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一個群體的共通性有時是很難的,尤其對豐富、自由的文學創(chuàng)作群體來說,他們或帶著歷史印記,或隱忍曖昧,或細致講究,或個性張揚,“他們的共通性也許恰恰在于他們追求創(chuàng)作的多樣性”,而且他們個人往往不喜歡被一個整體性的標簽規(guī)約。那么,在各界眼里,70后作家群體又是怎樣一個存在?
張檸,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著名批評家
瓦當,作家
王月峰,《身份共同體·70后作家大系》叢書責編
1 給70后作家這個群體畫像意義何在?
張檸:把一代人捆綁在一起討論,是一個有效的方式,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因為我們時間有限、空間有限,人類所有的活動是在時間和空間的規(guī)定下面展開的。
瓦當:70后作家這個概念最早使用,主要是從商業(yè)策略的角度出發(fā),因為那時候70后剛剛二十出頭,相當于現(xiàn)在炒作90后這樣一個概念。這個概念由權宜之計延續(xù)至今,一方面說明70后的整體平庸,另一方面也說明文學景觀和文學生態(tài)發(fā)生了深刻變化,70后這一代及以后文學的多樣性令理論家難以將之準確命名。老實說,我不覺著以代際劃分作家群體有多大的價值,從根本上是屬于無奈之舉。
王月峰:在2014年年初決定做這套大系的時候,70后一代的作家已經在文壇上占據(jù)非常重要的地位了,甚至可以說是中堅力量。但是相比于已經成名的50、60后作家和被市場更認可的80后作家而言,他們作為一個整體的“被認可”“被提及”的程度還不夠,尤其是在文學評論界看來,他們的身份相較于文學創(chuàng)作實績而言,有些不對稱甚至尷尬。
2 與50后、60后、80后作家相比,70后作家群體有何共通性?
張檸: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作家都有屬于自身一代人共通的地方。50年代出生的人不管他們承認與否,我覺得他們是一種喊叫式的、抒情式的、古典抒情式的寫作。在這里面所有的語言都變成他們表達歷史、評論歷史和評論人類的工具。語言意識的崛起,我覺得這是60年代這一代人的共通性。語言自身就像他們的玩具,余華、格非、蘇童等等,他們把寫作跟童年缺失的游戲完全融合在一起,他們就是玩。
70年代的作家實際上是進入一種工匠式的寫作。工匠式的寫作就是語言怎么排練和拼湊是有自身講究的,我用語言制作一個玩具,這個玩具的節(jié)奏是有規(guī)定性的,不能隨便使用。因此它變得特別有效,對于當代經驗的表達,在細節(jié)知識上是非常有效的。
瓦當:除了年齡造成的共同的時代感之外,這一代作家共通性可能表現(xiàn)為:70后作家是面目模糊,復雜和難以歸類的一代,是生不逢時的一代。70后一代處在60后和80后(分別代表文學黃金時代和文學市場時代)的中間地帶,可謂是在夾縫中生存,這似乎注定了隱忍、曖昧的文學性格和不易標識的文風。在這一代人成長過程中,文學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因此,70后作家分化也非常嚴重,有親主流和傳統(tǒng)文壇的,有堅持先鋒實驗探索的,有走市場路線比較成功的……這一代作家是一個個個體,而非帶有鮮明整體風格的文學流派,背后也沒有明顯的文學思潮助推。在寫作經驗和技藝上,他們已經相當成熟,但能否真的做到大器晚成,恐怕還要取決于他們是否具有足夠雄偉的野心和足夠兇猛的思想,以及足夠熾烈的關懷。他們中的很多比50后、60后更保守更中庸,但比80后更多一點理想啊情懷啊這些東西,但決定創(chuàng)作成就的與這些品質無關,只與寫作有關。
王月峰:作為批評家,孟繁華和張清華二位主編對70后作家和相近代際的作家對比時認為:“50后”“60后”可以看作是一個“歷史共同體”。他們有共同的歷史記憶,以及大體相似的對于歷史的認知方式和情感方式,在大體相似的歷史經歷中,完成了一代人的文化塑形?!?0后”是一個以話語方式與關注對象形成的“情感共同體”,特殊的情感認同是這一代人近似的文化性格特征?!?0后”他們隱約或模糊的歷史記憶難以形成明確的歷史共同體,同時又不像80后那樣沒有任何歷史負擔。因此,他們只形成了一個代際的“身份共同體”。這個共同體并不具有天然性,而是在文學實踐過程中逐漸“建構”起來的。
3 如何看個體與群體?
張檸:70后作家實際上現(xiàn)在碰到一個問題,就是如此真實的寫作怎么辦?工匠式的寫作的目的在哪?工匠式的寫作被工藝所吞噬,而不是被藝術吞噬。因為工藝的背后不是創(chuàng)造,而是市場和利潤。所以我們聽不到嚎叫,也看不到把語言作為玩具玩得那么自如,所以焦慮是必然的。如果說70后有一天不再是共同體,從今天開始以個體名義走向歷史,那個時候一定不是今天這樣,不再那么精致、優(yōu)雅、軟綿綿的。這也是我背后所隱含的對70后作家的一種期望。
瓦當:從大的文學史和藝術史的角度來看,每一個個體都處在與其同時代的創(chuàng)作者的競爭、互動、爭鳴中。
王月峰:這是一個內含著矛盾的問題,因為就70后作家個人而言,他們的共通性也許恰恰在于他們追求創(chuàng)作的多樣性。而且他們個人往往不喜歡被一個整體性的標簽規(guī)約。對于70后個人是否愿意和同代際的作家列為一個整體,作家魏微可以代表他們的聲音,在2017年8月13號的出版研討會上,她發(fā)言說:“多年來,這代人被歸攏到一起,普遍以‘70后’稱之當然沒問題,但是如果從文學的角度我覺得這會是一個難題。嚴格地說,我覺得他們寫作的差異性要遠遠地大于共同點,無論如何這代人早已步入中年,他們躋身在這個群體里,是作為群體而不是作為個體被解讀、被言說,這便是他們的文學處境,很難堪的,我想他們對此并不滿意。我不知道是不是這個群體的命名太強悍了,足以淹沒渺小的個體,還是個體寫作不夠強大,未能擺脫這個群體,總之這么多年來,他們一直被綁在一起,打包出品。作為個體,他們很少被認真對待過,既如此,一代人的寫作又從何說起?”
“70后”作家說
喬葉(青年作家)
感覺70后應該是被同情的群體。他們經常說70后的作家是不是很焦慮,80后怎么厲害。我覺得80后比較生猛,我自己夠不上生猛這個詞,我沒有感覺到太焦慮,我覺得可能是自己比較愚鈍。焦慮有什么用呢?寫東西就寫唄。但是我覺得很溫暖,因為這一茬的作家不斷被大家惦記著,包括前輩作家,包括同代的作家都一直關注我們這一代人的寫作,我覺得還是很溫暖的。
李云雷(青年作家、批評家)
現(xiàn)在隨著我們個人經驗的成長,可能會越來越發(fā)現(xiàn)從我們同代人的身上、他們的作品里面有更多相似的東西,所以接下來從研究的角度來說,研究這些作家,無論是對個人的敘述方面,還是對個人的生命經驗的梳理方面都是有價值的。我覺得在我們這一代里面確實是有可能出現(xiàn)比較大的作家的,就是說他能夠概括這樣一個時代的復雜性和豐富性,并且能夠跟前一代作家寫的不一樣,后面的作家也不一定寫,不同于50、60后被整個時代概括,我覺得可能會在我們這一代作家里面出現(xiàn)。
付秀瑩(《長篇小說選刊》主編,青年作家)
70后這一代大家都說是夾縫中的一代,更多的是中短篇小說成就比較大,中短篇在技術上和經驗積累上70后作家做的是非常好的。70后作家在長篇小說方面正發(fā)力,今年4、5月份在南方有一個長篇小說的評選,長篇類的被三位70后作家包攬,當時在現(xiàn)場也說了,后來媒體作為標題也引用:70后的絕地反擊。70后這一批,身體狀態(tài)最好,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我相信在未來的五到十年之內,在這種狀況下應該有大的作品。
饒翔(《光明日報》“文化周末”副主編,青年批評家)
我們在說身份共同體的時候是為了確認自我,從一代人確認那個自我,就是我是誰。我們要從同時代人里面辨認自己的影子,就像照鏡子一樣。每個自我都需要深入,需要反復的自我反省,那個自我不是自然天成的,一定要經過反復的反省和辨認。我想講的是70后在確認主體身份之后,他要做的是一定要敞開,不只向上一代人敞開,也要向更新的、不同的經驗去敞開。當70后真的成為偉大的作家、真正成為經典化作家之日,可能就是這個70后作家概念消失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