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摘

賴惠敏:清初買賣人、工匠及北京風尚

清初買賣人最初的活動是替內務府辦買皇室所需諸項什物,并查訪時價,以及外藩進貢折賞等事,授為領催之職每月給銀二兩。

清初買賣人最初的活動是替內務府辦買皇室所需諸項什物,并查訪時價,以及外藩進貢折賞等事,授為領催之職每月給銀二兩。后來買賣人還兼營各種糧食、銅礦、食鹽運銷,資本雄厚超過百萬兩。內務府買賣人替皇室采買被認為是一項肥缺,清末時還流傳一句諺語:“樹小房新當不古,住家必是內務府?!憋@然內務府的買辦生活富裕。買賣人采購的物品相當多,除了供應宮廷日用物資,比較大宗的物品是人參、毛皮、銅礦、木材等。關于范家及其他經(jīng)營鹽業(yè)、銅業(yè)的買賣人,筆者在《乾隆皇帝的荷包》一書已經(jīng)討論過,本節(jié)主要討論采辦宮廷物資的買賣人。

清初期買賣人有數(shù)百人,康熙十五年十二月,總管內務府大臣衙門奏:原有新舊買賣人八百余名,除將不能交息買賣人革退外,所余買賣人285名。其中頭等買賣人給貿易官房3間、本銀300兩,銀1兩交息6分;二等買賣人給貿易官房2間、本銀200兩,銀1兩交息5分;三等買賣人給本銀100兩,銀1兩交息3分??滴跛氖暾?,總管內務府大臣衙門奏:“今圖桑阿系親王府交息預備祭祀物品之買賣人,再營造司等處當差買賣人外,廣儲司現(xiàn)有買賣人三百九十七名,議再添加三名,共足四百名之數(shù)?!眱葎崭衅咚救?,廣儲司即設有400名買賣人,其他各單位應有數(shù)百人。

買賣人開設帽鋪

乾隆時由廣儲司在所有買賣人中挑選買賣人王廷璽、王廷亮辦理帽鋪生意。乾隆十七年五月,因買賣人承辦與鋪戶不同,時價不齊,每有賠累??偣軆葎崭蟪既妥鄿剩虺缥拈T關稅務余銀內,借領3500兩交買賣人王廷獻、劉長慶二人作本,開設帽鋪,借此購買帽沿。選其上好者預備內廷傳用,每頂照例領價銀5.5兩,次等者賣給各鋪戶。因王廷獻借領崇文門關銀,分限十年按一分起息。至乾隆三十一年,王廷獻還5132.05兩,仍欠677.95兩。

王廷獻退出,內務府改派“為人小心、辦事穩(wěn)妥”的衣庫員外郎文德,再廣儲司八品司匠兼買辦催長四德“人亦謹飭,向來買辦六庫一應物件俱無貽誤”,借領3000兩交給文德率同四德開設帽鋪,分限六年歸還原款?!犊偣軆葎崭F(xiàn)行條例(廣儲司)》買辦染皮冠沿事宜載:“上用染貂冠沿每頂價銀五兩五錢,阿哥貂皮帽沿每頂價銀四兩,染海龍皮帽沿每頂價銀三兩,令衣庫辦買。如每年烏里洋海進到皮張變價時,其中貂皮有可熏染應用者,亦準其挑選備用?!笨梢姙趿汉5拿べ|量欠佳,需要熏染加工。

乾隆三十一年,發(fā)生內務府司庫德全承包三織造成做皮包之事,說明內務府人經(jīng)營皮革生意。原先,江南三處織造成造錠釘棉甲17528副,應辦隨甲皮包17528個,“因南方并無熟皮,俱是熏皮不堪成作。且地方潮濕,作來皮包一遇風燥,必致臌裂”。蘇州織造普福等交坐京家人彩住等在京如式辦造。乾隆二十九、三十年,兩次辦過甲包18028個,每個定價1.4兩,共發(fā)給25239.2兩。彩住等因錢糧重大,鋪家難以憑信,且要價昂貴,因向來在緞庫交差,隨找尋認識的緞庫委署司庫德全,央求他替辦每個甲包講定1.2兩,管保照式成造。其余每個利銀2錢,彩住等用于租房、打架子,堆放皮包,并來往運費。只有蘇州織造普福家人汪林是每個甲包按1.4兩交給王德全辦理,后王德全因汪林租賃房間搭架運費,曾給回汪林50兩。

總管內務府大臣等認為牛皮、馬皮質既厚薄不同,則其價亦必有懸殊,遂派員照式成造牛皮、馬皮甲包各一份。據(jù)委員制辦牛皮甲包一個,實用1.27兩,辦馬皮甲包一個,實用1.07兩??椩焯幟考装环珠_銷1.4兩,即使買辦牛皮甲包價尚有余,乃以馬皮成造其浮冒明白易見。應令該織造將前項皮包照舊領回按每個1.07兩實價變價歸還原項;其有變不足數(shù)者,即著落該織造等賠補,以為辦公不慎之戒。此外,家人彩住等三人,每包一個侵銀2錢,計1765.6兩;攬辦之德全每個浮冒彩住等1.35錢,并每個浮冒汪林3.35錢,共計浮冒1861.78兩。

北京鋪子與時尚

潘榮陛撰《帝京歲時紀勝》記載乾隆年間帝京品物,“貂裘狐腋,江米街頭;珊瑚珍珠,廊房巷口。靛青梭布,陳慶長細密寬機;羽緞氆氈,伍少西大洋青水”。買賣人在江米街頭辦買貂裘狐腋?!抖奸T雜記》載,鍍金頂(鑿銅鍍金貨物一概俱全)啟盛齋在三府菜園路東,內式荷包聚和號在廊房二條胡同西口路北等,內式暖帽永增局在前門外打磨廠西口路北。以上表明北京的荷包、暖帽都是宮廷“內式”。

帽行商人早在乾隆年間就在東曉市藥王廟成立了行會,并懸掛“冠裳肇式”“冕服開天”“冠冕百王”等匾額為證。宮廷衣服之細、飲食之微,商家必曰宮樣,轉相仿效。最明顯的例子是官員由北京到地方任官,需攜帶各種時尚的京帽、京靴等。延昌的《事宜須知》提到應用衣服、備送禮物必須在京購買,開列細單為:“朝冠(一羅一皮足矣)、披肩一件、朝衣一件(朝裙亦可)、蠎袍單紗各一件、京帽各一頂、本色貂褂一件、白風毛褂一件、京靴各雙、皮棉夾單紗袍褂各一件、紅呢帽罩一件、大呢荷衫一件、朝珠、各色卷領、補子雨纓荷包手巾拜墊各一分。至于送禮之物另有一單:袍褂料一套(總以綢料為上),宮樣活計(九件、七件均不可少)連托頭品頂珠、帽纓、皮帽沿、皮袖頭、頭二品補子、京靴等?!弊钪匾氖沁@些物品有著“宮樣活計”。

清代北京竹枝詞對服飾的描繪相當多,如《都門竹枝詞》載:“帽沿貂尾拉三水,最愛羊皮骨種奇。”所謂三水,是指用黃色的騷鼠皮染黑,充當貂皮拉三水,可以做衣服、帽沿、領袖等。另有竹枝詞載,“金線荷包窄帶懸,紗袍扇絡最鮮妍。領帶海龍尾一條,帽檐個個是熏貂。止有貂裘不敢當,優(yōu)伶一樣好衣裳”;“御史巡城氣焰熏,驢車到處讓紛紛。金頂朝珠掛紫貂,群仙終日任逍遙”。還有竹枝詞載,“暖帽黑毛三寸長,縱非四海亦名揚”;“商賈近來新學得,石青馬褂出風毛”。時興、京式為乾嘉道年間士人所稱頌,連優(yōu)伶、商賈都穿著毛皮,說明皇帝的品味影響了北京城市消費。

清代俗曲《祿壽堂》載:“武備院內造尖靴繃挈軟底?!蔽鋫湓簶觾旱难プ訛閮扰d隆字號所仿效,北京七家十一戶鞋店是天成齋鞋店、大成鞋店、集升齋鞋店、長福齋鞋店、興隆齋鞋店、步瀛齋鞋店及天成齋鞋店的四個分號(天成、天華馨、天源、天利齋),每天來往的顧客熙熙攘攘,非常熱鬧。九家帽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黑猴兒”帽店,不僅買賣興隆,而且譽傳京城內外,商品遠銷附近各省,是舊北京著名商店之一。

北京工匠

過去清宮稱贊縫制毛皮的工藝,常用“針腳細若蚊睫,工藝精妙絕倫”。宮廷制作服飾取動物毛皮之精華,如烏云豹皮長褂、草狐腿長褂、青狐下頦長褂、金銀下頦長褂、海龍皮長褂等。衣、褲的制作過程是將小塊毛皮拼裝加工,只取毛皮最珍貴的部位狐肷、下頦做成長褂,宮廷匠役縫制手工細致。清宮皮庫熟皮匠118名、刷毛匠2名、氆氌匠9名,衣庫裁縫匠125名、毛毛(皮)匠118名。又規(guī)定:“本項匠役不敷應用,仍添外雇民匠。”這些外雇工匠成為北京毛皮業(yè)的重要成員,甚至有組織行會。如“合美會”為靴鞋行業(yè)工人的組織,還有靴鞋行財神會,為商號組織。據(jù)說有120余家商號,參加行會組織的有二十幾家。皮箱行于康熙二十八年組織皮箱公所。帽行公會創(chuàng)于乾隆年間,以東曉市藥王廟為會所。庚子事起,受時局影響,行會遂行瓦解。1928年,同業(yè)凡180余家,恢復帽行同業(yè)公會。

北京的狐膆、狐肷、狐膁是按個/條論價,縫制的工匠再一條條組裝起來。乾隆十六年,宮殿監(jiān)副侍馬國用文開,做上用添皮換面白狐肷皮袍4件、褂2件,用白狐肷61條,每條銀6錢,用36.6兩;白狐下頦(狐膆)21個,每個銀2.5錢,用5.25兩。《舊京瑣記》載:“外褂之制,五品以上始得用貂及猞猁猻。自后唯貂有制,猞猁猻則聽人用之。五品下,唯編檢、軍機章京準穿貂。翰林多清貧不能制,則有一種染貂,俗所謂翰林貂也。又有帶膆貂褂者,以賞親貴,每褂之貂膆凡七十二,甚可罕貴?!?/p>

內務府武備院和廣儲司皮庫毛皮需要清洗,首先將毛皮浸泡在小米水里數(shù)月。《乾隆朝內務府銀庫用項月折檔》載每月采辦的小米數(shù)十兩。譬如乾隆三十四年四月,皮庫員外郎額爾登布等文開熟庫存貂皮9121張、青狐皮81張、黑狐皮377張、猞猁猻皮2張、海龍皮388張、豹皮5張、黃狐皮937張、狼皮8張、虎皮17張,領小米折價42.33兩。內務府皮作匠役有熟皮匠,專司熟洗皮張等。生皮用皂角洗凈,曬干后即入缸。每缸用小米40斤、硝25斤,合熬成水傾入,將皮浸以合度之時日,取出曬干,則板柔而毛固,即為熟皮。另一配方是,明礬5斤,硫酸20斤,兩者兌一百斤水。北京有硝皮局、刷皮局、洗染局等分布于宮廷附近的東河沿、王府井、裱褙胡同、小報房胡同、東交民巷、手帕胡同、官馬圈、梯子胡同等。各種皮局靠近宮廷或許是承攬活計之故。

北京作為清朝的首都,冠蓋云集,皇帝、王公、官員冬天都需要穿著毛皮服飾,為毛皮消費重鎮(zhèn)。毛皮的加工手續(xù)煩瑣,北京有各種皮局整理毛皮,縫制毛皮的工匠將毛皮切割成大小齊一的材料,兼?zhèn)洹搬樐_細若蚊睫”的手藝。并且,由行會組織可見,制作冠帽、靴鞋等行業(yè)毛皮分工細密、專業(yè),至民國時期北京仍網(wǎng)羅全國各處的毛皮,制作外銷高級毛皮服飾。

民國時期北京有17家皮革廠,當時有對皮革廠進行調查。“用藍礬、硫酸、石灰、蘇打等溶解后,將生皮置于(石灰)池內,俟皮柔軟,使毛剝落而曬之。浸泡的時間以生皮浸入灰池十余日即可退毛。用刀將皮之厚處割薄使其平滑,再用清水洗凈。做紅皮時將皮下紅池或紅缸,做藍色者下藍缸或藍池,轉鼓紅皮在缸中,月余即可取出,用人力或機器壓榨曬干之,即成紅皮,三四日即可取出,以鐵釘釘于木板曬干即可?!奔t底皮、油皮原料是牛皮,系以植物鞣法制得,以各種樹皮之浸出液浸泡而成;法藍皮原料牛皮,芝麻皮原料小牛皮,均以礦物鞣法制得,用藍礬液浸泡而成;兩色皮原料牛皮,系以礦物、植物兩種鞣法材料合鞣而成;各色羊皮因用途不同,或以植物鞣或以礦物鞣或以兩法合鞣而成。北京的皮革和景泰藍在民國時期還有廣大市場,應該是繼承了清代的京城風尚。

(本文摘自賴惠敏著《乾隆的百寶箱:清宮寶藏與京城時尚》,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4年7月。)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