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大英博物館發(fā)現(xiàn)館內(nèi)發(fā)生文物失竊案件,一度成為文博界的熱點話題。據(jù)統(tǒng)計,博物館失竊文物數(shù)量約有2000件。由于這一文物失竊事件,館長哈特維?!べM舍爾(Hartwig Fischer)也宣布辭職。
迄今,大英博物館已成功追回數(shù)百件文物,而在近期的一場名為“寶石:重新發(fā)現(xiàn)”的展覽中,博物館將部分追回文物與館藏文物共同展示。該展覽呈現(xiàn)的是希臘羅馬古典時代的雕刻寶石文物,以此向觀眾展示古代地中海世界的寶石雕刻工藝。
六個月來,大英博物館的一個團隊一直在與警方合作,追回數(shù)百件文物和珠寶。博物館官員稱,這些物品是相關(guān)負責人從儲藏室中偷走的。博物館發(fā)言人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大部分文物都是存放在儲藏室里的小件。這些文物并未在近期公開展示過,“它們主要用于學術(shù)和研究目的”。為此,大英博物館主席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在此前的新聞稿中說,博物館目前正在努力找回這些文物,并將“不惜一切代價,在安全和藏品記錄方面進行升級,以確保此類事件不再發(fā)生”。
在追回文物的同時,大英博物館的團隊還一直在策劃一個展覽——“寶石:重新發(fā)現(xiàn)”(Rediscovering Gems)。該展覽將占據(jù)大英博物館宏偉入口處的一個房間,展示希臘羅馬古典時代的雕刻寶石文物,向觀眾展示古代地中海世界的寶石雕刻工藝。其中,有10 件文物是追回的被盜物品。
負責追回文物的團隊負責人奧雷利亞·馬森-伯格霍夫 (Aurélia Masson-Berghoff) 表示,購買被盜物品的藝術(shù)品經(jīng)銷商迄今已將 357件物品歸還給博物館了。據(jù)悉,在這些物品中,一些文物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
這幅羅馬玻璃凹版將朱庇特神描繪成一只鷹。 目前該文物正在大英博物館展覽“寶石:重新發(fā)現(xiàn)”中展出。
盡管目前仍有超過1,000 件文物失蹤,且可能需要花費數(shù)年時間才能尋到,但奧雷利亞·馬森-伯格霍夫表示,她的團隊希望將這些物品找回。她說,這一新的展覽是博物館努力使盜竊案保持透明以及努力追回物品成果的一部分。
在展覽期間,大英博物館寶石研究員克勞迪婭·瓦格納 (Claudia Wagner) 表示,這些珠寶長期以來一直被低估。她說,這些微小的文物,通常不到半英寸高,它們在自然光下很難辨別,因此很容易被忽視。但現(xiàn)在,展廳內(nèi)設(shè)有小火把,方便參觀者正確觀看。
古代雕刻寶石(Classical gems)的收藏熱潮始于文藝復興時期,至18世紀達到高峰,王室、貴族、藝術(shù)家、文物學者等多個群體都涉足其中。神話、動物、名人肖像和日常場景均為雕刻寶石上常見的圖案題材。雕刻完成的寶石可以加工成印章、首飾或擺件使用,代表地位、權(quán)力和奢侈的生活習慣。寶石的設(shè)計和款式往往反映其擁有者或收藏者的私人品味和審美偏好。
18 世紀,查爾斯·湯利 (Charles Townley) 是一位玻璃寶石收藏家。 1814 年,即湯利去世九年后,大英博物館購買了他的藏品。展覽中展出了他的櫥柜,包含656 件文物。
瓦格納說,大英博物館的一些前希臘和羅馬館的負責人更喜歡關(guān)注更大、更知名的文物,如雕像和花瓶。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許多浮雕和凹雕在失竊前沒有被編入目錄。
在展覽期間,瓦格納和馬森-伯格霍夫討論了這些珍貴寶石的起源,它們在古代的用途,以及它們曾經(jīng)是如何吸引歐洲的藝術(shù)鑒賞家的。以下部分是該討論的摘錄。
巴克斯玻璃凹版
巴克斯玻璃凹版
瓦格納:第一個雕刻寶石是所謂的凹雕——將設(shè)計雕刻到寶石或玻璃上。它們被用作印章,所以人們會把它們推入濕黏土中,這相當于是簽下你的名字。
這些寶石是在美索不達米亞發(fā)明的,但是古希臘人將它們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藝術(shù)形式。由于希臘人對神話題材非常感興趣,所以你能立刻在上面看到神的形象。如果你非常仔細地去觀察這個小小的人物,就能發(fā)現(xiàn)他的頭發(fā)上有一頂常春藤花環(huán)。這是酒神巴克斯。
是的,這顆寶石非常小,只有一兩厘米。因為它曾被當作戒指佩戴。
描繪帶翅膀的丘比特的玻璃浮雕
描繪帶翅膀的丘比特的玻璃浮雕
瓦格納:除了凹雕之外,觀眾還可以看到浮雕圖案。其中,有一件浮雕寶石呈現(xiàn)的是一個長著翅膀的可愛男孩,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丘比特圖案。這種寶石是一種禮物,當你看到它時,你會有一種感覺——這是送給親密的愛人的。
浮雕和凹雕都是先被雕刻在寶石上。羅馬人在公元一世紀才學會如何制造玻璃寶石。玻璃對他們來說是新鮮的、令人興奮的,這意味著你可以批量生產(chǎn)這些物品。 將玻璃熔化到模具中仍然是一個非常復雜和困難的過程,而且你會發(fā)現(xiàn)當時很多的玻璃寶石都鑲嵌在非常昂貴的黃金底座中。
描繪美惠三女神和海仙女的玻璃浮雕
描繪美惠三女神玻璃浮雕
海仙女玻璃浮雕
瓦格納:在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雕刻寶石完全是著迷的。因為每個人都在回顧古典藝術(shù)家的偉大。收藏家也喜歡寶石,因為它們總是完好無損的。 如果收藏家們買了一尊古典雕像,通常這一雕像總是會缺胳膊,或者少了鼻子。但是,這些寶石浮雕是完整的,收藏家們就如同過去的希臘人和羅馬人一樣在欣賞這些圖像。如今,這些寶石被納入展覽,以展示微小圖像的美感及古人用玻璃制作這些物品的高超技藝。
奧古斯都屋大維雕刻寶石
馬森-伯格霍夫:米開朗基羅被認為是復刻過奧古斯都的浮雕,并將其用于西斯廷教堂的亞當形象設(shè)計中。 而他的亞當形象與奧古斯都有著同樣的姿勢??梢哉f,對寶石的熱潮真是始于文藝復興時期。
一個大胡子男士的寶石浮雕
一個大胡子男士的寶石浮雕
瓦格納:18世紀,環(huán)游歐洲的收藏家也對古董著迷,其中一些人成為了寶石收藏家。由于很多人試圖購買這些物品,雕刻師們開始制造大量的贗品。這是一個丑陋的事情,突然間,人們開始反思:“我們已經(jīng)無法區(qū)分什么是古老的,什么是新的物品了。”
展出的一個大胡子男士的寶石浮雕是贗品。我們并不知道他是誰。通常,他們應該是知識分子,但你會覺得又不太正確,他不是你可能認識的古代哲學家之一。而且這一物件的紋理也與其他浮雕不同,它更加光滑。在化學家的幫助下,我們現(xiàn)在可以區(qū)分什么是羅馬玻璃,什么不是了。
無胡子的羅馬人的玻璃凹版
無胡子的羅馬人的玻璃凹版
瓦格納:這些寶石很難展示,因為它們太小了。 這一“無胡子的羅馬人的玻璃凹版”長度只有兩厘米。 在展覽中,博物館工作人員在展墻上放了一個巨大的復制品,這樣人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所有細節(jié),看到它的美感。
展覽“寶石:重新發(fā)現(xiàn)”將持續(xù)至6月2日。
(本文編譯自《紐約時報》,部分內(nèi)容編自大英博物館官網(wǎng)。作者亞歷克斯·馬歇爾(Alex Marshall)系《泰晤士報》文化版面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