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貴族——烏菲齊館藏18世紀歐洲大師繪畫”正在上海東一美術館展出。該展覽是意大利烏菲齊美術館與東一美術館“五年十展”合作計劃的第四展,呈現(xiàn)戈雅、卡納萊托、布歇等50余位歐洲藝術大家的81幅作品。
為深入加強兩館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烏菲齊美術館新任館長西莫內·韋爾德(Simone Verde)專程從佛羅倫薩前來上海,并為“最后的貴族”展帶來一幅新增特別展品《康熙大帝肖像》。6月16日下午,東一美術館舉辦了“康熙大帝肖像——最后的貴族烏菲齊館藏18世紀歐洲大師繪畫特別展品揭幕儀式”。
烏菲齊美術館新任館長西莫內·韋爾德(Simone Verde)
據(jù)悉,今年恰逢康熙誕辰370周年、馬可·波羅逝世700周年,烏菲齊館長韋爾德帶來的這幅作品作為中意文化交流的象征,不僅為展覽增添了一道無與倫比的“御容風景線”,也為中意傳統(tǒng)友誼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這幅康熙肖像畫由意大利著名畫家杰凡尼·熱拉蒂尼(又名聶云龍)創(chuàng)作于18世紀早期,此次是這件作品自18世紀由畫家?guī)ヒ獯罄?,?00年以來,首次離開意大利返回中國展出。
烏菲齊美術館新任館長西莫內·韋爾德表示,作為“最后的貴族”展覽的特殊展品,這也是此件作品首次離開佛羅倫薩來到中國展出。策展人亞歷山德拉· 格里弗則將此次活動看作是一種回歸,同時也是一個契機,促使我們加深對歷史關系脈絡的了解。
展覽現(xiàn)場
畫作《康熙大帝肖像》為橢圓形外框,康熙頭戴紅絨東珠帽,身著石青色常服,面容深邃,細長鼻梁與小眼睛的組合使得他的五官顯得尤為立體。而他那犀利的眼神,更是透露著一種不容小覷的威嚴。畫面整體布置雖然簡單,但卻有力地勾勒出一個簡明的三維空間。這也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幅卷軸有所不同。故宮藏卷軸呈現(xiàn)的康熙帝看上去更年邁,他端坐于藏書之間,身著相同服飾:裝飾有碩大珍珠的紅色帽子,藍色長袍上飾有金色紐扣。
康熙大帝肖像
該畫作被認為是意大利艾米利亞地區(qū)畫家杰凡尼·熱拉蒂尼之作。杰凡尼·熱拉蒂尼的中文名為聶云龍,他在博洛尼亞接受了用于裝飾建筑表面的透視畫法訓練, 之后便移居法國。1684年,聶云龍在法國納維爾裝飾過屬于耶穌會的圣皮埃爾教堂,后來他到巴黎,繪制了耶穌會圖書館的天頂畫??赡苷且驗樗倪@一才能,1698年,聶云龍隨一支耶穌會傳教士代表團一同前往中國,當時康熙允許他們在北京建造一座教堂,該教堂后來被毀。
圣皮埃爾教堂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位意大利畫家于1700年至1704年間在宮廷生活。在此期間,他完成了一些肖像畫, 包括收藏在烏菲齊美術館的這幅康熙帝肖像。根據(jù)那不勒斯東方大學創(chuàng)辦者馬泰奧·里帕神父的回憶錄所述,聶云龍在宮中還開辦了一所畫院,有人推測這所畫院可能負責制作了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康熙肖像卷軸。
故宮藏康熙畫像
在特別展品揭幕期間,澎湃新聞記者采訪了烏菲齊美術館館長西莫內·韋爾德,談及了作品《康熙大帝肖像》,以及烏菲齊美術館的未來規(guī)劃。
專訪 | 烏菲齊美術館館長西莫內·韋爾德
澎湃新聞:為何要將這幅肖像畫帶來?
韋爾德:現(xiàn)在正在展出的“最后的貴族”是關于通過繪畫來講述18世紀的文明。在展覽最后,我們希望講述我們與中國及東方的關系,這對我們自己的發(fā)展也很重要。這是一種讓展覽更完整的方式來介紹這一方面。作為特殊展品,這是《康熙大帝肖像》首次離開佛羅倫薩來到中國展出,不僅加深了展覽的歷史脈絡,更促進了雙館間的緊密聯(lián)系。
《康熙大帝肖像》局部細節(jié)圖
澎湃新聞:可否講述這幅作品的歷史及相關故事?
韋爾德:18世紀是西方歷史上的一個關鍵時期,許多現(xiàn)代甚至當代的特征都在此時開始形成。如今世人習以為常的“旅游”便是從當時開始,隨之而來滋生了人們對異國文化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從17世紀末起,來自中國的絲綢、瓷器等工藝品成為歐洲王公貴族的審美喜好,收藏之風盛行。當時執(zhí)政托斯卡納大公國的科西莫三世·德·美第奇也熱衷于了解和收藏東方藝術。
另一方面,這幅畫的作者杰凡尼·熱拉蒂尼于18世紀初來到北京,并在那里住了下來。他在北京創(chuàng)立了一個繪畫流派。這個故事目前并不為人所知。這次展覽也可能是一個項目的開始。而這一研究也是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位畫家與當時中國宮廷間的關系。
澎湃新聞:這幅畫是如何傳到意大利的?它是如何成為烏菲齊美術館的藏品的?
韋爾德:康熙皇帝對當時的歷史非常重要,而托斯卡納大公科西莫三世· 德·美第奇則希望有一幅他的肖像,以便將他與歷史上的其他偉人進行比較。這就是為什么他要求這位駐扎在北京的意大利畫家描繪皇帝,并將畫作送到佛羅倫薩。
據(jù)了解,這幅肖像畫在1709年之前就已到達佛羅倫薩。這一年,時任烏菲齊美術館管理員弗朗切斯科·比安奇留下了一份記錄,記載中提到這幅畫從托斯卡納大公科西莫三世· 德·美第奇的私人寓所轉移到了用于存放家具的儲藏室中,并配上了一個畫框。之后,這幅畫被掛于烏菲齊美術館的西側走廊,在所有18世紀的藏品清單中都有明確記載,它至今仍與“至高君主”系列肖像和“喬維奧”系列肖像擺放在一起,共同展示了佛羅倫薩各個時代的重要人物,它們按順序陳列在美術館的王室長廊中,構成了美第奇家族最具代表性的場所之一。
這件作品記錄了我們共同的歷史,你可以看到東西方的影響在一幕中重現(xiàn)。
烏菲齊美術館寶藏之一《康熙大帝肖像》展示圖 圖片來源于網絡
澎湃新聞:在故宮還有另一幅康熙肖像。兩者相比,烏菲齊的油畫看上去更年輕一點。在你看來,哪一張更真實?
韋爾德:通常來說,肖像畫也是相關的儀式,特別是權力的部分,因為它們是權力本身的官方形象??赡芫褪且驗檫@個原因,模特被美化了,畫得比實際更年輕。我沒有親眼見過原版畫作,但從電子圖片中可以看到兩幅作品的不同。正如我所說的,這兩幅作品將打開多個研究的方向,也是有趣和重要的研究。如果能將兩幅作品擺放在一起,那將是一個驚人的案例。我也希望去北京,和相關的負責人談一談。
澎湃新聞:對于烏菲齊館藏作品在上海展出的印象如何?
韋爾德:我認為運營非常重要,特別是對于博物館領域。博物館的發(fā)明是為了培養(yǎng)公民的意識,并在不同文化之間架起橋梁。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今天在上海舉辦展覽,通過我們的收藏來建立起兩國間的文化橋梁。我感到非常自豪。
“提香·花神——烏菲齊美術館威尼斯畫派珍藏展”展覽現(xiàn)場 ?東一美術館
澎湃新聞:烏菲齊美術館未來與上海的計劃是什么?在您擔任新的館長后,是否會更改過去的美術館計劃?
韋爾德:此前,我們與東一美術館簽約了“五年十展”合作計劃,這個協(xié)議的內容并不會因館長的更換而改變。博物館是尊重協(xié)議中簽署的計劃的,它不會按照館長的要求行事。另外,順便要說的是,我很高興尊重這個協(xié)議,我們已經在討論即將到來的展覽了。
但我們目前還不能劇透。但無論如何,我們正在對討論的兩個主題進行評估。因為上海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城市,充滿了文化機構,所以我們必須做一些與眾不同的,或者與其他地方互補的展覽項目。
《花神》 提香·韋切利奧
澎湃新聞:烏菲齊有著海量的藝術收藏。而在展示的同時,美術館的工作人員也始終在整理與研究館藏作品??煞穹窒硪幌陆陙砻佬g館藏品的一些新發(fā)現(xiàn)或新研究嗎?
韋爾德:我們目前正在研究洛倫佐的相關收藏。我們是以收藏家(機構)的身份來研究洛倫佐的,目前已經對這一收藏體系中的許多藝術品進行了很多新發(fā)現(xiàn)。為此,我們也計劃組織一個關于洛倫佐的主題展覽,并將這些發(fā)現(xiàn)公之于眾。
丁托列托《維納斯、丘比特與伏爾甘》,1550-1555年
澎湃新聞:烏菲齊美術館海外展覽的主題和作品選擇過程是怎樣的?
韋爾德:總的來說,我們的方向比較新,希望把重點放在收藏史上。你們可能也知道,烏菲齊可以說是歐洲第一家博物館,成立于1582年,這就是為什么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的一半展覽都會是關于收藏史的。而這也是我們下一個展覽的主題與方向。這樣,觀眾可以對美第奇家族的收藏有更多的了解。
另外,則是專題式的研究展示,即關于藝術家或知名藝術家的專題展覽。其中的一些藝術家是我們正在研究的,以強調我們對學術研究所做的貢獻。
“波提切利與文藝復興”展覽現(xiàn)場 ?東一美術館
即日起,《康熙大帝肖像》將在“最后的貴族——烏菲齊館藏18世紀歐洲大師繪畫”展內亮相。展覽將持續(xù)至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