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2023年逝去的世界文學大師

2023年,包含奧馬爾阿布沙維什(Omar Abu Shawish)、希巴阿布娜達(Hiba Abu Nada)、里法特阿拉雷爾(Refaat Alareer)在內(nèi)的多位巴勒斯坦作家在新一輪巴以沖突中喪生。

2023年,包含奧馬爾·阿布·沙維什(Omar Abu Shawish)、希巴·阿布·娜達(Hiba Abu Nada)、里法特·阿拉雷爾(Refaat Alareer)在內(nèi)的多位巴勒斯坦作家在新一輪巴以沖突中喪生。在世界各地逝世的作家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集群是,那些來自“邊緣”地區(qū)的第一代人,第一代女性作家、第一代方言作家、第一代現(xiàn)代作家等,像馬來西亞馬來語第一代女性作家薩爾米·曼賈(Salmi Manja)、希臘“70一代”代表瑪麗亞·拉伊納(Maria Laina)等。

出于紀念、總結(jié)、參考的需要,我從世界各地區(qū)、各語種的世界文學大師逝者中擇取九位分享給讀者:當代偉大的非虛構作家之一喬納森·拉班(Jonathan Raban)、核時代警世者大江健三郎、克羅地亞最偉大的作家杜布拉芙卡·烏格雷西奇(Dubravka Ugre?i?)、德國當代經(jīng)典作家西碧拉·萊維查洛夫(Sibylle Lewitscharoff)、當代最重要的阿拉伯作家之一海德爾·海德爾(Haidar Haidar)、美國當代經(jīng)典作家科馬克·麥卡錫(Cormac McCarthy)、偉大的中歐小說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文學的偉大試錯王文興、二戰(zhàn)后最有成就的詩人之一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這九位作家最年長的是米蘭·昆德拉,他生于1929年;有三位生于1933年到1936年間;有三位生于1939年到1943年間;另有兩位分別生于1949年、1954年。

他們的文學幾乎都是二戰(zhàn)后被文學理論改良后的文學:大江健三郎將法國存在主義注入日本、杜布拉芙卡·烏格雷西奇在教授文學理論一二十年后開始寫作“后現(xiàn)代”小說、西碧拉·萊維查洛夫的作品被很多讀者戲稱為學術小說、王文興幾乎從開始就是書齋式教科書式的寫作、露易絲·格麗克則從美國的詩歌教育中生長了起來并終身與其保持著緊密的交流。雖然如此,這并非意味著文學要依附學院和教育,可能情況恰恰相反:喬納森·拉班一生都在“邊緣”和旅行,甚至至今都極少被稱為經(jīng)典、科馬克·麥卡錫厭惡教育但熱愛科學,他幾乎憑借本能和好奇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概言之,理論的功能是有限的,觀念的能量也要適配不同情形才可恰到好處,而只有人的創(chuàng)造力才可以激活那些超越的事物:人類在文學中尋求的歸根結(jié)底很難是生活和宿命,而是突破現(xiàn)世的可能,而是“道”。

此外,我們見證了很多作家以畢生心血為保存創(chuàng)造所做的努力。海德爾·海德爾一生游蕩在阿拉伯地區(qū)、地中海地區(qū),在不同地方留下了文學的根芽,給現(xiàn)世這片沙漠以亮彩。他的同胞如巴基斯坦作家艾哈邁德·薩利姆(Ahmad Salim)、科威特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巴卜坦(Abdulaziz Saud Albabtain)也做著相似的努力,建立檔案庫(而不是個人的文學館),傳承文明的、民族的、世界的文學遺產(chǎn)。也只有這個視角,我們才能理解,以米蘭·昆德拉為例,他與捷克知識分子、與中歐文化的交流始終未曾中斷。

喬納森·拉班:當代偉大的非虛構作家之一

1942.06.14-2023.01.17

喬納森·拉班


當代偉大的非虛構作家之一喬納森·拉班(Jonathan Raban)在西雅圖因中風及其并發(fā)癥病逝,1990年后他一直居住在西雅圖。生前,喬納森·拉班曾兩次獲得托馬斯·庫克旅行書獎(1981年、1991年),也曾獲得海涅曼獎、國家書評人協(xié)會獎等獎項。他本該獲得更多榮譽,但他被限定在旅行寫作體裁和2011年中風幾乎阻斷了榮譽的加身。

喬納森·拉班以旅行文學著稱,但他并不將自己歸類于此,無論是旅行寫作,還是旅行書籍。與一般的旅行作家相比,他主要將自己與布魯斯·查特文、W. G. 塞巴爾德作比,他十分欣賞布魯斯·查特文堅持認為《歌之版圖》是部小說并將其從托馬斯·庫克旅行書獎的候選名單撤回的舉動。“我一直認為,回憶錄與旅行寫作的混雜,是對那些體裁的逃逸,并不是為了去往某處,而是僅僅為了去?!眴碳{森·拉班聲明,“也許這種想法很自命不凡,但它是旅行的真實寫照:一個微縮版的生活,你在其中得奇跡般地存活下來。”

喬納森·拉班1942年生于英國諾??丝ぃ妥x于赫爾大學,其間與菲利普·拉金交游,后任教于亞伯大學、東英吉利大學。1969年,喬納森·拉班前往倫敦成為自由撰稿人,并正式開始他的寫作生涯,他可能是最令編輯頭疼的撰稿人,因為他時常會將書目寄回,他居住在格拉勃街即寒士街,一度加入馬爾科姆·布拉德伯里的圈子。1974年開始,他參與了伊恩·漢密爾頓創(chuàng)辦的《新評論》(New Review),為其定期撰寫評論,這成了他后來時?;叵氲拿篮媒?jīng)歷?!度彳浀某鞘小罚?em>Soft City)便是對他在倫敦生活的某種獻禮,它后來被看作是心理地理學的典范。

《窺鏡看阿拉伯》(Arabi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往日榮耀:美國之旅》(Old Glory: An American Voyage)《海岸》(Coasting)《尋跡心酸先生》(Hunting Mister Heartbreak)《荒涼之地:美國浪漫史》(Bad Land: An American Romance)《朱諾之旅:大海及其意義》(Passage to Juneau)《返鄉(xiāng):美國之旅》(Driving Home: An American Journey),這七本旅行文學勾勒了喬納森·拉班的文學生涯。此外,他還有寫作三部小說。

大江健三郎:核時代警世者

1935.01.31-2023.03.03

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在日本自然逝世。大江健三郎199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此前他獲得了日本幾乎所有重要的文學獎,包括芥川龍之介獎(1958年)、新潮社文學獎(1964年)、谷崎潤一郎獎(1967年)、野間文藝獎(1973年)、讀賣文學獎(1983年)、川端康成文學獎(1984年)。大江健三郎是法國存在主義思潮在日本的后裔,他熱衷于社會正義包括核問題,也曾多次來中國,并與后來的諾獎得主莫言建立了緊密的關系。

《個人的體驗》《萬延元年的足球隊》《洪水淹及我的靈魂》《同時代的游戲》《燃燒的綠樹》、《水死》《晚年樣式集》,以及中晚期的“奇怪的二人配”(おかしな二人組)三部曲,這些長篇小說構成了大江健三郎文學的一生。此外,他寫作了大量紀實作品。經(jīng)由這些嘗試,大江健三郎提出了核時代的解決之道:根除壓抑日本民眾的軍國主義、封建主義,解放自我,培養(yǎng)理性與人性,再造日本公民。

大江健三郎1935年生于四國島一座為森林包裹的小村大瀨村。中學時期,大江在用作語文課備用教材的月刊上找到了自己對詩歌的感覺。1958年,還在東京大學讀法語的大江健三郎以《飼養(yǎng)》獲得了芥川龍之介獎。1950年代后期,“第三新人”——區(qū)別于第一代戰(zhàn)后派和第二代戰(zhàn)后派——開始登場,“第三新人”既包括大江,又不包括大江,這取決于他的心態(tài)。最重要的是,大江始終將自己看作是“邊緣”的作家,村莊之于都市的邊緣,日本之于世界的邊緣,我之于我們的邊緣。

大江文學創(chuàng)造了很不一樣的“老師-學生”對位關系,它由某種存在主義式的雙重自我改良而來,長者“傳教”,年輕人“變革”,太像是面對崩潰瓦解的世界的再造,但同時又沒有那么悲觀,但可以想見他本人承受著的,借由他所喜愛的熱衷宿命的詩人們,大江內(nèi)部開啟了那種或可稱之為“核裂變”的小小爆炸,所以他再造文學的自己,就像他幫助莫言成為了世界明星。

大江在世界文學的位置是尷尬的,他看似是晚來者,但又幾乎是最早出發(fā)的那個。弗雷德里克·詹姆遜稱,大江健三郎既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現(xiàn)實主義者,也不是一個真正的現(xiàn)代主義者,他只在早期篇目如《沉默的呼喊》留下了光彩的現(xiàn)代主義痕跡。不過,大江很像是一面給予“第一世界”的鏡子,一個守衛(wèi)“第一世界”的把關人:他或許重述了一切,但他也將問題改換了面貌。他不訴諸神秘主義,也不拘泥于“語言”,這主要是因為他總是那么小心翼翼,不讓自己依賴自己所寫,也不期待它有所完成,但正是如此,他為我們留下了一個開放的場域,讀者可以任意進去其中,選取很多視角,讀到面目不一的故事,或悲或喜。

杜布拉芙卡·烏格雷西奇:克羅地亞最偉大的作家

1949.03.27-2023.03.17

杜布拉芙卡·烏格雷西奇


杜布拉芙卡·烏格雷西奇(Dubravka Ugre?i?)在阿姆斯特丹因癌癥安樂死,在家人朋友的陪伴下離世。杜布拉芙卡·烏格雷西奇被普遍認為是克羅地亞史上最重要的小說家,盡管她更像是南斯拉夫或后南斯拉夫作家。她2016年獲得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大約從這個時間起,她受到了英美各大機構的重點關注,可惜她次年便查出了癌癥。此前,她還獲得了塞爾維亞年度最佳小說獎、他方獎即小詹姆斯·蒂普特里獎、海因里?!ぢ?、奧地利國家歐洲文學獎、維萊尼察國際文學獎等獎項。

杜布拉芙卡·烏格雷西奇1949年生于前南斯拉夫的庫蒂納,她自1973年起在薩格勒布大學教授文學理論、比較文學等課程。1992年,南斯拉夫解體后的動蕩年代,一份匿名小冊子Vje?tice iz Rija公布,杜布拉芙卡·烏格雷西奇與斯拉文卡·德拉庫利奇等五位作家被貼上了“克羅地亞五女巫”(five Croatian witches)的標簽,強烈的沖擊使她感受到政治的民族主義所能帶來的恐怖。1993年她選擇了離開,后來她一直主要居住在阿姆斯特丹,2004年獲得荷蘭公民身份。她拒絕被歸類為克羅地亞作家、荷蘭作家、流亡作家,更愿意將自己視為后南斯拉夫、后國家、跨國際的作家。文學,是她的祖國。

離開前南斯拉夫前不久,杜布拉芙卡·烏格雷西奇才開始了自己的小說寫作。從少年時代起,她從母親那里耳濡目染了故事的魅力,以及記憶的動能,母親總是將好萊塢電影和希臘神話混雜在一起說給她聽。青年時代,她寫作了很多兒童讀物,當時南斯拉夫兒童讀物地位很高,傳播很廣,作品很優(yōu)秀。后來她追憶成長年代的文學景象,發(fā)現(xiàn)南斯拉夫或者中南歐未必是邊緣,1960年代J.D.塞林格在美流行,類似這樣“牛仔褲散文”(Jeans prose)的文體在南斯拉夫也很流行。

自《渡過意識之流》(Forsiranje romana-reke)起,杜布拉芙卡·烏格雷西奇創(chuàng)造了她自己的文體,她稱之為,“雜湊小說”(patchwork roman),南斯拉夫民間傳說、雞仔文學(Chick lit)、文學評論等統(tǒng)統(tǒng)進入了如此當代的作品。她的作品屬于經(jīng)由二十世紀文學理論改造后的實驗文學,其作品中飄蕩著米蘭·昆德拉提及的力脫思特(Litost)。此外,她從事俄語文學翻譯,并定期在不同媒體上寫作專欄。

杜布拉芙卡·烏格雷西奇曾與兩位編輯和作者發(fā)起了“YU神話詞典”(Leksikon YU mitologije)的項目(https://www.leksikon-yu-mitologije.net/),項目整理匯編了1943年到1991年南斯拉夫種種流行概念。經(jīng)由它,南斯拉夫時代建立的一切,歷史、文化、記憶,再一次被喚醒。2017年,她簽署了《共同語言宣言》,該宣言倡議將波斯尼亞語、克羅地亞語、黑山語、塞爾維亞語看作是中心語言的標準變體,它們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宣言還鼓勵語言多樣性和個人選擇的自由。她認為,《共同語言宣言》相當合理、得體,但不夠成功,因為損害已然造就。

海德爾·海德爾:當代最重要的阿拉伯作家之一

1936-2023.05.05

海德爾·海德爾


海德爾·海德爾(Haidar Haidar)在敘利亞去世。隨后,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多個機構為其舉辦了追悼會。海德爾·海德爾被認為是當代最重要的阿拉伯作家之一。海德爾,意思是獅子。1983年出版的《海藻盛宴》(Walimah li A'ashab al-Bahr)在2000年前后遭受到了抵制,此前它被敘利亞禁止了12年,海德爾·海德爾本身也被禁止入境10年之久。

海德爾·海德爾1936年生于塔爾圖斯(Tartous)的一個村莊,在塔爾圖斯完成預科教育,在阿勒頗(Aleppo)完成教師資格教育。在他的青春年代,巴勒斯坦和敘利亞陷入了混亂,巴勒斯坦軍事運動、猶太復國主義產(chǎn)生了劇烈的沖撞,海德爾·海德爾投身其中,加入了他終身熱愛的阿拉伯統(tǒng)一運動。在阿勒頗,海德爾·海德爾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文學旨趣,1960年代他搬到了大馬士革,并開始在著名Al Adab雜志——受西蒙娜·德波伏瓦創(chuàng)辦的《現(xiàn)代》啟發(fā)而創(chuàng)辦——發(fā)表作品。他早期的一篇短篇小說《獵豹》(Al-Fahd),被納比勒·馬利赫(Nabil al Maleh)拍攝成電影。

1968年,海德爾·海德爾參與創(chuàng)辦了阿拉伯作家聯(lián)盟,1973年出版的小說《荒涼時日》(Az-Zaman al-Muhish)便是對這段七年之久的大馬士革的時光的追憶。1970年到1974年,他到阿爾及利亞安納巴(Annaba),重拾教育事業(yè),并參與了阿爾及利亞的革命。197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初,海德爾·海德爾在黎巴嫩的貝魯特,做出版社校對等工作,其間,他參與了巴勒斯坦抵抗運動等組織的活動。后來,他短暫前往塞浦路斯,負責一家周刊的工作。再去貝魯特不久后,返回塞浦路斯,負責另一家雜志的工作。不久后,他徹底定居敘利亞。

海德爾·海德爾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遺產(chǎn)”(Turath)的概念。他希望人們用科學的、歷史的、客觀的方式重新閱讀它、解釋它,重要的是采取開放的姿態(tài)、去神圣化的姿態(tài)。在阿拉伯世界正在衰落的現(xiàn)在,他希望借助阿拉伯開明、深厚的文化,照出一條路徑。他的文體取向簡潔,以更接近本質(zhì)。

西碧拉·萊維查洛夫:德國當代經(jīng)典作家

1954.04.16-2023.05.13

西碧拉·萊維查洛夫


西碧拉·萊維查洛夫(Sibylle Lewitscharoff)在柏林因病去世,2010年她診斷患有多發(fā)性硬化癥。西碧拉·萊維查洛夫2013年獲得喬治·畢希納獎,躋身當代經(jīng)典作家。此外,她還曾獲得英格博格·巴赫曼獎、達姆施塔特文學獎、瑪麗路易絲·弗萊澤獎、萊比錫書展獎、柏林文學獎(Berliner Literaturpreis)、克萊斯特獎、威廉·拉伯文學獎等獎項,并曾主持法蘭克福詩學講座、格林兄弟詩學教授。其實,她相對完整健康的寫作生涯僅有十到二十年,取得如此成績已經(jīng)相當可觀。

西碧拉·萊維查洛夫1954年生于斯圖加特,保加利亞移民婦科醫(yī)生父親在她十一歲時自殺,這段經(jīng)歷投射入她的心靈世界,這在她《阿波斯托洛夫》(Apostoloff)等作品中有清晰的展現(xiàn)。1973年,西碧拉·萊維查洛夫來到西柏林,在柏林自由大學讀宗教學。早年間,她做會計,撰寫廣播劇,并與斯坦羅特畫廊合作了很多文字。1998年,她的第一部小說《龐》(Pong)出版,她徹底成為了作家。

瘋子、憂郁癥患者、哲學家、狂熱分子,從主角開始,西碧拉·萊維查洛夫就給了讀者一個撕裂的、瘋癲的、迷醉的世界,多少帶有家鄉(xiāng)的斯瓦比亞習語。用她的概念來說,“上與下的信息交換”(Botschaftsverkehr zwischen Oben und Unten),即世俗與超自然之間的主權,便是她作品的“核心”。

她最著名的作品是《布魯門伯格》(Blumenberg),關于“隱喻學”(metaphorology)創(chuàng)始人漢斯·布魯門伯格。某天晚上,漢斯·布魯門伯格從辦公桌上抬起身頭,地板上莫名出現(xiàn)一頭獅子,“體型龐大,一身黃毛,呼吸均勻,毫無疑問是一頭獅子,獅子向他看過來,躺在布哈拉地毯上,泰然自若地望著他……”那之后,她作品的基督教色彩越來越濃厚,她本人也著迷于來世,她最喜歡的作家應該是雅各布·米歇爾·萊茵霍爾德·倫茨(Jakob Michael Reinhold Lenz)。她大概屬于基督教右翼,她對試管嬰兒、手淫的批評讓她在生命的最后時期備受爭議。

科馬克·麥卡錫:美國當代經(jīng)典作家

1933.07.20-2023.06.13

科馬克·麥卡錫


科馬克·麥卡錫(Cormac McCarthy)在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菲市的家中辭世。自1992年《天下駿馬》(All the Pretty Horses)出版并熱銷以來,麥卡錫就入駐偉大的作家的行列,并得到大規(guī)模讀者、觀眾的喜愛與關注。麥卡錫是二戰(zhàn)后最成功的全職作家之一,在其作品未流行前,他主要靠勞動,和高水平的基金會贊助維持生計,比如首屆麥克阿瑟天才獎。1989年,麥卡錫致信一位友人,他全職寫作了28年,從未收到過一張版稅支票。1992年,《天下駿馬》大獲成功,科馬克·麥卡錫成為享譽世界的作家,并贏得了商業(yè)上的成功。

科馬克·麥卡錫生于羅得島州一個愛爾蘭天主教家庭。他討厭學校,但充滿好奇心,在20歲出頭的時候,他的那些零散愛好都打包進了文學、小說。他喜歡那些直面生與死的問題的作家,生死攸關,便是命運,又非命運,因為對他來說,命運并不存在,命運微不足道。在整個邊境三部曲(《天下駿馬》《穿越》《平原上的城市》)中,最后的牛仔比利·帕勒姆、約翰·格雷迪在美墨邊境為讀者表演了最后的英雄情結(jié)。

麥卡錫總是親力親為者,即在他生活實踐和虛構實驗之間并沒有那么多想當然的隔離,而他既不是材料也不是主人,而是與文字的平等對話者。這造就了他,在語言上如此鋪展綿密,又如此反復騰挪,而這些語言不能從其美感考慮,而應從其發(fā)生考慮,讀者時時刻刻被提醒,之所以如此表述,是因為不得不。麥卡錫是堅定的遷徙者、流動者、游牧者,他的家就在那具骨架里。而他幾乎所有主人公都逃離或失去了他們的家園。在遷徙中,麥卡錫是否學習到了與事物相處的秘方。麥卡錫顯示出了超乎常人的專注,他牢牢地抓舉著“動詞”,心無旁騖,幾乎很少關注行動區(qū)域之外的行為、景象。

麥肯錫是研究復雜系統(tǒng)科學的圣菲研究所的受托人。在圣菲研究所的辦公室,麥卡錫閱讀他的朋友麗莎·蘭德爾、勞倫斯·克勞斯等人的作品。2017年,麥卡錫與人合著了《凱庫勒問題》(The Kekulé Problem),論文聚焦于德國化學家奧古斯特·凱庫勒的夢,以及語言的問題。不用說,麥卡錫肯定認為,科學具有美感。在他看來,偉大的科學和偉大的寫作都涉及好奇心、冒險,以及說出大部分人會說錯的話。奇妙的是,麥卡錫相信,科學來自潛意識。

米蘭·昆德拉:偉大的中歐小說家

1929.04.01-2023.07.11

米蘭·昆德拉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巴黎因病去世,他自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從捷克移居法國,1981年成為法國公民。米蘭·昆德拉在中國是極受追捧的作家,其聲量幾乎是全世界最高的,這得益于韓少功與韓剛(韓少功姐姐)對其的翻譯。相較之下,米蘭·昆德拉在世界文學中未必有那么高的地位,這大概與其中歐人身份有關。

1929年生于捷克布爾諾,父母都是著名的音樂家,他們熱衷于現(xiàn)代主義和勛伯格。米蘭·昆德拉學習音樂和電影。自他第一個問世的作品,一首紀念帕維爾·哈斯(Pavel Haas)的詩,他一生的作品都在強調(diào)自己與世界、捷克之間的張力。

他最著名的作品都由捷克語撰寫,包括《生活在別處》(?ivot je jinde)《告別圓舞曲》(rozlou?enou)《笑忘錄》(a zapomnění)《生命不能承受之輕》(lehkost bytí)《不朽》(Nesmrtelnost),以上都首次以法語版出版,不幾年后才有捷克版?!堵罚?em>La lenteur)及其之后,他主要寫法語。

米蘭·昆德拉一直為“偉大的中歐小說”(grand roman d'Europe Centrale)作代言,包括阿達爾伯特·施蒂夫特、赫爾曼·布洛赫等。他在1960年代相對偏執(zhí)地相信捷克文化已屹立在世界的中心。捷克文學,在他看來,是“一種平民文學,跟本國的廣大讀者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這既是它的力量所在,也是它的弱點。它的力量源自它堅實的民眾基礎,它發(fā)出的聲音可以在那里得到強烈的共鳴。它的弱點則是它的超脫程度不夠,教育程度不高,思想開放程度不夠,外加捷克社會的整體文化水平低而可能造成的種種表現(xiàn),因為它是如此緊密地依賴這個社會?!?/p>

王文興:文學的偉大試錯

1939-2023.09.27

王文興


王文興在臺北自然死亡。王文興除“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外幾乎無重要文學獎項——這主要是因為他年歲太早——但他幾乎是最重要的華語作家。

王文興祖父是王壽昌,曾化名曉齋主人與林紓合譯《茶花女》。王文興1939年生于中國福建福州,1946年舉家遷往臺灣地區(qū),居東港,1948年遷臺北,住同安街“紀州庵”,中學時代愛上外國文學。1957年入臺灣大學讀外文系,埋首閱讀,也從黎烈文、雅各布·科格學習文學。1960年,王文興與白先勇、陳若曦、歐陽子等創(chuàng)辦《現(xiàn)代文學》雜志。1963年,他赴美愛奧華大學英文系創(chuàng)作班就讀。

從第一部書、短篇小說集《龍?zhí)鞓恰泛?,王文興越寫越“慢”:《家變》(1966年—1972年)、《背海的人》(1974年—1997年)、《剪翼史》(2003年—2015年)。王文興形容《家變》是首抒情的浪漫樂,《背海的人》則是反諷、激烈與陽剛的協(xié)奏曲,而《剪翼史》精心打造的是返璞歸真的真水無香音樂;三部長篇小說都可見其抵抗“流利的白話文”的努力。他的文學實驗也越做越過火,《剪翼史》大量使用改造了的標點、注音符號、新詞,這與他推崇的豐子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兩者對解放的追求是相似的。

1973年,《家變》的出版使王文興迎來時代轉(zhuǎn)折,這部作品至今仍是他外譯最多的作品,當時極左派、極右派合起來圍攻,稱其違反中國倫理,王文興受到了沖擊,損失了中文系教職(“注音不能,國語不正,如此師表,貽害后生”),只保留了臺灣大學外文系教職。1965年起,王文興回臺灣大學任教,1979年升任教授。

露易絲·格麗克:二戰(zhàn)后最有成就的詩人之一

1943.04.22-2023.10.13

露易絲·格麗克


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在馬薩諸塞州劍橋家中因癌癥去世。露易絲·格麗克是少有的以詩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生前,她獲得了美國文化領域涉及詩歌的幾乎所有重要的基金會、獎金、獎項。同時,她花了大半生時間從事教學和編輯的工作,給美國詩歌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遺產(chǎn)。

格麗克的詩歌起源于五六十年代的自白派傳統(tǒng)。她和自白派們一樣,都表達孤獨、痛苦等個體經(jīng)驗。不同的是,格麗克一方面賦予自白以現(xiàn)代特質(zhì),一方面深入到古典又核心的內(nèi)心世界。相較于典型的自白派,格麗克的詩歌形容詞更少,動詞的張力更強,抒情主人公更為多變,絕望感更為冷澀鋒利,借鑒傳統(tǒng)的詩歌類型更多。詩人羅伯特·哈斯稱格麗克是“現(xiàn)在最純正,最有成就的抒情詩人之一”。

格麗克于1938年生于美國紐約長島,父母自小鼓勵她發(fā)展自己的天賦和想象。青少年時期她患上神經(jīng)性厭食癥,接受了長達七年的精神治療,其間時斷時續(xù)地上課,她愛學習能和老師相處得很好。“心理分析教會我思考。教會我用我的思想傾向去反對我的想法中清晰表達出來的部分,教我使用懷疑去檢查我自己的話,發(fā)現(xiàn)表達中下意識地躲避和刪除的部分。它給我一項智力任務,能夠?qū)c瘓——這是自我懷疑的極端形式——轉(zhuǎn)化為洞察力?!?/p>

格麗克想用“調(diào)性”來替換“事實”,格麗克對《詩人與作家》說,“對我而言,最要緊的是調(diào)性——心靈在進行冥想時的運行方式。那是你追隨的目標。它引導你,但也讓你迷惑,因為你不能將它轉(zhuǎn)變?yōu)橛幸庾R的原則,或者確切地說出它的屬性。你一旦將調(diào)性轉(zhuǎn)變?yōu)橛幸庾R的原則,它就死了。它必須在你看來一直是神秘的……詩歌的意趣在于調(diào)性,做出重大聲明的調(diào)性,而不一定在于聲明本身。人們常常從調(diào)性來細察作品里的聲明,調(diào)性有時會顯露出作者對一些言說內(nèi)容的反對態(tài)度?!钡覃惪藷o疑坦誠了一種特別的難度,它或許僅屬于文學范疇,但也越來越與其他范疇聯(lián)系在了一起。調(diào)性是否真實的,它的真實性是否帶有一種特別的拒絕和阻抗,而它的彌漫又在多大程度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沒有廣闊性的狀況,在這個狀況里,文學既是唯一者,又是沒有者。

格麗克的詩歌最重要主題是死亡。死亡遍布于詩句之中?!栋⒗亍罚?em>Ararat)便是詩人在父親逝世后的作品,被德懷特·加納稱作是在過去25年美國詩歌的最殘酷的書。在對死亡的緬懷中,在對創(chuàng)傷的超越中,我們見證了詩人對于生命的獻禮?!拔覟橐环N使命而生,/去見證/那些偉大的秘密。/如今我已看過/生與死,我知道/對于黑暗的本性/這些是證據(jù),/不是秘密——”

此外,不再詳論的已逝經(jīng)典作家如下:

德國作家與知識分子馬丁·瓦爾澤(Martin Walser)、英國當代經(jīng)典馬丁·艾米斯(Martin Amis)、伊朗詩人“新浪潮詩歌運動”(New Wave poetry movement)代表艾哈邁德雷扎·艾哈邁迪(Ahmadreza Ahmadi)、荷蘭作家與圣歌作者胡布·奧斯特休斯(Huub Oosterhuis)、英國小說家A. S. 拜厄特(A. S. Byatt)、阿爾巴尼亞作家瑙姆·普里夫蒂(Naum Prifti)、日本推理小說家森村誠一、希臘作家瓦西利斯·瓦西利科斯(Vassilis Vassilikos)、法國記者菲利普·泰松(Philippe Tesson)、美國詩人查爾斯·西米克(Charles Simic)、捷克作家伊萬·維斯科奇爾(Ivan Vysko?il)、印度克什米爾語作家拉赫曼·拉希(Rehman Rahi)、羅馬尼亞小說家杜米特魯·拉杜·波佩斯庫(Dumitru Radu Popescu)、埃及學者與翻譯家穆罕默德·艾尼(Mohamed Enani)、巴基斯坦烏爾都語詩人與劇作家阿姆賈德·伊斯蘭·阿姆賈德(Amjad Islam Amjad)、英國旅行作家羅伊斯頓·埃利斯(Royston Ellis)、印度實驗作家與小雜志運動支持者蘇比馬爾·米什拉(Subimal Mishra)、法國工人文學代表克萊爾·埃切雷利(Claire Etcherelli)、智利小說家與前駐法大使若熱·愛德華茲(Jorge Edwards)、伊拉克作家阿卜杜勒·拉赫曼·馬吉德·阿勒魯巴伊(Abdul Rahman Majeed al-Rubaie)、英國小說家與翻譯家D. M. 托馬斯(D. M. Thomas)、意第緒語詩人里芙卡·巴斯曼·本·海姆(Rivka Basman Ben-Hayim)、盧森堡詩人阿尼斯·科爾茨(Anise Koltz)、西班牙50一代作家拉斐爾·紀廉(Rafael Guillén)、冰島詩人與翻譯家伊薩克·哈達爾森(ísak Harearson)、西班牙作家與政治家安東尼奧·加拉(Antonio Gala)、法國作家與符號學家菲利普·索萊爾斯(Philippe Sollers)、波斯尼亞語作家與理論家杰瓦德·卡拉哈桑(D?evad Karahasan)、華語作家與翻譯家林文月、希臘作家與劇作家瑪麗亞·蘭帕里杜-波圖(Maria Lampadaridou-Pothou)、肯尼亞作家與學者米塞雷·吉薩·穆戈(Micere Githae Mugo)、喀麥隆作家與劇作家“激進遠見者”約翰·恩肯貢·恩肯加松(John Nkemngong Nkengasong)、西班牙作家與流亡者卡洛斯·阿爾韋托·蒙塔內(nèi)爾(Carlos Alberto Montaner)、葡萄牙語作家愛德華多·皮塔(Eduardo Pitta)、南非作家與知識分子“Yebo Gogo人”科爾·奧莫托索(Kole Omotoso)、波蘭作家與翻譯家萊赫·耶茨米克(Lech J?czmyk)、荷蘭作家馬爾哈·明科(Marga Minco)、印度英語詩人賈揚塔·瑪哈帕特拉(Jayanta Mahapatra)、突尼斯法語作家與記者賈莉拉·哈夫西亞(Jalila Hafsia)、特立尼達作家邁克爾·安東尼(Michael Anthony)、土耳其作家與記者伊夫齊·托普茲(H?fz? Topuz)、摩爾多瓦作家“黃金基金”成員揚·德魯策(Ion Dru??)、冰島作家古德伯格·伯格森(Guebergur Bergsson)、厄瓜多爾作家“厄瓜多爾文學貴婦人”歐亨尼婭·比特里(Eugenia Viteri)、瓜德羅普法語與克里奧爾語作家露西·朱莉婭(Lucie Julia)、拉脫維亞詩人與翻譯家(Amanda Aizpuriete)、印度孟加拉英語詩人與翻譯家“饑餓一代”(Hungry generation)代表馬來·羅伊·喬杜里(Malay Roy Choudhury)、瑞士作家安娜·費爾德(Anna Felder)、美國科幻小說家邁克爾·畢曉普(Michael Bishop)、希臘作家與翻譯家“70一代”代表瑪麗亞·拉伊納(Maria Laina)、巴基斯坦作家艾哈邁德·薩利姆(Ahmad Salim)。

其他值得關注的已逝作家如下:

德國記者與評論家漢斯·克里格(Hans Krieger)、巴西詩人與翻譯家克勞迪奧·維勒(Claudio Willer)、印度阿薩姆語詩歌經(jīng)典小尼爾曼妮·普歐根(Nilmani Phookan Jr)、日本法語翻譯家天沢退二郎、丹麥詩人亨利克·諾德布蘭德(Henrik Nordbrandt)、美國詩人內(nèi)奧米·雷普蘭斯基(Naomi Replansky)、英國鄉(xiāng)村文學家羅納德·布萊思(Ronald Blythe)、法國作家與哲學家克勞德·吉永(Claude Guillon)、猶太作家格里戈里·卡諾維奇(Grigorijus Kanovi?ius)、法國學者與戲劇理論家喬治·巴努(Georges Banu)、印度卡納達語小說家薩拉·阿布巴克(Sara Aboobacker)、墨西哥小說家路易莎·何塞菲娜·埃爾南德斯(Luisa Josefina Hernández)、意大利詩人詹皮耶羅·內(nèi)里(Giampiero Neri)、菲律賓小說家盧阿爾哈蒂·鮑蒂斯塔(Lualhati Bautista)、德國作家里夏德·瓦格納(Richard Wagner)、特立尼達作家珍妮弗·拉希姆(Jennifer Rahim)、日本俳句詩人黒田杏子、蒙特塞拉特作家霍華德·費爾古斯(Howard Fergus)、牙買加裔英國作家與編劇埃文·瓊斯(Evan Jones)、古巴作家愛德華多·拉斐爾·埃拉斯·萊昂(Eduardo Rafael Heras León)、大屠殺幸存者利維婭·比東-雅克松(Livia Bitton-Jackson)、新西蘭作家凱文·愛爾蘭(Kevin Ireland)、古巴作家安東·阿魯法特(Antón Arrufat)、瑞士記者與犯罪小說家彼得·澤德勒(Peter Zeindler)、韓國作家與記者崔一男、日本小說家與劇作家平巖弓枝、威爾士偵探小說家比爾·詹姆斯(Bill James)、澳大利亞作家羅恩·普雷蒂(Ron Pretty)、美國詩人羅伯特·帕克(Robert Pack)、美國詩人薩斯基亞·漢密爾頓(Saskia Hamilton)、埃及作家與百科全書式人物穆罕默德·格瓦迪(Muhammed Gwady)、波蘭傳記作家博赫丹·烏爾班科斯基(Bohdan Urbankowski)、塞爾維亞作家與翻譯家達維德·阿爾巴哈里(David Albahari)、特立尼達作家杰勒德·貝森(Gérard Besson)、美國詩人基思·沃爾德羅普 (Keith Waldrop)、越南裔波蘭詩人與科學家林光梅(Lam Quang M?)、阿富汗波斯語作家瓦瑟夫·巴赫塔里(Wasef Bakhtari)、智利詩人戴維·羅森曼-陶布(David Rosenmann-Taub)、孟加拉國烏爾都語詩人艾哈邁德·伊利亞斯(Ahmed Ilias)、美國西部文學作家溫弗雷德·布萊文斯(Winfred Blevins)、美國犯罪小說家羅素·H.格林南(Russell H. Greenan)、蘇格蘭作家與地緣詩學(Geopoetics)創(chuàng)始人肯尼思·懷特(Kenneth White)、新西蘭詩人彼得·奧爾茲(Peter Olds)、法國作家與記者吉勒·佩羅(Gilles Perrault)、丹麥作家約恩·瑞爾(J?rn Riel)、墨西哥小說家伊格納西奧·索拉雷斯(Ignacio Solares)、猶太作家與翻譯家約爾·霍夫曼(Yoel Hoffmann)、法國作家迪亞娜·德馬爾熱里(Diane de Margerie)、印度尼西亞作家蔡良珠(Marga T)、匈牙利作家與大屠殺幸存者埃娃·福希迪(éva Fahidi)、英國作家與奧威爾協(xié)會創(chuàng)辦人迪奧內(nèi)·維納布爾斯(Dione Venables)、巴基斯坦普什圖語廣播劇作家萊克·扎達·萊克(Laiq Zada Laiq)、孟加拉國作家阿薩德·喬杜里(Asad Chowdhury)、法國詩人丹尼爾·吉羅(Daniel Giraud)、印度克什米爾作家吳拉姆·納比·卡亞爾(Ghulam Nabi Khayal)、愛沙尼亞小說家雷恩·薩魯里(Rein Saluri)、意大利小說家埃內(nèi)斯托·費雷羅(Ernesto Ferrero)、馬來西亞馬來語作家與記者薩爾米·曼賈(Salmi Manja)、意大利小說家羅伯托·帕齊(Roberto Pazzi)、美國作家約翰·尼科爾斯(John Nichols)、印度作家P. 瓦特薩拉(P. Vatsala)、美國小說家赫伯特·戈爾德(Herbert Gold)、日本詩人與小說家三木卓、俄羅斯作家“新戲劇”支持者尼娜·薩杜爾(Nina Sadur)、科特迪瓦作家卡馬拉·南加拉(Camara Nangala)、科威特詩人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巴卜坦(Abdulaziz Saud Albabtain)、以色列希伯來語詩人阿米拉·埃斯(Amira Hess)、孟加拉國作家阿布巴卡爾·西迪基(Abubakar Siddique)、捷克科幻作家埃娃·豪塞羅娃(Eva Hauserová)、法國傳記作家吉蘭·德·迪斯巴赫(Ghislain de Diesbach)、格魯吉亞作家祖拉布·卡魯米澤(Zurab Karumidze)、新西蘭作家勒妮(Renée)、波斯尼亞作家哈澤姆·哈伊達雷維奇(Had?em Hajdarevi?)。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