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說是廣受讀者喜愛的文學類型,它主要依靠推理方式解開故事謎題,最常見的是以偵探事件為主題,主角以敏銳觀察和理性分析解決某一案件。如今,引進及原創(chuàng)推理小說均大量出版,而且在我國影視、游戲中,推理技法成為極具魅力的關(guān)鍵元素。
在這些推理作品中,有時故事只是刺激感官,做腦力過山車,有時候,推理過程最終要通向我們?nèi)松c命運的謎題。
最近,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新書《推理大無限》,從推理小說的本體價值、敘事元素出發(fā),旨在為讀者詳細解釋“什么是推理”。據(jù)悉,本書作者盧冶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任教于遼寧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作為資深推理迷、推理文學研究學者,她曾在《書都》雜志開設“推理+∞”專欄,在“三聯(lián)中讀”開設專欄《推理的盛宴——與偵探一起發(fā)現(xiàn)60次在場證明》《推理小說面面觀——敲開偵探之門》。
推理小說:賦予現(xiàn)代城市生活的寓言和預言價值
推理小說歷史悠久,從十九世紀的福爾摩斯到二十一世紀的丹·布朗,從古代公案小說到如今紫金陳的“推理之王”系列,從歐美到日本,推理題材一直不斷發(fā)展變化,呈現(xiàn)出多樣的風格和主題。
很多讀者傾向于本格派推理小說,喜歡破案過程中充滿解謎的趣味和游戲性,給自己帶來智力上的滿足感。而有些讀者喜歡社會派推理小說,這些故事可能沒有驚悚復雜的案件,卻充滿了人物內(nèi)心糾葛,常能反映社會問題,引發(fā)深層思考。
但推理小說宇宙浩瀚,遠不止于上述兩種,讀者讀它們的時候,究竟在讀什么?
《推理大無限》從這座宇宙中梳理出四條線索來講述推理小說各個層面的閱讀樂趣和精神享受,也即是本書的四個部分,分別是“論辯會”“講故事”“觀世界”“思想殿”。前兩個部分基于對推理類型、主題和敘事技巧的深度洞察,構(gòu)建了文學與歷史的坐標系。
其中,“論辯會”的八篇文章對推理小說這種類型本身的分類以及美學特征進行了剖析。
比如《本格派 VS 社會派 :推理界的少林和武當》一章,作者將“本格派”和“社會派”兩種推理小說類型比作兩大武術(shù)門派進行闡述,也介紹了兩種類型不同的“偵探美學”。作者在這一部分也從偵探小說的興盛源頭入手,介紹了作家G.K.切斯特頓以及英國伯明翰學派對偵探推理小說的“辯護”。
盧冶認為,偵探推理文學興盛于19世紀末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英國,彼時工業(yè)革命帶來了現(xiàn)代化生活,人們有了新的時尚和節(jié)奏,密密匝匝的工廠與住宅形成迷宮般的都市叢林,這種空間催生出了“開膛手杰克案”這樣的可怕的連環(huán)殺手,以及各類制造惡性案件的犯罪團伙。而偵探小說,就是在文學家乃至哲學家對光怪陸離的現(xiàn)代都市生活批判思潮下誕生的。英國小說家、評論家切斯特頓將中產(chǎn)階級的謀殺與莎士比亞的劇本、與森林里的動物和日月星辰相提并論,強調(diào)這種體裁本身就享有古典悲劇的深意。切斯特頓最終總結(jié)道:偵探小說是“都市生活的宣言”“賦予現(xiàn)代城市生活的寓言和預言價值”。
在書中,作者也通過《重寫中國公案的外國人》《中國偵探推理文學到底“出圈”沒?》兩個章節(jié),探討了中國推理小說從民國至今的發(fā)展,重點介紹了民國時期的荷蘭漢學家、外交家高羅佩將中國公案和西方偵探故事的混血融通,創(chuàng)作出的如今仍然非?;馃岬摹暗夜浮毕盗泄适?。
《推理大無限》的“講故事”部分,作者則從敘事層面討論推理,推理小說何以講得好看的“基礎知識”——譬如暴風雪山莊、孤單模式、連環(huán)殺人等元素為何歷久彌新,這一部分相當于拆解了推理小說的“故事發(fā)動機”,可以讓讀者了解到推理小說的創(chuàng)作技巧。
用推理視角看待與思考世界
在本書的后兩個部分“觀世界”與“思想殿”中,作者希望帶領(lǐng)讀者進入推理宇宙的“高層”境界。
“觀世界”中,作者從社會學、心理學、美學、民俗學、藝術(shù)等角度觀察推理小說。
比如在《心理 :舊罪陰影長》一章,作者提到:“心理學和心理故事題材總是覆蓋著天生的神秘氛圍和暗黑色彩,也構(gòu)成了西方偵探小說初興之時的基調(diào)?!痹谠缙冢评硇≌f的心理學元素,主要體現(xiàn)于對時代的折射。如英國浪漫懸疑小說家達夫妮·杜穆里埃寫于 1938 年的《蝴蝶夢》,將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哥特小說里幽暗的莊園大宅、凄美的鬼魂、哀怨的情愛故事等元素,灌裝在以當代亂世為背景的新的婚姻和謀殺議題新瓶中,并轉(zhuǎn)化成新型的偵探推理故事。這部作品被著名懸念大師導演希區(qū)柯克拍成經(jīng)典電影,經(jīng)久不衰。故事中不散的“陰魂”,也流行于“二戰(zhàn)”后的諸多懸疑小說和電影中。這種故事的流行,實際上與戰(zhàn)后的一個群體心理陰影有關(guān):究竟是什么主宰了我們的生活? 在《蝴蝶夢》中,它被轉(zhuǎn)化成這樣一個心理命題 :為什么一個死去多年的人物,卻對活人有著如此巨大的影響力?
本書最后一部分 “思想殿”,以案例分析式的方法介紹了四位作家的推理之路以及他們作品中所蘊含的思想,分別是英國文壇巨匠切斯特頓、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文學大師博爾赫斯,意大利小說家、符號學家、哲學家安伯托·艾柯。
作者認為,最具特色的是兩位“非典型”偵探推理小說家博爾赫斯與艾柯。以博爾赫斯為例:作者認為,博爾赫斯的文學野心是將阿根廷的國族歷史文化記憶拿來做天問,歸于對人類存在本質(zhì)的探討,而這種根本的疑問是他整個創(chuàng)作的動力,因而,博爾赫斯喜歡利用偵探推理小說的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但他“絕不會嚴格遵守偵探小說的類型規(guī)則”,他利用推理小說喜歡使用的結(jié)構(gòu)、邏輯、符號以及解謎動力,“找到了一種在短篇小說當中容納壯麗史詩的方法”。
除了心理學、民俗學、符號學的分析,《推理大無限》還將推理與精神分析學、“元敘事”、佛教法相宗(唯識學)等各種我們意想不到的思想聯(lián)系起來,不斷給予讀者以新的閱讀角度。
盧冶在序言中寫:推理小說是啟蒙運動的產(chǎn)物,是現(xiàn)代都市生活的詩意宣言,是大眾傳媒興起后流傳最廣的文學類型……它在現(xiàn)代史上曾發(fā)揮的影響,以及它正在、可能帶給你的價值,要比下午茶的愜意和晚睡前的放松更深、更高、更細致、更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