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波,歷史與國際關系學者,知名國際時政期刊《世界知識》前主編。有多種著述及譯著,在多個場合舉辦中外交流史與國際關系講座。
近年來中日關系因歷史問題和釣魚島爭端等因素持續(xù)低迷,包括一些政界上層在內的日本右翼反華言行層出不窮。其中一些人撿起了在日本廢除已久的對華蔑稱,稱中國為“支那”。
早在2001年1月,時任日本首相森喜朗在南非訪時,對歡迎的日僑“失言”,說他是出生在1937年“大東亞戰(zhàn)爭”之前、“支那事變”發(fā)生的時候。但他的這種錯誤說法遭到日本有識之士的批評。 民主黨代表、后來也擔任了首相的自由黨首鳩山由紀夫就嚴厲批評了他的錯誤言論,表示這種言論不僅刺激中國,還有損于日本的國際形象。
最猖狂的是東京都前知事、著名右翼、反華人士石原慎太郎。2003年7月,在一次講演時,石原稱“支那”一詞“決不是壞詞語,可以堂堂正正地使用”。正是這個石原在2012年發(fā)起“購買釣魚島”事件,使中日釣魚島之爭掀起一個新的高潮,也是中日關系再次降到新低。同時,石原多次以“支那”指稱中國,大放反華厥詞。2012年5月10日,他在記者會上說,他主張在“尖閣列島’(即我釣魚島)放置燈塔,但遭到日本外務省的反對:“外務省是看著支那人的臉色做事,很難說是日本的外務省”。11月,他在成為“日本維新會”黨首時稱日本不應受“武器出口三原則”限制,應將先進武器出口給中國,通過展示日本的技術力量來震懾中國,“優(yōu)秀的武器盡管賣給支那,這會成為最大的威懾力”。
許多中國人都知道,以“支那”蔑稱中國的做法始終伴隨著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進程,已經成為中國人民無法抹去的歷史傷痛?,F在一些日本政要重拾這個舊詞,自然引起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強烈反感。
眾所周知,中國在國際上有一個響亮的名字:China。隨著近年中國國際地位空前提高、國際影響空前擴大,China在國際上的名聲愈益響亮。為什么國際上把中國叫做China ?這個稱呼是怎么來的?“支那”一詞與此有關嗎? 它是怎樣成為日本對中國的蔑稱的? 這些既包含著許多有趣的歷史知識,也記載著中國的興衰榮辱,尤其是近代以來的國運。
China一詞來源于“秦”
對于CHINA這個詞的起源,人們看法不一,但現在中外多數學者都傾向于認為它是“秦”這個詞的音譯。說到這里,大家可能馬上會想到秦始皇,或者秦王朝,因為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大帝國,所以外國人把中國叫做“秦”。錯了。秦始皇統一中國是在公元前221年。但實際上早在這個時間之前三百年,中國西部周邊地區(qū)就已經用“秦”來稱呼中國。現在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早用“秦”稱呼中國的,是公元前5世紀古代波斯文的文獻。這是怎么回事?我們就不得不去了解一秦始皇的祖先。我們都知道,從公元前8世紀開始,中國進入了春秋戰(zhàn)國時代。這兩個時代先后出現了所謂“春秋五霸”、“戰(zhàn)國七雄”。秦國都是其中的主要角色?!按呵镂灏浴敝痪褪乔貒鴩啬鹿N灏栽谖坏臅r間差不多,都是公元前7世紀。秦穆公是秦國早期雄才大略勵精圖治的君王之一,但是秦要參與中原的爭霸,有很多不利條件:秦國地處現在的陜西以及更西邊的地方,荒涼偏僻,要向東方前進往中原發(fā)展,在南部要通過淆關、函谷關;在北部就碰到黃河的阻攔。崤函及黃河東邊是強大的晉國,爭霸中原的強勁對手。所以秦國往東發(fā)展,困難重重。于是秦穆公晚年改變了戰(zhàn)略方向。
秦的西邊是所謂“西戎”,戎王聽說秦穆公雄才大略,未免擔心秦穆公向西擴展,于是就派了一個從中原的晉國投奔過來的人,叫做由余,到秦來探聽虛實。秦穆公君臣發(fā)現這個人是個人才,就采取了一個離間計:先是把由余留在秦國好長時間不放回去,又用聲色賄賂戎王,使之愈益耽于女色,這時又讓由余回西戎去,然后又不斷派人請求戎王再派由余到秦國來。戎王果然就對由余產生了猜忌,由余不得不背叛戎王,投靠了秦國。他的背叛后果嚴重:他建議秦穆公,與其費盡心力爭霸中原,莫如向西發(fā)展,西戎有大片土地、人口和其他資源,如果秦先擁有了這些資源,再向東發(fā)展,豈不是如虎添翼?
于是“秦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逐霸西戎”(《史記·秦本紀》)。
秦穆公向西“開地千里”,力量達到了什么地方?難以判斷。當時,包括現在我國新疆和現在的中亞西亞,與我國內地早就保持著相當密切的聯系和往來。可以推測,正是在這一過程中,秦的名號像波浪一般向西傳播開去,一直傳到中亞、南亞甚至西亞這些地區(qū),影響了中國和世界的歷史,也給世界帶去了“秦”——China這個名字。
在秦穆公稱霸西戎之后不到半個世紀,在西亞出現了一個大國——波斯歷史上的第一個帝國阿契美尼德帝國(公元前550-公元前330年)。
我們常說,中華文明有五千多年輝煌歷史。這只是個大概的說法。在世界古典文明中,中華文明是比較后起的一個。真正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是西亞的兩河流域和北非的古代埃及。西亞是人類文明的發(fā)祥地,是文明的太陽最早升起的地方,還是文明的太陽不斷升起的地方,在公元前長達幾千年的時間里,曾經出現許多高度發(fā)達的文明。波斯文明又是西亞文明中的后起之秀。在西亞已經發(fā)展了幾千年的古代文明的基礎上,波斯歷史上的第一個帝國于公元前6世紀建立起來,這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大帝國。
秦與波斯,兩個國家雖然沒有直接接觸,但是阿契美尼德帝國的建立無疑為秦的大名在這個地區(qū)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非常便利的條件。所以,至少在公元前5世紀,波斯就以“秦”來稱呼中國了,證據就是波斯的古代文獻。用現在的拉丁文字拼寫出來,就是Cin,Cinistan,Cinastan等。
阿契美尼德帝國于公元前4世紀后期滅亡在長途東征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手里。滅掉波斯以后,亞歷山大大軍繼續(xù)東進,直搗印度河流域,使當地政治重新洗牌。亞歷山大撤走以后,有一支家族勢力趁機興起,建立了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帝國——孔雀帝國(公元前4世紀末建立)。
孔雀帝國的開國首相喬底利耶著有一本著作《政事論》,講的是安邦治國的事。書中有“產生在Cina 的成捆的絲”這樣的句子。這個Cina同樣就是指中國?;蛟S,印度是從波斯人或者馬其頓希臘人那里知道中國,而來自遙遠的歐洲、征服了波斯的馬其頓希臘人,如果知道中國,也一定是從波斯人那里知道的。印度從波斯人那里,或者從征服者馬其頓人那里知道了中國,并沿用了他們對中國的稱呼,并且還知道中國的絲。
所有這些,不都是從由余向秦穆公獻上的一計,然后“開地千里,逐霸西戎 ”而導致的嗎?
大家可能會問,這些是不是只是猜測?我們怎么知道“Cin”或者“Cinastan”就是指中國呢?中文史料中有沒有印證呢?
我們來講一段著名的“漢武帝求汗血寶馬”的故事。大家知道,張騫通西域以后,漢武帝聽說大宛(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出良馬,非常想得到這樣的馬匹。漢朝要抵御匈奴、要開疆拓土,要發(fā)展騎兵,必須要有好馬。所以,漢武帝決定不惜代價求取大宛的好馬,先派使臣商議,不成,于是封李廣利為“貳師將軍”,帶兵長途遠征大宛。
李廣利因為這件事“名垂千古”。但他既不像衛(wèi)青、霍去病那樣功勛赫赫,也不像飛將軍李廣那樣威震匈奴。他的妹妹是漢武帝的寵妃,即著名的“傾國傾城”的李夫人,漢武帝是想給他一個立功的機會。武帝發(fā)西域附屬小國六千余騎,又發(fā)中原“郡國惡少年”萬余人,浩浩蕩蕩開到大宛邊境。一個平庸的將軍帶著一大批烏合之眾長途跋涉,給養(yǎng)又跟不上,仗打得好不好可想而知。大宛人堅決抵抗,李廣利戰(zhàn)敗退兵,漢武帝大怒,再次調集軍隊糧草,讓李廣利務必打贏這一仗。這一下李廣利不能掉以輕心了,果然率領兵馬又殺回大宛,團團把大宛城圍住。
當時,大宛人有一個弱點:不會打井。城中取水完全靠城外河流。李廣利派水工把城外河流堵截起來,使城里無法取水,想通過這種方法迫使大宛投降。即使這樣,大宛城被圍四十余日,還不投降。李廣利正納悶的時候,大宛城里吃不住勁了。一些大宛貴族商議:漢朝大兵圍困,我們遲早抵擋不住,這都是因為我們的國王不答應漢朝的要求,還殺漢朝的使臣,這不是辦法。貴族商議以后,就把國王殺了,然后提著國王的人頭與漢軍談判說:別再打了,國王已經被我們殺了,你們要馬隨便帶走,如果還要打下去,我們就把寶馬全部殺掉,還會從西域其他國家調救兵,結果怎么樣,你們看著辦吧。
李廣利一聽這個情況,就和部將商議:“聞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內食尚多”(《史記·大宛列傳》),再打下去還很麻煩,不如見好就收,把馬帶走吧。于是,這場勞民傷財、導致民怨沸騰的戰(zhàn)爭就結束了。戰(zhàn)爭結果我們先不去管它,我們感興趣的是貳師將軍李廣利這句話。
“聞”就是聽說,就是說,一定是有人向漢軍報告了情況,大宛城中新近得到了“秦人”會打井,所以無法再通過斷其水源的方式迫其投降。那么,“秦人”是什么人?如果大宛人不會打井,這一帶其他國家的人一樣也不會打井,所以,“秦人”必定是漢人。為什么李廣利這句話中不把中國人叫“漢人”而叫“秦人”呢?其實不是李廣利這么叫,是向李廣利報告情況的人這樣叫。誰能向李廣利報告這個情況呢?只能是當地人。
我們因此而知道,在西域當時確實把中國人叫“秦人”。
也許有人問,這是不是孤證,不足以說明問題?如果你認為這一個例子不足以說明問題,我們再講一個故事。
漢武帝派往匈奴的使臣衛(wèi)律投降了匈奴,很受匈奴單于器重。就是他曾經逼迫另一位使臣蘇武投降,他跟19年持節(jié)不屈的蘇武形成鮮明的對比。他還設計借單于之手殺害了投降匈奴的李廣利。漢武帝晚年又派李廣利出征匈奴。此時的匈奴經過漢朝多次打擊,力量早已今非昔比,李廣利出征打得還算順手。但正在此時漢武帝宮廷內發(fā)生了內亂,直接牽涉到李廣利和他的家族,他出于立功贖罪的心理盲目冒進,兵敗被擒,于是投降了匈奴。衛(wèi)律嫉妒單于對李廣利的器重,設計讓單于殺害了李廣利。幾年后漢武帝去世,匈奴也因為一再遭到漢朝打擊而??嗖豢埃洺臐h兵襲擊。衛(wèi)律于是給單于出主意,讓他們打井、筑城、建倉庫藏糧。讓“秦人”替他們守衛(wèi)。因為匈奴本是游牧民族,不會守城,打起仗來常常等于拱手把糧食送給了漢軍。讓“秦人”來守衛(wèi),“漢兵至,無奈我何” (《漢書·匈奴傳》)。這些所謂“秦人”,顯然就是隨李廣利投降了匈奴的漢朝軍隊。
你也許會問,大宛匈奴時代久遠,當時對中國稱呼為“秦”,能夠說明后世對中國的稱呼嗎?那好,我們還可以講第三個故事。魯迅曾把一些人稱作“中國的脊梁”:埋頭苦干的人,為民請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什么是舍身求法?就是舍死忘生,不怕困難和危險,到西域、甚至到佛教的發(fā)源地印度去學習佛法。中國僧侶最早到西域去學習佛法,始于三國時期,但到印度本土的第一批僧侶是東晉時期,其中的代表者就是東晉高僧法顯。前面講的汗血寶馬戰(zhàn)爭、李廣利北伐匈奴是公元前2世紀末的事,東晉高僧法顯到印度是公元400年左右的事,前后相差五六百年。法顯回國后著有《佛國記》,講他去印度求法的經歷。他在中亞和印度游歷時,在談到自己的祖國中國的時候,“秦土”“漢地”并稱,又稱中國僧人為“秦道人”。這顯然也是按照當地人的叫法稱呼中國和中國人。當地人見到來自“秦地”的人來學習佛法,說哎呀,真了不起,那么偏遠荒涼的地方的人都知道學習佛法??梢?,公元前4世紀孔雀帝國時期印度就把中國稱作秦,800年后法顯去時依然把中國稱作秦。
這樣,中國和外國的史料就對上號了。不管是《史記》、《漢書》還是法顯,所說的“秦”、“秦人”一定是當地對中國和中國人的稱呼Cina的回譯,他們當時一定明確知道Cina就是當地人對“秦”譯音。從北邊的匈奴,到西邊的波斯,到南邊的印度,這么廣大的地區(qū)都把中國叫做“秦”,更遠的歐洲人也用“秦”稱呼中國,就不足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