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晚唐飛泉琴與古琴譜輝映,故宮再現(xiàn)“大圣遺音”

11月27日,故宮博物院鐘粹宮古琴館“大圣遺音——古琴文化展(第二期)”以煥然一新的面目再度開館。

11月27日,故宮博物院鐘粹宮古琴館“大圣遺音——古琴文化展(第二期)”以煥然一新的面目再度開館。此次展覽共展出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55件,其中古琴9張,這些院藏古琴年代序列完整,不乏晚唐雷氏制作的飛泉琴、南宋時期制作的海月清輝琴等名琴。展覽特別設置以院藏明代早期古琴譜《秋鴻》圖譜冊為主題的空間。

古琴曲《秋鴻》圖譜冊  清商調譜、夾鐘清商意譜


“大圣遺音——古琴文化展(第二期)”開幕儀式由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主持,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都海江、中央民族樂團團長趙聰分別致辭,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宣布展覽開幕。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


故宮博物院與古琴有著極為深厚的歷史淵源,明清皇宮紫禁城中曾經琴聲不斷、名琴羅列,盛極一時。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都海江說:“故宮博物院建院近百年來,保管好宮廷舊藏古琴的同時,積極進行社會征集、接受國家文物局調撥,豐富了故宮古琴文物館藏,幾代故宮人薪火相傳。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曾親手修復了唐琴大圣遺音琴、飛泉琴,其弟子鄭珉中先生更在故宮藏琴的研究上碩果累累,出版了《故宮古琴》,成為古琴學界的一大盛事。新時期以來,故宮博物院更致力于古琴有計劃地保養(yǎng)、修復和展示,讓故宮古琴走入當代觀眾心中?!?/p>

“本次展覽是故宮博物院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和活化的有力舉措。對于中華文明的傳承與復興,中央民族樂團與故宮博物院有著相同的理念和共同目標?!敝醒朊褡鍢穲F團長趙聰說,“早在2020年,兩家單位就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合作打造的音樂文化項目《故宮之聲》將于明年與大家見面?!?/p>

據展覽執(zhí)行策展人、故宮博物院宮廷音樂與戲曲研究所副所長孫召華介紹,本次展覽共展出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55件,其中古琴9張,這些院藏古琴年代序列完整,不乏晚唐雷氏制作的飛泉琴、南宋時期制作的海月清輝琴等名琴。

“飛泉”琴,唐,通長121.6厘米,隱間111.8厘米,額寬18.5厘米,肩寬20.1厘米,尾寬14.4厘米,厚5.5厘米。  


“飛泉”琴,連珠式,晚唐制作。據云“連珠式”系隋逸士李疑所創(chuàng)作。杉木斫,髹栗殼色漆,有大塊朱漆修補,純鹿角灰胎,蛇腹間冰紋斷。蚌徽,紫檀岳尾,白玉軫潤若凝脂,青玉足。  

“飛泉”琴 琴頭


 琴背銘刻,龍池上方刻草書“飛泉”琴名,篆書“貞觀二年”雙邊方印。龍池下方篆文書“玉振”大方印,“金言學士盧讃”篆書雙邊長方印。池之兩旁刻篆書琴銘:“高山玉溜,空谷金聲。至人珍玩,哲士親清。達舒蘊志,窮適幽情。天地中和,萬物咸亨。”“飛泉”琴名、“玉振”印及篆書琴銘俱貼金,斷紋已通,為同時舊刻?!柏懹^二年”與“金言學士盧讃”二印較晚,盧讃系五代與北宋間人。   

“飛泉”琴 背面


1936年,《今虞琴刊·古琴征訪錄》記載該琴有“古吳汪崐一重修”墨書款字,今已不可復見,以是知清代曾經剖腹。此器民國時期為李伯仁所藏,李氏《玄樓弦外錄》記載得琴經過。約在1944年秋冬之際,“飛泉”被送至地安門大街某銀號作借款抵押,經管平湖先生鑒定,其弟子程子容遂以重金入藏。1945年夏,“飛泉”送管平湖先生修理,隨后抗戰(zhàn)結束,此琴遂輾轉于管先生弟子琴齋,解放后程子容方取回。1979年春夏之交,程子容從家鄉(xiāng)平陸寫信給當時的國家領導人,愿意捐獻,以后經國家文物局批轉,由故宮博物院收藏至今。

“海月清輝”琴,南宋,通長117.2厘米,隱間109.1厘米,額寬16.4厘米,肩寬18厘米,尾寬12.6厘米,厚5厘米。清宮舊藏。


“海月清輝”琴,仲尼式,南宋制作,桐木斫,髹栗殼色漆,有朱漆修補。鹿角灰胎,牛毛冰紋間梅花斷。長方池沼,金徽,青玉足,青白玉軫,紫檀岳尾。琴背銘刻。龍池上方刻隸書填青“海月清輝”琴名,其下填朱方印“乾隆御府珍藏”,池左右直抵雙足刻梁詩正、勵宗萬、陳邦彥、董邦達、汪由敦、張若靄、裘曰修琴銘,填以五色。

“海月清輝”琴 款識


此外,展覽還展出“清康熙 金云龍紋編鐘-黃鐘律”“清乾隆 紅瑪瑙‘半榻琴書’印”等與古琴相關的文物藏品,以突出古琴的功用和文化價值,既用于國家典禮雅樂中,更是士人修身養(yǎng)性、抒情達志的憑依。

古琴曲《秋鴻》圖譜冊 賓秋譜


古琴曲《秋鴻》圖譜冊 賓秋圖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特別設置以院藏明代早期古琴譜《秋鴻》圖譜冊為主題的空間。明宮舊藏浙派徐門所傳古琴曲《秋鴻》圖譜冊,圖先譜后,為繪圖與曲譜的合裝本。共分四冊,冊面裝五色仿宋錦,素絹簽,題楷書“琴譜”二字,并分別注序號為“平”“沙”“落”“雁”四字于其下。因其為琴譜故未收入《石渠寶笈》之中。琴曲為紙本楷書,每段一開并有標題,圖為絹本水墨工筆畫,亦每段一開皆按標題內容繪制,無作者名款。每冊封面后一開與最后一開上方鈐“乾隆御覽之寶”大印。

古琴曲《秋鴻》圖譜冊 渡江譜


古琴曲《秋鴻》圖譜冊 渡江圖


第一開為“清商調”和“夾鐘清商意”兩首練習曲,第二開為序曲“飛冥吟”,其下進入“秋鴻”主題,圖先譜后依次排列,自“渡江”開始“聲斷楚云”止,共36段。在主題“秋鴻”二字下,有兩行小字注明:“妙品夾鐘清商曲,世謂清商楚望譜,瓢翁、曉山翁累刪?!北砻髯V經二人刪節(jié)。按“瓢翁”乃南宋浙派名古琴家徐天民別號,其孫徐夢吉號曉山,夢吉子徐和仲,世為浙派大家。徐和仲系洪武元年“文華堂”名琴家之一。據《琴史初編》載:“明成祖朱棣在藩邸時,曾召見徐和仲,并給以賞賜?!贝俗V或系徐和仲當時所進,因此宮中藏有此譜。

古琴曲《秋鴻》圖譜冊 飛冥吟譜


圖譜前端的兩首序曲為浙派徐門琴譜的特點,圖譜中的兩行小字注疑似徐和仲之所為。圖畫結合的琴譜僅此一件,據《明畫錄》稱:明初浙派畫家朱芾畫“蘆洲聚雁,極瀟湘煙水之致”。本圖是否為其所作,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秋鴻》圖譜與明初朱權的《神奇秘譜》和黃獻的《梧岡琴譜》相較,曲目順序也各有不同。明宮所遺的這部琴譜系原舊裝裱,冊頁未有重裝現(xiàn)象。因此,可信這部圖譜應為浙派徐門的傳譜,且圖譜早于《神奇秘譜》。

現(xiàn)場琴曲彈奏


作為集合了古琴、書法、繪畫、印章,以及宮廷裝裱藝術的珍貴文物,在中央民族樂團藝術家的參與下,古琴譜被打譜還原。發(fā)布會上,《秋鴻》單元聯(lián)合策展人、中央民族樂團古琴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奏員楊致儉現(xiàn)場彈奏了琴曲精彩段落,展覽期間還將在展廳中循環(huán)播放。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