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一分鐘速讀
★ 我們每個人都是用母語思考的。一個人的文化底蘊和思想深度與他的母語的程度有很大關系。漢語自成體系,與其他語言都不相同。
★每個人本能地都用母語思考,所以對母語的修養(yǎng)越深,能調動的資源、語匯以及聯(lián)想就越豐富。
★假如中文底子不打好的話,這個人的思想不會深刻,洋文再流利,畢竟還是中國人。外文以后可以補,中文錯過了就補不回來了。
01 中文是一種基本底蘊
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中國人應該首先學好中文》。那是2008年,為了迎奧運,媒體大肆宣傳學外文。打開電視,街頭各行各業(yè)的百姓似乎都在積極學外文,連在公園晨練的老大媽也說學了外文便于出國探親云云。
與此同時,電視的字幕充滿錯別字,廣告亂改成語成風,所謂“歷史劇”中半通不通的對話,人物的稱謂混亂——稱對方父親為“家父”,自己的妹妹為“令妹”,把自己家叫做“府上”等等,不一而足,慘不忍睹。所以我有感而發(fā)寫了那篇文章。
我主張學好中文絕不是與外文相對立,也不贊成那種讓小孩子穿著古裝讀《弟子規(guī)》《三字經》之類的做法。不過,我的確堅持中國人首先要學好中文,是作為一種基本文化底蘊的養(yǎng)成。
02 中國人為什么要學好中文?
我們每個人都是用母語思考的。一個人的文化底蘊和思想深度與他的母語的程度有很大關系。漢語自成體系,與其他語言都不相同。一個歐洲知識分子往往精通幾國西方語言,都可以運用自如,可以有雙母語甚至三種母語。
但是,不論中國人還是其他國家人,同時精通漢語與一門西方語言而都達到母語的程度的,是極少數。這是指真正的“精通”,運用自如,而不是一般的“流暢”。
比起上一代的人——我的老師、父母輩,我的舊學底子差多了。但是與下一代相比,又好像學得稍微多一些。就是我的同代人,情況也很不一樣。
舉個例子,有一次一些人隨便聊天,有人說到了一件糗事,我脫口而出說真是“墻有茨”。一位專門研究古詩詞的大學教授非常驚訝,說你是學外文的人怎么還知道“墻有茨”?這個詞是《詩經》里的話:“墻有茨,不可掃也”。
老一代的人說話不喜歡太露,一般愛用隱喻,這是很尋常的比喻,我少時就聽大人說過。而在那位比我年輕的教授看來,這種典故只有他那樣的古典文學專家才懂。說明我這代讀書人一般常用典故,到這一代人就成為專業(yè)知識。這還不是年齡的“代”,而是學校的教育和文化氛圍的變化。
中文的成語、典故特別豐富,并已融入日常話語中,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正是其魅力所在,也是幾千年文明的積淀。對成語、典故的運用也成為寫文章的一大藝術。當然,不能要求人人都是文章高手,但是基礎的語文教育至少應該嚴格規(guī)范,應該有一定的要求。
每個人本能地都用母語思考,所以對母語的修養(yǎng)越深,能調動的資源、語匯以及聯(lián)想就越豐富。當然語言也是有發(fā)展、變化的,時下的許多新的網絡語言,老一代的人就跟不上了。不過要成為漢語文化的一部分,還有待時間的淘洗。
03 個人學中文的經歷和體會
我的中文熏陶來自三個方面:家庭、學校和自己亂看書。我只是個案,有我們這一代人的普遍性,也有特殊性。
其一,家庭。我最早知道的詩就是“春眠不覺曉”,那是我三歲的時候,早晨起來正好外頭下雨了,我母親一邊給我穿衣服,一邊吟這首詩,用她的方言湖州調吟。每一個地方的方言不一樣,吟的調子也不一樣。我母親是湖州人,所以她就是用湖州話吟。我到現(xiàn)在想起“春眠不覺曉”這首詩,自然心里就出現(xiàn)湖州調。
我中學有一位國文老師是河北人,他在課堂上教那個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就是用河北調來吟的。所以我現(xiàn)在想起這個詩的時候,就出現(xiàn)那個調,與湖州調完全不同。吟詩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記得住,跟唱歌一樣,而且對音韻、平仄自然而然就熏出來了。但是用普通話是很難吟的,連有的韻腳都不對。
那時候天津也有外國學校,類似現(xiàn)在的國際學校,所有一切課程除了中文都用英文教學。有段時間,學校里英文讓位于日文,英文程度下降。我父親有些我們看來比較“洋派”的朋友就把孩子送到國際學校,主要為了學好外文。
父親對此略有動心,可是我母親堅決反對,她認為假如中文底子不打好的話,這個人的思想不會深刻,洋文再流利,畢竟還是中國人。外文以后可以補,中文錯過了就補不回來了。所以我繼續(xù)留在原來的學校。我很感謝她這個決定,也認同她的看法。
其二,學校。我在天津上的學校是從小學一年級一直到高中三年級,十二年完整的學校。那是一所很好的學校,其他方面不講,這里只講中文教學。
中文和數學是最主要的主課,一星期至少五堂。從小學三年級起,就另外加一點文言文選讀。我最初讀的是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瑯瑯上口,很快就會背。
中學六年的課本大約文言白話各半,文言的課文好像是基本按年代排,例如初中一主要是先秦文章,初二秦漢文……高三是晚明和清朝的文章。老師在課堂上重點講的都是文言文,他覺得白話文用不著太教,挑幾篇做一點提醒,自學就行。所以我印象深的都是古文。
我們那個學校很特別,中學六年基本上作文都做文言文,國文老師的理論是,文言文做好了,不怕白話文做不好,以后有的是機會寫白話文。這也許有一定的道理,我后來當然主要都是寫大白話,完全沒有困難,但是文言文的底子無形中對文風通順、簡練,和遣詞造句的推敲是有幫助的。
這樣說起來洋洋大觀,好像讀了一大堆古文,四書五經,其實我們只讀了三書二經,還只是少量選讀,不可能像前人那樣從頭到尾每一本都讀。但是這樣淺嘗輒止跟沒有接觸過是非常不一樣的,選讀的多是比較精彩、有用的,我們對成語、典故的出處了解許多,而且對于漢文的美有了鑒賞力,對于過去的那些人和事覺得特別好玩。
古代士人的境界、他們的幽默感、他們的表達方式,都使我對我們中國的文化和歷史產生了非常深的感情。是很有趣、很美麗的,這么一種感覺,而不是非常苦的、非常枯燥的感覺。
我覺得這個感覺應該歸功于老師,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學校碰到的,那些老師每一個都可以成為模范教師,他們都是全心全意的,對教的內容自己非常投入,特別欣賞。他(或她)給講一首詩的時候,自己就先搖頭擺尾擊節(jié)贊賞,甚至自己感動得都要落淚的地步,你就跟著她一塊欣賞,一塊兒感動。而不是為了將來要準備考試而使勁記。
其三,課外看書。我學生時代自己讀的雜七雜八的東西,遠遠超過課堂教的。商務印書館出的幼兒文庫、少兒文庫、中學生文庫,是我最早的課外讀物,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特別是其中有講成語、諺語故事的,非常有趣而且有用。不知道現(xiàn)在還有沒有這樣的讀物。
我們那時學習比較寬松,放學后家庭作業(yè)比較少,所以有許多閑暇看閑書。母親雖然對我管教比較嚴,但只要成績單使她滿意,對我看書從不加干涉。我主要是養(yǎng)成了“讀字”的興趣,不一定是看書,逮著什么看什么,對一切有字的東西都好奇,包括買東西包的報紙,都要看一看。有時竟然也會有意外的發(fā)現(xiàn)。
所有這一切對我主要是起文化熏陶的作用,形成一種審美趣味,后來不論怎樣從事西學,周游列國,這種熏陶形成的底色是很難改變的。過去是不自覺的,到了晚年日益精神“返祖”,才意識到什么叫“文化底蘊”。
04 我從古文體驗到的思想情懷
讀文章、詩詞,不是讀字典,必然包含著思想、情懷,或者至少表達某種意境吧?那么我從這些古文中受到什么感染和影響呢?有一些傳統(tǒng)道德是自然而然貫穿在家教和學校教育中,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以及什么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等,這不是從書本里頭學來的。今天回頭來看,讀的那些中國書給我留下印象較深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憂患意識
我所成長的時代無時無刻不伴隨著內憂、外患。我成長的最重要的時期是抗日戰(zhàn)爭,所以文天祥、岳飛、辛棄疾、陸游等的作品必然特別往心里去。像“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總之是痛感國土淪喪,總是想著要恢復國土。班超投筆從戎,祖荻聞雞起舞,還有杜甫寫離亂的詩等。
2、渴望和平
中國幾千年來,在這塊土地上從來戰(zhàn)亂不斷。所以文學作品中這方面的內容很多,而且很動人。
我小學六年級最早讀到杜甫的“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哭聲直上干云霄……”就有特別感動。還有像“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是人人都耳熟能詳的。作者曹松不太有名,全詩也很少人記得,但是這句話流傳千古,因為太寫實,太深刻了。
很久以后,我見到一本加拿大作者寫的小書,題目直譯是《將軍們死在床上(Generals Die in Bed)》,意思就是在戰(zhàn)爭中戰(zhàn)死沙場的大量是普通士兵,而將軍們功成名就,全身而退,得以死在病床上。有人問我,對這個題目有沒有恰當的譯法,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還有兩句名句是“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當年程硯秋曾經排過一出戲,就叫《春閨夢》,用的就是這首詩的意境,一位少婦思念遠征的夫君,夢里相逢,其實他已經戰(zhàn)死了。
最使我動心,對戰(zhàn)爭的殘酷表述得最深刻,反戰(zhàn)最徹底的是《吊古戰(zhàn)場文》,那也是我在中學時期讀到的。一開頭就氣勢非凡:“浩浩乎平沙無垠,夐不見人……亭長告余曰:此古戰(zhàn)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這篇文章對一切征伐否定得非常徹底。
3、民間疾苦
民間疾苦其實和戰(zhàn)亂分不開。古時候,老百姓除了賦稅之外,還有一項沉重負擔是服徭役,就是征兵,或者勞役。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別”是教科書經常選的。
我想著重提的是白居易的“新樂府”和“秦中吟”。有好幾十首,每一首詩都是講一種勞動人的疾苦,主要是手工藝者或者農民,覆蓋面極廣。
比如,《賣炭翁》,這篇好像課本里頭常選的,不過我還忍不住想提一句是我每每為之心酸的,就是“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我們設想一下,那個老頭兒,在冰天雪地里穿著單薄的衣服,還希望天冷一點,炭能夠賣個好價錢。但是最后這個希望也落空,他那一車炭全被有權的人搶走了,只扔給他兩段綢子。
白居易的《新樂府》和《秦中吟》幾乎都是這樣子的。有人批評白居易的詩像順口溜,太淺了,不能登大雅之堂。本來他寫的這些詩不是為在士大夫中間酬酢唱和的,就是有意讓鄉(xiāng)下老太婆都聽得懂的。我覺得一首詩不論深淺,主要是給你以美感。他的詩都非常美,像“天上取樣人間織”這樣的詞,誰想得出來?
4、隱逸情懷
這更加避不開陶淵明,他絕對是這種情懷和這種文學的代表人物。不為五斗米折腰已經是通俗典故。無論哪個時代,大概中文課沒有不讀《桃花源記》和《歸去來辭》的,還有《五柳先生傳》。
我在《讀書人的出世與入世》一文中說過,中國古代有個性有才華的人一般難以長久在官場得意,所以留下來的優(yōu)秀傳世之作,大多數是失意時候的作品,多表現(xiàn)隱逸情懷和某種傲氣。應該說并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時候都堅守獨立的人格,都想退居林下,但是表現(xiàn)在文學作品里的,這方面的感情居多。
05 今人不可不讀古文,但也不能多讀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體會。舉例也是掛一漏萬,免不了片面性。我不是提倡現(xiàn)在的小學生花很多時間大量學古文,我要說明的是作為中國人打一點中文基礎是一種文化底蘊,一種熏陶,不是作為實用的工具。
有這個熏陶和沒這個熏陶,跟人的思想深度、審美品味、待人接物的教養(yǎng)是不一樣的。然后在接納外國文化時,在取舍之間的品味也是會不一樣的。而且中國文字、文學有那么豐富美好的東西,生為中國人,如果不知道欣賞,該多可惜!
現(xiàn)在是知識爆炸的時代,要學的東西太多了。我的舊學根底不算深,而現(xiàn)在的年輕人就是要學我學過那一點點也沒有那么多功夫,只能淺嘗輒止。
如同到了一個精品店里,琳瑯滿目,你瀏覽過,知道有這種非常精致、漂亮的東西,你不可能有力量把它全買過來,但是你看見過,以后想起來的時候知道還存在這樣的精品。如果你只進過賣粗糙、劣等貨的商店,以為那個就是好東西,那見識、品味就是另一回事。進過精品店,有了這個見識,就曾經滄海難為水了。
不管怎么樣,現(xiàn)在的小孩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例如那些層出不窮的新電子玩意兒我都玩不過十歲的孩子,所以學古典文學占多大的比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你怎么選、怎么教、怎么給學生以美感、為他們培育文化底蘊,為以后進一步登堂入室打下基礎,這就在于課本的編撰和老師的教學的見解和藝術。(文/資中筠(歷史學家、翻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