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定表》
第三種史料《評定表》是打字油印本,一共兩份(其中一份缺帶“柳陞祺”三字的封面),填寫時間為1979年10月31日。這個表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真正的表格,只占一頁。在填表時,柳陞祺屬于民族歷史研究室(簡稱歷史室)藏族史組。由于這份表格是用來申請正研究員用的,所以對個人現(xiàn)況和學歷經(jīng)歷等都有詳細的說明。在“主要學歷和經(jīng)歷”一欄填有如下內(nèi)容,與《履歷表》完全相同:
1931-1940年間,先后任民國政府財政部松江、川康鹽務(wù)管理局英文秘書。
1940-1943年,光華大學(成都分校)英語講師及英語付教授。
1944-1949年,民國政府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英文秘書。
1949-1952年,在印度國際大學中國學院以名譽研究員名義(Honorary Research Fellow)研究藏族歷史。
1952-1958年,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講師。
1958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59年至今,在所,任付研究員。
《評定表》
只是在出生年代上,《評定表》寫的是1909年,而《履歷表》填的則是1908年(3月27日)。這個差異大概對后來人寫有關(guān)柳陞祺的文章是有影響的,像李晨升的文章就是取用了1909年說,而民族所訃告和伍昆明的文章則取用了1908年說。現(xiàn)在一般都是采用1908年說。
個人情況“外文程度”一欄填有“英文(閱讀、口語、寫作、翻譯);法文(閱讀專業(yè)書)”,與《履歷表》也無大出入。
與兩份《評定表》在一起的,還有一份1979年9月3日寫的簡歷,用鋼筆書于哲學社會科學部民族研究所的專用信箋上:
柳陞祺 1979.9.3
1930年 上海光華大學英國文學學士
1939-1944 光華大學(成都分校)講師及付教授
1944-1949 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秘書
1952-1958 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講師及付教授
1958-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付研究員
簡歷
這張紙可能是供填寫“主要學歷和經(jīng)歷”一欄作參考用的,只是紙上的字不是柳陞祺的。
主要論著一
《評定表》的第二部分是“主要論著”的目錄,有兩頁,內(nèi)容不限于西藏學。這個目錄又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從內(nèi)容看是填表時已經(jīng)正式發(fā)表和出版的論著:
主要論著
一、
1933-1935年,在上海英文刊物《The China Critic》(中國評論周報),發(fā)表“Complaint of a College Graduate”。
1935-1937年,又在《The China Critic》(中國評論周報),分三期發(fā)表有關(guān)中國文字改革的文章三篇,其中一篇題名“The Abolishment of Han-tse”(Chinese Hieroglyphics)。
1942-1943年,在《光華大學(成都分校)校刊》,發(fā)表漢譯英國詩人A.Tennyson:“La Mort d'Arthur”(亞薩王之死)若干章。
1947-1948年,在上海英文刊物《The China Weekly Review》(密勒氏評論周報),分期發(fā)表有關(guān)西藏問題的文章三篇。
(以上存稿均在文化大革命中散失,刊物年分,期數(shù),已記不確)。
1949年以前,譯出W. Irving:《Sketch Book》(伊爾文見聞錄),在上海出版。
1950-1951年,與沈宗濂合寫《西藏與西藏人》一書,由美國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 1953年出版。
1958-1963年,與本所同志合作,寫出《藏族簡史》第四、五、六、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各章,由民族研究所于1963年印出。
1963年,寫出《西藏喇嘛教的寺廟和僧侶組織(初稿)》一書,由民族研究所于1964年印出。
1964年寫出《西藏喇嘛教與國外關(guān)系概述(初稿)》一書,由民族研究所于1964年印出。
這個目錄在內(nèi)容上與《調(diào)查表》和《履歷表》有重合。先說發(fā)表在上海的英語刊物《中國評論周報》(The China Critic)上的文章,我根據(jù)的是我和周運在國圖查閱的該刊的影印本(《中國評論周報》,全二十四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第一篇文章的題目有小誤(complaint后面少寫了一個s),發(fā)表時間只標出一個大致的范圍“1933-1935年”。該文準確的刊布信息是:
“Complaints of a College Graduate”(《一個大學畢業(yè)生訴苦》), The China Critic, Vol.8, No.6(February 7, 1935), pp.129-131.
“Complaints of a College Graduate”(《一個大學畢業(yè)生訴苦》)
作者姓名署英漢雙語的“E. E. Liu(柳陞祺)”,不知“E. E.”是哪兩個詞的縮寫。據(jù)柳陞祺的《我的學習研究歷程》:
1930年畢業(yè)后,又深感學用不相結(jié)合的痛苦。我曾用英文寫過一篇《一個大學畢業(yè)生訴苦》(Complaint[s] of a College Graduate)的文章,發(fā)表于上?!吨袊u論周報》([The] China Critic)。這是我第一篇公開發(fā)表的寫作,詳細內(nèi)容記不起了,但思想上是對當時一切照搬歐美的學校教育制度表示不滿。(2008a,788頁)
“學用不相結(jié)合的痛苦”指文中所說“the general unfitness of one’s learning to one’s employment”。據(jù)柳在文中說,從光華畢業(yè)后,他并沒有馬上工作,而是回家住了幾個月,最后在一個待他很好的老師的幫助下找到第一份工作。工作很簡單,就是把漢語文件譯成英語,但收入高,穩(wěn)定。這份工作應(yīng)該就是財政部松江鹽務(wù)管理局的英文秘書。但是,他在工作中逐漸發(fā)現(xiàn)兩個問題,一是他必須犧牲在大學學會的那套鼓勵形成個人文學風格的英語以學會程式化的“公文英語”(office English),二是辦公室每天例行公事的無聊(the boredom of office routine)。全文大部分內(nèi)容都是對這兩個問題的抱怨,沒有任何“對當時一切照搬歐美的學校教育制度表示不滿”的意思。因為顯然這兩個問題在任何社會都是存在的,跟照搬誰的教育制度無關(guān)。柳自己在文中就明確說:“那么,是大學教育的問題嗎?我覺得不是。那么,是社會的問題嗎?我覺得也不是。”(Then, is college education itself to blame? I think not. Then, is society generally to blame? I think not either.)看來柳確實是“詳細內(nèi)容記不起了”。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此文并不是柳陞祺“第一篇公開發(fā)表的寫作”,理由見下文。抱怨歸抱怨,柳的這段公務(wù)員生活對他后來研究英印涉藏檔案無疑是有幫助的。
《我的學習研究歷程》緊接著說:“后又用英文在報刊上發(fā)表了三篇關(guān)于漢字改革的文章?!保?008a,788頁)這就是在《中國評論周報》分三期發(fā)表的有關(guān)中國文字改革的三篇文章:
“The Romanization of Chinese”(《漢字的羅馬拼音化》), The China Critic, Vol.22, No.4(July 28, 1938), pp.56-58.
“The Place of Han Tse”(《漢字的地位》), The China Critic, Vol.22, No.5(August 4, 1938), pp.72-74.
“Should ‘Han Tse’ be Abolished?”(《應(yīng)該廢除“漢字”嗎?》), The China Critic, Vol.22, No.6(August 11, 1938), pp.88-90.
“The Romanization of Chinese”(《漢字的羅馬拼音化》)
“The Place of Han Tse”(《漢字的地位》)
“Should ‘Han Tse’ be Abolished?”(《應(yīng)該廢除“漢字”嗎?》)
這里有三點應(yīng)注意。第一,三篇文章與《一個大學畢業(yè)生訴苦》一樣,署名均是英漢雙語的“E. E. Liu(柳陞祺)”,只是前兩篇把“柳陞祺”誤排成了“柳祺陞”。第二,文章均發(fā)表于1938年,也就是抗戰(zhàn)開始之后,不是《評定表》里寫的“1935-1937年”。第三,三篇均有不同的題名,與“The Abolishment of Han-tse(Chinese Hieroglyphics)”最為接近的是第三篇的題名“Should ‘Han Tse’ Be Abolished?”。
柳陞祺在《中國評論周報》發(fā)表的文章不止以上四篇,還有下面這兩篇:
“Heroism and Hero-Worship”(《英雄主義與英雄崇拜》), The China Critic, Vol.7, No.13(March 29, 1934), pp.301-303.
“What’s Wrong with China’s New Culture Movement”(《中國的新文化運動出了什么問題?》), The China Critic, Vol.21, No.6(May 12, 1938), pp.71-74.
“Heroism and Hero-Worship”(《英雄主義與英雄崇拜》)
“What’s Wrong with China’s New Culture Movement”(《中國的新文化運動出了什么問題?》)
前一篇署名是英漢雙語的“Shenchi Liu(柳陞祺)”,后一篇只署英語姓名“E. E. Liu”。《英雄主義與英雄崇拜》的發(fā)表時間比《一個大學畢業(yè)生訴苦》要早近一年,所以說《訴苦》并不是柳陞祺“第一篇公開發(fā)表的寫作”。
《光華大學(成都分校)??分浮肚嗄曛暋吩驴▌?chuàng)刊號出版于1940年5月)?!翱箲?zhàn)”開始后,光華大學于成都設(shè)立分部(分校),柳陞祺曾任教其中(《私立光華大學成都十年記》,私立光華大學成都分部結(jié)束辦事處,1947年,“歷年[大學]教職員名錄”,74頁)。關(guān)于柳開始在成都分校擔任講師的時間,上引《履歷表》等一說是1939年,一說是1940年。但是,《青年之聲》第3卷第1期(1941年10月)的“校聞(第一期)”卻記有三十年(1941)秋季本學期大學部“(新聘)柳陞祺先生任英文講師”。也是從這一期開始,柳陞祺名列月刊的“特約撰述”的名單中。
“漢譯英國詩人A. Tennyson:‘La Mort d’ Arthur’(亞薩王之死)若干章”,指發(fā)表于《青年之聲》第3卷第2、3期合刊(1941年12月)第61-72頁的坦尼生著,柳陞祺譯《亞薩王歌》。柳將雜志的出版時間誤記成“1942-1943年”。“坦尼生”即Alfred Tennyson(1809-1892),現(xiàn)在通譯丁尼生,英國十九世紀詩人?!秮喫_王歌》指其關(guān)于亞瑟王(King Arthur,柳譯亞薩王)的長篇敘事詩Idylls of the King,柳譯出的為其第一部《亞薩之來》(“The Coming of Arthur”)。丁尼生此詩取材于馬洛里(Thomas Malory)編述的中古傳奇《亞瑟王之死》(Le Morte d’Arthur),但是柳在《評定表》里不僅誤將馬洛里之作的書名記成了丁尼生詩的題目,還把Le Morte寫成了La Mort。
《密勒氏評論報》上所發(fā)文已見《調(diào)查表》部分。柳陞祺在《評定表》此處有一句補充說明:“以上存稿均在文化大革命中散失,刊物年分,期數(shù),已記不確?!睆纳衔牡谋嫖鰜砜矗_實是“已記不確”。正如上面說過的,這一點從反面可以證明,《調(diào)查表》必是在“文革”之前填寫的,由于當時存稿尚未散失,所以還能夠據(jù)之準確填寫出刊物(《密勒氏評論報》)的年份(年分)和期數(shù)。
《亞薩王歌》
“1949年以前,譯出W. Irving:《Sketch Book》(伊爾文見聞錄),在上海出版”,應(yīng)是指柳影沄(Y. Y. Lieu)譯注,奚識之(Richard S. C. Hsi)整理的《原文〈伊爾文見聞雜記〉附譯文注釋》(春江書局,1932年4月初版)?!耙翣栁摹保╓. Irving)即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美國十九世紀散文家,今通譯華盛頓·歐文。“柳影沄”(書中亦作“柳影云”)應(yīng)該就是柳陞祺。原因有二。第一,在光華學生辦的《光華周刊》上,有柳影沄發(fā)表的兩篇散文,就是《寶石山上》(第3卷第2期,1928年3月19日,21-23頁;該期《輯后》還特別提到:“本期柳君的《寶石山上》一篇,文字美麗,值得注意?!保┖汀妒潘罚ǖ?卷第7期,1928年[出版月份和日期不詳],13-17頁)。從這兩篇文章的內(nèi)容來看,作者顯然是杭州人。據(jù)1926年9月出版的《光華大學章程》中的“光華大學學生姓名錄”(目錄作“學生題名”;72頁),以及1930年8月出版的《私立上海光華大學章程》中的“學生題名”(106頁)推算,1928年3月到5月在校的大學生中,籍貫浙江杭州,通訊處也在杭州的只有柳陞祺一人(杭州司馬渡巷八十七號)。由此可見,兩文的作者柳影沄就是柳陞祺,文風也是柳陞祺的。再考慮到柳陞祺說自己出版過《伊爾文見聞錄》,而《伊爾文見聞雜記》的編譯者正好也叫柳影沄(或柳影云),那么這個柳影沄自然非他莫屬了。第二,我們從《履歷表》里知道柳陞祺還有個哥哥叫柳映堤,“映堤”“影沄(云)”在語義上正好成對,據(jù)此也可以看出柳影沄應(yīng)該是柳陞祺使用過的一個名字?!兑翣栁囊娐勲s記》有一篇柳序,1931年11月13日作于上海(據(jù)1935年2月第3版)。當時,他應(yīng)該已經(jīng)在松江鹽務(wù)管理局上班,書稿應(yīng)該是在業(yè)余時間搞出來的。
《伊爾文見聞雜記》柳序
這里再補充一些與光華大學有關(guān)的柳陞祺信息。1929年,盧冀野(1905-1951)在光華大學講“近代中國文學”一課,講義后來正式出版(《近代中國文學講話》,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1930年5月初版),其中第一講《詩歌革命之先聲》就是根據(jù)柳陞祺的筆記整理而成的。柳陞祺還擔任過《光華年刊》第5卷(1930年)的編輯部長(Editor-In-Chief)和主席(Chairman)。在1935年6月出版的《光華大學十周紀念冊》的“文藝”欄,刊有他寫的《寄給母?!罚?0-21頁)。在《光華大學同學會會刊》第18、19期合刊(1936年6月3日)上,還有他寫的一篇《大西路上的蛙啼聲》(4-5頁)。
有關(guān)《西藏與西藏人》、《藏族簡史》、《西藏喇嘛教的寺廟和僧侶組織(初稿)》和《西藏喇嘛教與國外關(guān)系概述(初稿)》的情況,已見上文《調(diào)查表》的部分,不再贅述。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不論是在《調(diào)查表》還是《評定表》里,柳都沒有列出他任職拉薩時期發(fā)表的《西藏政變實錄》。1947年4月14日至5月8日,拉薩發(fā)生了轟動中外的逮捕殺害熱振活佛(1912-1947)的事件。柳據(jù)其親身見聞撰成“半以記事,半以抒情”的長篇報道一篇,托人從拉薩經(jīng)印度輾轉(zhuǎn)寄到上海沈宗濂(時已改任上海市政府秘書長)處。沈乃將其投刊于1947年8月25日的上?!缎侣剤蟆罚}為《西藏政變實錄》,作者署筆名“星”。此文傳到拉薩后,引起西藏地方當局不滿,最終導(dǎo)致柳的自動辭職(《回憶》,2008a,771-772頁)。關(guān)于這篇文章,就算是對鄧銳齡這樣比較信任的人,柳好像也是很晚才在1996年2月4日的信中第一次談起(可能是因為鄧銳齡在1996年1月8日的信中提到建議柳讀Melvyn Goldstein書中有關(guān)熱振事件的一章[2008a,883頁]引起的):“……關(guān)于熱振事件,當時我在拉薩,曾寫過一篇長文紀事,發(fā)表在上海新聞報[上?!缎侣剤蟆穄,后經(jīng)其他報刊轉(zhuǎn)載,不知你看過沒有?我用的筆名是一個‘星’字,現(xiàn)有一份抽印本,幾時可送你參考,但對內(nèi)幕,沒有材料,因為我亦知道得很少,即使如此,這篇文章還引起了當時駐藏辦事處一點麻煩。”(2009,220頁)柳信所提“其他報刊轉(zhuǎn)載”,經(jīng)檢索報紙方面有《中興日報》(改題《最近的西藏政變》)和《青島晚報》(保留原題),雜志方面有《西北通訊(南京)》(保留原題)。
鄧1996年12月31日致柳信提到將《實錄》推薦《中國藏學》重刊事:“先生在1947年寫的《西藏政變實錄》一文,我推薦給《中國藏學》。編輯部擬易名《熱振事件見聞記》,已印出大樣,將刊載于本年第4期。開頭約二百多字乃原上海雜志社按語,提到作者星君及當年消息傳遞不易等等,我將與廖祖桂、安才旦談,只說先生適于1947年旅居拉薩,特就實地觀察所得,詳加記述,原文刊揭于滬上某某刊物,今已罕覯,現(xiàn)重加刊印等等,作為《中國藏學》編輯部按語,代替原來開頭的話,想先生不會不同意。此事待數(shù)日后見廖、安面談?!保?008a,886頁)根據(jù)柳保存的本子,《中國藏學》1996年第4期(1996年11月15日)將此文改題《熱振事件見聞記》重新刊印(個別文字有校改),并請鄧銳齡擔任特約編輯。鄧銳齡于1997年9月12日致柳陞祺信中提到讀者的反應(yīng):“先生那篇《熱振事件見聞記》刊出后,中心[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的兩位青年學者都說寫得好,讀來感到有趣?!保?008a,888頁)
《西藏政變實錄》里有一節(jié)題為“兩奧國人的插曲”,提到關(guān)于奧夫施奈特和哈雷爾在事變中幫忙炮打色拉寺的謠傳:
這兩名奧國人,據(jù)說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的時候,他們正在印度爬山探險,被英方作為敵僑而被禁在拘留營里的,大致在兩年前,他們從拘留營逃出,在西藏的西南部一帶整整漫游了一年余,才逃到拉薩。現(xiàn)在,算是西藏當局予以非正式的收容,其中的一位并且還受雇在設(shè)計一些小工程。當這謠言一傳開的時候,他們就覺得于他們的地位不利,所以特地向辦事處去解釋,請求諒解。原來他們對這事情的看法,亦與一般人無異,總覺得這沖突是中央與藏當局的沖突,假如他們幫西藏政府去打色拉,就會得罪中央方面,其中的一位很氣憤地告訴他認識的漢人說:“誰不知道我們是寄人籬下,哪一方都不能得罪的。造這謠言的,不外是想嫁禍于我們,要使我們不能在這里存身罷了?!保?996b,95頁;2008a,354頁)
這段話里對奧夫施奈特和哈雷爾逃亡過程的描述是非常準確的?!捌渲械囊晃徊⑶疫€受雇在設(shè)計一些小工程”,指的正是在拉薩郊外負責督建水渠和發(fā)電站的奧夫施奈特。哈雷爾在《西藏七年》第十二章中也簡述過熱振事件(1953c,pp.205-208;1986c,263-266頁[漢譯本頗多演繹發(fā)揮之處,而且譯文有錯誤]),不過在他的版本里沒提謠言的事。被懷疑參加炮打色拉寺的外國人,還有英國駐拉薩代表處的無線電員??怂梗‵ox),他也多次出現(xiàn)在《西藏七年》中。
主要論著二
主要論著的第二部分從內(nèi)容看主要是未正式發(fā)表的筆記、論文、講義和譯文的手稿和油印本:
二、
《辛亥革命后藏族史料》,一冊,輯自《東方雜志》,約五萬字,原稿。
《西藏宗教資料》,一冊,約六萬字,手稿。
《拉薩三大寺的學制》,一冊,約二萬字,手稿。
《藏族史料簡介》,一冊,手稿。1957年寫。
《藏族史講稿》,中古、近代史部分,油印。1957年中央民族學院少數(shù)民族語文系藏語班講義。
《西藏地方是我們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59年為《人民日報》資料組撰寫。
《從歷史上看西藏地方和祖國中央的關(guān)系》,手稿。1959年。
《英帝國主義策動下的西藏民族內(nèi)部的分裂》,手稿。1960年為《中國通史》第四章,第二十九節(jié)撰寫。
《國外研究藏族史的情況》,一冊,約二萬字,油印。1964年民族研究所。
摘譯A. Lamb: 《The McMahon Line》,(蘭姆:《麥克馬洪線》,1966年,倫敦英文版),第十八章:“阿薩姆段喜馬拉雅邊界問題的背景”;第十九章:“阿拉[薩]姆的邊界危機”;“附件”;共約四萬七千字,手稿。1975年譯。
據(jù)柳在《回憶》等文中說,他進藏的主要目的就是寫一本書,風格類似于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 1905-1972)的《西行漫記》(Red Star over China, 1937),并有赴美轉(zhuǎn)行讀新聞的打算。沈宗濂很鼓勵駐藏辦事處的人員做些研究,不僅請一個長期住在拉薩的回民來教藏語(柳參加學習數(shù)月),還把在藏留學的漢僧觀空(1903-1989)和密悟(1904-1966)請來講過佛教常識。沈還計劃集體寫一部介紹西藏情況的書,柳負責宗教部分。據(jù)陳乃文在《西藏五年》中回憶(2007,149頁),柳為了搜集資料,每周都會請幾個喇嘛來聊上兩次,有漢僧在旁做翻譯,這種聊天不是無償?shù)?。沈?946年初回內(nèi)地前,希望柳能把寫書的事堅持做下去??上Ш髞砑w寫書的計劃還是廢止了,但是柳繼續(xù)單干:“這樣我陸續(xù)積累資料,到1947和1948年間,我把材料比較順手的部分,分別寫出了喇嘛教教義和喇嘛教主要流派一章,寺廟組織和僧侶生活一章,政治一章,地理一章,交給陳錫章他們看了。當時由辦事處找了兩名拉薩小學畢業(yè)生,抄寫了兩份,一份帶給沈宗濂,一份存陳錫章處。這四部分材料,我后來帶到北京,研究部有的同志看過一部分,并復(fù)寫了作為內(nèi)部參考資料保存?!保ā痘貞洝?,2008a,769頁)
“這四部分材料”可能就是《文集》下冊最前面收的四篇未刊稿(2008a,425-650頁)。其中“喇嘛教教義和喇嘛教主要流派一章”即《西藏宗教(上)》(526-572頁)。關(guān)于教理問題,柳多是請教在哲蚌寺學經(jīng)的觀空。初稿寫出后,也曾拿去請觀空修改,提意見,所以其中對佛學的概述還是非常準確的。觀空還曾給辦事處寫過有關(guān)西藏佛教各宗派的介紹。“寺廟組織和僧侶生活一章”就是《西藏宗教(下)》(573-650頁)。關(guān)于喇嘛寺廟和僧人生活,柳大多從漢僧張注旺那里了解?!罢我徽隆焙汀暗乩硪徽隆狈謩e是《西藏政治》(425-476頁)和《西藏地理》(477-525頁)。據(jù)425頁的腳注,四篇文章均為柳陞祺1947年所寫稿本。但從《西藏宗教(下)》提到策墨林活佛“不幸已于最近(民國三十七年)圓寂”(643頁)來看,至少有一部分應(yīng)該是寫于1948年。這與上引《回憶》中提到的四章的寫出時間為“1947和1948年間”也是符合的。主要論著二的第一種《西藏宗教資料》可能就是《西藏宗教(上)》和《西藏宗教(下)》,字數(shù)也合。
從四篇文章中保留的“本書”“本章”“政治章”“地理章”“宗教章”“宗教下章”“歷史章”“社會章”“民俗章”等大量用語看,它們都是柳打算寫的有關(guān)西藏一書的各個章節(jié)。說得再具體些,“政治章”是《西藏政治》,“地理章”是《西藏地理》,“宗教章”是《西藏宗教(上)》和《西藏宗教(下)》,“宗教下章”是《西藏宗教(下)》。至于“歷史章”、“社會章”和“民俗章”,《文集》未收,可能是散佚了。根據(jù)文中的引用,這六章的順序大概是地理章→歷史章→宗教章(上下)→政治章→社會章→風俗章,恰好也是構(gòu)成《西藏與西藏人》的六個部分的順序。這部漢文書稿后來雖然沒有出版,但是它顯然是編寫《西藏與西藏人》的基礎(chǔ)。
《拉薩三大寺的學制》應(yīng)該就是刊于《中國藏學》2005年第4期的同名文章,字數(shù)也合,只是《文集》未收。鄧銳齡在《回憶藏學家柳陞祺先生》(2008b,53-61頁)中提到:“早在1953年,我在北京一所中央機關(guān)工作,那時沒有見過柳陞祺先生,就已讀到他寫的一篇關(guān)于西藏黃教寺院的概述,那是用繁體字工楷豎行寫在幾十頁的薄薄的紙上,是供領(lǐng)導(dǎo)機關(guān)作參考用的。這篇當時罕見、學術(shù)價值極高的資料上寫著他的名字,當時畢竟年輕,記憶力尚佳,欽佩之余,一下子就記住了。而7年之后,才見到他?!保?3頁)這篇關(guān)于西藏黃教寺院的概述,可能是《拉薩三大寺的學制》,也可能是《西藏宗教(下)》。《拉薩三大寺的學制》還被覃俐俐(Qin Lili)譯成英語(“The Education System of Three Major Monasteries in Lhasa”),刊于《中國藏學(英文版)》2007年第1期(2007年3月,5-21頁)。
《辛亥革命后藏族史料》和《藏族史料簡介》內(nèi)容不詳。如上所述,《藏族史講稿》是柳和王靜如合編的。王負責古代部分,柳負責中古和近代部分?!度珖叩葘W校已完成的重要科學研究題目匯編》第一集(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部,1956年7月)還著錄一部林耀華和柳陞祺的《藏族近代史講稿上編》(民院1956年3月),比《藏族史講稿》的編印時間還早,可惜未能見到。
《西藏地方是我們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從歷史上看西藏地方和祖國中央的關(guān)系》二稿的具體內(nèi)容均不詳。前文注明“1959年為《人民日報》資料組撰寫”,不知是否與1959年4月24日《人民日報》上面作為“資料”發(fā)表的著名文章《西藏是我國領(lǐng)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要根據(jù)子元[牙含章筆名]在《民族研究》1959年第4期上發(fā)表的《西藏地方與祖國的歷史關(guān)系》一文所提供的資料編寫)有關(guān)。關(guān)于與《英帝國主義策動下的西藏民族內(nèi)部的分裂》(手稿)的寫作有關(guān)的《中國通史》到底為何書或何種研究任務(wù),有待于以后的研究。
鄧銳齡在《關(guān)于國外研究藏族社會歷史的情況》(《鄧銳齡藏族史論文譯文集》上冊,中國藏學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539-583頁)中說:“本文在1978年2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先付油印,經(jīng)過增訂,9月鉛印。開頭是據(jù)柳升[陞]祺先生關(guān)于國外藏族歷史文化的研究史[1964年油印本]改編的?!保?83頁)柳陞祺這部研究史的1964年油印本就是《國外研究藏族史的情況》。此文未正式出版,更未收入《文集》,油印本也較為稀見,孔網(wǎng)現(xiàn)有一冊,定價奇昂(網(wǎng)址:https://book.kongfz.com/17632/5325168793;2023年9月14日讀取)。從孔網(wǎng)圖片來看,此文全名《國外研究藏族史的情況(參考資料)》,是民族所社會歷史研究室1964年9月的打字油印本(賣家標注一共二十二頁)。
柳文第一頁的內(nèi)容如下:
國外人士研究我國藏族社會歷史的開始,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紀。在這以前,只有象馬可孛羅等旅行家的筆記,記載一些零星片段的傳說。在從十七世紀的二十年代到十八世紀的四十年代之間,曾有幾批歐洲天主教教士從喜馬拉雅山外或從我國內(nèi)地進入青藏高原,并在阿里、前、后藏等處進行過長期的傳教活動。他們根據(jù)親身的經(jīng)歷和調(diào)查,對我國藏族歷史、宗教、和社會情況的介紹,可說是國外最早的第一手資料,亦是后來歐洲人士對這方面進行研究的一個開端。
但就歐洲資產(chǎn)階級學者對藏族歷史、宗教的系統(tǒng)研究來說,這個開始是在十九世紀的三十年代。匈牙利人凱索瑪·戴·葛勒斯(Alexander Csoma de K?r?s)被他們認為是這方面的一個重要的創(chuàng)始人。
凱索瑪·戴·葛勒斯是在1823年從歐洲取道中東到達拉達克的。他在拉達克一帶的喇嘛寺內(nèi)住了七年,精研藏文,后來受英國東印度公司雇傭,任孟加拉亞細亞學會圖書館副館長,終生致力于藏族歷史、宗教的研究。他在1834年出版的藏英字典和藏文文法,以及后來介紹甘珠爾、丹珠爾這西藏兩大佛學叢書的論文,可說為國外用藏文文獻研究藏族歷史開了風氣之先。
十九世紀正是資本主義東侵、西方學者研究所謂漢學以及佛教、
與鄧銳齡《關(guān)于國外研究藏族歷史的情況(內(nèi)部參考資料)》的鉛印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歷史室,1978年9月;吳從眾舊藏,宋希於購贈)等版本對讀,柳的《國外研究藏族史的情況(參考資料)》確實為其開頭部分所據(jù)。值得注意的是,柳文提到了蘇俄西藏學家伏斯特里科夫(A.I.Vostrikov, 1904-1937;柳譯沃斯崔科夫)的遺作《藏語歷史文獻》(亦譯《西藏歷史文獻》)。
鄧銳齡《關(guān)于國外研究藏族歷史的情況(內(nèi)部參考資料)》鉛印本
最后一種是英國學者蘭姆(Alastair Lamb, 1930-2023)《麥克馬洪線》(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66)一書部分章節(jié)的摘譯。蘭姆此書現(xiàn)在已有漢譯本(《中印涉藏關(guān)系史(1904-1914):以“麥克馬洪線”問題為中心》,梁俊艷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3月第1版)。柳晚年曾致力于“麥克馬洪線”問題的全面研究,有寫專著的打算,可惜未能完成就去世了。據(jù)人回憶,柳身后留下二十萬字左右有關(guān)“麥克馬洪線”的中英文筆記,以及二十幅中英地圖,這些資料還在柳家人手中,但缺少合適的人整理(胡巖《深切懷念柳陞祺先生》,2008b,112-113頁)。
柳去世后出版的譯稿,還有十分重要的《伯希和〈古伯察、秦噶培《韃靼西藏旅行回憶錄》引言〉》(柳陞祺譯,鄧銳齡訂補,《西藏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6期[2017年11月],第60-70頁)。此文是伯希和(Paul Pelliot, 1878-1945)為古伯察和秦噶培(Joseph Gabet, 1808-1853)《韃靼西藏旅行回憶錄》的小黑茲列特英譯本新版寫的引言。
《研究工作匯報》
《評定表》后面附有一篇《研究工作匯報》,一共五頁。這篇文章與前面引用過的《我的學習研究歷程》在內(nèi)容上基本相同,只是文字稍微簡略一些?!段业膶W習研究歷程》完成于1986年4月15日,無疑是根據(jù)《研究工作匯報》或某篇與其近似的文稿改寫而成的?,F(xiàn)在就將《研究工作匯報》的全文錄出:
研究工作匯報
柳陞祺
這里就記憶所及,把我從事研究工作的經(jīng)過,作一簡單匯報如下。
一九二五年五卅慘案后,上海圣約翰大學師生離校,創(chuàng)辦光華大學,當時我剛從舊制中學畢業(yè),考入予科,一年后升入大一,選讀了英國文學。我的學習成績并不算壞,但心里愈來愈感到英國作家從思想、生活到整個精神世界距離我當時所處的動亂的中國太遠,甚至格格不入,遠不如閱讀十九至二十世紀俄國作品的扣人心弦,因而思想起了動搖。
一九三〇年畢業(yè)后,又深感學用不相結(jié)合的痛苦。我曾用英文寫過一篇《一個大學畢業(yè)生訴苦》的文章,發(fā)表于《中國評論周報》,這是我第一篇公開發(fā)表的寫作。詳細內(nèi)容,記不起了,但思想上是對當時一切照搬歐美的學校教育,表示不滿。
從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初,對自己的工作一直不感興趣,隨波逐浪,但求生活過得好些的思想,支配一切。雖也讀一點書,但興趣分散,偶有寫作,亦從不保存。因為偶爾讀了《西行漫記》(漢譯本)一書,對作者頗心儀其人而一心向往等天下太平了,也當一名自由的新聞工作者。為了練習寫作,還翻譯過一些作品。除表列已發(fā)表的之外,曾譯完奧斯頓的《傲慢與偏見》(J.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但因看到商務(wù)已有譯本出版而拋開一邊。又譯了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W. Shakespear[e]: Midsummer Night’s Dream),原定在桂林出版,后以桂林淪陷作罷。另外又選擇了阿諾爾的一篇文學評論,可能是《當前文學評論的任務(wù)》(M. Arnold: The Function of Criticism at the Present Time),如何處理都想不起了。這些都憑一時興之所至,事后舊稿也都散失無存,只是說明到那時為止,我還談不上一個明確的研究方向。
到一九四四年,由于一個偶然機會,去了拉薩,一住五年,使我漸漸對藏族問題產(chǎn)生興趣,思想起了變化。記得去西藏時,自己一直說笑,是為了想寫一本書。后來慢慢從單純好奇,到?jīng)Q心作比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是一個較長的過程。這里面既有個人動機,也有點愛國主義思想的推動。至于研究興趣從一般的風花雪月,到集中對某些歷史問題的探索,更是后來的發(fā)展。但因為那時有時間,有書讀,有人可以請教,有直接觀察的便利條件,自認為進步是很快的。又因為住在拉薩及印度期間,有機會碰到幾個研究藏學的名流和權(quán)威,如意大利的杜齊(G. Tucci),蘇聯(lián)的羅列赫(Ю.Н.Рёрих),英國的黎吉生(H. E. Richardson)等人,有的還比較熟悉,也多少給了我某種刺激和力量。我的看法是,他們各有所長,又如杜齊還非常淵博,然而也遠不是說,他們所不知道的事情,就沒有了。我完全可以照自己的意思,進行研究。然而當時的主導(dǎo)思想,還是寫一兩本書以成名,賺點外快,而沒有以此為終生事業(yè)的打算。
一九四九年始,住印度三年,主要是以合作名義同沈宗濂寫了《西藏與西藏人》一書。這書全部由我執(zhí)筆,原稿遠比發(fā)表的要多。沈只提出了對全書結(jié)構(gòu)的意見,但由他負責在美國出版。書中有關(guān)西藏地方政治組織的分析和寺廟僧侶制度的系統(tǒng)介紹,雖然簡略一些,但就我所知,還是當時沒有見人寫過的東西。我一直認為這些內(nèi)容,比之于宗教上的中觀、唯識之見,密宗奧義之爭,對西藏社會和西藏人的日常生活所起的影響要重大得多。
此外,我把《新唐書·吐蕃傳》譯成英文,并做了部份注釋。(按:《舊唐書·吐蕃傳》早經(jīng)英人蒲謝爾[S. W. Bushell]譯成英文,而《新唐書·吐蕃傳》當時還沒有外文譯本,直到六十年代才看到作為伯希和[P. Pelliot]的遺作出版的法譯本。)同時計劃就唐蕃關(guān)系寫一篇論文,論述幾次唐蕃失和,主要是由于邊將邀功互相猜忌引起,而從藏族的整個發(fā)展來看,從來對祖國是向心,而不是離心的。這一看法,我至今維持。但因為當時生活極不安定,半途而廢。
一九五二年歸國,被分配到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搞藏族史,才多少使我定了型,產(chǎn)生了一種專業(yè)思想。雖然自知條件很差,時間也晚了一些,但由于工作需要,從一般的藏族史研究漸漸注重近代部分,更著意于英國(當然包括印度、尼泊爾及沿喜馬拉雅山諸山國)同我國西藏地方有關(guān)的歷史。平時讀書或與人交談,也頗感到有話想說,一吐為快之感。這也許同我過去的一段經(jīng)歷是不無關(guān)系的。
一九五六年秋,我分擔了對中央民族學院語文系同學講藏族史的課程,我負責從公元九世紀末、即吐蕃王室崩潰后,到解放為止的部分,并為此編寫了十講的講稿(從第一至第四講由王靜如同志主講并由他編寫講稿)。這首先對我說來是關(guān)于藏族史的一次系統(tǒng)學習,受益很大。
一九五九年,我們開始編寫我國少數(shù)民族三套叢書的任務(wù)時,要我主要負責藏族簡史的編寫。在幾經(jīng)周折,人員多次變換之后(這里包括平息西藏地方反動上層的叛亂及平息叛亂后的西藏民主改革運動等),最后同王輔仁、常鳳玄兩同志寫出在一九六三年付印的《藏族簡史》鉛印本,凡我負責的部分,已見附表。這又給了我一次系統(tǒng)的鍛煉和學習。
一九六四年下達任務(wù),要我編寫兩篇有關(guān)西藏佛教的材料,供領(lǐng)導(dǎo)參考。其中一篇關(guān)于以拉薩三大寺為首的西藏喇嘛寺廟和僧侶組織,是我平時興趣所及,所以寫得比較得心應(yīng)手,雖然還有許多材料和看法來不及加進去,這次還是提出來作為自己的代表作品。本來打算有空時把它改寫,加以充實、提高,但一直沒有實現(xiàn)。
為時不久,就開始了文化大革命。十余年間,幾乎把自己僅有的一點積累,統(tǒng)統(tǒng)荒廢了。在最困難的時候,雖然心里不服,但也確乎有點灰心,有點負氣。當然還有點怕事,燒掉了不少舊作和筆記?,F(xiàn)在幾乎是兩手空空,要我談自己的學業(yè)成績,唯有說說空話,表示一點未來的愿望而已了。
最近一兩年來,病體稍見恢復(fù),信心也回來一些,年齡是大了,但還想做點能力所及的事情。例如,近年來國外出了一些有關(guān)藏族歷史的著作,有的偏見甚深,難道就沒有什么可以反駁的?再以近代西藏而言,有些問題如西姆拉會議這一懸案,遲早得“深究”一下,西方人、印度人寫出的東西夠多了,難道就不許我們談?wù)勎覀兊目捶??再如,長期處于外國勢力籠罩下的西藏社會,究竟起了哪些變化?與內(nèi)地有何異同?這也是我為自己提出的一個課題?;仡欁詮膮⒓痈锩ぷ饕詠恚瑤缀趺看味际穷I(lǐng)導(dǎo)布置了什么,自己就干什么,還沒有完全照自己意思,寫點自己想寫的東西過。今后很想一試。
絕不是說,我對哪些問題已掌握了多少了不起的材料了。我認為材料是沒有收集完了的一天的,在把材料擺得差不多的時候,觀點是主要的問題。這是有“學”還要有“識”。光有材料,沒有自己的或最好是獨到的見解,是有“學”而無“識”,說不上研究。這點看法可能不完全恰當,但這將是今后我工作時用以勉勵自己的一點要求。
柳陞祺《研究工作匯報》
文中所提《仲夏夜之夢》譯稿“原定在桂林出版,后以桂林淪陷作罷”一事,其詳情述于《緬懷老同學趙家璧》(1997,67頁):
1938年春,我離開上海到了四川,這時上海租界已成為一個所謂“孤島”,我們也再未通信。后來,我只從報上看到良友公司已從上海搬遷桂林繼續(xù)出版營業(yè)的消息。這時我住在成都,曾寄給他我利用業(yè)余時間翻譯的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的譯稿,問他是否可用?老實說這只是憑我個人的興趣譯出,我并不知道這劇本已有人譯過,而且不久還看到成都某劇團公演了這個戲,這使我頗有點兒感到不安。因為我想當這抗戰(zhàn)方始,后方物資奇缺的情況下,有什么必要再另出一本已經(jīng)有過的譯文,這不是叫老同學為難嗎?不想很快接到他從桂林來信,告訴我良友公司準備出版。但是事隔不久,長沙失守,桂林告警,不久也跟著淪陷,我接到他來信告訴我良友公司正準備再次拆遷,我的譯稿已無法付印了。事后,還承他設(shè)法把原稿寄還了給我。
柳譯奧斯?。↗ane Austen, 1775-1817;柳譯奧斯頓)的《傲慢與偏見》沒有出版,柳譯阿諾德(Matthew Arnold, 1822-1888;柳譯阿諾爾)的批評名篇似乎也沒有正式發(fā)表,兩種譯稿均已散失無存。只有柳譯《仲夏夜之夢》的一部分(不知全稿是否還保存在柳家人手中)題《仲夏殘夢》刊于成都文心文藝月刊社出版的《文心》第1期(1943年3月20日,11-16頁)。譯文前面有篇引言:
這是我在譯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的一部份未定草,原文在第二幕,第一二景,正是落花如夢,人物故事都是毫無憑據(jù)的,所以可以無須注解,如今被我宰割了這一段出來,更是支離破損,成為一個殘夢了,只是譯后自己讀讀,像看到落花貼地,沽[沾]上了泥漿,真有些對不起作者之感。
《仲夏殘夢》
由此可見,柳是打算在《文心》上發(fā)表他翻譯的第二幕第一場(第一景)和第二場(第二景),但是在第1期上連第一場都沒登完。此后的《文心》我只見過第2期(1943年5月20日),里面沒有柳譯,不知第一場的剩余部分和第二場最后登完沒有。大約在同一時期,柳陞祺還翻譯過一篇《我在白天轟炸了德國》,刊于《中國的空軍》第3卷第4期(1943年4月15日,123-124,114頁)。在譯刊這兩篇文章的第二年,柳就去了西藏。
兩頁談話記錄
本文接近定稿時,正好孔網(wǎng)上拍了一批廖祖桂(1929-)的文件。廖曾擔任《中國藏學(漢文版)》主編,柳的很多文章都是他發(fā)的。在這批文件中,有兩頁筆記特別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它們顯然是廖(字跡是他的)對柳某次關(guān)于自己入藏和從事西藏研究的談話的記錄,是研究柳氏生平的第一手史料。筆記沒有題目,它的全文如下(文中字跡最難辨認的地方參考了友人艾俊川的意見):
本來興趣很淡,1944年進去才有興趣??谷諔?zhàn)爭,第二次大戰(zhàn)進行,使人對國家考慮得多,應(yīng)好好研究。涉及的國家主要是英國??从藢懙臅容^多。沈宗濂是蔣介石侍從室,他就常鼓勵我做些研究。利用拉薩生活上事情少,請教人,慢慢對西藏歷史感覺興趣。我感覺到應(yīng)該用中國人的觀點看西藏問題。其他外國人的書,基本上是英國人的觀點。自己努力爭取到用中國人的眼光看問題。英國人的話不能相信,用自己的材料,來研究。個人的經(jīng)歷,進入近代史,也就是鴉片戰(zhàn)爭前后,英國對遠東侵略、經(jīng)營是東印度公司。英國侵略西藏一定要經(jīng)過新加坡嗎?英國很早感興趣,他認為喜瑪拉雅山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礙。香客朝山,來到西藏。英國比較積極侵略西藏,一邊從西藏進入,英國落腳點是孟加拉,必然從西藏下手,搞中國的一部分。
一坐船搞海邊(泛海來)
二走西藏(打通西藏這條路)
英國人認為為了保衛(wèi)印度,同沙俄競爭。
應(yīng)該以這樣的觀點來寫西藏歷[史]。文獻比較多,鉆進去了,搞西姆拉會議是后來的。英國搞西藏究竟是為什么?我去了西藏,對封建農(nóng)奴制社會親眼看到比別人便宜。從東印度公司到直接管理印度,是研究的重點。第一,便宜是去過西藏,見到封建農(nóng)奴制的西藏,有感性認識。在西藏有英國人,英文秘書同他們打交道。第二,英國人著作多,別的國家也是用英文寫的,有人說受影響,我說從中國人觀點要知己知彼,他們當中筆下比較隨便,諒你不能翻身。我在藏五年。第三,他們看不到漢文資料,了解不到中國人的觀點。把西藏做為終身研究,是從1952年開始,1953年介紹到中央民院研究部,研究西藏。以前在門口徘徊,一直未離開崗位就一直下來了。1959年感覺到中印該會為中印邊界東段[……],應(yīng)把西姆[……]。中國人和印度人都上了當。對那條麥克馬洪線如何解決不好說。但從線的來源是可以。麥克馬洪線,連英國人中有人不知道。中印應(yīng)該友好,等有心研究這個問題,在查看他們的書,其中搞的鬼有人知道但不敢說。中國人不說,誰來說。他們不說①搞不清,②害怕講,③大氣候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抗。他們要孤立中國。外國人知道也不愿意說,有的根本不了解。印度人不會談。有的英國人還是比較好。當時是兩大陣營想整我們。印度在英國統(tǒng)治下,無權(quán)過問英國對西藏的政策。了解情況只有四、五個印度人。我認為首先要搞清楚,打了一仗,認為是侵略,我們希望不要把事情搞僵了。事情未搞清,種下禍根是英國的邊疆官員。所以搞西姆拉會議。
十年動亂丟了十年,年齡大了,把西姆拉做為重點,可以上推也可以下延,不能漫無邊際去搞。旁的東西也搞,但重點不丟。各國探險留在很少遺跡。沙俄特務(wù),宗教聯(lián)系。法、意、俄。英國是第一名,別國不能等同。遙遙領(lǐng)先。
《藏族簡史》近代史其中五章是柳老寫的,集中反映他的觀點。
廖祖桂筆記
筆記第一頁的天頭和地腳還寫有“為了國家利益,救亡圖存”,“貝爾、榮赫鵬”,“黎吉生是隨古德進去”(此句下方有字暫時無法辨認;古德即Sir Basil Gould[1883-1956]),“1991-1944=47”(1944是柳入藏之年),“1991-1952年=39年”(1952是柳回國之年),“《西藏的僧侶和寺院組織》”等字。從其中的兩個算式來看,這份口述材料的記錄時間大概是1991年。
改開時期的四次出國
李晨升的《柳陞祺先生生平》記錄了柳在改革開放后的兩次出國參會和一次出國訪學。第一次出國參會是1979年“赴尼泊爾加德滿都出席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的‘亞洲口頭傳統(tǒng)文化研究專家’會議,被推選為大會副主席”??拙W(wǎng)曾上拍后又上架一封1980年2月12日柳致民俗學者鐘敬文(1903-2002)的信(網(wǎng)址:https://www.kongfz.cn/44422299/;https://book.kongfz.com/172632/630268416/;2023年10月9日讀?。?,其中正好有對這次國際會議的介紹:
鐘先生:
馬學良同志告我,您對前次加德滿都會議上的報告及論文很感興趣?,F(xiàn)在我先把情況簡介如下。
那次開會三天,就是按議程討論了一個關(guān)于十年規(guī)劃的報告,需等教科文組織修正后,正式印發(fā)。當時并無宣讀論文等活動,但在會外,代表們送了些小冊子和打印稿。內(nèi)容有:
孟加拉國的口頭傳統(tǒng)及民俗研究;
喜馬拉雅的巫醫(yī);
尼泊爾樂器、節(jié)日等;
印度民間舞;
印尼東加里曼丹的音樂
等方面,但份量不多,現(xiàn)在都存在民族研究所,如感興趣,可請楊堃先生隨時索閱。此外,教科文組織的代表河野靖有一篇講話,是在開幕式上講的,我沒有趕上,但事后發(fā)我一份,現(xiàn)存研究所科研辦公室。記得內(nèi)容比較廣泛,準備春節(jié)后去要來,作一摘要送上,您再看是否有參考價值。
您前次送我兩篇論文,已經(jīng)收到,在此一并道謝。有事可寫信到“地安門東大街四十五號”,較為方便。
順致
敬禮
柳陞祺
1980.2.12
1982年10月,柳又赴英國訪學(1982年10月20日致鄧銳齡信,2008a,808-809頁;1987年9月18日致鄧銳齡信,2009,210頁),一直待到1983年(1984d,800頁)。在英期間,除查閱自己專業(yè)的英藏涉藏檔案史料外,還幫助翁獨健(1906-1986)調(diào)查中亞的材料(1982年11月1日致鄧銳齡信,2008a,809頁),幫助史金波(1940-;當時擔任柳陞祺所在歷史研究室的室主任)了解斯坦因在黑水城掘獲的西夏文文獻的保存情況(史金波《文如其人 人如其文——紀念柳陞祺教授誕辰一百周年》,2008b,70頁)。李文沒有提到這次出國訪學。
我手里有一封柳1986年12月7日致黃華和廖祖桂的信,里面提到英藏涉藏檔案的事:
同志:
月前,多吉才旦同志要我寫個關(guān)于英國所藏有關(guān)西藏的檔案的材料,我早已寫好。打過幾次電話,都因占線,沒有接通,所以寫信想請您方派人來取一下,不知便否?
我的住處是:海淀區(qū)學院南路皂君廟中國社會科學院宿舍三號樓二門十一號。電話:898536-73。
敬禮
柳陞祺
1986.12.7
柳1986年12月7日致黃華和廖祖桂的信
柳寫的這個“關(guān)于英國所藏有關(guān)西藏的檔案的材料”,如果還能找到,將會是一份重要的學術(shù)史料。
1984年1月,社科院院長馬洪(1920-2007)、顧問錢俊瑞(1908-1985)率院代表團赴印度和尼泊爾訪問,團中民族所的代表是柳陞祺與劉興武(世界民族研究室)。這次出國訪學,李晨升文也有提及(但將訪問時間誤作1983年),并說“在印度訪問期間,柳先生應(yīng)邀介紹新中國對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diào)查研究的情況,受到有關(guān)人士的歡迎和好評”。從領(lǐng)導(dǎo)構(gòu)成(馬、錢都是研究經(jīng)濟學的)可以看出,這個團是以經(jīng)濟調(diào)查為主,柳、劉代表的人文社會科學只能算是配角。柳在1983年12月31日晨致鄧銳齡的信中提到(2009,206頁):
新年假日后,我也許去所一次,這次的準備會議較多,使我感到有點忙亂,你處就不來了。
遇見周秋友[有]也請代我說一句,這次行期三周,一月底回來。
柳信所說“這次”就是指訪問印、尼之行。周秋有(1937[一作38]-)時任民族所歷史室的助理研究員,正協(xié)助柳陞祺研究麥克馬洪線問題(此據(jù)周秋有1984年2月填寫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科研人員研究計劃表》)。順便提一句,周翻譯過伯戴克《十八世紀前期的中原和西藏》修訂版,打字油印本,上下冊,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民族歷史研究室,1981年7月[原書無印制時間,此據(jù)書前《譯者的話》的完成時間];《十八世紀前期的中原和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西藏第1版[內(nèi)部發(fā)行])。
我手上有民族所科研處關(guān)于這次訪問印、尼之行的部分檔案。正如柳致鄧信所說,這次訪問行前的“準備會議較多”。比如檔案中有一封劉興武1983年12月20日(周二)致民族所科研處的信,內(nèi)容是請科研處轉(zhuǎn)告柳代表團全體將于12月23日(周五)和24日(周六)在院部開會:
科研處,
接外事局電話通知:赴印、尼代表團全體于本周五、六兩天在院部開會,請柳先生于周五(23日)八時半前到會。請務(wù)必轉(zhuǎn)告。
劉興武
1983.12.20
與行前的準備會議有關(guān)的,還有寫于《民族語文》雜志社便箋上的兩個通知。第一個通知沒寫具體時間,內(nèi)容是通知柳、劉二人到院部聽報告的時間已有變化:
張國維同志電話
下周二柳、劉到
院聽報告時間改
下周四上午9點
請即轉(zhuǎn)告本人
第二個是通知柳、劉二人印度駐華使館將于1984年1月2日晚宴請赴印代表團:
一月二日晚6:30印使館
宴請赴印代表團全體。
地點:光華路13號(從
日壇東路進)。
柳陞祺
劉興武
檔案中還有柳陞祺(1983年)12月30日致史同志(民族所科研處的史鳳耀)信一封(寫于活頁紙上):
史同志:
這次去印、尼訪問,我想借一個手提文件夾,不知有否?有時,可交常鳳玄同志。
又,看到別的所,帶有出版物贈送,請考慮,我所是否亦該適當帶點?我個人想法,
宜精而不宜多。如上次送英國學術(shù)院及圖書館的《中國少數(shù)民族》一書,頗受歡迎,可
以帶幾冊分贈印度及尼泊爾有關(guān)方面。如何?請告知劉同志并征求他的意見。
柳陞祺
12月30日
柳陞祺(1983年)12月30日致史同志(民族所科研處的史鳳耀)的信
“上次送英國學術(shù)院及圖書館”云云,指1982年到1983年的英國訪學之行?!皠⑼尽睉?yīng)該就是同行的劉興武。第二年的1月3日,科研處擬定了一份贈送書目(含冊數(shù)),寫在民族所專用信箋上:
柳先生、劉興武帶出國的書目
1984、1、3、
《中國少數(shù)民族》 5
《中國民族分布略圖》 5
《西藏歷史的新篇章》 5
《中國少數(shù)民族人物圖片》 10
這四種書的出版信息如下:
《中國少數(shù)民族》,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編輯委員會《中國少數(shù)民族》編寫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第1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分布略圖》,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學研究室主編,尹文成編繪,北京:地圖出版社,1981年3月第1版。
《西藏歷史的新篇章》,牙含章著,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
《中國少數(shù)民族人物》 (含56個民族的人物的56張彩色照片),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北京特藝畫冊出版組編,無出版單位和時間。
檔案里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訪印代表團的報告》鉛印本七頁。據(jù)這本《報告》說,代表團于1月6日(周五)從北京出發(fā)。在上述柳致史信的右上角,有史鳳耀(據(jù)字體)的鉛筆批示“車輛 6日早 6:30”,應(yīng)該是所里派車送柳、劉二人去機場的時間。1月20日(周五),代表團結(jié)束了對印度為期十四天的訪問,于當天上午離開印度前往尼泊爾。1984年1月21日的《人民日報》對此有報道,我買到的檔案中有科研處剪存的剪報。據(jù)檔案中寫于民族所專用信箋上的三行字,劉興武只去了印度,于1月21日返京,而柳陞祺則繼續(xù)隨團赴尼泊爾,最后于1月28日下午乘CA974航班回京。從1月6日到28日,正好“行期三周”?!秷蟾妗穼⒋诵卸ㄔ?月7日(周六)到19日(周四)之間,應(yīng)該是把抵印之日(1月6日)和離印之日(1月20日)排除在外了?!都o念論集》前面圖版部分第5頁上部有照片“柳陞祺在印度泰姬陵(約20世紀80年代)”,應(yīng)該就是這次出國開會時照的。
1985年8月6日至9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召開“社會結(jié)構(gòu)和世界糧食短缺國際討論會”,柳陞祺作為社科院的代表參加(王曉義《懷念柳陞祺先生》,2008b,80頁)。這是李晨升文提到的第二次出國參會。據(jù)1985年8月23日柳致鄧銳齡信,柳于8月5日獨自出席此次墨西哥會議(據(jù)鄧按語),這大概是出發(fā)的時間。另據(jù)同信,柳于8月16日午夜回京(2009,207-208頁),可見在會議結(jié)束后又安排了一些活動。會后刊有論文集《食物短缺:研究與展望》(Food Deficiency: Studies and Perspectives. Papers Presented at an International Seminar of Anthropologists, Organized by the Division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Sciences, Sector for Social and Human Sciences, 6-9 August 1985, Mexico City, Bangkok: Unesco Principal Regional Office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1987),柳陞祺(Liu Sheng-Qi)提交了英語論文《中國的食物問題:一個社會經(jīng)濟學的研究》(“Food Problems in China: A Socio-Economic Study”;據(jù)國圖所藏該書的縮微膠片),作為論文集第三部分《諸國案例》(Part III. Country Cases)的第十一章(Chapter 11)收于157-167頁?!都o念論集》前面圖版部分第4頁中部的照片“柳陞祺在墨西哥參加聯(lián)合國食品會議,與各國與會者合影(1958年)”就是攝于此次會議期間,只是把1985年錯印成了1958年。
《中國的食物問題:一個社會經(jīng)濟學的研究》
柳陞祺的幾種代表作
《調(diào)查表》、《履歷表》和《評定表》里列舉的學術(shù)成果,都是完成于“文革”之前。但是,柳的幾種代表作卻都是發(fā)表于改開之后,那時他已經(jīng)是古稀之人了。
第一種代表作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一組文章。這就是《文集》上冊所收四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文章:《第六輩班禪額爾德尼?洛桑貝丹意希生平事跡述評》(1987),《關(guān)于東印度公司派波格爾入藏之行》(無寫作時間,2008a,255-256頁),《喬治`波格爾入藏的使命內(nèi)容及其執(zhí)行結(jié)果》(1984b)和《馬吝——第一個到拉薩的英國人》(1986b)。其中第一篇和第三篇是同鄧銳齡合寫的。在這四篇一組文章之上,還可以再加上英語遺作“Notes on Thomas Manning’s Journey to Lhasa according to Chinese Sources”(2014a;此文并非上述《馬吝》一文的英語版或英譯)。這組文章都是介紹和研究馬卡姆(Clements R. Markham, 1830-1916)整理校注的波格爾(George Bogle, 1746-1781)和馬吝(Thomas Manning, 1772-1840)的入藏行記(Narratives of the Mission of George Bogle to Xizang and of the Journey of Thomas Manning to Lhasa, London: Trübner and Co., 1876; 2nd ed., 1879;reprinted, New Delhi: Ma?ju?rī Publishing House, 1971;根據(jù)我購藏的民族所圖書館舊藏1971年重印本)的。第三篇和第四篇都有打字油印本,其中第三篇是在1983年6月由民族所編印的(宋希於購贈),而第四篇則是在1985年由社科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編印的。
《喬治`波格爾入藏的使命內(nèi)容及其執(zhí)行結(jié)果》
馬卡姆的書是研究英人涉藏史最基本的史料。柳很早就讀過這本書,《西藏與西藏人》的薦讀書目中就有。在書評《評李有義著的“今日的西藏”》(此文未收入《文集》)中,柳通過列舉李著在引證資料方面的多處錯誤,比如將Bogle(柳當時音譯作布格爾)錯拼成Bagel(李音譯作伯杰),把Bogle會見班禪說成會見達賴等,進一步指出:“布格爾等人的紀錄,亦印有專書,因之這已是一則很普通的資料了。但不知李先生翻了那本起碼的參考書沒有,以致發(fā)生這樣的錯誤?!薄皩焙汀澳潜酒鸫a的參考書”就是指馬卡姆的書。
關(guān)于民院和民族所中以社會學方法研究民族史的學者,比如李有義和費孝通(1910-2005)等,鄧銳齡在2001年12月23日致柳陞祺信(收入《文集》后應(yīng)該有刪節(jié))中有一絕妙的概括:“大凡從事社會學者每每表示創(chuàng)造新的概念,如費孝通先生之“智力支邊”、“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等等,能提出旁人所心知而未能想出的名詞。李先生也是如此吧!多年前,與已故的賈敬顏先生和現(xiàn)仍在國外的張廣達先生聊天,他們說如費先生等社會學家會看我們這樣研究歷史的人太煩瑣饾饤,也是有點道理的?!保?02頁)在這類社會學者眼里,把Bogle拼成Bagel,把會見班禪說成會見達賴,看不看“起碼的參考書”,也許都不算是問題。
柳在1997年9月5日致鄧銳齡信中提到:“至于工作也沒有全丟,只是想把過去有點老底子的東西找出來看是否能拼湊成章……”(2008a,819頁)鄧于1997年9月12日的回信中就“老底子”提出詢問:“先生信上談過去的‘老底子’,記得曾看過先生譯的Markham編的那部講Bogle入藏記行前面的一篇長序,不知還在手下否?其字數(shù)若干?”(2008a,888頁)《文集》下冊收有一封因“無具體時間,故附信函[指《寫給鄧銳齡先生的信函(1981年—2003年)》]最后”的柳致鄧信(2008a,858-860頁)。此信讀起來感覺似乎不是一封信,而是至少由兩封信誤混而成。至于誤混的原因,大概只有看原信才能判定了。其中最后寫有時間11月4日的部分提到:“記得你在一封信內(nèi)提到我過去譯的Markham一書的長篇序言,這稿子我給伍昆明同志參考,怕已半年多了,現(xiàn)在還在他那里,順此一提?!保?008a,860頁)似乎是對鄧1997年9月12日信的回應(yīng),可見這一部分至少最早是寫于1997年。馬卡姆長篇序言的譯文未見正式發(fā)表。
柳的第二種代表作是《1929年版〈艾奇遜條約集〉第14卷何以有兩種不同版本?——兼評西姆拉會議(1913-1914)》。此文在《中國藏學》1990年第1期刊出時,前面有一篇“編者按”,不知何人所寫。在孔網(wǎng)上拍的廖祖桂文件中,有一封柳寫給他的信,內(nèi)容正好與此“編者按”有關(guān),應(yīng)該是寫于1990年1月17日。信文如下:
廖同志:
本文我未看過。許多話內(nèi)部談?wù)効梢裕灰斯_。我看括?。ā﹥?nèi)的話都可以省去,尊意如何?
總之,簡單些,含蓄些好。
匆匆過目,言不盡意。相信黃顥同志不會介意,但我很感謝他。
敬禮
柳陞祺
1.17
再:文辭有失圓潤處,請盡量改。
柳陞祺致廖祖桂的信
從信中可以看出,“編者按”的作者是柳的同事黃顥(1933-2004)。隨這封信一起上拍的,還有黃顥“編者按”的原稿。從原稿看,按語寫在三張四百字的稿紙上面,寫滿了兩張半,共約一千字。柳在上面用鉛筆做了很多的刪節(jié)(加括弧的部分)和修改,經(jīng)過刪改后登出來的字數(shù)只有二百七十字左右,不到原稿的三分之一。關(guān)于撰寫論述中國對藏主權(quán)一類文章的文風問題,柳陞祺有自己一貫的主張。鄧銳齡回憶說:“柳先生在寫作時主張既占住理,則應(yīng)‘引而不發(fā)’,不必用‘大批判’式的咄咄逼人的口氣,以后這就成了我們論文的含蓄和緩的風格?!保?008b,55頁)柳在1982年10月20日寫給鄧的信中,還提到“凡遇我們同別人有不同看法的地方,講理必須透徹,但文辭可緩和,要有大國風度”(2008a,809頁)。柳致廖信中的“含蓄些好”,正是“引而不發(fā)”,“文辭可緩和”的意思。
黃顥原稿提到柳陞祺1982年去英國閱檔事:“為此,他于1982年赴英國倫敦,查閱并復(fù)制了印度事務(wù)部所保存的有關(guān)檔案原件和縮微膠片,包括剛剛解除保密期而為蘭姆以前未能親見的檔案,進一步掌握了第一手珍貴材料?!绷堰@一段壓縮成“(加以)他訪英之便查閱有關(guān)檔案”,并在旁邊用鉛筆注上做出如此刪改的理由:“不宜太具體,怕影響去英查檔案的后來人?!睆倪@種處理方式,可以看出柳心思的細密。
柳陞祺鉛筆批注
在1990年7月10日致鄧銳齡信中,柳提到將此文寄給鄧,以及能讀漢文的譚?戈倫夫(A. Tom Grunfeld, 1946-),和不能讀漢文的蘭姆、馬克斯韋爾(Neville Maxwell, 1926-2019)和古普塔(Karunakar Gupta, 1916-1987;柳寄文時不知古普塔已作古),并抱怨說“可惜不見得有幾個人看得懂漢文,我又沒功夫另寫英文的”(2009,212頁)。到了1991年3月26日給鄧銳齡寫信時,柳提到自己已經(jīng)在翻譯這篇文章:“……最近,在忙著把去年年初發(fā)表的那篇艾奇遜條約集真?zhèn)伪镜拈L文譯成英文,亦是中心要我搞的,已拖得相當長了(對自己人說話和對外國人說話,應(yīng)稍有區(qū)別),一半是遇到一些困難,一半是怕過份緊張了對我這上了年齡的人不宜,現(xiàn)計劃在月底趕完(看來還要推遲一個月)……”(2009,213頁)在同年9月24日致鄧信中,柳提到已將此文譯完:“我那篇關(guān)于西姆拉會議(即條約集真?zhèn)伪荆┑拈L文,我已譯成英文,并有幾處小小的改動,原定這次會議時印出,怕有點來不及了……”(2009,213頁)最后,譯文題“Why Volume XIV of 1929 in A Collection of Treaties, Engagements and Sanads Relating to India and Neighbouring Countries Has Two Different Editions——With Comments on the Simla Conference(1913-1914)”,收進胡坦(Hu Tan, 1933-)主編,中國藏學出版社出版的英語論文集《中國藏學研究論文集》(Beijing: China Tibetology Publishing House, 1991, pp.233-289)。在同年11月20日致鄧信中,柳提到了已經(jīng)出版的《中國藏學研究論文集》:“你提到我那篇關(guān)于西姆拉會議的長文,應(yīng)當譯成英文,我已經(jīng)譯出,并發(fā)表在最近中心印出的《中國藏學研究論文集》這冊論文集(這書的前言亦是我寫的,其他不是)上了……這次中心要我譯成英文,我還作了一點小修小補……”(2009,214頁)
柳很早就有精選國內(nèi)優(yōu)秀的漢語論文并將其譯為英語的建議。在我拍到的廖祖桂文件中,有一封柳1988年11月16日致多吉才旦(亦作多杰才旦,時任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總干事長)的信,內(nèi)容就是詳談這一計劃:
多吉才旦同志:
讀講話稿,很全面,只有一點個人想法,提供參考。
國外現(xiàn)在對藏族的研究,相當熱鬧,而相形之下,我國的研究情況,反倒默默無聞。
除了國外有人有意封鎖,恐怕我們自己在這方面也努力得不夠。
“中心”,在各項任務(wù)之外,似乎應(yīng)當起到一個窗口的作用。通過這個窗口,不僅要把國外有價值的作品介紹進來,而且也要把國內(nèi)較好的研究成果介紹出去,對此我們不必過份自謙。這里有個主要問題是語文工具,試想別人用英文寫篇東西,幾乎世界各地可不脛而走,而我們用漢文和藏文寫的東西,除了國內(nèi),有幾個人看得懂?結(jié)果國際上只聽見他們的聲音,聽不到我們的聲音,又怎么比高低?我們不能等待別人學完了藏文、漢文來讀我們的作品,我們唯有把作品譯成外文,送出去,才能扭轉(zhuǎn)這個局面。這個任務(wù)可能唯有中心,有此條件。
知道中心計劃出一批包括幾種文字的普習性叢書,這個計劃很好。但是否也可以考慮把歷年國內(nèi)發(fā)表的文章,精選一部分,譯成外文,印成專篇小冊,可以贈送交換,以資推廣,并陸續(xù)印發(fā),使專業(yè)性較強的作品,也得以問世,豈不兼顧了提高?如此持之以恒,亦能有助于組織或協(xié)調(diào)國內(nèi)藏學研究的進行,不知對否。匆匆,順致
敬禮
柳陞祺
1988.11.16
柳1988年11月16日致多吉才旦的信
可惜英語版《中國藏學研究論文集》在出了第一輯之后,只于1996年出了第二輯(廖祖桂主編,張祖極副主編)就結(jié)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