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摘

崖邊油事

在隴西鄉(xiāng)村,榨油是在大雪節(jié)氣之后的重要農事。本文摘自《崖邊農事:二十四節(jié)氣里的村莊》(閻海軍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24年6月)。

【編者按】

在隴西鄉(xiāng)村,榨油是在大雪節(jié)氣之后的重要農事。本文摘自《崖邊農事:二十四節(jié)氣里的村莊》(閻海軍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24年6月)。該書用鄉(xiāng)村生活圖景記錄下農業(yè)變遷的縮影,為那些已經消失的還有即將消失的莊稼和耕作方式,留下田野筆記。

《崖邊農事:二十四節(jié)氣里的村莊》書封


入冬,北方近地層的冷空氣、高氣壓,不斷催生的西北風,從蒙古高原狂飆突進掠過黃河,奔向黃土高原。隴西高原的寒冷,一天比一天凌厲。氣溫不停下降,雪還沒有真正到來。高原肅穆,只有枯黃的草木不知疲倦地迎接著不斷到來的風。

大雪節(jié)氣之后,磨完年麥的農人,該考慮榨油了。

迎著冬天的腳步,蕭瑟冷峻的群山旱塬間,磨面、榨油的村落,總能傳出人聲畜鳴,不斷打破一方安寧。

西北風亙古永恒的吹奏,造就了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各種支離破碎的崖體上懸掛著無數村落,每一個村落千奇百怪的地表上,隨形就勢修建著形態(tài)迥異的農家小院,每一個小院又形制接近地排列著敦實素樸的黃泥小屋。這貌似差距不大的居住狀態(tài),總有一些村落出現鶴立雞群的屋舍。那是大戶人家。他們因占有土地的區(qū)位優(yōu)勢和門望傳承而產生,又因著“富不過三代”的歷史周期率而消亡。雞群中誕生鶴的過程,隨著歷史的腳步緩慢地輪替著。

油坊水磨刮金板。油坊總是大戶人家開設的。

很多開過油坊的大戶人家衰敗之后,他們居住過的地方,還會以油坊為名被人記住——油坊村、油坊渠、油坊灣。一個油坊的生滅,如同一個王朝,總能留下代代綿延稱謂的歷史符號。

油鹽醬醋茶,油排在前列。榨油和作物種植的歷史一樣,古老而綿延。

村里以前也開過油坊,是后來叫做地主的大戶人家開的。不過,他家的油坊早在主人戴上地主帽子以前就已經結束了。最近的村莊也開過油坊,開了沒多久,就停了。

農業(yè)合作社成立以后,油坊要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村里沒有油坊,村里人也不用榨油,生產隊榨油的任務由管理糧油的隊長的親朋好友們把持。大家沒有記住那時候離村最近的油坊在哪里,只記住社員勞作一年,獲得的食用油只有三四斤。一年,一個家庭,只能吃到三四斤油。不過,上溯歷史,扛長工、做佃農的時代,最窮困的人吃糠都難保,遑論食油?

完整、有秩序感的記憶,開始于 1980 年代。土地分到戶的農人,交過國家征收的油料任務,剩余胡麻籽的多寡,決定一家人一年的油脂攝入量。土地豐歉,國家賦斂,共同決定著農民的食油命運。畝產五六十斤的胡麻,在瘠薄的黃土高原上長成了最精貴的莊稼。一切順利,三五畝面積的胡麻,既能保障國家任務,又能滿足家庭需要。

五六十斤或者六七十斤,是父親穩(wěn)定的記憶。種植結構和天雨地力,以及糧管所嚴格的磅秤,都不允許父親獲得更多的油籽用于食用油提取。

從入冬開始,油坊的煙火不再熄滅。霜凝雪積的村莊,氣息固化,油坊飄出來的熱氣,散著油料的清香,緩緩升騰。油坊很耀眼。四鄰八村的農民都在涌向油坊,熙熙攘攘,嘈雜不斷,油坊很熱鬧。

無數個面膛黝黑的父親,趕著毛驢奔向油坊。無數個裝盛著胡麻油籽的口袋匯集到油坊里,那是一個清貧而快樂的年代,那也是一個充滿期待和未知的年代。

油坊的核心人物只有兩個:油官和會計。

油坊一天一夜榨一副油,用料 300 斤油籽。大約五戶人,或者更多的人,才能湊夠一副油。油官要驗收每戶人的油籽,會計要記錄每個人的來料數量。

單打獨斗的小農,榨油不得不面臨共同體意識的凝聚。油籽驗收主要查看水分干濕和顆粒飽滿程度,水分含量低于 10%,才是合格油籽。不過,油官并沒有那么嚴苛。他的嚴厲,只為維護共同體利益,他的松懈,毫不影響他賺取來料加工費。油籽此刻代表的是人品。有的人帶來的是打碾干凈飽的籽實,有的人帶來的是濕雜秕的籽實。人品決定出油率。為了共同體利益,大家都喜歡挑選靠譜的人聯(lián)合在一起,來保證靠譜的出油率。

土法榨油,炒、磨、蒸、包扎、擠壓是最關鍵的幾道工序。油官把握所有工序的要領,所有的來料加工人員都要聽從油官指揮投入集體勞動。西北有“人到油坊,馬到校場”的諺語,言明榨油是個辛苦差事。

胡麻秸稈點燃,強勁的火力不斷舔舐平底大鍋。胡麻籽倒入鍋中,不停翻炒。榨一副油 300 斤,一鍋只能容納 2 升左右,放多了攪不動,還容易炒煳。炒一副油籽費時費力。油官把握火候,油的質量關鍵在于火功,炒料拿捏得好,油的品質有保障。炒熟的油籽不斷潑出來堆到旁邊的土炕上。鍋下的灶臺和土炕連為一體,此刻,暖烘烘的土炕早已油光發(fā)亮。炒籽的過程,是高溫破壞油籽細胞結構的過程,可降低蛋白質對油脂的吸附力,讓油脂分離變得容易。

兩臺油磨,四頭黃牛,倒班推磨。炒好的油籽搭上磨盤,進入磨膛,黃牛帶動磨桿,吱吱呀呀旋轉,磨齒上下咬合,油籽瞬間破裂軟化,互相粘連著變成糊狀,從磨子四圍溢散而出。黃牛晝夜不停,磨子晝夜旋轉。一副油得整整一天才能推出來。

已經改變性狀的糊狀胡麻籽,不斷從磨臺移入大蒸籠,直到好幾層籠幢被裝得滿滿當當。熱鍋鼎沸,蒸汽上躥,經過數小時加熱,所有的蒸籠才被完全蒸透。高溫蒸過的油籽,細胞結構被進一步破壞,黏性增加,像瓦當行里做瓦的泥巴。這些油料傾倒在地上,經人工踩踏,黏性進一步增強。隨后,油官指揮大家,將油料裝入木質圓框,用冰草包裹起來,綁扎結實。圓餅兩邊超出木框厚度數厘米。一副油裝六個油餅,也有人裝十個油餅。

油餅裝入榨臺,榨油進入了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榨臺是木制的,有的豎狀結構,有的橫狀結構,空間以恰如其分裝入油餅為宜。豎狀榨臺,利用撬杠原理,另一端懸掛碌碡,逐漸加力,對油餅形成擠壓。橫狀結構的榨臺,則采用加入木楔的辦法對油餅進行壓榨。木楔或用檁條擊打或用石墩對沖,主打的人通常光著膀子,汗流浹背,熱氣騰騰,不懼嚴寒。

那是力量的對決,是耐力與堅持的勝利。

油餅受到擠壓,油脂緩慢流出,不斷從榨臺下方注入器皿。

出油之后的油餅,板結密實。拿出來,敲碎,再蒸,再踩,再裝,再榨。如此三遍,油才能盡可能榨干。

煙火不倒,晝夜不停。油坊開動,一冬不歇。

從油籽炸裂,到油籽被磨碎,再到榨出油脂,混合的香味,擠滿油坊,飄出村外。

300 斤油籽,經過漫長奇妙的旅程,化作 100 斤清油。根據來料數量,會計早已算好了每戶人分油的數量?,F代社會的桿秤,有較為精確的算法。在古代,油官的度量衡充滿了自由裁量權:來料用升子測算,出油用瓢斷量。裝油的木桶底可以盡量高一點,舀油的瓢子盡量做得小一點?!皻纸惩得?,油官偷油,不算偷。”高原流行的這個說法,表明高原上的人認可這兩個行當的匠人做小手腳。

清油從油坊的大缸分入農戶的瓦罐,流向千家萬戶。60 斤胡麻籽獲得 20 斤清油,只能裝一瓦罐,抱不能抱,提又提不動。兩戶人合作,輪換挑著回家,是最省力的辦法。那是異常艱難的時刻,道路逼仄,冰覆路滑,一不小心,瓦罐就有摔碎的危險。為了運輸安全,農人榨油,一定要選擇在大雪將至前。

這里是彩陶之鄉(xiāng),代表新石器時代文明巔峰的陶罐,一直到 20 世紀末期還護佑著農民的日常生活。陶罐裝盛最精貴的清油,寄托著農人一年的希望和口福。鐵桶來臨的時候,中國開啟了工業(yè)化步伐。兩種文明的巔峰對決,銜接在黃土高原農民裝油的細微舉動里。

這是被端莊史書忽略的環(huán)節(jié)。

再后來,農業(yè)稅免除。大哥每年種植的胡麻,也不再糶賣,基本全部用來榨油。有了塑料壺,這是比鐵桶更好用的容器,密封性、柔韌性都大為提高。村村通了水泥路,家家有機車,榨油只是極其尋常普通的一項農事,不再那么高度注意天氣變化,不再那么心驚膽戰(zhàn)。

胡麻油略苦,烹飪時油煙較大,南方人不習慣。但西北人對胡麻油甘之若飴、情有獨鐘、奉若上品。油菜籽在當地也有種植,但當地人并不喜歡食用菜籽油。比起胡麻油,菜籽油的味道更強烈,而胡麻油的醇厚,如同黃土高原以及黃土高原人的性格一樣,沉穩(wěn),堅實,內斂。

從植物提取油脂的技術,到底始于何時,尚無確切史料文獻記載,很難稽考。

西漢時期的《氾勝之書》有“豆生布葉,豆有膏”的記載,證明其時人們已經掌握了豆中取油的技術。

《三國志》有一段描述滿寵用火攻擊退孫權的事跡:“(孫)權自將號十萬,至合肥新城。寵馳往赴,募壯士數十人,折松為炬,灌以麻油,從上風放火,燒賊攻具,射殺權弟子孫泰。”此處的麻油,不知是胡麻油還是芝麻油,抑或大麻油?

“起自耕農,終于醯醢。”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對作酒曲、釀醬醋都做了具體論述,唯獨榨油沒有開辟專章細敘,不失為一大遺憾。不過在論述油料作物的種植采收時,多處提到取油。比如在種荏子一章,有“收子壓取油,可以煮餅。荏油色綠可愛,其氣香美;煮餅亞胡麻油,而勝麻子脂膏(麻子脂膏,并有腥氣)”的記載;在種胡麻一章,說“今世有白胡麻、八棱胡麻;白者油多,人可以為飯”?!叭舫藵駲M積,蒸熱速干,雖曰郁浥,無風吹虧損之慮。浥者,不中為種子,然于油無損也?!?/p>

此后,宋元時期的農書,對榨油多有論述。元代王禎《農書》就專門有一節(jié)介紹《油榨》:“凡欲造油,先用大鑊炒芝麻,既熟,即用碓舂,或輾碾令爛,上甑蒸過,理草為衣,貯之圈內,累積在槽;橫用枋桯相桚,復豎插長楔,高處舉碓或椎擊,擗之極緊,則油從槽出。此橫榨,謂之臥槽。立木為之者,謂之立槽,旁用擊楔,或上用壓梁,得油甚速?!?/p>

胡麻和芝麻的稱謂在古文獻中處于混淆狀態(tài),前文已述。胡麻自西域經張騫引種至中國,黃河中上游區(qū)域廣為種植。胡麻取油的技術,在漢代應該已完全掌握。中國境內能提取油脂的植物非常多,且植物油的提取辦法大同小異。從古及今,中國的廣大地區(qū)都有依托當地天然或者適種植物提取油脂的通行做法。古法榨油技術在中國流布范圍甚廣。

“榨油術和釀酒術,直接促進了第二次社會勞動大分工,即手工業(yè)從農業(yè)中分離出來,是人類文明初期生產力發(fā)展的重要成就?!倍鞲袼乖凇都彝ァ⑺接兄坪蛧业钠鹪础分袑φビ图夹g的發(fā)明,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植物油提取技術的發(fā)明,的確很好地改變了古人只食用動物油脂的單一結構,也大大促進了烹飪技術的不斷革故鼎新。

清油除了食用,在過去還有一項使命——點燈。

人的腸胃缺乏油脂,十有八九會變得骨瘦如柴。缺油的日子,人只能用勤儉節(jié)約對抗。肚子要省,點燈也要省。今天,華燈初上多要描述成繁華景象。也有人反思今世奢華造成能源枯竭、地球衰敗,于是,就有了在“地球一小時”這天熄燈一小時的倡議。在古人看來,夜晚就是睡覺,點燈做事實在沒必要。有秀才十年寒窗,點燈熬油,最終不第,就成了賠本買賣。有油吃,有油點燈,這樣的家道,除了大戶人家,一般人哪能消受得起。古代寒門難出讀書人,那階層固化真叫一個嚴實。

后來有了工業(yè)煤油,點燈不再分取原本少得可憐的清油。工業(yè)文明就這樣細密地對農業(yè)文明進行著深刻的改變。

世紀之交,中國的工業(yè)化進程風起云涌,榨油機械更新?lián)Q代,古法土榨費時費力,出油率過低,逐漸被淘汰。機器榨油與手工榨油大致程序一樣,前期的炒、蒸工序都得經歷。到了磨這一環(huán)節(jié),機械可以自動完成。打碎籽實,滾軸擠壓,油脂完全分離,滾筒濾篩,出油率明顯提高,兩斤多胡麻籽就能榨出一斤油。但機械榨油,油脂渾濁,需月余沉淀,才能清澈起來。不過,村民現在在距村十五公里外的一個村莊榨油,他們的機械過濾精度高,出油一點也不渾濁。

工業(yè)化機榨油對植物籽實的破壞,達到了吃干榨盡的程度。人們普遍意識到機榨油的劣勢,除了味道不純正,還使油料中的活性物質損失,造成原料中營養(yǎng)流失。而古法壓榨的油營養(yǎng)成分保留完整,具有獨特香味。

近些年,一些地方的傳統(tǒng)土法榨油坊榨出來的植物油,大受青睞。還有人看到了這種觀念轉變背后的商機,又開設了古法榨油坊。不過,礙于人工,他們依然要采取一定程度的機械化。炒、磨、蒸,借助機器,裝餅靠人工,壓榨則是千斤頂。這樣機械與手工混合的做法,榨出來的油,遠比純機械設備要純正。

大雪節(jié)氣一過,凜冬來臨。

新油入廚,煎炸烹炒,無數食材依托油脂,搖身變?yōu)椴妥烂鲤?,一次次打開農人的味蕾。

油香飄蕩的人家,生活無疑是殷實的,溫厚的。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