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有窗戶的畫室”,清華展潘玉良、周思聰畫作

“有窗戶的畫室:潘玉良、周思聰、肖惠祥藝術作品展”將于3月8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出。展覽通過三位女性畫作這扇窗戶,讓觀眾看到她們在畫室忙碌的身影,以及她們用心靈創(chuàng)造成就的藝術

“有窗戶的畫室:潘玉良、周思聰、肖惠祥藝術作品展”將于3月8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出。展覽通過三位女性畫作這扇窗戶,讓觀眾看到她們在畫室忙碌的身影,以及她們用心靈創(chuàng)造成就的藝術,同時呈現(xiàn)了中國女性成長歷程與中國社會演變緊密關聯(lián)。

《自畫像》 潘玉良,布面油畫 90cm×64cm 1940年
安徽博物院藏


“有窗戶的畫室”,是借用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的文學作品《一間自己的房間》——表明女性寫作者要有自己獨立不受干擾的生活和創(chuàng)造空間。在20世紀百年里,她這句話已成為女性爭取文化自主的隱喻。

此次展覽學術主持徐虹介紹, “有窗戶的畫室”作為展覽主題寓含兩重意思,一是指畫室的“窗戶”對于畫家的創(chuàng)作是必要條件——人物形象在自然光線下,畫家可捕捉豐富微妙的色彩光影,并創(chuàng)作來自上天光亮啟示的藝術。另一涵義貼近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一間自己的房間”本意——女性藝術家需要獨立創(chuàng)作的空間和條件。

“它也指20世紀中國女性需要的一種精神心理狀態(tài)——放開胸懷,朝向世界,為追求真理勇敢前行。具體到現(xiàn)代中國轉(zhuǎn)型期的女性藝術家,一間“有窗戶的畫室”關聯(lián)到走出家門,追求經(jīng)濟、政治地位和人格的平等。中國現(xiàn)代美術史中女性藝術家地位的確立,就是建立在一代女性藝術家的成長和貢獻基礎之上的?!毙旒t表示。

潘玉良


《戴花執(zhí)扇的女人》 潘玉良
布面油畫 90cm×59cm 年代不詳
安徽博物院藏


潘玉良(1895-1977)是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上一位重要的女性藝術家,其成長、沖擊、探索并傲立在上世紀中西藝術的多樣化發(fā)展與流變之下,取中西藝術之長,完成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與西方繪畫的有力融合,折射出在上世紀社會轉(zhuǎn)型中女性藝術家的自我認知的建立,和中西藝術語境之間的文化意識的認同。

《雙人舞扇》潘玉良
布面油畫 53cm×65cm 1955年
安徽博物院藏


潘玉良1895年出生在揚州一個貧困家庭,幼年時父母親先后亡故,后隨親戚流落到安徽蕪湖。1913年,與時任蕪湖海關監(jiān)督的同盟會會員潘贊化結(jié)婚,那年潘玉良18歲,潘贊化28歲。同年,因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潘贊化被免去蕪湖海關監(jiān)督職務,帶著潘玉良離開蕪湖到上海生活。在上海,潘玉良開始跟隨美術教員洪野先生學習繪畫。1920年9月,潘玉良考入上海美術學校西洋畫科,作為插班生被編入第十一屆西洋畫正科班學習,上海美專因此開創(chuàng)了中國高等美術院校男女同校的歷史,翻開了中國現(xiàn)代美術教育史上的新篇章。

里昂中法大學女生宿舍外景 里昂市立圖書館藏 (澎湃新聞資料圖)


上世紀20、30年代,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發(fā)起了官方留學項目,派遣學生到法國學習,并支持了一系列中外美術交流活動。在此背景之下,1921年潘玉良考取了法國里昂中法大學,之后又進入巴黎高等美術學院和意大利羅馬美術學院深造。1928年潘玉良畢業(yè)回國,此后近十年間,潘玉良先后在上海美術專門學校和中央大學藝術科任教,此間舉辦展覽亦十分活躍。同與潘玉良求學法國的徐悲鴻在1935年《參觀玉良夫人個展感言》中云:“真藝沒落,吾道式微,乃欲求其人而振之,士夫無得,而得巾幗英雄潘玉良夫人?!?/p>

《背坐女人體》 潘玉良
布面油畫 72cm×58cm 1949年
安徽博物院藏


1937年,潘玉良二次赴法,直至1977年在法國病逝,潘玉良在異國他鄉(xiāng)度過了人生之大半歲月。作為中國第一代留學歐洲的女藝術家,潘玉良直擊西方繪畫理念的演變與發(fā)展,置身于野獸主義、表現(xiàn)主義、立體主義等眾多現(xiàn)代藝術流派異彩紛呈的氣息之中,并思考自身的民族意識。1932年,潘玉良開始在宣紙上作畫,即是以中國書法的線條韻味入西方繪畫強烈的色彩表達的嘗試,在對中西藝術與自我個性意識的不斷探索和表達中,潘玉良將中國傳統(tǒng)的筆墨意境與西方的繪畫形式進行了完美結(jié)合,既追求意象的圓融又突出強烈的表現(xiàn),最終形成了自身獨特而鮮明的繪畫風格。

20世紀早期的中國,正處在社會現(xiàn)代化轉(zhuǎn)型的浪潮之中,作為女性藝術家的潘玉良,以藝術確立著自身的社會價值和對自我認同的探知。潘玉良一生描繪了大量自畫像作品,集中體現(xiàn)了其思想與個性的發(fā)展。

周思聰(1939-1996)


周思聰是20世紀中后期的著名女藝術家,她的作品是80年代中國水墨藝術轉(zhuǎn)型成功的標志之一。作為女性,她的聲音在時代合唱中顯得獨特而清亮,她不僅和同時代男性畫家一樣成功處理宏大的主旋律作品,更使這些作品帶著一位女性畫家的敏銳而溫柔的回聲顯得特殊。

《長白青松》 周思聰
紙本水墨 112cm×95cm 1973年


新中國初期的中國畫壇,以蘇聯(lián)模式為藝術典范,奉行嚴格的寫實主義,注重藝術的教育功能,強調(diào)文學化地塑造典型人物與歷史主題,并進行情節(jié)性、戲劇性的刻畫。周思聰求學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師從葉淺予、李可染、蔣兆和等中國畫大家,有著嚴謹?shù)脑煨突竟Γ⒃诋敃r繼承發(fā)展了“徐蔣體系”的寫實人物畫。

人間地獄——礦工圖之三 周思聰 1982(澎湃新聞資料圖)


周思聰和丈夫盧沉構(gòu)思創(chuàng)作于上世紀60-80年代的《礦工圖》組畫,直指人性深處發(fā)出叩問。《礦工圖》組畫一經(jīng)誕生,便給當時的中國美術界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人們看到了繼蔣兆和《流民圖》之后又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更看到周思聰在藝術本體上的全新探索。她大膽運用拼貼、分割、并置、重疊等現(xiàn)代藝術中常用的手段打破單一時空、強化抽象結(jié)構(gòu)以及對人物形象的大膽夸張變形,開創(chuàng)了水墨人物畫從寫實性走向表現(xiàn)性的一代新風。

《荷》 周思聰,紙本水墨 49cm×55cm 年代不詳
北京畫院藏


《風雪夜歸》 周思聰,紙本水墨 68cm×66.5cm 年代不詳
北京畫院藏


周思聰又將筆墨轉(zhuǎn)向自身——用彝族女性背負沉重包袱比喻女性的艱難人生;用荷花出淤泥的夢幻比喻女性的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難以調(diào)和的矛盾……她的這種角度使同時代的廣大觀眾都能與之共鳴,而女性觀眾,更因感悟出豐富的生命意蘊而使自我精神得到提升。 

肖惠祥(1933—2022)


肖惠祥在改革開放初期的壁畫創(chuàng)作中嶄露頭角,她的作品是對藝術與科學的春天來臨的歌唱——人們迫切需要破除長期單一的藝術禁錮,而憧憬嶄新變化的文化天地。

壁畫《科學的春天》設計稿 肖惠祥
紙本水粉 21cm×108cm 1979年


作為中央工藝美院(即現(xiàn)在的清華美院)特藝系副教授,她對藝術形式和材料有特殊的敏感,她與同事一起,設計和制作了《科學的春天》大型陶瓷壁畫,成為新竣工的首都機場重要裝飾。在這幅作品的人物設計上,她大膽將立體主義藝術與幾何形體結(jié)合一起,以形式探索和視覺效果為重點而不是以題材為中心,這在當時中國美術界顯得新穎和大膽。她為整個美術界爭取新形式的開創(chuàng)樹立了標桿。

潘玉良、周思聰、肖惠祥三位女藝術家的藝術揭示了中國女性的成長歷程與中國社會演變緊密關聯(lián),女性的精神解放預示著社會的日益完善。而本次展覽“有窗戶的畫室”意在使觀眾通過作品這一窗戶看到她們在畫室忙碌的身影,以及她們用心靈創(chuàng)造成就的藝術。而本次展覽“有窗戶的畫室”意在使觀眾通過作品這一窗戶看到她們在畫室忙碌的身影,以及她們用心靈創(chuàng)造成就的藝術。

此次展覽持續(xù)至5月5日。

(本文根據(jù)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澎湃新聞過往報道綜合整理)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