。藉以祝觀清先生期頤可臻!
汪觀清先生在畫室
二零二三年七月二十八日歲次癸卯六月十一王運天于旋乾齋
(本文原標(biāo)題《春氣滿天地 隔江山色新——品汪觀清先生畫作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