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晚明——文人畫史上的岔口(外一篇)

晚明及其后,市民的文化精神日益活躍,極大地沖擊了千百年來傳統(tǒng)的貴族精英文化精神,各種新的社會形態(tài)也表現(xiàn)在文人畫史上。

晚明及其后,市民的文化精神日益活躍,極大地沖擊了千百年來傳統(tǒng)的貴族精英文化精神,各種新的社會形態(tài)也表現(xiàn)在文人畫史上。董其昌作為對傳統(tǒng)文人畫筆墨精神深有了悟的文人士大夫,傳承文人畫的筆墨精神,石濤則提出了“筆墨當隨時代”的豪言壯語,青藤和八大山人那種才氣橫溢的作品在藝術史上可謂是駭世的經(jīng)典。

晚明——文人畫史上的岔口

在中國文化史上,除了先秦的哲學思想以外,最典型的當屬晉唐書法,唐詩宋詞、宋元繪畫和明清小說。而前面的幾種文化現(xiàn)象都是精英貴族文化精神的一種體現(xiàn),而明清小說如施耐庵的《水滸傳》、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吳承恩的《西游記》、馮夢龍的《三言二拍》等,它們則是市民文化精神的反應,因小說的流行,到了晚明以后,市民的文化精神日益活躍,極大地沖擊了千百年來傳統(tǒng)的貴族文化精神,由于市民文化精神的影響,各種新的社會形態(tài)開始出現(xiàn),這種變化和新的社會形態(tài)也表現(xiàn)在文人畫史上,許多以精英貴族文化為支撐的文人畫家也選擇了不同態(tài)度。

董其昌山水冊


其中,如董其昌作為對傳統(tǒng)文人畫筆墨精神深有了悟的文人士大夫,傳承文人畫的筆墨精神,成為文人畫史上承前啟后一個重要的人物,奈何他的后人除了四王以外,一直到清末就日漸衰落,可謂氣數(shù)將盡,到了民國以后雖還有從事這一脈的畫家,但已經(jīng)成了回光返照,如今雖然也有以這種形式依樣畫葫蘆,但不少作品都成了當今文化市場中的地攤貨,不堪入目。與董其昌不同的是,后來的石濤則提出了“筆墨當隨時代”的豪言壯語,所以我認為石濤是四高僧中唯一得以開悟的僧人,故而我曾創(chuàng)作過一幅題為《苦瓜和尚面壁巖》(見2021年上海人美《筆墨點評》一書的封面 )。盡管在他那個時代具體的響應者不多,但是他畢竟產(chǎn)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尤其是到了清乾隆前后,由于小說的創(chuàng)作更加成形,像曹雪芹的《紅樓夢》、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李伯元的《官場現(xiàn)形記》等,這些作品不但直接抨擊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與制度,市民的文化精神得到進一步的釋放。先后出現(xiàn)了如惲南田和華新羅在花鳥畫的寫生、創(chuàng)作作品中那種清新、活潑的氣息,對后世花鳥畫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更又如金農(nóng),他將自己的學養(yǎng)和深厚的筆墨功底,致力于民間的藝術形態(tài)之中,創(chuàng)造了自己獨立的藝術形象,樸質(zhì)無華,他不但傳承了石濤積極的創(chuàng)作理念,更重要的是,可以說對后來齊白石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更直接的影響,使他成為其后舉世矚目的人民藝術家,也轉(zhuǎn)軌成為中國繪畫史上新的時代旗手。

石濤山水冊頁


齊白石墨蝦


當然,除了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以外,在當時更還有一種另類,在中國文化史上總有一些才高氣傲的文人,他們恃才傲世,懷才不遇,他們作為精英文人,以自己在文化上各方面學養(yǎng)的積累和天分,時而在情緒激烈的情況下,以一肚子的不合時宜的牢騷和才情進行發(fā)泄在詩文和各類藝術創(chuàng)作之中,晚明青藤和八大山人就是這種另類的典型。如青藤的墨葡萄圖上面題著“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又如題著“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diào)文”的山水,又如八大山人的《魚鴨圖卷》中那種橫眉冷對的傲世形象,他們這種才氣橫溢的作品在藝術史上可謂是駭世的經(jīng)典,后人是無法仿及的。我想,即使他們自己當情緒穩(wěn)定以后,也不能再重復自己。

徐渭 《墨葡萄》 故宮博物院藏


八大山人像


八大山人  孤松圖


他們這種大寫意的表現(xiàn)形式,直接影響了晚清以后以吳昌碩為典型的大寫意畫風的流行。吳昌碩作為一個有相當學養(yǎng)的時代文人,他不但認識自己,更認識自己所處的時代及各種新興的社會現(xiàn)象和文化市場的需求,所以他在傳承青藤的大寫意風格的時候,作品的面目也就有所不同,在他傳世的作品中以梅蘭竹菊,金玉滿堂的牡丹、玉蘭、荷花等居多,為世人所喜聞樂見,他的作品以自己石鼓文篆書的深厚功力結(jié)合他的學養(yǎng),在作品的表現(xiàn)中,筆墨蒼勁圓渾為他人所不及,成為大寫意畫派的一代宗師,功不可沒。但他的后人在學養(yǎng)和筆墨上都有所不及,所以在傳承上漸漸衰落,尤其在現(xiàn)代的美術教育中,這種感性為基礎的藝術形式,更不盡如人意,這其中說明了,以感性的藝術形象都不能用理性的教育模式進行教學和傳承。更可笑的是,當下真正的大寫意其實越來越加稀缺,在全國美展等展覽上難覓身影,相反,一些偽大寫意與老年大學中學員偽寫意卻愈加盛行。

追根溯源,歷史的變遷其根本還在于文化精神的變遷,任何的藝術家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不斷地學習、改造自己,認識世界、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時代,才有可能在合理的努力中,成就自己的事業(yè)。

關于創(chuàng)作作品《金農(nóng)》的一個過程

我一生喜好文人畫,金農(nóng)是中國文人畫史上一個很典型的代表,但我對他的認知是有一個過程的。記得七十年代中期,我前后基本花了15年時間,才對元代方從義的《白云深處》中的筆墨得以認識和把握。俗話說,任何學問都要以最大的功夫打進去,但又要以最大的功夫打出來,這使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金農(nóng)。

金農(nóng) 《自畫像》 故宮博物院藏


傳世所見的金農(nóng)作品,不管是什么題材,比較他人而言就像是一個毛坯,沒有任何的雕琢和打磨。畫史中有一句俗語,畫如其人,可以想見金農(nóng)一定是一個樸拙無華的文人,大概正如近代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一書中所表述的學者的三種形象中最后的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怎么去表現(xiàn)呢,一直很茫然。

后來在一個偶然的日常生活中,突然達到了啟悟。

二十多年來,我習慣每天早晚兩次去住處附近的一個公園漫步和活動,園內(nèi)一條偏僻的小道上有一顆茁壯的樟樹,它生長在一個茶室的背后,我每天習慣在這顆樹身上撞背來鍛煉身體,后來很多人學我的樣,久而久之樹皮的表面就變得很光滑,像被打磨過一樣。好幾年前有一次,我依然在樹前撞背,因為眼睛不好,我看不到上面茂盛的樹葉,只聞到襲人的香氣,感受到樹身的粗壯。忽然,我一下子得到了開悟,這不就是金農(nóng)嗎?

興奮之余,回家之后,我拿出紙來,用沉著簡駭?shù)墓P墨,只用了廖廖五筆就畫成了《金農(nóng)》這張作品,朋友見了都不禁叫絕,我自己也感覺達到了形神兼?zhèn)涞木辰?。于是我在畫上題:“金農(nóng)同志你好?!?/p>

中國畫的寫生要求形神兼?zhèn)洹F渲猩剿嬜非箦塾斡谔斓刂H的氣韻,花鳥畫醉心于萬物之中的氣息,人物畫則追求悟于心神之內(nèi)的氣質(zhì)。金農(nóng)的藝術創(chuàng)作,不但體現(xiàn)了石濤所謂的“筆墨當隨時代”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影響了后來的藝術大師齊白石,至今越來越為人所仰慕。

2024.3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