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遇水逆,孔子是怎么破的?

你應該努力想要改變這個社會!你改變這個社會的時候,必然你所抱持的態(tài)度和價值,和這個社會是有差距的,這個社會不那么容易能接受你。

遇水逆,孔子是怎么破的?

前面的話

如果我說,看破,你會不會想打我?我相信不會的。

其實還真是看破,但如何看破,就不是件簡單的事了。這方面,你不得不服孔子。

且慢,孔子遇到過水逆嗎?

應該這么說,孔子的一生,幾乎就是在水逆中度過的。

孔子一生周游列國,可不是為了什么詩和遠方,他是去推銷自己的政治理念的。

只是那個時代,沒有一個君主愿意采納他的建議,所以他才不得不在各國間流浪。

最慘的一次,他和弟子被陳、蔡兩國的大夫派人圍困,斷糧數(shù)日,差點餓死。

這就是孔子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水逆。

在他那個時代,當然沒有水逆的說法,但如何看破人生的逆境,孔子結結實實給我們上了一課。

今天要講的,就是孔子如何看破水逆的故事。如何看破?子曰:

嬉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

不對,這句話是李宗盛的。但是說實話,看到這段孔子破水逆的故事時,我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這段歌詞。

孔子從來不是一個板著臉的老師,有時還很開得起玩笑。

窮困潦倒時,弟子形容他“惶惶如喪家之犬”,他絲毫不生氣,還很開心,說:形容得真貼切,我可不就是喪家狗嗎?

這還不是嬉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

那就在李宗盛《山丘》的BGM中,一起來看楊照講解這段孔子“破水逆”的故事吧。

講述者 楊照

《史記》里描述孔子如何應對生命當中的挫折這一段特別精彩。

孔子他一生致力于希望能夠恢復封建的秩序,他希望找到一個君主,愿意聽從他,用他的方式來追模、來創(chuàng)建回到黃金時代的封建秩序。

但是他一生的追求從來沒有真正能夠實現(xiàn)過。

因而孔子如何在種種堆積的挫折中,仍然保有他的志氣,仍然保有他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堅持,教導學生更進一步地不斷追求他理想的動力。

這部分在《史記》里寫得非常感人。例如說有一段在《史記》里面極為精彩的記錄:

孔子在他的弟子絕糧于陳、蔡的時候,這被一些暴徒包圍著,“從者病,莫能興”。

跟著他在一起的這些弟子們,大家一個個都受到來自精神或肉體的折磨,都已經(jīng)沒有辦法正常運作。

但是,孔子他繼續(xù)講他的課。

孔子還是一個音樂愛好者,他繼續(xù)沉浸在他自己音樂的愉悅當中,用這種方式,孔子展現(xiàn)了他特別的精神。

 

遇水逆,孔子是怎么破的?

這個時候子路,也就是孔子的大弟子,非常難過,非常生氣。

當然他氣的不是孔子,他氣的是我們會有這樣的遭遇。

子路其實他只比孔子小九歲,所以他們兩個人的關系大概是介于師生跟朋友之間。

所以子路沖動地去見孔子,一見孔子他就沖口而出問:“君子亦有窮乎?”

意思就是說:好人,或者是像我們這樣努力修養(yǎng)自己的人,為什么也會碰到這種這么可怕的境地?

孔子很自然地就跟他回答說:“君子故窮,小人窮斯濫矣?!?/p>

所有的人都會遇到挫折,君子與小人,不是在會不會遭遇挫折這件事上區(qū)別開來的,而是在如何面對挫折上,看出誰是君子,誰是小人。

君子即使是受到了挫折,在任何最糟糕的情境底下,他都保有他自己做人的原則,他始終是一致的。

他不會為了要擺脫挫折,為了要處理這種糟糕的情境,而做出違背他自己的原則跟精神的事情。

小人遇到了挫折,遇到了困難,為了要能夠擺脫挫折、解決困難,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的。

因為在這樣的極端的處境底下,孔子知道這些弟子們,每一個人心里面都有他們的郁結之處,所以他就一一地招這些弟子來。

1.

是我們做得不夠好嗎?

第一個招進來的仍然是子路。他用的是《詩經(jīng)》的一段話叫做:“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

他引用了《詩經(jīng)》里一段感慨的話,“(我們)不是犀牛,不是老虎,為何在曠野游蕩?”

他問子路,你怎么解釋呢?是我的主張錯了?我為什么會到這樣的地步?

子路就說:“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p>

他說那我猜猜看:是不是因為我們做得還不夠好,因為我們在仁的追求上還不夠,所以人家不相信我們。我們累積的知識跟智慧還不夠多,所以人家不會聽我們的意見和指揮?

孔子回答說:“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孔子回答說:是這樣嗎?如果照你這樣說的話,一個仁者,他追求仁到了一定的程度,那大家一定會相信他,那我請問你,在歷史上面,怎么會有伯夷、叔齊呢?

 

遇水逆,孔子是怎么破的?

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相傳其父遺命要立季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愿繼位,先后都逃往周國。

周武王伐紂,二人扣馬諫阻。武王滅商后,他們恥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于首陽山。

如果只要是聰明有智慧的人,他說的話,別人都會聽從,那我請問你,為什么會有紂王身邊的王子跟比干呢?

 

遇水逆,孔子是怎么破的?

比干,商紂王的叔叔,官至丞相,傳說因直言進諫,被商紂王剖心。

他們都那么樣的聰明,他們也都講那么有道理,他們?yōu)槭裁床荒苷f服紂王呢?

所以這里孔子在告訴子路,當你遇到了困窘,遇到了挫折,不見得都是你的責任。有些外界的因素是我們無法控制的。

這段話事實上也就同樣呼應了《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他自己的內在信仰,那就是天人之際,這里孔子要說的也是:有人有天。

 

遇水逆,孔子是怎么破的?

子路

依照子路的說法的話,那我們每一個人的際遇都是我們自己所決定的,這里就只有人而沒有天。

但是為什么會有伯夷、叔齊,為什么他們明明是仁者,卻遭到那樣的苦難。

為什么會有王子、比干,他們明明是智者,他們的君王不聽從他們?因為有天。所以這是子路不了解的。

2.

是我們要求太高了嗎?

子路出去了之后,接下來下一個進來的是子貢??鬃訂査瑯拥脑挘菏俏覀冇惺裁村e嗎?所以我們有今天這樣的遭遇。

子貢回答說:“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

子貢的解釋是說我們今天為什么困到這個困擾,因為老師,你太理想化了,你要求太高了。

你要追求的東西,是這個世俗社會沒有辦法理解,沒有辦法容納的。

所以子貢會用一個非?,F(xiàn)實的角度勸老師說:老師我們可不可以不要那么高,我們可不可以不要那么堅持。

如果我們能妥協(xié)一下,也許我們就不會遭遇到這種狀況了。

 

遇水逆,孔子是怎么破的?

子貢

孔子就回應子貢說:“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tǒng)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

孔子回答說:“賜啊,一個出色的農夫,能辛勤耕種,但不一定能有好的收獲,一個出色的工匠,能技巧嫻熟,但不一定能讓人人滿意。

君子能不斷完善自己的理想主張,清清楚楚、有條有理地展現(xiàn)出來,而不能被人接受。

現(xiàn)在你不完善自己的理想主張卻想求得接受。賜啊,你的志向不夠高遠啊!”

他的比喻是非常清楚而簡單的,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專業(yè)。你要堅持你自己的專業(yè),你要知道你專業(yè)的尊嚴在哪里?這個比所有的一切都重要。

你要做一個農夫,你就把你的農夫的技藝發(fā)展到極致,你要做一個工人,你就把你的工匠的技巧發(fā)展到極致,這才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同樣的類比、類推,什么叫做君子?君子就是“修其道,綱而紀之,統(tǒng)而理之”。

我告訴你,作為一個君子,我就是想盡辦法把這個世界上面所有混亂的東西、不合理的東西,我予以收拾,讓大家都能夠知道這個后面的秩序和道理。

這是作一個君子應該要做,也是君子唯一能做的。

然后他就說:“君子不能為容。”在我自己的專業(yè)上,我不能去妥協(xié),我不能去討好。

我不能違背委屈我的原則去討好君王,我也不能委屈我的原理、原則跟我自己專業(yè)的尊嚴,去討好一般人。

孔子進一步訓誨子貢,他說:“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你竟然想的不是更堅定自己的專業(yè),卻想說我來討好一下吧,那子貢我告訴你,你的志氣走不遠了。

子路跟子貢,他們兩個人的回應是形成清楚的對比的,子路是一個非常嚴格的反求諸己的人,他認為是可能我們做得不夠。

子貢非常聰明,但有的時候,這也是子貢的缺點。

因為他太聰明了,所以他想的就是,那我們可不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讓別人更容易接受我們。

所以他想的是,我在跟社會的溝通、相處上面,我們可以稍微降低我們自己的標準。

這兩種答案都不是孔子要的答案,也借由他們的答案,孔子都要教他們,他自己所認真相信的原理原則。

3.

不容,然后見君子

子貢出去了之后,接下來進來的是顏回。

顏回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孔子也拿同樣的《詩經(jīng)》里面的這個句子里問他:“吾道非也?吾何為于此?”

顏回說:“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他開頭的第一句話跟子貢所說的幾乎是完全一樣的,說最嚴重、最糟糕的問題是:老師你所要追求的東西,跟當下現(xiàn)實的社會實在差太多了。

不過,接下來,顏回要說的跟子貢就不一樣,他說:“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坎蝗萑缓笠娋?!”

他完全從相反的方向,他說因為所追求的志愿,跟這個社會有這么大的差別,所以當你在推動、追求你的理想的時候,當然會被這個社會所無法理解和抗拒。

正是這樣你才值得去追求這個理想,如果你不是這樣的理想,你所想的東西跟這個社會大家都一樣,這個社會很容易就可以接受你,那為什么需要你孔子呢?為什么需要你擁有這樣的理想來改變這個社會?

更近一步的是所謂“不容然后見君子”。

我們如何肯定我們所做的事情是對的,正就是因為這個社會對我們有意見。

如果我們在追求理想的過程當中,這個社會給我們的都是正面的反應,那你就知道:這哪叫做理想?

你不過是在這個社會已經(jīng)擁有的現(xiàn)實上,去迎合這個社會。

所以顏回更近一步地說:“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不容然后見君子!”

 

遇水逆,孔子是怎么破的?

顏回

所以這是自我責任的一種認知,每一個人有他自己責任應該要擔負的部分。

作為一個君子,作為一個求道者,追求理想,試圖要實踐理想的人,你的責任是什么?

你的責任是把你自己修養(yǎng)好,讓你自己達到那樣的高度,擁有那樣的德行,擁有那樣的知識。

如果在這個自我追求的過程當中,有任何缺漏,那是你的問題,那是你要覺得羞恥的。

可是如果說在自我追求的、自我標準這樣的一個衡量底下,你該做的你都做了,這個時候有國君聽不見你所要說的話,不能夠認識你,不能夠重用你,社會對于你產(chǎn)生了強烈的敵意。

這是我們的問題嗎?這是我的羞恥嗎?

不,這是這個國君的問題,這是這個社會的羞恥。

正因為這些不符合我們標準,用這種方法輕蔑我們的人,他們的輕蔑,反而倒過來證明了我們的價值。

 

遇水逆,孔子是怎么破的?

這段話真的非常重要,因為經(jīng)過了這么久的時間,我們到今天活在這個世界上面,面對集體,面對社會,面對別人所給予的種種的看法跟標準,我們還是應該可以聽聽看顏回跟孔子的這段對話,然后思考一下什么叫做自我的責任。

作為一個人,我們真的是一定要這個社會接納我們才是我們的光榮嗎?

很多時候,如果這個社會,它的運作的模式跟方法是你不能夠認同的,是你知道在更高的理想,在更高的標準底下是有問題的、有缺憾的,你為什么要讓這個社會同意你、認同你呢?

你應該努力想要改變這個社會!

你改變這個社會的時候,必然你所抱持的態(tài)度和價值,和這個社會是有差距的,這個社會不那么容易能接受你。

這是你作為一個人,在追求理想的時候,這是你的榮耀而不是你的恥辱。

所以聽了顏回這樣說之后,我們就看到《史記》里說,孔子欣然而笑,然后說了“有是哉”。

這就是顏回了不起的地方,因為他確切地知道孔子在想什么。孔子很高興地說,有這種道理,有這種道理。

更近一步我們看到孔子的個性也是非常幽默的,這一點經(jīng)常被忽略、被遺忘。

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p>

孔子就跟顏淵說:你這個姓顏的小子,真有你的!如果你是大財主,我愿意給你做管家。

這是老師對于這個學生的最高的贊美。意味著說我多么希望這個世界上有像你這樣的有地位的人。

倒過來說,我多么希望在這個世界上有地位、有財富的人,都像你這樣明白什么是理想,愿意追求理想,愿意實踐理想。

【古今:楊照史記百講】

音頻課

“經(jīng)典擺渡人”楊照,

帶你穿越“what”,

走入歷史的“how”&“why”。

音頻節(jié)目預告片

“一個年輕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他要知道世界有多大?!妒酚洝犯芏嘟?jīng)典一樣,它在幫助我們離開我們的現(xiàn)實?!薄獥钫?/p>

想了解中國歷史,不能不讀《史記》。想理解中國人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不能不讀《史記》。

《史記》是二十四史之首,中國第一部“通史”,對后世影響深遠。從神話時代到漢武帝,52萬字,敘述3000年的中國歷史?!妒酚洝酚质侵袊膶W的高峰,司馬遷讓漢字“活起來”,開拓性的書寫方式,一直潛移默化影響每一位中國人。

在《史記》百講中,楊照用他特有的“歷史式讀法”——將傳統(tǒng)經(jīng)典還原到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時代脈絡中,解釋當時重大人物事件的因由。

讓今天的我們穿越回歷史劇中的現(xiàn)場,貼近真實的歷史;配合“文學式讀法”,解讀司馬遷的視角與態(tài)度,讓遠古文字鮮活地跨越時空與讀者對話,并對當今世界有所映照。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