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評

給女兒——為你所寫的書,讓我的生命更有意義

如果沒有FS.菲茨杰拉德,就不會有《了不起的蓋茨比》;而如果沒有菲茨杰拉德的女兒,就不會有《你的懶惰讓我愁腸百結(jié):菲茨杰拉德致女兒書》——盡管這本書并非他的本意。

如果沒有F·S.菲茨杰拉德,就不會有《了不起的蓋茨比》;而如果沒有菲茨杰拉德的女兒,就不會有《你的懶惰讓我愁腸百結(jié):菲茨杰拉德致女兒書》——盡管這本書并非他的本意。這些信件是由菲茨杰拉德從小的朋友安德魯·特恩布爾收錄編輯的,他也出版過菲茨杰拉德的傳記。

書信貫穿了女兒斯科蒂的青春期(12歲到19歲),此時讓菲茨杰拉德愁腸百結(jié)的還有他痛苦的中年。妻子塞爾妲精神崩潰,支付女兒的學(xué)費之外他還須支付妻子的醫(yī)療費用?!读瞬黄鸬纳w茨比》已經(jīng)出版,卻是一本有口碑的滯銷書。菲茨杰拉德只能不斷給流行雜志和晚報供稿,自嘲用“粗制濫造的東西”換取頗高的稿費。后來他又給好萊塢做編劇,“消耗自己的天才”(譯者序)。只有信件這樣私人的文體,才能為文學(xué)天才毫無保留的父親形象賦形。菲茨杰拉德的信不長,卻有著令人驚訝的巨大信息量。作家不但要評價斯科蒂的近期表現(xiàn)、提及自己的狀況、談?wù)撃硞€他們熟知的人(比如她的母親)、對斯科蒂寄語或提出非常具體的要求——最后一封信中,他要求斯科蒂為一件收到的外套寫感謝信,并列明了每個收件人以及對應(yīng)信件的內(nèi)容和注意事項——關(guān)于文學(xué)的探討自然也不會缺席。書中收錄的信件數(shù)量隨女兒年齡遞增,盡管他在信中稱不指望女兒明白自己的處境,別惹麻煩就是幫了大忙。但事實上,他仍將女兒作為自己最忠實的聽眾,抒發(fā)著“愁腸”。

與此相比,《在秋天》則完全是一部默認女兒為觀眾、以第一視角拍攝、帶有評論音軌的看世界的影像了。以自傳小說《我的奮斗》征服讀者的卡爾·奧韋·克瑙斯高開始寫這本書時,距離他的女兒安妮出生還有六個月。他循著時間的次序,從九月起,每天寫下一篇——從麥茬地、手指、猛禽,到安靜、孤獨、福樓拜——怕她錯過種種美妙而向她“原原本本地展示”這個世界,這個她即將投身卻一無所知的世界。盡管如此,克瑙斯高一樣默認,安妮會用自己的方式觀察世界,形成自己獨特的體驗,過自己的生活,并謙遜地將這份尊重,視為養(yǎng)育安妮三個哥哥姐姐積累的經(jīng)驗。“奇怪的是,他們之間有那么大的差異。” “我猜想,你也會這樣,你已經(jīng)成為了想成為的人?!?/p>

因此,在給女兒的第一封信中,克瑙斯高誠懇地感謝她。這本書是為她所寫,但之所以這么做,完全是為了自己?!跋蚰阏故具@個世界,小家伙,讓我的生命變得有意義?!?/p>

全書的三封信,分別作為九、十、十一月即每個章節(jié)的開篇。除此之外,他很少再用到“你”。書的講述方式讓人想起本雅明的《柏林童年》,每篇都由一個平凡的、人人皆知的物件或場景,引向一個只有講述者知曉的、意味深長的目的地。他描述蝰蛇,它們沒有聽覺,視力也不好,又貼著地面匐匍,他想象蝰蛇的世界是安靜的,只有顫動和氣味??髓垢呤煜に鼈兊牧?xí)性,冬天,上百條蝰蛇互相尋找,躺在一起冬眠;到了春天,它們向著溫暖的地方蜿蜒而行。途中如果遭遇人類,人類腳步發(fā)出的震顫就會讓蝰蛇敏銳地躲起來。而此時,“一位男子和一名小男孩走了過來?!敝v述的重心便發(fā)生了轉(zhuǎn)向,那位男子一次次地用石頭擊中它,直到擊碎它的腦袋。仿佛他憎恨這條蝰蛇勝過任何東西?!拔覐奈匆娺^他這樣,后來也再未見過這樣的他?!边@條蝰蛇不屬于科普世界,而是克瑙斯高童年至今的創(chuàng)傷和無解。就這樣,作為父親的他不僅客觀地寫下萬物,也觸發(fā)了萬物之間的聯(lián)系。正是這些聯(lián)系,將萬物移情,揭開他生活中的隱密感受和沖擊留下的痕跡。很快,根據(jù)題目猜測每篇的落腳點變成了閱讀的別樣樂趣。

孩子給作家機會揭示自我內(nèi)心生活的多樣性、奇異和微妙。反之,孩子也會將自己這樣的內(nèi)心生活向作家反哺。

臺灣作家朱天心,曾以充滿憐愛的觀察者視角,紀(jì)錄了女兒謝海盟從出生到剛?cè)胄W(xué)的“口吐人言”和“鳥獸行蹤”,也在觀察女兒的間隙里回眸自己曾經(jīng)的生活。自序中朱天心提到,對于這本書,“有小孩的”多抱著自己的媽媽經(jīng)禮貌沉默。倒是“沒有小孩的”覺得“好看極了”。讀上一版《學(xué)飛的盟盟》時,我一定也屬于后者,才能在今年的新版里認出二十年前讓自己大笑的段落。比如盟盟的個性關(guān)鍵字“不好意思”——絕不跟老師同學(xué)道早安,絕不和熟人長輩打招呼,絕不對媽媽說生日快樂,“因為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無論是幾年前我們對標(biāo)的芬蘭人還是時下標(biāo)記的i人,都能和這個小學(xué)一年級的孩子產(chǎn)生共情。再比如,朱天心因為盟盟那一群小孩都喜歡在小木屋里待著,“問他們里面有什么好玩,也都說不上來”,而想起自己小時候,和玩伴們在某間屋外用一張廢棄的榻榻米斜著靠墻搭出一個黑漆漆的天地。大家還各自偷了衣服、被單、食物來,不需要約定都打算從此長住下去。“覺得彼此親愛非常,可以不要爸爸媽媽?!?/p>

相信在當(dāng)下,“有小孩的”也會在孩子身上喚醒自己很久想不起的記憶,也從與孩子的關(guān)系中重新理解了自己與父母的關(guān)系,也會為“人類幼崽”這一特殊物種的行為之相似而覺得它“好看極了”。孩子的邏輯總令大人意外卻又十分自洽——當(dāng)朱天心問臨近幼兒園開學(xué)的盟盟,會不會想念學(xué)校?!八f會呀,我問想些什么,盟盟思索半天回答:‘燈泡’”;孩子如果丟了寶貝,會引發(fā)令家長深受震動且心向往之的哭相——一次下公車,盟盟手里的葉子被風(fēng)吹跑了。暮色里,朱天心緊張地趴在地上找,盟盟在一旁絕望大哭。好心人來問丟了什么一起找,“我備感艱難地回答:‘一片葉子’”;他們讓人無從嫉妒的準(zhǔn)確又浪漫的語言——盟盟形容“撒嬌”,“就是兩個大頭碰在一起磨一磨,像要長角了”。

“這絕非一本教人如何教養(yǎng)小孩的書,”朱天心這樣寫道,“而是實例展現(xiàn)一次:你可以不一定要像大多數(shù)人那樣教養(yǎng)小孩?!蔽业褂X得這本書與川島小鳥的《未來醬》、秋山亮二的《你好,小朋友》等攝影集有異曲同工之妙。孩子的行為言語既是一顆偶然掉落的蘋果,也受嚴(yán)謹(jǐn)因果關(guān)系的牽引。抽絲剝繭地找到其中的因果關(guān)系,便是觀察孩子行為的意義,也是身為家長的樂趣。當(dāng)父母從主導(dǎo)和評價者退居觀察和紀(jì)錄者時,意義會顯現(xiàn),樂趣能萌生,孩子則迸發(fā)出天真。而如布萊克所說,“天真與智慧同在,但絕不與無知同在”。

與上述作家一樣,意大利記者奧里亞娜·法拉奇也有一部讀來有自傳意味的小說《給一個未出生孩子的信》,而這部小說又與上述作品截然不同。小說的第三章“生為女人”被選摘作為她的深度訪談與隨筆合集《如果你生而為女人》的序,由此可見這部小說的立意。在這一章中,她希望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生為女人”(盡管“生為男人”將免去許多恥辱、奴役和虐待),去反駁她母親為自己性別的災(zāi)難與不幸發(fā)出的嘆息?!澳憬?jīng)常、幾乎總是會失敗……戰(zhàn)斗本身比獲勝更為可取?!?/p>

不過,這里想從小說中她為孩子說的一個“童話故事”講起。一個倚在面對花園的窗前,整天望著花園中央那棵木蘭樹的小姑娘,每天夢想能有人摘下一朵那開在高空的潔白木蘭花。有一天,一個男人因為見到一個女人和另一個男人抱在一起、倒臥在露臺上,而將那個女人從露臺朝木蘭樹的方向扔了下去。“好像過了很長時間,那女人才掉在了木蘭樹上?!碑?dāng)她從樹杈間墜向地面的瞬間,她的手摘下了一朵木蘭花。小姑娘的媽媽跑出去看,發(fā)出一聲尖叫。而小姑娘從此堅信,要是一個女人摘下了一朵花,她必定會死去。“我就是那個小姑娘?!彼M系郾S铀暮⒆?,不像她一樣,“那么早就認識到:一個女人要首當(dāng)其沖為這個現(xiàn)實付出代價?!蹦咎m花的故事,令人觸目驚心地解釋了區(qū)分外面世界的標(biāo)準(zhǔn),“一種建立在暴力基礎(chǔ)上的力量關(guān)系?!?如果你生而為女人,你必須學(xué)會敏捷、強壯、保護自己。

對未出生孩子的希望,顯然是她自己生為女人、堅持自由——包括不成為母親的自由——的一種折射。小說紀(jì)錄了她從得知自己意外懷孕的那天起,在“誕下生命是否正確”與“為了誕下生命而放棄個體自由是否正確”之間的猶疑和因此遭受的折磨。(正如她把這個故事說給孩子聽,希望她盡早失去人們稱贊的純真,又懷疑現(xiàn)在說這些是否不合時宜。)在她反抗自己的母性時,孩子該為誰出生?肯定不是為了她自己,“因為我完全不需要你”。一個尚不能感覺到自己存在的孩子,對被拋棄也毫無知覺;在她為此懊悔時,“你一定要原諒我說過的那些要把你遺棄的話。” 她決定接受一個孩子形成的偶然性。她不是從愛的角度,而是從生命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孩子,她為同時感受到兩個生命而喜悅。

她決定留下孩子,卻因此被視作另類、被不公對待,憤怒逐漸推翻了她的決定?!耙粋€未婚先孕的女人……最多被人看作一個怪胎、麻煩制造者,或一個女英雄,但絕不會被看作一個正常的母親。”她向孩子傾吐世界的擁擠、丑惡,家庭是謊言,工作是敲詐。她向孩子吶喊,否認自己有過選擇。就在此時,在箴言之外,一種奇異的懸念和緊張感形成了。她感受到了孩子的死亡。

“一個未出生的孩子”是“一個永遠不會出生、拒絕出生的孩子”,而法拉奇在一次訪談中提到,整篇小說都是虛構(gòu)的。她承認身為女性是一種苦難,但不認為這種苦難無法逃脫。身為作家,職責(zé)是幫助別人在黑暗中看得更清楚。她認為她們已經(jīng)隱約看到了一條出路,也正因如此,小說的主角對孩子說,我希望你成為一個女人,戰(zhàn)斗本身比獲勝美好得多。也可以說,這些信是寫給所有女兒的。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