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梁羽生、倪匡與金庸

說到梁羽生,小時候,看新派武俠小說,喜愛者有二,便是金庸、梁羽生。

追念梁羽生                                           

說到梁羽生,小時候,看新派武俠小說,喜愛者有二,便是金庸、梁羽生。金庸多說了,梁羽生較少談。聽說梁老百歲冥壽快到,寫篇蕪文聊聊他,該合時宜吧!梁老寫稿,有個習(xí)慣,就是用藍(lán)墊紙,原稿藏手邊,復(fù)印傳報館,因此他的小說,大都會有原稿本。粱老小說比金庸多,有卅五冊,問最喜愛哪一本?我總以為必然是《白發(fā)魔女傳》,卓一航、練霓裳的戀情,回腸蕩氣,心有千千結(jié),堪比楊過之于小龍女。結(jié)果答案出我意料,梁老關(guān)門女弟子楊健思老師告我“梁老最喜歡的是云蕾”,也就是《萍蹤俠影錄》的女主角,大多數(shù)讀者不知道這回事,當(dāng)然,沈先生也不知情,咱們都迷《白發(fā)魔女》練霓裳。

梁羽生


梁羽生與金庸,既是同事又是畢生好友,兩人皆職于《大公報》《新晚報》,當(dāng)編輯,日夕對坐,閑時就下圍棋遣興,兩瓶啤酒,一碟鹵物,可消永晝。以段數(shù)論,本是梁老約略占先,后來金庸發(fā)了大財,請國手聶衛(wèi)平當(dāng)教席,棋技突飛猛進(jìn),于是梁羽生稍遜一籌。梁老嘆曰“老查有一流高手指點,我獨行,豈能不能輸?輸數(shù)子已屬幸運?!碑?dāng)年《新晚報》三友、除金、梁二人外,還有國畫大師黃永玉,今皆作古人,天堂相會,當(dāng)會以棋為樂,以酒為歡吧!只是一山藏二虎,是非必多。小道消息說金、梁二人曾鬧不和,是否如此?兩老皆以武俠小說鳴,彼此都希望在小說上有所作為,這必然會有,若然說,你爭我斗,要把對手壓下去,絕不可能。為此,梁老師特意為我講了兩個小故事。其一是梁羽生中風(fēng)入九龍醫(yī)院,金庸聞訊,飛奔往探,見梁老昏迷未醒,在病榻旁邊小幾上留下一紙條,大意謂“兄醒來,有事請找我?!必M料此紙條竟掀起了一千層浪,竟有人狗尾續(xù)貂,附會成金庸在病榻幾上留下一張沒填銀碼的支票,哈哈!哪有這回事?先是杜撰兩人為爭小說排名而不和,繼而編出沒填銀碼支票鬧劇,知情者無一捧腹大笑。正如梁老師所言,金、梁由始至終都是莫逆之交,梁羽生移民澳洲,每回香港,金庸必請梁老往最高檔的食肆相聚,兩人還下棋殺伐,樂何如之。可有一段時候,金、梁二人真的鬧得不快。因何如此?這得怪韋小寶之一的倪匡,寫了文章批評梁羽生武俠小說不經(jīng)看。梁老以為是金庸授意倪匡操筆,至為不快。后有人告他,全然是倪匡自作主張在《明報》上率而為之,梁羽生聽了,反覺不好意思,(老夫錯怪老友了矣?。?/p>

至于倪匡為何要指責(zé)梁羽生武俠小說不耐看?楊老師推測“可能是倪匡對左翼陣營作家上綱上線吧!”說梁老小說不耐,我絕不能認(rèn)同。我曾經(jīng)說過“好的小說,人物必為讀者所牢記?!绷豪闲≌f里頭人物,我閉上眼,隨口能說出不少個:《七劍下天山》的凌未風(fēng),飛紅巾《白發(fā)魔女傳》的練霓裳,卓一航、《萍蹤俠影錄》張丹楓、云蕾,《塞外奇?zhèn)b傳》的楚昭南……小說不行,我怎會如此記得?氣平了,梁老不再埋怨金庸,金庸自也不會將梁老的誤會放諸心里。梁羽生彌留之際,執(zhí)意要打一個電話,打給誰?便是金庸,他要親自向摯友道別。古有伯牙,子期之交,今有金庸、羽生之義,皆為美談。

金庸、倪匡的異同

風(fēng)雨凄凄,夜來寂寂,往事綿綿,不絕滔滔。悠悠中,想起查大俠金庸,浙江海寧人,離世已六年,本月十日正值他百歲冥壽,各地都有不少追思活動,而當(dāng)中最起勁、隆重者莫如查氏故鄉(xiāng)浙江海寧。大部分海寧人都以本市出了一位當(dāng)代大文豪而驕傲,金庸百冥壽,豈可馬虎從事?市政府,帶頭籌辦各項活動。二月初旬,接到香港《文匯報》編輯部的訊息,要求我為金庸的紀(jì)念活動題字。哎喲喲!這可折煞我耳,我非書家,一向沒有題字的習(xí)慣,字寫得歪歪斜斜難見方家,豈可獻(xiàn)丑?編輯小玲女士說“沈先生,這可不是我們辦的事,是浙江省海寧市政府提出要求的,我們只是轉(zhuǎn)述訊息罷了!”自古而來,官字兩個口,只好獻(xiàn)丑不藏拙。話雖如此說,能為前輩金庸題字,葉家墳?zāi)钩銮酂煟睦锩鎸嵲诟械綐s幸、高興。

金庸


過去的歲月當(dāng)中,的確寫了不少關(guān)于金庸的文字,結(jié)集成書者,也有《金庸與倪匡》《金庸韻事》,至于其他稿件、散見于各大報章、雜志,更是不可勝數(shù)。正因如此,人家就以為我是金庸專家矣。實在太抬舉我了,若跟倪匡《一看二看三看金庸》、陳墨《金庸小說賞析》、楊興安《金庸小說十談》等相比,我大概是大海中的小鱉。我是一個金庸武俠小說愛好者,故事看得有趣,介紹他人看,勝任有余,說長道短分析,卻非我這個進(jìn)不了大學(xué)門檻的老頭兒所長,胸?zé)o點墨,咋能月旦?一直以來,我總以為小說最好用來閱讀,個人喜歡至重要。人家說人家,我看我自己,體會便可,小說一解便俗。最近有電視臺來訪,要我說說跟金庸的交往,大抵以為我跟查先生至為相熟,謬矣!其實并非如此,我前后見過金庸不超過十趟,吃飯也只吃過兩三回,說不上相熟。有多少了解,全然通過一次訪問,其他都是道聽途說,間接聽來。不諱言,我跟《明報》中人十分相熟,像倪匡、阿樂、戴茂生、潘粵生、哈公、黃俊東、胡菊人等,都說過不少金庸事跡,這群人當(dāng)中,又以金庸身邊兩位“韋小寶”:倪匡、阿樂說的最多而傳神,默記心中,咀嚼過后,吐出就成了金庸傳奇。

倪匡


金庸與倪匡是老朋友,金庸年長十二歲,有相同之處,也有互異之所,不妨聊一聊。先說相同之處,都是當(dāng)代大作家,金庸武俠、倪匡科幻,難有再來者。兩日同是浙江人士,金庸海寧,倪匡鎮(zhèn)海,卻都不算是上海人。難怪倪匡從來不以上海作家自稱,他跟我說:“在香港,能稱上海作家的,只有你小葉?。ㄒ肋_(dá)也是)”話沒說錯,我生于上海,崇明島人士,正是地道的上海人。金庸、倪匡都喜歡看書,金庸太太林女土告我“查先生在家中很少說話,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在看書?!蹦呖镆嗳?,寫作、喝酒以外,便是看書。至于相異之處,端在于寫作態(tài)度。金庸曾說過“我自小就喜歡看武俠小說,中國比較出名的武俠小說相信看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包括好的、壞的。當(dāng)然各時代有各時代的特色,近代的我較喜歡白羽。寫小說,我對人物塑造比較重視一些,當(dāng)初寫小說時,只會有一個輪廓,然后慢慢發(fā)展,小說在報上連載,并未刻意寫一部步文學(xué)作品,只望讀者喜歡看,看后高興就是。一部小說,人物很重要,因此必須有鮮明的性格。故事情節(jié)大可以隨時變動,人物性格卻要得很清楚,很透徹才成?!苯鹩箤懽魉俣炔⒉豢?,因為每天都在報紙上發(fā)表,每次只能寫千來字,寫的時間約莫一小時卅分鐘左右,下筆卻要相當(dāng)時間去構(gòu)思:“例如每篇的細(xì)節(jié)如何發(fā)展和連續(xù)等,我個人認(rèn)為小說中的人物比較重要,故事峰回路轉(zhuǎn)令人目不暇給,但對人物性格的塑造就不能疏忽。”還有金庸對自己的作品十分重視,字斟句酌,馬虎不得,同一部小說因而有一版、二版、三版。咱的倪匡,大不相同,潑出的水,就不會收回來,矢言永不修改。彼之小說只述重情節(jié),不重性格。日友小島末夫,諳中文,看了幾十本《衛(wèi)斯理傳奇》,曾對我說道:“倪桑的小說,嚴(yán)格而言,不能稱為小說,充其量只是類似中國流行的說書罷了!若能寫時用心,寫后修改,效果會好一些?!彼侵滥呦壬恍r寫四千五百字,哪有時間斟酌!(喂喂喂,老子要去喝酒泡妞呀,哪有功夫閑坐著?。?/p>

曾告知倪匡,照例“哈哈哈”三聲笑:“我可沒有老查的勁道,世界上的小說哪有完美無瑕的?即便是《紅樓夢》,要改嘛,還是可以改的!”聽來、真有幾分道理!還有一點,金、倪對待婚姻的態(tài)度,也大不相同。金庸前后結(jié)婚三次,而風(fēng)流倪匡只有一次。他的宗旨,酒后對我說過“小葉,做男人,老婆只能有一個,但女人可以有一百個,哈哈哈!”因此,絕對反對金庸離婚再娶。今夜,冷雨紛紛,寒風(fēng)陣陣,故人已去,問道無門。人曰——“莫道天涯知己遠(yuǎn) 有緣何處不相逢”相逢應(yīng)在天堂中。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