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摘

在貶謫之所黃州,蘇東坡的書法登峰造極

他既不做理想的人質(zhì),把自己逼得無路可走,也不像世上不得志的文人那樣看破紅塵,以世外桃源來安慰自己。他愛儒,愛道,也愛佛。

本文摘自《在故宮尋找蘇東坡》,祝勇 著,浦睿文化·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 ,2017年07月

北宋中葉,雕版印刷已經(jīng)相當發(fā)達。那個曾經(jīng)告發(fā)蘇東坡的沈括,在他的一部名叫“夢溪筆談”的科學著作中,記錄了畢昇發(fā)明的活字印刷術(shù)。這是中國印刷術(shù)發(fā)展中的一個根本性的改革,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從13 世紀到19 世紀,畢昇發(fā)明的活字印刷術(shù)傳遍全世界,也成為2008 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重要視覺元素。

在紙張發(fā)明后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書籍都以“卷”為單位,假如內(nèi)容繁多,閱讀就十分不便,必須把“卷書”(也叫“卷子本”)全部打開才能進行。假如將多本“卷書”相互參照,就需要把幾種“卷書”同時打開,這就需要一個較大的空間,有學者說:“這樣說還不如說這種研究方法本身可能就不會存在?!?/P>

隨著木板印刷的推廣,出現(xiàn)了“頁”的概念,后來又發(fā)明了按“頁”折疊的方法,這樣制作出來的書籍,也叫“折本”。宋代的《大藏經(jīng)》就是這樣的“折本”。后來,“蝴蝶裝”又取代了“折本”,它是把頁的中心用線裝訂,頁面好似蝴蝶的形狀。這為閱讀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使知識普及的速度與覆蓋率都大為提升,使得對知識的占有不再只是皇家與士人的特權(quán)。日本漢學家小島毅說:“原來只有宮廷圖書館是知識的寶庫,只有進出其間的御用學者才有可能獨占和利用。后來一段時間佛教寺院也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印刷物的普及,把人類自古以來的智慧播及街頭巷尾。不僅新發(fā)現(xiàn)、新發(fā)明,包括唐宋變革本身,也與文化的普及密不可分。”

同時,印刷的字體在宋代也發(fā)生了變化,以一種線條清瘦、平穩(wěn)方正的字體取代了粗壯的顏式字體,這種新體,就是“宋體字”。這個以宋代名字命名的字體,在今天仍是我們最廣泛使用的字體。

然而,即使在雕版印刷已經(jīng)發(fā)達的時代,在黃州也很難見到一本像樣的書,可見黃州的荒僻偏遠。蘇東坡說:

余猶及見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時,欲求《史記》《漢書》,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書,日夜誦讀,惟恐不及。近歲市人轉(zhuǎn)相摹刻,諸子百家之書,日傳萬紙。學者之于書,多且易致如此……

他搜書不得,得到后又親筆抄錄的那份急迫,凡是經(jīng)歷過“文革”書荒的人,定會莞爾一笑。

親筆抄書,實際上是蘇東坡少時就有的習慣,這不僅使他熟悉經(jīng)史,而且成為他的書法訓練課。據(jù)“蘇門四學士”之一的晁補之說:“蘇公少時,手抄經(jīng)史皆一通。每一書成,輒變一體,卒之學成而已。乃知筆下變化,皆自端楷中來爾?!?/P>

因此,盡管蘇東坡強調(diào)書法的個體性與創(chuàng)造性,號稱“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也”,但他的創(chuàng)造與揮灑,皆是在參透古人的前提下。蘇東坡自己也說:“真(楷)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睍ㄓ蟹ǎ駝t就成了胡涂亂抹。

十八年后,這件《寒食帖》,輾轉(zhuǎn)到黃庭堅的手上時,蘇東坡已經(jīng)遠謫海南,黃庭堅也身處南方的貶謫之地,見到老師《寒食帖》那一刻,他激動之情不能自已,于是欣然命筆,在詩稿后面寫下這樣的題跋:

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yīng)笑我于無佛處稱尊也。

意思是說,蘇東坡的《寒食帖》寫得像李白,甚至有李白達不到的地方。它還同時兼有了唐代顏真卿、五代楊凝式、北宋李建中的筆意。假如蘇東坡重新來寫,也未必能寫得這么好了。

黃庭堅熱愛蘇東坡的書法,但二人書道,各有千秋。蘇東坡研究專家李一冰先生說:“蘇宗晉唐,黃追漢魏;蘇才浩瀚,黃思邃密;蘇書勢橫,黃書勢縱。”因為蘇東坡字形偏橫,黃庭堅字形偏縱,所以二人曾互相譏諷對方的書法,蘇東坡說黃庭堅字像樹梢掛蛇,黃庭堅說蘇東坡的字像石壓蛤蟆,說完二人哈哈大笑,因為他們都抓到了對方的特點,形容得惟妙惟肖。

回望中國書法史,蘇東坡是一個重要的界碑。因為蘇東坡的書法,在宋代具有開拓性的意義。如學者所說:“從宋朝開始,蘇東坡首先最完美地將書法提升到了書寫生命情緒和人生理念的層次,使書法不僅在實用和欣賞中具有悅目的價值,而且具有了與人生感悟同弦共振的意義,使書法本身在文字內(nèi)容之外,不僅可以怡悅性情,而且成為了生命和思想外化之跡,實現(xiàn)了書法功能的又一次超越。這種超越,雖有書法規(guī)則確立的基礎(chǔ),但絕不是簡單的變革。它需要時代的醞釀,也需要個性、稟賦、學力的滋養(yǎng),更需要蘇東坡其人品性的依托和開發(fā)?!?/P>

從故宮博物院所存的蘇東坡書法手跡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醞釀、演進的軌跡。現(xiàn)存蘇東坡最早的行草書手跡是《寶月帖》,寫下它時,蘇東坡正值仕途的上升期,他的字跡中,透露出他政治上的豪情與瀟灑。另有《治平帖》、《臨政精敏帖》,這些墨跡筆法精微,字體蕭散,透著淡淡的超然意味,那時,正是他與王安石的新法主張相沖突的時候。

在黃州,蘇東坡迎來了命運的低潮期。正是這個低潮,讓他在藝術(shù)上峰回路轉(zhuǎn),使他的藝術(shù)在經(jīng)歷了生命的曲折與困苦之后,逐漸走向成熟。這讓我想起陀斯妥耶夫斯基說過的一段話:“我一直在考慮一件事情,那就是,我是否對得起我所經(jīng)歷過的那些苦難,苦難是什么,苦難應(yīng)該是土壤,只要你愿意把你內(nèi)心所有的感受隱忍在這個土壤里面,很有可能會開出你想象不到、燦爛的花朵。”

在貶謫之所黃州,蘇東坡的書法登峰造極

蘇軾《新歲展慶,人來得書卷-分段》

代表蘇東坡一生書法藝術(shù)最高成就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在黃州完成的?!缎職q展慶帖》《人來得書帖》《職事帖》《一夜帖》《梅花詩帖》《京酒帖》《啜茶帖》《前赤壁賦卷》等。其中,《寒食帖》,是他書風突變的頂點。

蘇東坡的《前赤壁賦》寫于《寒食帖》之后,也不像《寒食帖》那樣激情悠揚。那時,蘇東坡的內(nèi)心,愈發(fā)平實、曠達。蘇東坡當年追慕的魏晉名士那種清逸品格,與他的精神已經(jīng)不太吻合。他既不做理想的人質(zhì),把自己逼得無路可走,也不像世上不得志的文人那樣看破紅塵,以世外桃源來安慰自己。他愛儒,愛道,也愛佛。最終,他把它們?nèi)趨R成一種全新的人生觀——既不遠離紅塵,也不拼命往官場里鉆。他是以出世的精神入世,溫情地注視著人世間,把自視甚高的理想主義,置換為溫暖的人間情懷。

此時我們再看《后赤壁賦》,會發(fā)現(xiàn)他的字已經(jīng)變得莊重平實,字形也由稍長變得稍扁。他的性格,他書法中常常為后人詬病的“偃筆”,此時也已經(jīng)出現(xiàn)。蘇東坡和他的字,都已經(jīng)脫胎換骨了。

蘇東坡與黃州的朋友們在深夜里暢飲,酒醒復醉,歸來時已是三更。他站在門外,聽見家童深睡,鼻息聲沉悶而富有彈性,對敲門聲毫無反應(yīng)。蘇東坡只好蜷身,坐在門前,拄著手杖,靜靜地聽著黑夜中傳來的江濤的聲響,在心底醞釀出一首詞:

夜飲東坡醒復醉,

歸來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yīng),

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

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余生。

我聽見詩人在黑暗中發(fā)笑了。那時的他,一定覺得人世間所有的經(jīng)營與算計都是那么地滑稽與虛無,很多年里,他竟然把它當作真實的人生。只有此刻,他與從前生活隔離,他開始審視自己的過去,才意識到那種生活的荒誕。而不久之前,他因仕途的中斷而深陷痛苦,他未曾想到,那痛苦的盡頭,竟是前所未有的快樂。他的心從來沒有像此刻這樣輕松過。他知道,所謂的彼岸,在這世間永不存在,那么,駕一葉扁舟,在江海間了卻此生,豈不更加灑脫和干凈?三百多年前,詩仙李白不是也表達過同樣的心愿嗎?他說:“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這首《臨江仙》,在小城里悄然傳開。有人說,蘇東坡昨夜唱罷此歌后,把衣冠掛在江邊,乘舟遠走高飛了。知州徐君猷聽到這個消息,大吃一驚。徐君猷是蘇東坡的好朋友,對蘇東坡這位貶官負有監(jiān)管責任,一旦“州失罪人”,他要吃不了兜著走。

秋天的早晨霜寒露重,徐君猷從太守府一路跑到臨皋亭的門口,氣還沒有喘勻,就聽見蘇東坡從臥室里傳出的鼾聲。他睡得那么香,把這世界上所有的焦慮與不安,都拋到了睡眠的外面。

作品簡介

在貶謫之所黃州,蘇東坡的書法登峰造極

《在故宮尋找蘇東坡》,祝勇 著,浦睿文化·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 ,2017年07月

本書從十個側(cè)面——入仕、求生、書法、繪畫、文學、交友、文人集團、家庭、為政、嶺南, 書寫了蘇東坡一生的生命經(jīng)歷。在作者筆下,蘇東坡是屬于人間的。他是石,是竹,也是塵,是土,是他《寒食帖》所寫的“泥污燕支雪”。他的文學藝術(shù),牽動著人世間最凡俗的欲念,同時又代表著中國文化最堅定的價值。蘇東坡既是草根的,又是精英的。

在呈現(xiàn)蘇東坡人生脈絡(luò)和生命際遇的同時,作者選取故宮收藏的宋元明三個主要朝代的藝術(shù)藏品,由書、畫及人,把蘇東坡的精神世界和藝術(shù)史聯(lián)系起來,由蘇東坡個體的人生去反觀他所處的時代。不單是蘇東坡的個人傳記,更書寫了整個宋代的精神文化風貌。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