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該從哪個時期的文字開始?
年已八旬的知名畫家了廬結(jié)合其書畫實踐與思考認為,這要根據(jù)個人的氣質(zhì)去找相應匹配和喜好的書體,可以追尋五代楊凝式以前的書法史經(jīng)典,也就是從秦漢魏晉唐一直到五代的書家楊凝式均可,“而草書其實不適合通過現(xiàn)代美術教育中的以理性為主的教學來進行傳承,其實更應加以手不釋卷的觀賞和品味,所謂‘讀書補氣,勝似人參黃芪?!?/span>
對于書法,可能是因為我在今年1月20日發(fā)表的一篇書法小文的結(jié)論中,最后的評判過于理性而發(fā)人深思,引起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關注。
書法是我的愛好,早先我曾經(jīng)像詩文一樣致力地投入,這在1987年11月《江蘇畫刊》發(fā)表的一篇題為《功夫在畫外》的文章中也有所提及,后來因為我受許多前輩老畫家的影響,他們都不約而同感嘆中國畫這樣發(fā)展下去將面臨筆墨失傳的憂慮,我出于一種不知名狀的震動,決心在中國繪畫的筆墨認識上做一些探索和思考,對此后一直沉浸在對筆墨的把握、創(chuàng)作和理論思考中,延續(xù)至今,所以書法像詩文一樣成為我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漢代《石門頌》原石局部
一個民族的文字,最終發(fā)展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罕見的。
世界各國的文字最早的起源都是象形文字,但漢民族的文字始終保留了相應的藝術形態(tài),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大多如今已成為字母。正因如此,漢民族的文字發(fā)展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是一種必然。文字是人類語言交流的另一種社會功能,漢字的發(fā)展從象形文字到篆書、隸書、楷書,這是在歷史各個不同時期的文字自身發(fā)展中,隨著社會發(fā)展的一種理性的變化現(xiàn)象。其中從篆書到隸書的發(fā)展,實際上就是書法藝術形象從相對平衡到相對寬松的需要。隸書的發(fā)展實際上象征著人類在勞動過程中,人右手的功能大于了左手的功能。所以在藝術上一點點由篆書的平衡,發(fā)展成為向右傾斜的一種藝術形象,這是一種進步。但在變化的過程中,又要求更高的相對平衡,楷書的形象就出現(xiàn)了。篆書平衡的有一些單調(diào),楷書在橫豎點畫之間又追求更美的相對平衡,所以一直流傳至今,成為中國歷史上人類語言交流的共識。至于書法這個概念,是后人在學習的過程中給它定的。
學習書法,應該從哪個時期的文字開始呢?
楊凝式《韭花帖》。清乾隆內(nèi)府藏本
我個人認為這都無所謂。要根據(jù)個人的氣質(zhì)去找相應匹配和喜好的書體,各類字體不管是各種版本的篆書、隸書,各家各派的楷書,從秦漢魏晉唐一直到五代的書家楊凝式都可以。為什么后人學習書法基本上都以學習楷書為多呢?這是一種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因為語言交流除了對話以外,就是文字之間的書面交流,然而書面交流要求能最大限度的求得人們的共識,所以學習楷書就成為一種流行,特別是到了唐代,政府采取了以書取仕的政策,學習書法就成為了一種社會的需要,故而文人書法的好壞也直接影響他的仕途,書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像書法家褚遂良的清靜秀美,虞世南的散淡,歐陽詢的規(guī)矩,顏真卿的雄渾博大,柳公權(quán)的兼容,就成為千百年來后人揣摩的一種流行,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的藝術形象中所體現(xiàn)的氣息代表了貴族文人的主要氣質(zhì),所以也就成了后人學習的典范。對其他的書體學習不是沒有,但都是小眾。而宋以后的許多著名的書家,像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及后來的趙孟頫、董其昌等大都學習東晉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和唐代顏真卿的書法。當然從其他書體上學習而得以升華的也有,清以后的金農(nóng)和趙之謙是從魏晉的碑學中得以升華的,吳昌碩是從石鼓文的篆書中得以升華的,又如近代錢瘦鐵先生設計的篆刻草圖題跋是從漢碑中得以升華的,又如來楚生的書體是從漢簡中升華的。
當然從各種書家里得以兼容,那就更好,但無奈的是人生苦短,不過百年,所以只能選擇一家為主,觸類旁通是最好的。所以我認為學習書法最好不要找宋以后的書家入手,蘇黃米蔡、趙孟頫、董其昌他們都是學習前人的這些經(jīng)典,結(jié)合自己的學養(yǎng)升華出來的,那么我們?yōu)楹尾幌袼麄円粯幼犯菰磳W五代楊凝式以前的各類書法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呢?
至于行書和草書,都是歷史上一些優(yōu)秀的書家在自己腕下功底扎實的基礎上,在一些特殊的境遇和情緒地激發(fā)之下,將自己抑制不住的才氣發(fā)泄的結(jié)果。像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那種心曠神怡的散淡,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爭座位》那種憤慨,懷素的《自敘帖》中所言的“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的那種疏狂,宋代蘇東坡的《寒食帖》,米芾的《多景樓》,都是在特殊情緒下的一種表現(xiàn),又如當今一代英主毛澤東自書的詩稿中那種氣蓋山河的豪情......這種極其感性的藝術形象,后人是沒法以臨摹的方式進行學習的,當他們時過境遷,情緒穩(wěn)定以后,自己也不能重復自己。所以這個道理與寫意繪畫一樣,它不適合通過現(xiàn)代美術教育中的以理性為主的教學來進行傳承。我認為行書和草書的學習,以手不釋卷的觀賞和品味就可以了,從他們作品的筆墨形態(tài)中去揣摩藝術家當時的情緒,結(jié)合他們的學養(yǎng)和時代背景,分辨出他們的氣質(zhì),找到和自己的差距,在自己與他們差距的基礎上通過讀書來變化自己的氣質(zhì),這就是清代書家伊秉綬所說的讀書可以變化氣質(zhì),陶冶性靈。我自己也經(jīng)常用一句話自勉:“讀書補氣,勝似人參黃芪?!?/p>
王獻之《鴨頭丸帖卷》
唐代顏真卿《祭侄季明文稿》局部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局部
近代書法家于右任編過一本《標準草書》,其實細想起來,藝術怎么能標準呢?即使楷書標準了也會成為商鋪里的招牌字了,更何況是草書呢?
于右任《滿江紅》局部
我時常對家人和朋友說,想要做大事的人必須先從一件小事做起,但又要用做大事的精神把小事做好,這樣就可以一通百通。以我自己來說,有兩件事是我一生學習中最認真的。一件是我剛開始學習書畫的時候,1960年代初在上海博物館的書畫展廳的一個柜臺中,看中了一張元代方從義的《白云深處》冊頁,畫面的氣息空濛深深地吸引了我,但具體的筆墨層次因為年久失真幾乎已經(jīng)看不到任何跡象,我也曾在當時可許的情況下帶了工具面對面的臨摹過幾次,但總不得要領,以后我就注意搜集畫史中米家山水流派畫家和作品的各類資料,反復研讀和揣摩,一直到1975年以后,連續(xù)花了將近十五年的時間,終于有所了悟。張大壯老師見了以后,笑呵呵地說:“以后就不用我多說了,你自己已經(jīng)懂了?!?/p>
另外一件事,1980年代以后,全國各地的美術學院里開始出現(xiàn)了中國畫史論專業(yè),培養(yǎng)了一大批美術史理論學者,特別到了85新潮以后,畫壇的中國畫理論特別活躍,引起了我的注意,但結(jié)合自己前三十年來對筆墨學習和創(chuàng)作的感性積累,又感覺到他們的文章似乎有點紙上談兵,缺乏感性的真知灼見,由此我不由想起以前許多前輩老師關于筆墨將要失傳的感嘆,引發(fā)了我對中國畫理論的思考。從1989年1月的《朵云》雜志上,提出了“文人畫是中國古代文明在繪畫中的綜合體現(xiàn)”,到如今2024年1月20日發(fā)表《文人畫要論》一文,前后花了整整35年時間,不斷推敲和修正,才得以完成。正如我2000年有詩所言,“立論三五十年廢,辛苦文章不值錢”。
1998年以后,我由于健康上的原因,雙目開始逐漸失明,不能具體從事繪畫創(chuàng)作,所以也只能全身心地投入以筆墨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的中國畫理論的思考,至今也已經(jīng)26年了。在這期間,我也感謝許多朋友的支持,將我的口述整理成文,出版了如《了廬畫論》與《筆墨點評》等著作。
所以,不管是學習書法和任何的文化經(jīng)典,不要好高騖遠,胡思亂想,俗話說:“打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p>
(作者為知名畫家,本文原題為《我對學習書法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