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去臺北,我在臺北故宮博物院208展廳,看到了明朝畫家沈周畫的《寫生冊》(圖1),其中一幅畫的是貓。畫中的小貓蜷縮成一個球,瞪著一雙大眼睛,令人心生憐憫。沈周是標準的貓奴,他在《失貓行》中描述愛貓“烏圓狀雖小,爪牙棱棱威比屋。堆床圖籍任縱橫,所貯穀核無不足”。當愛貓失蹤時,他形容這種悲傷像是吳國失去了伍子胥,唐朝失去了張九齡,他夜不能寐,“擁裘夜半憎嘐聲,令我不眠百感續(xù)?!?/p>
圖1
在中國,很久以來,人和貓相依相伴,不光有美好,也有沖突和暴力。人和貓的故事,是貓的故事,也是人的故事。
1
實際上,中國歷代愛貓、畫貓者數不勝數,并且,畫家們經常把貓和蝴蝶畫在一起。貓咪對小昆蟲充滿好奇,看到蝴蝶就去撲,這種場景在現實生活中時而可見。不過,畫家畫貓和蝴蝶同框,最重要的原因是“諧音?!薄X埖闹C音是“?!?,蝶的諧音是“耋”。耄,年紀約八九十歲;耋,年紀約為七十歲,耄耋,指年紀很大的人。貓咪和蝴蝶,都寓意長壽。這樣的畫作巧妙又情趣盎然。
自隋唐起,貓畫逐漸多起來。比如晚唐花鳥畫師刁光胤的《寫生花卉冊》中的《山貓游蜂》(圖2),畫中,松林間,一只身上有黑斑的白貓正盯著一只飛舞的蜜蜂看,它那倔強的眼神似乎在表明,它一定要把蜜蜂變成自己的玩物。南唐周文矩的《仕女圖》(圖3)中,一只白色的大肥貓依偎在仕女腳下,陪伴主人讀書,此時,花叢上空蝴蝶飛舞。
圖2
圖3
活躍于五代末至北宋初年的何尊師是另一位畫貓達人。宋徽宗命人編撰的《宣和畫譜》這樣評價他畫的貓:“凡貓寢覺行坐,聚戲散走,伺捕禽,澤吻磨牙,無不曲盡貓之態(tài)度。推其獨步不為過也。嘗謂貓似虎,獨有耳大眼黃不相同焉。”何尊師畫的《葵石戲貓圖》(圖4)現收藏于中國美術館,畫中的五只小貓表情各異,有的氣勢洶洶,準備偷襲猛撲,有的嬌羞膽怯,正要悄悄地溜走。
圖4
到了宋代,貓畫才真正流行起來。北宋畫家蘇漢臣的《冬日嬰戲圖》(圖5)描繪的是兩個兒童在花樹下逗小貓玩的場景。畫中,兩個小朋友都喜眉笑眼,他倆一人手拿小旗,一人手拿孔雀羽毛。北宋畫家易元吉畫了《猴貓圖》(圖6),畫的一側:猴子懷抱著一只貓,貓有點不知所措,而猴子洋洋自得;畫的另一側:一只拱著背、炸了毛的貓正怒視并哈著對方。因為猴諧音“侯”,寓意“卓越超群”,這是畫家將貓和猴畫在一起的原因。除了吉祥寓意,這幅畫似乎也在表明:不同類動物之間的友好和沖突。據說,易元吉畫這幅畫完全是個意外。當時,他為了畫猴子,便在長沙的住所養(yǎng)了猴子,用實物當模特。為了防止猴子亂跑,他把猴子圈系在地上。剛巧,兩只小貓路過。猴子抱起其中一只貓,而另一只貓大怒。易元吉憑借敏銳的觀察和傳神的畫技,將這一富有戲劇化的場面付諸于畫面。南宋畫家李迪的《貍奴小影》(圖7, 局部圖)和《秋葵山石》冊頁中的貓(圖8)等,也是貓畫中的絕品。在《秋葵山石》中,李迪將貓和狗畫在一起,正如俗語說“狗來富,貓來貴”,兩者都象征如意。
圖5
圖6
圖7
圖8
明清兩朝,貓畫創(chuàng)作進入了高潮。明宣宗朱瞻基特別愛畫貓,他畫的《壺中富貴圖》(圖9)高雅清幽,意境深邃。畫中,一只貓蹲坐在那兒,昂頭看懸掛著的一瓶牡丹,似乎馬上要跳起來,去聞牡丹的香氣?!段遑偱珗D卷》(圖10-13 ,局部圖)是朱瞻基的另一幅杰作,只見五只活靈活現的小貓在花叢、草叢中嬉戲,一只小貓還叼著它的戰(zhàn)利品。在朱瞻基畫的《花下貍奴圖》(圖14)中,兩只貓對坐在假山石前,悠閑自得,一只貓盯著地面,似乎發(fā)現了什么有趣的東西。畫面左部中央,有乾隆的題詩:“湖石秋花庭院間,一雙貍奴踞茵跧。不為登局亂棋盤,何弗捕鼠坡翁訕。分明寓意于其間,而乃陳郭拒讜言。責人則易責己難,復議此者何能刪?!痹诰磔S的詩塘,還有乾隆題的“神肖烏圓”四字。顯然,乾隆將貓咪擬人化,羨慕它們能夠在亂世中保持清醒。在明代畫家仇英的《漢宮春曉圖》(圖15 ,局部圖)中,當侍女們奏樂舞蹈,自得其樂時,一只黃色的長毛貓正趴在凳子上睡大覺。
圖9
圖10
圖11
圖12
圖13
圖14
圖15
畫家們還有個共識:白貓代表好運,黑貓可以辟邪消災,金貓表示賺大錢、生意興隆,藍貓祝生意興隆,紅貓則代表消災祛病。
2
貓在中國生活了多久?
中國民間有一種觀點認為:貓隨佛教傳入中國。據說,公元一世紀,漢明帝劉莊崇尚佛教,他下令在洛陽城雍關之西建白馬寺,并將《四十二章經》保存于此?!端氖陆洝繁徽J為是中國第一部漢譯佛經,為了保護這部佛經不被老鼠啃食,劉莊派人專門從印度進口數只貓咪,送到白馬寺。
不過,有人明確質疑這種觀點。因為在陜西華縣泉護村遺址發(fā)現的貓骨骼(圖16)表明:早在仰韶文化晚期,中國人的家里就有貓了??脊艑W家對這些貓骨進行了同位素分析,發(fā)現它們生前吃了大量人類的食物,比如小米,因此推測,貓在中國與人類一起生活已有五六千年。后來的漢墓中也挖掘出貓骨骼,如北京大葆臺漢墓出土的貓骨、西安漢長安城城墻西南角遺址出土的貓骨等。
圖16
中國古籍《相貓經》是中國最早的關于貓的書。該書開頭就表明選貓的原則,即要看毛色:“貓之有毛色,猶人之有榮華。悅澤者翹舉,憔悴者委靡,此固定理?!睍惺珍浟藢Σ煌埖姆Q呼,并“以貌取貓”,將貓分門別類,指出:“純黃為金絲,宜母貓;純黑為鐵色,宜公貓......粵人云金絲難得母,鐵色難得公。凡純色,無論黃白黑,皆名四時好?!睍袑⒓兩堃暈楹秘垼J為:純黃如金者為上品,純白如銀者為次品,純黑如鐵者為第三品。清朝咸豐年間黃漢編著《貓苑》時,曾大量援引《相貓經》中的內容。
大概從先秦開始,每逢歲末新年,皇帝都要舉辦祭祀貓咪的盛典,感謝貓咪捕捉老鼠,保護莊稼。被視為儒家經典的《禮記》也提到為什么要對貓、虎予以報祭: “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虎,為其食田豕也?!逼胀ɡ习傩找矔坝垺??!坝垺笔枪虐讼灩?jié)之一。蠟祭的神祇主要有八位,所以稱八蠟,其中,第五位神祇為“貓虎”,即貓神和虎神,在這個節(jié)日期間,人們載歌載舞,“國之人皆若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古人將貓、虎并稱,這里所說的貓,應是可以和虎、豹、熊等猛獸并列的動物。也就是說,當時所迎的貓,很可能是某種壯碩的野貓,而非馴化后的貓。
后來,越來越多的人借助貓咪解決鼠患。同時,也因為可愛,能陪伴主人,為主人提供情緒價值,更多貓咪登堂入室,成為人類的寵物。貓咪也被古人昵稱為“貍奴”,貍指“山貓”,貍奴,表示貓咪像是可以使喚的小丫頭那樣,隨時陪伴在主人的身邊。
3
貓咪又乖巧又愛干凈,特別受女性喜愛。不過,武則天卻對貓深惡痛絕。蕭淑妃是李治的寵妃,也是武則天的眼中釘。據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記載:“武后將王皇后與蕭淑妃誣陷坐罪,斷去二人手足,投酒甕中,浸撈骨殖于后苑。蕭妃臨死前說:愿武為鼠,吾為貓,生生世世扼其喉。”蕭淑妃詛咒武則天變成一只老鼠,而她要變成一只貓,這只貓要生生世世勒住這只老鼠的喉嚨。武則天設了一個圈套,毫不手軟地處理掉蕭淑妃,但她怕蕭淑妃的詛咒成真,便嚴禁宮中養(yǎng)貓。
據明代王志堅的《表異錄·羽族》記載,后唐的瓊華公主李氏曾養(yǎng)過兩只貓,一只“白而口銜花朵”,主人稱它“銜蟬奴”;另一只“烏而白尾”,主人稱它“昆侖妲己”。因這一典故,后世文人也稱貓咪“銜蟬”。
明朝嘉靖帝朱厚熜是愛貓人。據《明宮史》記述,朱厚熜曾下令讓三宮六院的嬪妃們都養(yǎng)貓。最受皇帝寵愛的那幾只貓擁有自己的宮殿和奴仆。太監(jiān)劉若愚在《酌中志·內府衙門職掌》中描述:“貓兒房,近侍三四人,專飼御前有名分之貓,凡圣心所鐘愛者,亦加陞管事職銜?!币簿褪钦f,皇帝會為愛貓“封官晉爵”,并且,貓咪如同有功之臣,會受到皇帝賞賜。但不知道這些賞賜里有沒有肉條、妙鮮包、貓罐頭和小魚干?
朱厚熜最寵愛的兩只貓叫“雪眉”和“獅貓”,前者一身淡青色毛,眉毛雪白,而后者毛發(fā)蓬松,形如猛獅。他冊封雪眉為“虬龍”。幾年后,當雪眉去世時,朱厚熜傷心不已,幾天不吃不喝,最后將它葬于萬歲山,并為它立墓碑。朱厚熜也為獅貓進行了厚葬,還請當朝大臣們寫詩文緬懷獅貓。有人因此官運亨通,據史料記載:學士袁煒,在祭文中寫下“化獅為龍”,龍顏大悅,遂給他加官進爵。
在明代小說《金瓶梅》中,一只叫“雪獅子”的貓害死了西門慶和李瓶兒的兒子官哥兒。這只無辜的貓是美艷歹毒的潘金蓮的“殺手锏”。書中第59回寫道: “卻說潘金蓮房中養(yǎng)的一只白獅子貓兒,渾身純白,只額兒上帶龜背一道黑,名喚雪里送炭,又名雪獅子……每日不吃牛肝干魚,只吃生肉,調養(yǎng)的十分肥壯,毛內可藏一雞蛋。甚是愛惜他,終日在房里用紅絹裹肉,令貓撲而撾食……不料這雪獅子,正蹲在護炕上,看見官哥兒在炕上,穿著紅衫兒一動動的頑耍,只當平日哄喂他肉食一般,猛然望下一跳,將官哥兒身上皆抓破了。只聽那官哥兒‘呱’的一聲,倒咽了一口氣,就不言語了,手腳俱風搐起來。”得知此事,西門慶暴怒,雪獅子一命嗚呼。因喪子之痛,沒多久,李瓶兒一病不起,也丟了性命。在這個故事中,貓的確做了案,但真正的兇手并不是它??蓱z的貓咪不過是惡女子的“替罪羊”。
有時,被冤枉的貓也會“報仇”。清朝大儒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圖17)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舅祖陳公德音家,有婢惡貓竊食,見則撻之,貓聞其盤笑即逃避。一日,舅祖母郭太安人使守屋,閉戶暫寢,醒則盤中失數梨,旁無他人,貓犬又無食梨理,無以自明,竟大受捶楚。至晚,忽得于灶中,大以為怪。驗之,一一有貓爪齒痕,乃悟貓故銜去,使亦以竊食受撻也。蜂蠆有毒,信哉。婢憤恚,欲再撻貓,郭太安人曰:斷無縱汝殺貓理。貓既被殺,恐冤冤相報,不知出何變怪矣。此婢自此不撻貓,貓見此婢亦不復竄避?!辨九洺F圬撠垼谑?,貓把梨子藏起來,讓主人懷疑是婢女偷走了梨子,并懲罰婢女。真相大白后,婢女想殺貓,主人卻警告婢女,貓是有靈性的動物,死了也會來報仇。自此,雙方相安無事。這個故事告誡人們,要善待小動物。
圖17
一千多年來,有人愛貓,有人怕貓,有人欺負貓,有人借貓做壞事,有人被貓復仇……貓咪的故事和人類的歷史相伴而生,人和貓繼續(xù)不了情。不過,小貓咪能有什么壞心眼呢?你從貓身上看到的,其實正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