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念奴嬌
詞牌由來
“念奴”是個人名,她是唐朝天寶年間的著名歌妓,據(jù)記載:念奴“善歌唱,聲出于朝霞之上,雖鐘鼓笙竽,嘈雜而莫能遏”。傳說唐玄宗曾親自作曲填詞,命念奴歌唱,其聲“嬌滴滴如夜鶯啼鳴,婉轉(zhuǎn)轉(zhuǎn)似百靈放歌,活潑潑如鴛鴦戲水”。玄宗龍顏大悅,遂將此曲定名為“念奴嬌”。
以“念奴嬌”為詞牌名最著名的當(dāng)屬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了。
《念奴嬌·赤壁懷古 》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
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
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念奴嬌?赤壁懷古》流傳千古,首句為“大江東去”,末句“一樽還酹江月”,故“念奴嬌”又名“大江東去”或“酹江月”。
NO.2 雨霖鈴
詞牌由來
據(jù)宋人王灼《碧雞漫志》記,唐玄宗避安史之亂出逃,在馬嵬坡迫于形勢,將楊玉環(huán)賜死。后在霖雨連綿之夜,玄宗車行于蜀中棧道之上,馬鈴和著瀟瀟雨聲,更添寥落與凄慘。他想自己身為一國之君,連心愛的妃子都保護(hù)不了,頓時悲從中來,口出“雨淋鈴”三字。后來命教坊“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記恨焉”,并叫伶人張野狐吹奏,從此流傳于世。
這是一個悲傷的曲調(diào),提起“雨霖鈴”,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柳永。
《雨霖鈴·寒蟬凄切》
宋·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
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
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
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
NO.3 釵頭鳳
詞牌由來
《釵頭鳳》詞調(diào)是根據(jù)五代無名氏《擷芳詞》改易而成。因《擷芳詞》中原有“都如夢,何曾共,可憐孤似釵頭鳳”之句,故取名“釵頭鳳”。
提起“釵頭鳳”,不能不說陸游的詞。陸游年輕時娶表妹唐婉為妻,感情深厚,但陸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分離。多年后陸游重游沈園,與唐婉不期而遇。陸游“悵然久之,賦《釵頭鳳》一詞,題園壁間”。
釵頭鳳·紅酥手
宋·陸游
紅酥手,黃縢酒,
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fēng)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
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陸游用“釵頭鳳”大約有兩方面的含意:一是指自與唐氏分離之后,“可憐孤似釵頭鳳”;二是指仳離之前的往事“都如夢”,倏然而逝,未能白首偕老??杀蓢@的一段情。
NO.4 沁園春
詞牌由來
由東漢的沁水公主園得名。東漢明帝劉莊第五個女兒劉致為沁水公主,在封地沁水縣興建一座園林,史稱沁水公主園,簡稱沁園。大將軍竇憲依仗其妹竇皇后的權(quán)勢,以低價奪取沁園,公主害怕,不敢計較。后來章帝知道此事,要治竇憲罪,竇憲退出沁園,從此不得重用。后世泛稱公主的園林為“沁園”。后人作詩以詠其事,此調(diào)因而得名“沁園春”。
將這個詞牌做的大氣磅礴的,當(dāng)屬毛澤東的《沁園春·雪》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fēng)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
NO.5 水調(diào)歌頭
詞牌由來
相傳隋煬帝在開鑿大運(yùn)河時,曾制《水調(diào)歌》,唐代發(fā)展為大型歌舞曲。凡是大曲都由幾個樂章組成,“歌頭”就是開頭一段?!端{(diào)歌》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頭”為中序的第一章,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游”等。
說起這個詞牌,就不得不想起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p>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fēng)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NO.6 鵲橋仙
詞牌由來
關(guān)于“鵲橋仙”這一詞牌名的由來,一說因歐陽修有詞“鵲迎橋路接天津”一句,取為詞名。又有一說,此調(diào)因詠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而得名。以上說法都表明了這一詞牌與“鵲橋相會”的神話有關(guān)。古時關(guān)于“鵲橋”的神話,以東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中“織女七夕當(dāng)渡河,使鵲為橋”的記載為最早。至唐時,民間傳說更為普遍,詩人多有吟詠。該調(diào)大概就是此時產(chǎn)生的。
秦觀就寫了一首“鵲橋相會”的詞,流傳至今。
《鵲橋仙·纖云弄巧》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NO.7 踏莎行
詞牌由來
踏莎行,原指春天于郊野踏青。作為詞牌,相傳為北宋寇準(zhǔn)創(chuàng)制。據(jù)說,北宋寇準(zhǔn)在一個暮春之日和友人們?nèi)ソ纪馓で啵鋈幌肫鹛拼娙隧n翃“踏莎行草過春溪”之句,于是作了一首新詞,名為“踏莎行”。注意:在這里“踏莎行”中的“莎”字讀suō,指莎草,亦稱“香附子”。
《踏莎行·寒草煙光闊》
宋·寇準(zhǔn)
寒草煙光闊,渭水波聲咽。
春潮雨霽輕塵歇。征鞍發(fā)。
指青青楊柳,又是輕攀折。
動黯然,知有后會甚時節(jié)?
更進(jìn)一杯酒,歌一闋。
嘆人生,最難歡聚易離別。
且莫辭沉醉,聽取陽關(guān)徹。
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NO.8 菩薩蠻
詞牌由來
原是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diào)。據(jù)《杜陽雜編》載:“大中初,女蠻國貢雙龍犀,明霞錦,其國人危髻金冠,纓絡(luò)被體,故謂之‘菩薩蠻’。當(dāng)時倡優(yōu),遂歌‘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詞?!碧茣r俗稱美女為菩薩,女蠻國的人梳有高高發(fā)髻,戴金飾帽子,掛珠玉項(xiàng)圈,故稱之為“菩薩蠻”。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唐·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
NO.9 虞美人
詞牌由來
相傳虞美人花與美人虞姬有關(guān)。楚漢相爭,西楚霸王兵敗烏江,聽四面楚歌,自知難以突出重圍,便勸所愛虞姬另尋生路。虞姬執(zhí)意追隨,拔劍自刎,香銷玉殞。虞姬血染之地,長出了一種鮮紅的花,后人把這種花稱作“虞美人”。后人欽佩美人虞姬節(jié)烈可嘉,創(chuàng)制詞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為曲名,訴一縷衷腸?!坝菝廊恕币蛞詾槊?,逐漸演化為詞牌名。
后主李煜將這個詞牌名演繹的最是深情。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NO.10 浣溪沙
詞牌由來
“浣溪沙”又名“浣溪紗”,出自“西施浣紗”。西施是春秋末越國的浣紗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動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魚兒看見倒影,忘了游水,漸漸沉到河底。歷史上以“沉魚”代稱西施。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dú)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