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米開朗基羅的最后三十年

1534年, 59歲的米開朗基羅(1475-1564)離開佛羅倫薩前往羅馬,在那又工作了近30年,繪制了《最后的審判》等作品。

1534年, 59歲的米開朗基羅(1475-1564)離開佛羅倫薩前往羅馬,在那又工作了近30年,繪制了《最后的審判》等作品。

2024年5月,特展“米開朗基羅:最后的三十年”即將在大英博物館展出。展覽將展出文藝復興大家米開朗基羅的多件繪畫草稿,包括《最后的審判》草圖,以及新修復的《神顯》草稿等,以此展現(xiàn)他生命最后三十年的人生新篇章及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

1534年,文藝復興大家、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59歲,他已經(jīng)是歐洲最著名的藝術(shù)家了。米開朗基羅精通雕塑、繪畫和建筑領域,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業(yè)余詩人。1534年,他受教皇克萊門特七世(Pope Clement VII )委托在西斯廷教堂壁畫《最后的審判》(Last Judgment)。他從家鄉(xiāng)佛羅倫薩再次來到羅馬時,他有理由認為自己將結(jié)束其漫長而多變的職業(yè)生涯了。但是,正如大英博物館策展人莎拉·沃爾斯 (Sarah Vowles) 所探索得出的那樣,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新開始。

在16世紀,60歲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年齡。米開朗基羅很難想象回到羅馬后,他還能再活30年。 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十年,直到他近89歲去世前,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忙碌。他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想象力完成了教皇委托的高要求項目。而正是他充滿活力的藝術(shù)晚期,構(gòu)成了展覽“米開朗基羅:最后的三十年”。

米開朗基羅,《最后的審判》草圖,紙本,黑色粉筆,約1534-36年


回到羅馬

首先,《最后的審判》是其畫在西斯廷教堂華麗的穹頂下的祭壇壁面上。而正是其上方的天頂壁畫《創(chuàng)世紀》幫助米開朗基羅在三十多歲時就聲名鵲起。為了創(chuàng)作一幅壁畫,藝術(shù)家必須將圖像繪制在濕灰泥上,這是一個日復一日的、仔細的過程,需要大量的準備計劃,繪制一系列精彩的草圖,包括從早期的動態(tài)構(gòu)圖設計,再到完善人物和頭部的研究。

米開朗基羅,《最后的審判》草圖,紙本,黑色粉筆與紅色粉筆,約 1534-36年


但這并不是教皇野心的終點,也并非委托米開朗基羅的最后一個項目。接下來,在鄰近的波林教堂(Pauline Chapel)里還有兩幅壁畫。波林教堂是教皇的私人祈禱場所。再接下來,是最偉大、最具挑戰(zhàn)性的項目:監(jiān)督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的建筑工地。在那里,天主教世界中心的教堂正在從古老大教堂的廢墟中鳳凰涅槃。15世紀40 年代,米開朗基羅曾一度在波林教堂的研究筆記中發(fā)泄自己的不滿情緒。他抱怨道:“我不是建筑師”。但他的贊助人并沒有聽他的抱怨,在他生命的最后20年里,他參與了法爾內(nèi)塞宮(Palazzo Farnese)、皮亞門(Porta)和坎皮多格里奧廣場(Piazza del Campidoglio)的項目,以及圣彼得教堂標志性的圓頂。最終,他的藝術(shù)愿景也印刻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羅馬肌理上。

米開朗基羅在潦草的筆記中寫道“我不是建筑師”


新的合作成果

過去,米開朗基羅一直喜歡獨自創(chuàng)作。但現(xiàn)在,由于健康狀況不佳和年老體弱,他不得不學會適應與他人合作。他將自己年輕時偶爾使用的一套工作方式系統(tǒng)化,并與一位專職的鑲板畫家合作,以滿足非教皇贊助人的需求。米開朗基羅先創(chuàng)作構(gòu)圖,然后由畫師——通常是他主要的合作者馬爾切洛·維努斯提(Marcello Venusti)將構(gòu)圖轉(zhuǎn)化到畫板上,并根據(jù)自己的想象添加場景和其他細節(jié)。

例如,米開朗基羅為《神殿凈化》(The Purification of the Temple)設計的造型是月牙形的,維努斯提將其改編成一幅豎立的畫作,將人物放置在引人注目的,帶有扭曲軸心的所羅門式柱(Solomonic columns)中。這不僅讓人聯(lián)想到耶路撒冷的圣殿,也讓人聯(lián)想到圣彼得大教堂本身。這種合作制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贊助人能夠擁有一件經(jīng)常年超負荷工作的米開朗基羅構(gòu)思、授權(quán)和批準后,與他人合作完成的藝術(shù)品。

米開朗基羅,《基督將貨幣兌換商趕出圣殿》(Christ driving the money-changers from the Temple—),紙本,黑色粉筆,約1550年


馬爾切洛·維努斯提,《神殿凈化》(The Purification of the Temple), 木板油畫,約 1550年


盡管維努斯提似乎是米開朗基羅最喜愛的合作伙伴,但米開朗基羅也為其他藝術(shù)家設計或提供了自己的作品。最引人注目的是《神顯》(Epifania),這是一幅全尺寸的草圖。在相關委托失敗后,這幅草圖似乎被留在了米開朗基羅的工作室里。這幅高兩米多、寬近兩米的巨幅畫作被贈予米開朗基羅的助手阿斯卡尼奧· 康迪維(Ascanio Condivi)。這一贈予行為或許是為了感謝康迪維在1553 年為米開朗基羅撰寫的諂媚傳記。當時,康迪維本人正處于藝術(shù)生涯的起步階段,需要有一個重大的突破,而能得到米開朗基羅的設計作品則是他的莫大榮幸。

米開朗基羅,《神顯》(Epifania),紙本,黑色粉筆,1550-53年


康迪維的《神顯》畫作現(xiàn)由佛羅倫薩布納羅蒂之家(Casa Buonarroti)收藏,該博物館是在米開朗基羅故居內(nèi)建立的。在大英博物館的支持下,館方專門為此進行了修復保護工作。在展覽中,這件作品將與米開朗基羅的主題素描并置展出。這也是這兩件作品自16世紀以來的首次重逢。

個人愛好

大英博物館的展覽并不局限于米開朗基羅一人,而是試圖讓參觀者更好地了解米開朗基羅本人。正如在他寫給長期受苦受難的侄子萊昂納多(Leonardo)的信件中所看到的那樣,米開朗基羅當然也有粗魯和挑刺的時候,他很容易惱怒。同時,他也有深情和溫情的一面。

米開朗基羅,《法厄同的墜落》(The Fall of Phaeton), 紙本,黑色粉筆,約1533年


展覽講述了米開朗基羅晚年與羅馬貴族托馬索·德·卡瓦列里(Tommaso de' Cavalieri)和貴族詩人維托利亞· 科隆納(Vittoria Colonna)之間重要的兩段友誼。這兩段友誼促使他創(chuàng)作了詩歌和精美的藝術(shù)設計。這些作品都取材于他們擁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如托馬索的作品是精美的神話寓言,促使米開朗基羅創(chuàng)作了《法厄同的墜落》(The Fall of Phaeton),為年輕人提供了道德指導;維托利亞則關注宗教圖畫,促使他創(chuàng)作了《十字架上的基督》(Christ on the Cross,),該作品借鑒了宗教改革運動中極具親和力的意象,喚起基督之死的悲劇與勝利,以及他對人類的救贖。

米開朗基羅,《十字架上的基督》(Christ on the Cross,), 紙本,黑色粉筆,約1538-41年


描繪信仰

米開朗基羅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越來越關心自己的靈魂狀況。他通過侄子萊昂納多向佛羅倫薩寄去了大筆錢財,以用于慈善事業(yè)。他的藝術(shù)和詩歌都顯現(xiàn)出他對救贖問題深刻而親密的關注。如果我們考慮到他所處的時代,就會更加理解他的關注是多么的強烈。北歐的宗教改革(對傳統(tǒng)天主教教義的許多方面提出了挑戰(zhàn))給羅馬帶來了巨大沖擊,天主教會正試圖做出回應。在米開朗基羅對信仰的個人探索中,最動人的例子之一是一組耶穌受難圖,這組作品可能是他最后10年的長期創(chuàng)作,顯示了這位年邁的藝術(shù)家將繪畫行為作為一種精神冥想的手段。他利用單一主題的變化來探索他對死亡、犧牲、信仰和救贖前景的感受。

米開朗基羅,《圣母與圣約翰之間十字架上的基督》(Christ on the Cross between the Virgin and St John),紙本,黑色粉筆和白鉛,約1555-64年


通常,人們對米開朗基羅的印象主要集中在他年輕時的經(jīng)典作品上:比如,《大衛(wèi)》,又或是西斯廷教堂的穹頂壁畫(《創(chuàng)世紀》)。而此次展覽則希望向人們介紹米開朗基羅在59歲至89歲之間的創(chuàng)作生涯,以及其中的非凡變化和創(chuàng)造力,頌揚他面對衰老時所表現(xiàn)出的持續(xù)創(chuàng)造力和決心。通過從書信、詩歌和其他文獻中汲取米開朗基羅自己的聲音。同時,考慮到他的友誼,及他自身非常人性化的疑慮和弱點,希望觀者將有機會從一個不同的、更親近的角度來欣賞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和了解他本人。

展覽“米開朗基羅:最后的三十年”將于5月2日展至7月28日。

(本文編譯自大英博物館官網(wǎng),作者Sarah Vowles系展覽策展人)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